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

一、2005年化学试题特点

1、回归基础,突出主干,难度适宜

2005年化学试题从整体上看,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关注对常规方法和基本问题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但又有创新,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一定深度,比较准确地展现了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命题质量很高。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

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BF3、H2O、SiCl4、PCl5、NH3、NH4Cl、Ca(OH)2、H2、Cl2、CaC2、N2、O2、Si、Na2CO3、NaOH、CO2、H2SO4、CO、CaCl2、C2H2等,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必须掌握,与《考试大纲》基本一致,比2004年涉及的元素化合物有所增加。 (2)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离子共存、电解原理、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晶体结构、同分异构体、酯化反应、结构简式等,大多仍是往年高考的热点知识。 (3)基础的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以轰动世界饮食业的违禁食品添加剂苏丹红1号为载体而延伸的有机化学试题更是体现了高考化学大纲所确定的关注社会热点,崇尚科学服务大众的宗旨。重点考查了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羧酸的性质以及酯化反应的知识,这些考点都不是教材难点。 (4)基础的化学实验

考查了Na2CO3、NaOH、CO2的性质,也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干燥剂浓H2SO4、碱石灰的的使用、实验设计等基本问题,较04年更有实验的味道。 (5)基础的化学计算

与04年相比,05年试题中没有化学计算题大题,且多数凭借观察、心算、推算即可完成,此种考法淡化

了繁杂的计算过程,而加大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如13题同时给出被燃气体乙炔的质量ag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1mol,以此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28题给出U型管的三个质量bg、cg、dg,以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重视能力立意,全面考查理科能力素质 (1)识图看表能力

用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比文字更直观,因此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找出规律,是现在高考对考生能力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考生将来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理综第12题、26题、28题都要求考生对图、表仔细读取、加工、推理,进而解决问题。 (2)获取信息的审题能力

审好题是做对题的前提,能否准确把握信息中的关键词语、条件,并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而这些“关键词语、条件,隐含条件”也正是解题的“金钥匙”。如26题E、F为固体,二者反应产生D(气体),自然得知D为NH3,第27题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对于CO、N2的推导很有帮助。 (3)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的“灵魂”,试题对学生基本的实验常识、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设计和评价实验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查。第(7)问设置了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2005年理科化学综合试题卷突出了《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科内、学科知识的交汇点、能力生成等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中重点强化了对“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守恒和代换等基本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不失为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之佳作。同时也应当成为未来几年备考复习极有参考价值的首选资料。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注重规范,强化实验”。我们有理由相信,200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改革创新实践,必将会推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向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2005年化学试题分析

第6题:考查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各原子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必定不是元素H、B,排除选项A和B,PCl5中P已达到10电子结构,排除D项,考生可能会在此做出错误判断。 答案:C

第7题:考查金属与酸生成氢气的规律、化合价。由VB=2VC、VA=VB+VC可知,VA=1.5VB=3VC,再由金属与酸生成氢气的规律推得,A、B、C三种金属在其相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也满足上述关系,结合主族金属

成盐的价态,得出答案:A

第8题:考查运用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之比和摩尔质量之比以及化学反应中必然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由方程式可知,当生成4.4gR,同时生成3.6gQ,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Y为4.4g+3.6g-1.6g=6.4g,因此Y和Q的质量比为6.4g:3.6g=16:9。 答案:D

第9题:考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的内在关系。根据周期律可知,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会超过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8-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答案A正确B错误。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还有可能是He,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位于第ⅤA族,既可能是金属又可能是非金属。 答案:A

第10题:考查离子共存。在满足PH=1即酸性溶液中,找出不能存在的离子,A项中S2O32、C项中HCO3——

、D项中AlO2。 答案:B

——+—

第11题:考查电解原理。电解NaCl溶液,由电极反应,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由

+—

于H2O中H得电子,净剩OH,所以阳极产物是Cl2,阴极产物是H2和NaOH。A项显然与上述分析不符,B项中阳极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Cl2+2KI=2KCl+I2,有碘水生成溶液呈棕色。C项中阴极滴入酚酞,与NaOH反应显红色,与事实不符。电解NaCl溶液有NaOH生成,溶液显碱性。 答案:B 第12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对于反应 X+Y 2Z ,由图可看出温度越高,Z的体积分数越大,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 X+Y 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Z

即△H<0,故选项A、D均错。由图中曲线可看出,增大压强,Z的体积分数反而变小,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 的逆反应导致体积数减小,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X+Y 2Z

第13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首先要明确放热反应△H<0,吸热反应△H>0,据此排除B、D。由题目条件可看出生成1molCO2,对应放热bKJ,所以CO2的系数与△H中bKJ/mol前的系数应相等。排除选项C。 答案:A

第26题:该无机框图题的解题突破为E、F是固体,D是气体,所以E与F反应生成D、H和G(CaCl2)可看成是:固+固→气体,且生成CaCl2,由此判断D是NH3,E与F分别是NH4Cl、Ca(OH)2之一。而E是两种气体反应生成的固体,所以E必为NH4Cl,F必为Ca(OH)2。进而得出C为HCl,A、B分别为H2和Cl2。答案:

(1)NH3,NH4Cl 点燃

H(2) 2+Cl2 = 2HCl

2NH(3) 4Cl+Ca(OH)2 = 2 NH3↑+2H2O+CaCl2 第27题:将条件和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本题的突破。已知(1)中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

生一种可燃性气体,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最易想到的是CaC2与H2O生成C2H2,所以丙为C22-,有14个电子,又知甲、乙、丙三者电子总数相等,而前两者是双原子分子,所以甲、乙为CO或N2之一,而丁必为Si。再结合问题(2)、(3)判断出CO和N2中,有还原性的是CO,则甲为N2,乙为CO。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突破了思维惯性。

答案:

(1)CaC2+2H2O=C2H2↑+Ca(OH)2

+Fe2O3 = 2Fe+3CO2 (2)3CO

放电 N+O = 2 NO 22(3)

(4)Si,

(5)金刚石

第28题:这是一个定量实验,目的是测定Na2CO3和NaCl的混合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思路是测定Na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进而求得Na2CO3的质量。实验的关键是准确测定CO2的质量,这就不难理解装置A、B的作用以及实验各步骤的目的。

答案:

(1)样品轻,砝码轻

(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偏高 (原因:将硫酸换成盐酸,盐酸挥发出的HCl经浓硫酸后,被碱石灰吸收,所测CO2的质量增大,使Na2CO3的质量偏高,质量分数偏高)

(4)把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型管中

(5)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6)106(d - b) ×100%÷44a (由生成CO2的质量,求Na2CO3的质量,再求Na2CO3的质量分数) (7)将样品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燥干称量,根据BaCO3

的质量求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得Na2CO3的质量分数。

第29题:答案: (1)C16H12N2O (2)(A)(B)(C)(先找出2-萘酚不饱和度为7,在选项中的四种物质C数一样,只有(A)(B)(C)

满足条件)

(3)碳碳双键 醛基 (4)

Br Br —COOH —COOH

—COOH —COOH

(因为1mol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2mol二氧化碳,可推知E中有两个—COOH,E 溴只能生成两种一溴取代物,可推知两个—COOH只能是邻位关系,得出答案。) —COOH

+2NaHCO3= — COONa +2H2O+2CO2↑

—COONa —COOH

—COOH —COOC2H5 浓H2SO4△ (5) +2CH3CH2OH +2H2O

—COOC2H5 —COOH

酯化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