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基础工程试卷B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年第学期试题单〈B卷〉 课程名称:土力学基础工程专业班级:命题教师:陈小川学生姓名:学号:成绩:考试时间:月日第1页,共3页
一、多项选择题(可能是1项,也可能是多项,多选或少选无效,每题2分,
共30分)
1、粒径大于0.25mm颗粒超过总质量50%的土是()
A.砾砂B.粗砂C.中砂D.细砂2、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大小主要决定土体中含()数量的多少。
A.粘粒B.粉粒C.砂粒D.颗粒3、应用弹性理论,在计算地基中应力时,假定地基为()
A.均匀的B.连续的C.各向同性D.各向异性4、一般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就开始沉降,下列有关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大
小的正确叙述是()
A.对砂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80%B.对砂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100%
C.对低压缩性的粘性土,在施工期间只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D.对高压缩性的粘性土,在施工期间只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20%
c10kPa,5、粘性土中某点的大主应力1400kPa时,其内摩擦角20,
则该点发生破坏时小主应力的大小应为() A.182kPaB.210kPaC.266kPaD.294kPa 6、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表达式是() 抗倾覆力倾覆力A.抗倾覆力矩B.倾覆力矩C.D.
倾覆力抗倾覆力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7、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能直接观察地层的结构和变化。
A.坑深B.钻深C.触探D.地球物理勘探8、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标准值F180kN/m,基础埋深d1.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80kPa,则该基础的最小底面宽度为()A.1.125mB.1.2mC.1.1mD.1.0m9、三合土基础适用于()
A.5层和5层以下的民用建筑B.4层和4层以下的民用C.6层和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D.7层和7层以下的民用建筑10、下列哪些情况可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A.柱荷载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如采用单独基础,可能出现过大的沉降时
第1页共3页
B.柱距较小而地基承载力较低,如采用单独基础,则相邻基础之间的净距
很小且相邻荷载影响较大时
C.由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或道路等场地,使边柱做成不对称的单独基
础过于偏心,而需要与内柱做成联合或连续基础时D.柱荷载较大时 11、某柱基础为均质的粘性土层,重度17.5kN/m3,孔隙比e0.7,液性指
数IL0.78,基础底面尺寸为2.5m某1.5m,埋置深度为1.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6kPa,则地基修正后承载力的特征值fa为()
A.240kPaB.248.6kPaC.220kPaD.245.3kPa12、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A.C30B.C20C.C40D.C15
13、负摩阻力的存在对桩基础是极为不利的,对可能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宜
按下列原则设计,其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A.对于填土建筑场地,先填土并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待填土地面沉降基本稳定后成桩
B.对于地面大面积堆载的建筑物,采取预压等处理措施,减少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C.对位于中性点以下的桩身进行处理,以减少负摩阻力
D.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强夯、挤密土桩等先行处理,消除上部或全部土层的自重湿陷性
14、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之间
A.i某10-5至i某10-7mm/(i=1,2,…,9)B.i某10-7至i某10-9mm/(i=1,2,…,9)C.i某10-3至i某10-7mm/(i=1,2,…,9)
-3-9
D.i某10至i某10mm/(i=1,2,…,9)
15、判断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换土垫层,其厚度需经计算确定,从提高效果和方
便施工出发,一般可取()
A.小于0.2mB.大于4mC.1~3mD.2~4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工程上按________的大小对粘性土进行分类,将粘性土分为________和
两大类。
2.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_。 3
3.基础及其台阶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取___________kN/m。4.土体的压缩性是由于土体中________减小的结果。
第2页共3页
5.已知某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粘性土,
且内摩擦角36,则主动土压力系数为__________。
6.梯形截面扩展基础的边缘高度一般不小于mm7.按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评价土的粒径级配是否良好?
2.请简述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异同点。3.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的作用各是什么?4.浅基础与深基础的区别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某四层民用建筑的柱基础,底面尺寸为2.0m3.0m,埋深d1.5m,传至±0.000标高处的荷载设计值F1000kN,地基土分为四层:第①层:杂填土,厚1.0m,重度16.5kN/m3
第②层:粘土,厚2.0m,重度18kN/m3,孔隙比e0.85,液性指数 IL0.75压缩模量E15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90kPa, d1.1
第③层:淤泥质土,厚3.0m,重度18.5kN/m3,压缩模量E3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准值fak75kPa,d1.1,应力扩散角25
第④层:大于6m厚的砂土层
试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是否合适,并验算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2.一饱和粘性土试样在三轴仪中进行固结不排水实验,施加周围压力 3200kPa,破坏时13300kPa,孔隙水压力u175kPa,整理试
验结果得有效内摩擦角30,有效粘聚力c72.3kPa,试求破坏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以及试件中的最大剪应力。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