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分离工程分

生物分离工程分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而分离纯化是生物产品工程的重要环节。因此,生物分离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下游技术,用于目标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以及成品化。

二、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

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

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

三、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

生物分离过程一般分四步:

1.固-液分离(不溶物的去除)离心、过滤、细胞破碎,目的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2.浓缩(杂质粗分)离子交换吸附、萃取、溶剂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3.纯化 色谱 电泳 沉淀

以上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4.精制 结晶 干燥

四、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

(1)产品价值

(2)产品质量

(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5)主要杂质独特的物化性质是什么

(6)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

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

五、生物分离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

1.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浓缩率m

2.系数α回收率REC

第二章 细胞分离与破碎

一、细胞破碎的目的意义

由于有许多生化物质存在于细胞内部,必须在纯化以前将细胞破碎,使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大通透性)或破碎,释放其中的目标产物,然后方可进行提取。

二、细胞破碎方法的大致分类

破碎方法可归纳为机械破碎法和非机械破碎法两大类,非机械破碎法又可分为化学(和生物化学)破碎法和物理破碎法。

1.机械破碎

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是工业规模细胞破碎的主要手段。

细胞的机械破碎主要有高压匀浆、研磨、珠磨、喷雾撞击破碎和超声波破碎等。

2.化学(和生物化学)渗透破碎法

(1)渗透压冲击法(休克法)(2)酶溶(酶消化)法

3.物理破碎法

1)冻结-融化法(亦称冻融法)(2)干燥法

空气干燥法 真空干燥法 冷冻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

三、化学渗透法和机械破碎法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优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的选择性高,胞内产物的总释放率低,特别是可有效地抑制核酸的释放,料液的粘度小,有利于后处理过程。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缺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速度低,效率差,并且化学或生化试剂的添加形成新的污染,给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增添麻烦。

第三章 初级分离

一、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热沉淀

二、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离子强度:Ks和β值, 强度越大,蛋白质溶解度越小;

(2)蛋白质的性质:因相对分子质量和立体结构而异,结构不对称、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易于盐析;

(3)蛋白质的浓度:蛋白质浓度大,盐的用量小,共沉作用明显,分辨率低;蛋白质浓度小,盐的用量大,分辨率高;2.5%~3.0% 时最适合;

(4)pH值:通常调整到pI附近,盐浓度较大会对等电点产生较大影响,pH对不同蛋白质的共沉影响;

(5)温度:低盐浓度下,温度升高蛋白质溶解度升高;高盐浓度下,温度升高,多数蛋白质和肽溶解度反而下降。

对于特定的蛋白质,影响蛋白质盐析的主要因素是:无机盐的种类、浓度、温度和pH值。

三、盐析的原理。P36-37

四、有机溶剂沉析的原理。

1.降低了溶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从而出现聚集现象,导致沉淀。

2.由于有机溶剂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降低了亲水溶质表面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亲水性,导致脱水凝聚。

乙醇:沉析作用强,挥发性适中,无毒常用于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沉析;

丙酮:沉析作用更强,用量省,但毒性大,应用范围不广;

特点:(1)介电常数小,60%乙醇的介电常数是48,丙酮的介电常数是22

(2)容易获取

五、等电点沉析的原理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蛋白质之间静电排斥力最小,溶解度最低。

第四章 膜分离

一、膜分离技术的概念

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二、膜的概念

在一种流体相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物质,把流体相分隔开来成为两部分,这一薄层物质称为膜。

1.膜本身是均一的一相或由两相以上凝聚物构成的复合体。可是固态或液态或气态。

2.被膜分开的流体相物质是液体或气体。

3.膜的厚度应在0.5mm以下,否则不能称其为膜。

三、根据膜孔径大小,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在生物分离领域应用的膜分离法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MF)、超滤(U1trafiltration,UF)、反渗透(Reverrse osmosis,RO)、纳滤(Nanofiltration, NF)、透析(Dialysis,DS)、电渗析(E1ectrodialysis,KD)和渗透气化(Pervaporation,PV)

四、基本的膜材料有哪些?

1.天然高分子材料膜 2.合成高分子材料膜 3.无机(多孔)材料膜

五、常用的膜组件有哪些?

要有管式、平板式、螺旋卷式和中空纤维(毛细管)式等四种

六、何谓反渗透?实现反渗透分离的条件是什么?其特点有哪些?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

七、电渗析的工作原理?

电渗析操作所用的膜材料为离子交换膜,即在膜表面和孔内共价键合有离子交换基团,如磺酸基(—SO3H)等酸性阳离子交换基和季铵基(—N+R3)等碱性阴离子交换基团。键合阳离子交换基的膜称作阳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选择性透过阳离子;键合阴离子交换基的膜称作阴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选择性透过阴离子。

八、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常用的清洗剂有哪些?如何选择?

1.凝胶极化引起的凝胶层, 凝胶极化的概念、模型

2.溶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层,

3.膜孔堵塞,阻力为;

4.膜孔内的溶质吸附,

具体采用何种清洗剂要根据膜的性质(耐化学试剂的特性)和污染物的性质而定,即使用的清洗剂要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同时又不能损害膜的过滤性能。

九、应用:膜分离在生物产物的回收和纯化方面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1)细胞培养基的除菌;

(2)发酵或培养液中细胞的收集或除去;

(3)细胞破碎后碎片的除去;

(4)目标产物部分纯化后的浓缩或洗滤除去小分子溶质;

(5)最终产品的浓缩和洗滤除盐;

(6)制备用于调制生物产品和清洗产品容器的无热原水。

第五章 萃取

一、什么是萃取过程?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称为萃取。萃取是利用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为溶剂提取原料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操作。

二、液-液萃取从机理上分析可分为哪两类?

有机溶剂萃取(溶剂萃取)、双水相萃取、液膜萃取和反胶团萃取。

三、常见物理萃取体系由那些构成要素?

溶质:被萃取的物质

原溶剂:原先溶解溶质的溶剂

萃取剂:加入的第三组分

四、何谓萃取的分配系数?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表示溶质的分配平衡

(1)pH (2)温度 (3)无机盐

五、何谓超临界流体萃取?其特点有哪些?有哪几种方法?

1、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简称SCF或SF):当一种流体处于其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之下,称为超临界流体。

2、超临界流体萃取(SCF extraction):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操作。

FHV超临界流体的特点:

(a)密度接近液体--萃取能力强

(b)黏度接近气体--传质性能好

等温变压法、等压变温法以及吸附法

六、何谓双水相萃取?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

双水相萃取又称双水相分配法:利用物质在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

1.高聚物-高聚物两水相。 2.高聚物-盐两水相 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胶束两水相体系。 4.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水相体系 5.醇盐两水相体系

七、反胶团的构成以及反胶团萃取的基本原理

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朝内,疏水的尾部向外,中间形成极性的“核”(亲水空腔)

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内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消除了生物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类生物活性物质难溶解在有机相中或在有机相中发生不可逆变性的现象。

第六章 吸附分离技术和理论

一、吸附、吸附过程、离子交换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或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

吸附过程通常包括:待分离料液与吸附剂混合、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料液流出、吸附质解吸回收等四个过程。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吸附简称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力为静电引力,所用吸附剂为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剂表面含有离子基团或可离子化的基团,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吸附过程发生电荷转移。通过调节pH或提高离子强度的方法洗脱。

二、吸附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作用按吸附作用力区分主要有三类,即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三、常用的吸附剂种类有哪些?

活性炭,硅胶,大孔网状吸附剂

四、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类型有哪些?如何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其主要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五、什么是吸附等温线?其意义何在?(三种等温线)

当温度一定时,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吸附等温线。

n一般大于1,n值越大,其吸附等温线与线性偏离越大。

当n>10,吸附等温线几乎变成矩形,是不可逆吸附。

蛋白质分离提纯时适合此吸附方程

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1.吸附剂的性质:比表面积、粒度大小、极性

2.吸附质的性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溶解度,极性,相对分子量

3.温度:吸附是放热过程,吸附质的稳定性

4.溶液pH值:影响吸附质的解离

5.盐浓度:影响复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常用的吸附单元操作有哪些方式?

间歇吸附、连续搅拌、吸附固定床吸附

固定床吸附操作的操作过程:平衡——吸附——洗脱——再生

膨胀床吸附操作

流化床吸附

第七章 液相色谱

一、色谱方法共分几类?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凝胶色谱

二、高效反相液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反相色谱)

试分析HPLC和HIC技术的异同

三、什么是色谱分离技术?

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吸附色谱及其分类和基本原理

1、固定相: 颗粒状的基质。表面上有许许多多的吸附位点。可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力与蛋白质、核酸等结合。并且由于各种欲分离物质结构不同,吸附力强弱不同。

2、流动相:一般为液体。可解吸附。不同吸附力的物质解吸附快慢不同。

3、过程:吸附、解吸附、再吸附的连续过程。

简言之:欲分离的物质,依据它们结构的差异性或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被分离。

五、什么是分配色谱?

利用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的方法

六、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类及应用

柱状和薄板状

1.制备软水、纯水

2.制备、纯化生物大分子物质,是蛋白质、肽和核酸等生物产物的主要纯化手段

3.测定物质pI

七、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分类

1.葡聚糖凝胶 2.琼脂糖凝胶

七、离子交换及疏水作用色谱的原理

八、蛋白质分离的常用色谱方法有哪些?

免疫亲和色谱, 疏水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第八章 电泳和电色谱

一、电泳的定义

电泳是荷电溶质(电解质)或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泳动现象。电泳分离是利用荷电溶质在电场中泳动速度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电泳技术的分类

根据载体:纸电泳、膜电泳、凝胶电泳

根据电场强度:常压电泳(600V以下)、高压电泳(600V以上)

根据电场方向:平板电泳、垂直板电泳

三、常用的凝胶电泳技术有哪些?

区带电泳中的常用技术

载体电泳:粉末电泳、纸电泳、凝胶电泳、聚焦电泳

无载体电泳:自由电泳、毛细管电泳

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与SDS-PAGE的异同

四、琼脂糖电泳的特点及其应用

1.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以进行电泳。

2.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泳,样品扩散较自由电流,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

3. 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检测及定量测定。

4.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期保存。

适用于分离核酸大分子

五、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可分离等电点相差小于0.01个pH单位的蛋白质,分离度极高。

第九章 结晶 复习题

一、结晶操作的原理是什么?

二、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浓度等于该溶质在同等条件下的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之为过饱和溶液;

三、结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2)晶核的形成

(2)晶体生长

四、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有哪些?

(1)热饱和溶液冷却(等溶剂结晶)

(2)部分溶剂蒸发法(等温结晶法)

(3)真空蒸发冷却法

(4)化学反应结晶

五、绘制饱和温度曲线和过饱和温度曲线,并标明稳定区、亚稳定区和不稳定区。

六、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有哪些?

自然起晶法、 刺激起晶法和 晶种起晶法。

七、重结晶的概念

重结晶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