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项目实测实量管理办法编制此细则,目的是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强化质量管理的数据性、真实性、可追溯性。用真实的数据监督现场质量管理,让质量的整改有理可依。
一、取样原则
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
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完整原则:同一检验批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检验批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
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
二、实测实量具体实施
混凝土结构
A.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1.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1.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5,4)
1.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所有实测实量工具参考附录 A)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b)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8 个实测区、16 个测点。每个实
测区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
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1.5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图 1 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B.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2.2合格标准:[0,8]mm。(0,3)
2.3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
测实量 8 个实测区、32 个测点进行计算。
b)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c)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m 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
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 3 个实测
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d)跨洞口部位必测。实测时在洞口 45 度斜交叉测 1 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e)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2.5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图 2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C. 垂直度(砼结构)
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3.2合格标准:[0,8]mm。(0-5)
3.3测量工具:2m 靠尺。 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7 个实测区、21 个
测点作为计算点。
b)当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 位置,分别按以
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
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
部位。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c)当墙长度大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 和墙中间位置,
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
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
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
位。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d)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
位置时各测 1 次垂直度。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
计算点。
3.5 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图 3 墙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图 4 柱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D. 顶板水平度(砼结构)
4.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4.2合格标准:[0,15]mm。
4.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3m 塔尺。 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同一跨板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4 个实测区、20 个测点作为计算点。
b)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
线约 300mm 处选取 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
基准线之间的 5 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
的偏差值。当最大偏差值≤15mm 时,5 个实测点均合格;当最大偏差值﹥15mm
时,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即 5 个计算点均不合格。注意:读数时,一个实测区
由一人负责读数,应读水平基准线中心线处刻度。
c)所选实测样本中顶板水平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4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5 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图 5 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E.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5.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5.2合格标准:[-5,8]mm。
5.3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同一跨板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 1 个样本 点,取点位置为板块短边中间、长边 1/3 位置。
b)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 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
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
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 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c)所选实测样本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5 楼板厚度偏差测量示意图
图 6 楼板厚度偏差测量示意图
F.混凝土结构缺陷测量(1)(砼结构)
6.1指标说明:反映混凝土结构露筋、孔洞等重大缺陷。
6.2合格标准:无露筋、烂根(长≥30cm)、孔洞(≥5cm)、裂缝(长 10cm)等质量缺陷,或已及时按合理方案修补。 6.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抽检 2 户(含 1 个楼梯等公共部位),如不足 8 个房间,增加其他楼层补足 8 个房间。每个房间、楼梯均作为 1 个实测区。
G.混凝土结构缺陷测量(2)(砼结构)
7.1指标说明:反映混凝土楼板结构裂缝缺陷。
7.2合格标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公共部位等结构板无裂纹。
7.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抽检 2 户(含 1 个楼梯等公共部位),如不足 5 个房间,增加其他楼层补足 5 个房间。每个房间、楼梯均作为 1 个实测区。
砌筑工程
A.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8.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8.2合格标准:[0,8.3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8]mm。(0,6)
a)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
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
b)当墙面长度小于 3m,各墙面顶部和根部 4 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 2 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
算点。
c)当墙面长度大于 3m 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 1 次水平测量,3 次测量值
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d)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 45 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
率的 1 个计算点。e)所选实测样本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5平整图测量示意图
图 7 平整图测量示意图
(注:第四尺仅用于门洞墙体)
B.垂直度(砌筑工程)
9.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9.2合格标准:[0,5]mm。
9.3测量工具:2m 靠尺。
9.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 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
b)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翻边、墙体
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 2m 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 1m 靠尺。
c)当墙长度小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 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
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
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0mm 时测 1 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
位。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d)当墙长度大于 3m 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 和墙体中间位置,
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
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0mm 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
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这 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
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e)所选实测样本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9.5 墙垂直度示意图
图 8 墙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C.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
10.1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 映窗框渗漏风险。
10.2合格标准:[-10,10]mm,结构洞也按此标准组织实测。
10.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1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8 个实测区。测量时
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 2 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
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 2 个
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
计算点。
b)针对留大外门窗洞口,需提供预留偏差值,设计值放大不得超过 2cm。 c)所选实测样本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8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 房数。
10.5 门窗洞口测量示意图
图 9 门窗洞口测量示意图
D.砌筑节点:门窗框固定块(砌筑工程)
11.1指标说明:反映砌筑过程中,控制门窗框固定块牢固程度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11.2合格标准:采用C20混凝土块、水泥砖或其他材料。固定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 且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2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固定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00~15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500mm,且均匀分布。大孔轻集料砌体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应灌芯柱,配2φ12,C20混凝土浇筑。
11.3测量工具:目测,5m钢卷尺。
1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内外墙共 4 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 1 个实测区。 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只要有 一处不符合标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
格。
b)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11.5 门窗框固定块测量示意图
图10 门窗框固定块测量示意图
E. 砌筑节点:过梁(砌筑工程)
12.1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控制墙体开裂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12.2合格标准:洞口(大于600mm)的过梁: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因平面,入墙小于150mm时,采用植筋及现浇。
12.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1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内外墙共4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同
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只要有一
处不符合标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格。
b)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12.5 过梁尺寸测量示意图
≥250mm
图 11 过梁尺寸测量示意图
F.砌筑节点:窗台压顶(砌筑工程)
13.1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控制外墙窗边裂缝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13.2合格标准:现浇窗台板:高度最薄处≥60mm,每边入墙内≥120mm(不足120mm通长设置),且不允许后浇。
13.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1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内外墙共4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只要有一
处不符合标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格。
出现窗台板后浇的,一律为不合格。
b)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13.5 外窗台板尺寸测量示意图
≥60mm
≥120mm
≥120mm
图 12 外窗台板尺寸测量示意图
G.砌筑节点:挂网(砌筑工程)
14.1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控制墙体裂缝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14.2合格标准: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网格不大于15×15,直径不小于0.6mm)或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之间),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14.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1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内外墙共4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只要有一 处不符合标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格。
b)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H.卫生间及外墙混凝土翻边高度(砌筑工程)
15.1指标说明:反映外墙及卫生间防水节点施工情况。
15.2合格标准:卫生间的任一面墙的翻边作为一个实测点,需高出完成面 200mm;外墙
线条、空调板与室内交接部位的任一翻边作为一个实测点,需高出完成面120mm。
15.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1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卫生间3个测区,外墙3个测区。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只要有一处不符合标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格。 b)测量方法:运用钢卷尺测量楼地面至有效泛水顶部的高度。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抹灰工程
A.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16.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16.2合格标准:抹灰面[0,4]mm;腻子完成面[0,3]mm。
16.3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1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8 个实测区。
b)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c)当墙面长度大于 3 米,在同一墙面 4 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 1 次,2 次测量
值作为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 1 次水平测量,这3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值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d)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洞口的墙面,实测时在门、窗洞口 45 度斜交叉测 1 尺,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e)所选实测样本中墙体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6.5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图 13 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注:第四、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
B. 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17.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17.2合格标准:抹灰面[0,4]mm;腻子完成面[0,3]mm。
17.3测量工具:2m 靠尺。
1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8个实测区。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b)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c)当墙长度大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300mm 和墙体中间位置,
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 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这 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d)所选实测样本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7.5 墙面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图 14 墙面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C. 阴阳角(抹灰工程)
17.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17.2合格标准:抹灰面[0,4]mm; 腻子完成面[0,3]mm。 17.3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1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7 个实测
区。
b)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 300mm 和 1500mm 位置分别测量
1 次。2 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c)所选实测样本中阴阳角的实测区不满足 7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7.5 阴阳角测量示意图
图 15 阴阳角测量示意图
D.顶棚水平度(抹灰工程)
18.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顶棚的平整程度。 18.2合格标准:[0,10]mm。
18.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3m 塔尺。 1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已完成腻子找平的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棚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4个实测区。
b)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
线300m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在板跨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顶棚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0mm时,5个实测点均合格;偏差值﹥10mm时,则5个实测点均不合格。
c)每间房间的5个检查数据作为5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
d)所选实测样本中顶棚水平度的实测区不满足4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8.5 顶棚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图 16 顶棚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E.净高(抹灰工程)
19.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19.2合格标准:[-20,10]mm,若与当地规范存在偏差,以高标准为准。
19.3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5m 钢卷尺。
1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4个实测区b)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
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c)各房间地面的 4 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 300mm 附近各选取 1 点(避开吊顶
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 1 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 5 个垂直
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 5 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d)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 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5 个实测值与设计值对比产生的偏差值
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得到的 5 个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
论偏差均在[-20,10]mm 范围内,则该实测区合格。
e)所选实测样本中净高的实测区不满足 4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9.5 净高测量示意图
图 17 净高测量示意图
F.房间开间/进深偏差(抹灰工程)
20.1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20.2合格标准:[-10,10]mm(-8,8)mm
20.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2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功能 房间的 6 个实测区。
b)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
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 10mm 时合
格;大于 10mm 时不合格。
c)所选实测样本中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不满足 6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20.5 房间开间/进深测量示意图
图 18 房间开间/进深测量示意图
G.窗框正面与侧面大小头偏差(抹灰工程)
21.1指标说明:反映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
21.2合格标准:[0,5]mm。
21.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2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任一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b)实测时窗框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c)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 2 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 1 次墙体厚度。这 3 次实测值之间极差
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d)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正面(上、左、右)各测量 2 次与墙面的距离。这 2 次 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e)所选实测样本中所有户内窗框正面与侧面大小头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 增加实测套房数。
21.5 窗框正面与侧面大小头测量示意图
图 19 窗框正面与侧面大小头测量示意图
H.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22.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22.2合格标准:高度偏差[-10,10]mm;宽度偏差[-10,10]mm。
22.3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5m 钢卷尺。
2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 5 个实测区。b)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
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c)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 2 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 2 次。宽度和高度的 2 个测量值
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 2 个实测值。
每一组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d)所选实测样本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2.5 户内门洞尺寸测量示意图
图 20 户内门洞尺寸测量示意图
I.房间方正度(抹灰工程)
23.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23.2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激光扫平仪。 23.3合格标准:[0,10]mm。 2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距墙体 30cm—60cm 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b)
同一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c)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 5m 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 2 个位置(两端)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 2 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d)所选实测样本中房间方正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3.5 房间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图 21 房间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J.裂缝/空鼓(抹灰工程)
24.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抹灰裂缝/空鼓的程度。
24.2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及腻子完成面,墙面无裂缝、空鼓。
24.3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2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在完成面层抹灰后进行。b)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
然间 1 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 个实测区取 1 个实
测值。1 个实测值作为 1 个合格率计算点。裂缝和空鼓分别累计实测实量 15 个
实测区。
c)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
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
d)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 1 条裂缝或 1 处空鼓,该实测点不合格。
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 按“0”记录。
e)所选实测样本中裂缝/空鼓的实测区不满足 1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4.5 裂缝/空鼓测量示例图(共 1 户、15 个测区、15 个实测点)
自然间 4
自然间 6 自然间 2
自然间 3
自然间 5
自然间 7
自然间 1
图 22 裂缝/空鼓测量示例图
K.地面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25.1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25.2合格标准:[0,4]mm,结构板交付、细石混凝土面[0,5]mm。
25.3测量工具:2m 靠尺、楔形塞尺。
2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b)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 2 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 45 度平放靠尺测量 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 3 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
测 1 次。
c)同一功能房间内的 3 或 4 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或 4 个计算点。
d)所选实测样本中地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5.5 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图 23 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L.地面水平度(抹灰工程)
26.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26.2合格标准:[0,10]mm。
26.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3m 塔尺。
2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
b)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 4 个
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 300mm 以内各选取 1 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 1 点,
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 个垂直距离。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
高差在 10mm 以上视为超标。合格率的计算按以下方式:以最低点为基准点,
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0mm 时,该实测点合格;偏差值
﹥10mm 时,该实测点不合格;同一测区 5 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 个计算点。
c)每间房间地面的 5 个检查数据作为 5 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 不合格点。d)所选实测样本中地面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6.5 地面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图 24 地面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M.毛坯地面缺陷测量(抹灰工程)
27.1指标说明:反映毛坯地面裂纹、起砂等质量缺陷情况。
27.2合格标准:裂缝长度≤100mm;起砂面积≤100mm×100mm;打磨或修补面积≤100mm×100mm。
27.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2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规定范围全部检查。每一个房间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
区,每户不少于 3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只要有一处不符合标
准,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计算点合格。
b)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
c)数据记录: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铝合金门窗工程
A.型材拼缝宽度(门窗工程)
28.1指标说明:指铝合金门框型材拼接缝隙大小,反映观感质量和渗漏风险。
28.2测量工具:钢塞片。
28.3合格标准:[0,0.3]mm。
2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该指标宜在窗扇安装完、窗框保护膜拆除完的装修收尾阶段测量。b)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c)在同一铝合金门或窗的窗框、窗扇,目测选取 1 条疑似缝隙宽度最大的型材拼接缝。用
0.3mm 钢塞片插入型材拼接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
合格。
d)不合格点均按 0.5mm 记录,合格点均按 0.1mm 记录。e)所选实测样本中型材拼缝宽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8.5 型材拼缝宽度测量示意图
图 25 型材拼缝宽度测量示意图
B.相同截面型材拼缝高低差(门窗工程)
29.1指标说明:指铝合金门框型材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29.2测量工具:钢直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
29.3合格标准:[0,0.3]mm。
2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该指标宜在窗扇安装完、窗框保护膜拆除完的装修收尾阶段测量。
b)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
c)同一铝合金门或窗,在其窗框、窗扇部位,目测选取 1 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型 材拼接缝,用钢直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个拼接型材并跨过接缝,以 0.3mm 塞片尺插入钢直尺与型材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1 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d)不合格点均按 0.5mm 记录,合格点均按 0.2mm 记录。
e)所选实测样本中相同截面型材拼缝高低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9.5 相同截面型材拼缝高低差测量示意图
图 26 相同截面型材拼缝高低差测量示意图
C.门窗框正面垂直度(门窗工程)
30.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铝合金门窗框垂直程度。
30.2合格标准:[0,2.5]mm。
30.3测量工具: 2m 靠尺。
30.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 b)用 2m 靠尺分别测量每一樘铝合金门或窗两边竖框垂直度,取 2 个实测值中的 最大值,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c)所选实测样本中门窗框正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5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0.5 门窗框正面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图 27 门窗框正面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D.钢副框壁厚(门窗工程)
31.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钢副框壁厚情况。
31.2合格标准:与合同约定不符且小于 1.5mm 者即为不合格。
31.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3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实量 1 个实测区。1 个实测区作为 4 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 b)测量方法:在同一实测区选取 4 个框边,采用尺量方法。
c)数据记录: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合格标准,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 1 个
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 1 个实测点为合格。
E.固定片壁厚及宽度(门窗工程)
32.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固定片壁厚及宽度情况。
32.2合格标准:窗厚度不小于 1.5mm,宽度不小于 15mm;门厚度不小于 1.5mm,宽度不小于 20mm。
32.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钢尺。 3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樘门或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实量 1 个实测区。每个门和窗各实测固定片的壁厚及宽度,每个测区实测两个指标,4 个测点,共计 4 个计算点。
b)测量方法:在同一实测区选取 4 个框边,采用尺量方法。
c)数据记录: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合格标准,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 1 个
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 1 个实测点为合格。
F. 固定片的位置(门窗工程)
33.1指标说明:反映门窗框固定的牢固程度。铝窗固定方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
33.2合格标准:固定件的位置应距离窗角小于或等于 150mm;固定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 500mm。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
33.3测量工具:目测、5m 钢卷尺。 3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扇外门窗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实量 4 个实测区。1 个实测区作为 1 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同一套房内选取 4 个外门窗进行实测。所选 2 套房中窗框固定的实测区不能满足 4 个时,需增加 实测套房数。
b)测量方法:在同一实测区选取 4 个框边,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测量固定片间
距和设置范围,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砌块上是否采用射钉。
c)数据记录: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合格标准,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 1 个
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 1 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 合格点均按“0”记录。
33.5 固定片位置测量示意图
图 28 固定片位置测量示意图
水电安装
A.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水电安装)
34.1 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通过 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 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该指标适用于毛坯交付产品。 34.2合格标准:[0,15]mm。 34.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3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所选实
测样本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b)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c)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
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 2cm (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d)每 1 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
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e)所选实测样本中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
套房数。
34.5 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测量示意图
墙体(灰饼面、抹灰面或装饰完成面)
预留排水管
第一尺
图 29 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测量示意图
B.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水电安装)
35.1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35.2合格标准:[0,10]mm。
35.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m 钢卷尺。
3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b)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c)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d)所选实测样本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 数。
35.5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测量示意图:
图 30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测量示意图
C.同一室内面板/插座标高差(水电安装)
36.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同一类型并列电气面板上边平直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36.2合格标准:[0,5]mm。
36.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m 钢卷尺。
3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
b)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
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位各电气面板上边至水平基准 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 率的 1 个计算点。
c)所选实测样本中同一室内面板/插座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
房数。
36.5 同一室内面板/插座高度测量示意图:
图 31 同一室内面板/插座高度测量示意图
D.厨房、卫生间排水横支管最低点距完成地面的净高(水电安装)
36.1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厨房、卫生间排水横支管与地面的距离。通过控制此指标,确保吊顶能够顺利安装,避免后期无法安装。
36.2合格标准:≥2300mm。
36.3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
3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厨房、卫生间排水横支管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
所选 1 套房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b)本指标在厨房、卫生间排水横支管安装完成后进行测量。c)如地面还未施工
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地面装饰层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
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d)厨房、卫生间排水横支管最低点距完成地面的净高的实测值与标准之间的偏差
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E.厨房、卫生间排气预留孔底部标高(水电安装)
37.1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厨房、卫生间排气预留孔底部标高。通过控制此指标,确保吊顶能够顺利安装,避免后期无法安装。
37.2合格标准:≥2300mm。
37.3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
37.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厨房、卫生间排气预留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
所选 1 套房实测区不满足 3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b)本指标在厨房、卫生间排气预留孔安装完成后进行测量。c)如地面还未施工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地面装饰层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
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d)厨房、卫生间排气预留孔底部标高的实测值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
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F.地暖安装:加热管铺设与固定、加热管管间距(水电安装)
38.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暖安装中加热管铺设与固定以及加热管管间距情况。
38.2合格标准:
a)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 弯曲半径不宜小于 6 倍管外径。
b)加热管固定点间距:直管宜为 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 0.2~0.3m,
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为(-10,10)mm。
c)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外应设长 度不小于 200mm 柔性套管。
d)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
并不宜超过 120m。管间距不宜大于 300mm,且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10)
mm。
38.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
3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3 个实测区。每个测区共实测 3 个 测点。
b)检查时应符合以上合格标准,如有一处不符合则定为一个不合格点。 c)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G. 地暖安装:绝热层厚度(水电安装)
39.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暖安装中绝热层厚度情况。
39.2合格标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厚度: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mm,2mm)
39.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39.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a)每一个房间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 个实测区。同一房间内任意选取 5 个实测点作为 5 个计算点。
b)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实测点的绝热层厚度,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c)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三、实测要求
(1)实测实量人员:
项目实测实量工作由质量总监组织,由项目专职质量实测员落实实测实量具体实施工作及收集实测数据、影像资料,各片区质检员配合,项目施工员、测量员协调实施。实测实量数据由项目资料室进行保存。实测实量合格标准以各分项工程验收规范为准(GB50203,GB50204,GB50205,GB50210),分公司特殊要求的以公司要求为准。
(2)实测实量进行时间:
模板安装实测数据必须在模板验收前(滞后质检员验收)填写在相应的测量点上;钢筋实测数据必须在钢筋验收前(滞后质检员验收)填写在相应表格内;现浇结构竖向构件拆模清理完成后3天,实测数据必须上墙;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14天,实测数据必须上墙;抹灰完成后7天,实测数据必须上墙。其他实测内容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形成实测数据。
(3)质量问题统计分析与改进
以实测实量数据统计为基础,制定实测实量统计台账,每月对台账进行分析,形成月度分析记录表发放给工程、技术及劳务分包。具体的反应出现场的主要质量问题,从质量问题成因、质量过程监督等方面对质量问题分析表进行分析总结,报技术部讨论形成改进措施,质检部对工序过程实施控制提出改进意见,片区质检员对改进情况负责,在每月三次的质量分析会中对改进情况进行通报。
(4)检查与处罚
质量总监必须每月检查实测实量实施过程不低于5次,实测质量员必须保证实测实量的实时和数据的真实;各劳务分包、工长、测量员、质检员应积极配合实测质量员的日常工作,并针对实测数据按要求整改。若发现各人员、单位消极对待,将根据项目质量奖罚细则对其进行处罚。
四、实测实量标准工具清单
工具名称 参考图片 主要实测指标 2m 折叠靠尺 平整度、垂直度、水平度、顶板水 平极差 5m 卷尺 500mm 以上部品尺寸 3m 塔式水准 尺 顶板水平度极差 游标卡尺 型材、涂膜等厚度
500mm 钢直
尺
500mm 内长度,接缝高低差
阴阳角尺
阴阳角方正度 对角尺
矩形方正度及对角差 楔形塞尺
平整度、1mm 以上塞缝尺寸 0.02-1mm 塞
片尺
1mm 以下缝宽及接缝高低差
三线/五线激
定位水平、竖向基线:水平度、垂
光扫平仪及三
直度
角架
空鼓锤 50g
/25g /10g
空鼓
净高、开间、进深、门窗等距离测
红外测距仪
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