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综述

家禽科学2008.7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刘辉1,魏祥法1,井庆川1,徐秀荣2,刘雪兰1,石天虹1,刘瑞亭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济南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250023;2.山东省健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文章编号:1673-1085(2008)7-0046-03

微生态制剂又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250100)

饲料中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养殖动物的抗病性降低、致病菌耐药性增强、产品中药物残留、危害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使用抗生素的越来越严,对我国出口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因此,开发应用无药残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已迫在眉睫。

微生态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恰恰解决了上述问题。微生态制剂(MicrobePreparation),又叫益生素,是在微生物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促生长物质的制剂。它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具有保健、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效,有望能替代抗生素。

可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美国FDA

1.1.1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嗜酸乳杆菌、

双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乳酸菌在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系的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点是大部分乳酸菌的耐热能力都比较差,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饲喂效果。

1.1.2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地衣芽胞杆

菌、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对干燥、高温高压、氧化等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产品稳定性高,并且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在肠道发芽生长具有多种有效的酶促效应。

1.1.3酵母类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啤酒酵母、产朊

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特性,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饲用单细胞蛋白。

1.1.4光合细菌类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有光合作

用能力的异养微生物,主要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辅酶Q、抗活性病毒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天然色素。

(1989)规定允许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有43种,我国农业部的可用于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有12种。理想的微生态制剂的菌株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对宿主无害,不与病原微生物杂交;②对胆汁及强酸具有强耐受性;③发酵过程产生抑制菌物质及乳酸等代谢产物;④在体内易增殖;⑤加工处理后仍有高存活率;⑥即使混合在饲料中室温下也能存活很

久等。

1.1.5复合微生态制剂相比较前四种由单一菌

种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菌按照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而成,能适应多种条件和宿主,具有防病治病、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多种功能。

1.21.2.1

按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用途分类,主要分为以微生态治疗剂

主要由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1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动物微生态制剂分类方法较多,但常用的分类

下三类:

种、属菌株组成,具有很强地调整消化道内环境和微生物区系平衡的作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机能紊乱和消化道感染。

有以下几种方式:

1.1根据微生态制剂使用的菌种类型,主要分为

单一菌类和复合微生态制剂两大类,其中单一菌类

收稿日期:2008-6-18

1.2.2微生态促生长剂主要由真菌、酵母、芽孢

*基金项目:院青年基金: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2005YQ040)

杆菌等具有很强消化能力的种属菌株组成,在消化道中能产生多种消化酶,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

46

PoultryScience素K、未知生长因子和菌体蛋白等,可起到辅助消化、促进生长的作用。

综述

有益微生物

2.5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及抗菌物质

进入肠道后产生乳酸和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

由多种、属菌株配合而

脂肪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

1.2.3微生态多功能剂

成,具有一定整肠保健、防治疾病作用,又有较好的辅助消化、促进生长等作用。

2.6合成酶类及营养物质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

1.3根据微生态制剂的物质组成,可分为益生素、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

益生元及合生元:益生菌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益生元是指一种非消化性食物成分,能选择性促进肠内有益菌群的活性或生长繁殖,起到增进宿主健康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合生元为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应用的制剂。

2.7防止产生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环境当机体内

微生态平衡失调时,大肠杆菌比例增高,分解蛋白质产生氨、胺、细菌毒素等有毒物质。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抑制病原菌,减少蛋白质向胺及氨的转化,使肠内粪便和血液中氨浓度下降,从而降低粪便臭味,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减少机体应激,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进入肠道后,会与其中的正常菌群

相互作用,产生共生、栖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因此,作用机理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3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3.1在鸡方面的应用对鸡使用微生态制剂后,

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改善禽舍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免疫力,降低死亡率。吕景旭等(1998)用益生素(含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饲喂肉仔鸡,在0~3周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9%;在4~7周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

2.1优势种群作用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需

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而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优杆菌等,如该优势种群发生更替,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显著增加,微生态平衡失调。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繁殖,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2生物夺氧作用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

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也抑制了需氧病原菌和兼性厌氧病原茵的生长,从而使失调菌群恢复正常,达到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2.58%。井冈等(2003)在商品蛋鸡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结果试验组蛋鸡产蛋比对照组提高了5.35%,料蛋比提高了9.52%,平均蛋重提高了2.95%,死淘率降低了68.18%。罗世明等(1989)从正常雏鸡群中分离到了3株雏鸡乳杆菌,用它和酵母菌混合制

成菌剂,可以显著地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并对白痢的防治效果明显。

3.2在猪方面的应用在猪的日粮或饮水中添加

2.3生物拮抗作用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防治仔猪下痢和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朱万宝等(1994)将主要含蜡状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等4种的复合益生菌剂加入断奶仔猪饲料,结果表明用复合益生菌剂的试验组可减少饲料消耗、提高增重及减少药物开支,每头猪直接增加经济效益5.96元。李强等(200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杨林等(2003)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

生物有生物拮抗作用,可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并将其驱除定植地点,从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4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乳酸杆菌

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芽孢杆菌能激活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增快免疫器官的发育,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3.347

在反刍动物方面的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改

综述

家禽科学2008.7

成饲料成本上升。瑞典规定乳酸菌制剂活菌数要达到2×1011个/g。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0.2~0.5×107个/g饲料,育肥猪饲料中加入每克含106个芽胞杆菌而乳酸杆菌数量不少于107个/g。我国在正式批准生产的制剂中,对含菌数量和用量也有规定,芽孢杆菌含量≥5×108个/g。

善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环境,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利用效率,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王世荣等(2003)用由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复合菌组成的粉剂饲喂奶牛,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26%。岳寿松等(2003)在黑白花奶牛试验组日粮中添加50g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26%。那日苏等(2004)用酵母培养物对放牧补饲绵羊做对比试验,结果使日增重提高11.1%。

4.4注意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微生态产品随着

3.4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保存时间的延长,活菌数量不断减少,其速度因菌种和保存条件而异。厌氧菌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死亡,因此有的产品对其进行了包被处理,或者采用真空包装,所以在打开包装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以抑制水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养殖对象的抗病力而且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氮、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增加溶氧的含量,净化水产动物生存环境。刘淇等(2003)用活菌生物净水剂进行的南美白对虾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态制剂产品显著提高对虾成活率,试验组平均成活率为87.3%,而对照组为80.5%。刘克琳等(2000)用有益芽孢杆菌投喂鲤鱼,试验结果表明对鲤鱼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庆等(1999)每隔25天向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添加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菌剂,此制剂能有效降低氨氮与亚盐的含量,维持和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促进罗非鱼的生长。

4.5与抗生素和抗球虫药物等的配伍由于益生

菌制剂是活菌,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菌剂对其有杀灭作用,因此一般都禁止与之敏感的抗生素如磺胺类或化学类药物同时使用。另外有报道动物在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后,用益生菌制剂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效果很明显。

5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目前对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了解得还

不十分清楚,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使用效果水平上,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动物微生态学应与动物营养学和预防医学密切结合,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出高生产性能的菌种,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饲喂效果,推动行业发展。

今后开发研究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转基因技术,开发高生产性能的菌种;针对某种动物某个阶段,研究专用微生态制剂,以保证其使用效果;加强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酶制剂的协同作用与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基因工程益生菌,生产出能永久性定居在肠道的益生菌和多功能性微生态制剂;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对畜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微囊工艺、缓释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微生态制剂在畜牧水产养殖业中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4微生态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4.1菌种的选择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具有多样性

和特异性,不同动物种类对菌种的要求也不同,同一菌株用于不同的动物,往往产生的效果差异较大。使用时一定要了解菌种的性能和作用,选用合适的菌种,适于单胃动物的益生素所用菌株一般为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等,而适于反刍动物的是酵母菌。

4.2应用时间与对象应用时间要早,新生畜禽

使用更佳,另外长时间连续饲喂效果更理想。当动物处于健康、生产性能良好时,添加芽胞杆菌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而只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当机体处于疾病,尤其是发生胃肠道疾病时,添加芽胞杆菌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并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动物的年龄、性别、种类也影响芽胞杆菌的作用效果。

4.3剂量与浓度有效的活菌数是影响作用效果

的关键因素之一,产品中必须含有相当数量的活菌数才能达到效果,但添加过量有时会适得其反,造

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