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 学 时:80 学 分:5 1 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高专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扎实掌握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以具备核算企业产品成本的实际能力,可以全面地掌握成本核算岗位业务并拥有更好地履行其岗位职责的能力。
《成本会计》课程以项目化设置课程体例,体现了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进入工作环境的理念,体现了学生要在虚拟企业中进行学习的理念,便于学生对成本核算岗位的感性认识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
《成本会计》课程要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学习为先导,是进一步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1.2课程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课程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改革了传统的“教”、“训”分离模式,转变为以项目驱动模式,按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流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成本核算岗位所必备的核心技能,以实现成本会计核算理论知识与成本核算工作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业务素质能力。
2 课程目标
《成本会计》课程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会计人才为标准开发、设计课程内容,以成本核算岗位为导向,以成本核算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体例,注重实务操作,为学生学习成本会计业务提供了高仿真的会计工作场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可以养成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优质的职业道
德、和谐的团队精神和务实的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其职业能力目标包括岗位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岗位能力目标:
岗位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成本会计基本知识 成本核算的理论知识 成本分析理论知识 2.技能目标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技能 方法能力目标: (1)团队协作能力 (2)沟通协调能力 (3)创新能力 (4)敬业与责任意识 社会能力目标:
(1)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 (2)利用信息资源能力 (3)完成工作的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胜任 能够胜任 能够胜任 能力要求标准 能够胜任 能够胜任 能够胜任 3 内容标准 课程项目 单元 课程内容 任务一 认识成本会计 一、成本会计的含义 二、成本会计的职能 三、成本会计的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情景模拟:将仿真企业的学时 任务二 成本核算基本要求及基本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程序 模块一 成本会计认知 一、成本核算基本要求 二、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任务三 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二、生产特点与成本管理要求对成本会计计算方法的影响 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任务一 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产品成本构成模块二 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任务二 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一、职工薪酬的计量与计算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引导案例放在22 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达到主动愉悦地完成成本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4 (一)计算职工薪酬的主要原每个模块前,通过引导案始记录 (二)职工薪酬的计算方法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例,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由要我学习变我要学习;教学案例放在每个模任务三 折旧费及其他耗费的归集块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与分配 一、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 (二)税金的核算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 和学生学、做相结合,以此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阅读分析案例放在每个模块后,由学生单个或分组进行,最后教师点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任务五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内容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任务六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任务一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生产费用在产模块三 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在产品的含义 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16 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 任务二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和讲解。 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的兴趣。 计算法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四、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本计算 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五、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六、定额比例法 七、约当产量法 任务一 品种法认知 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一、企业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计算的影响 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二、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和讲解。 三、品种法的特点 四、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任务二 品种法应用 模块四 品种法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10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的兴趣。 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以达到会运用品种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 任务一 分批法认知 一、分批法的含义 二、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模块五 分批法 三、分批法的特点 四、一般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任务二 分批法应用 任务三 简化分批法应用 8 一、简化分批法概念 二、简化分批法的特点 的兴趣。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三、简化分批法的成本核算程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序 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以达到会运用分批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 任务一 分步法认知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一、分步法的特点、种类及适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用范围 二、分步法的核算程序 三、分步法的举例 任务二 分步法应用 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模块六 分步法 的兴趣。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以达到会运用分步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 10 任务一 分类法认知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一、分类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二、分类法的核算程序 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三、产品类别的划分与费用分和讲解。 配方法 四、分类法的优缺点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模块七 分类法 的兴趣。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以达到会运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 2 任务一 定额法认知 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一、定额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关理论资料、原始凭证资料二、定额法的核算程序 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三、定额成本及其差异的计算 和讲解。 四、定额法的优缺点 任务二 定额法应用 2.案例教学:将案例分为引导案例、教学案例和阅读分析案例三类,激发学生学习模块八 定额法 的兴趣。 3.情景模拟教学:将仿真企业的成本会计资料和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展现给学生,通过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消化,以达到会运用定额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 综合技能训练 2 6 80 总学时
4 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择与编写
(1)在选择成本核算与分析课程的教材时,应依据本课程标准选择教材。教材包括理论教学教材与相配套的实训教学教材。
(2)成本核算与分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成本会计实际岗位为导向,以每个成本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体例,结合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成本核算与分析教材应以内容与体例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成本核算与分析应把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先进的实务方法、技术融入进教材中。
4.2 教师教学建议
(1)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为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做” 相结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实现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与成本会计工作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业务素质能力。
4.3 考核方式
理论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平时考核占40%,模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分三阶段考试共占60%。
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的考核。
5 编制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1)本课程标准由****研室全体老师合作开发 (2)执笔: (3)审核:
(4)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