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其中的真挚感情让千千万万的人唏嘘不已,要求“了解古代应用文为时而作的特点,并从中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学生在学习前面应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应用文(书信)的相关知识,把握书信的写法。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了解古代应用文为时而作的特点,并从中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学生在学习前面应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应用文(书信)的相关知识,把握书信的写法,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尝试写信。
教学目标
1.理解书信内容,学习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积累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进一步巩固文言句式知识。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重要的语句,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对古代的书信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情”与“理”的结合。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前辈柔情与侠骨相统一的人格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情激情,用烈士对妻子和民族的真情来激发学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先驱抛私情循大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1.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2.理解文章中抒情与说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与妻书”即丈夫给妻子的书信,丈夫给妻子写家书本属寻常,然而无数家书在历史长河中寂然,此信却穿透了百年的时光,至今读之,仍令人无不动容,以至泫然涕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封信?林觉民在信中到底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
二、走近作者
林觉民(1887-1911)辛亥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1907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将发动广州,即归国返乡,组织几十名志士赴广州参加。时,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思想,后从容就义。
三、知人论世,关于背景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
《与妻书》是林觉民于前三天,在滨江楼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陈意映读罢,当场昏厥,两年后抑郁而死。长子伯新(依新)不幸夭折,《与妻书》手稿由次子仲新献出,现存福建省博物馆。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解决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问题:信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第一段:原因和心情。 第二段:全文中心。
第三段:回忆夫妻生活,呼应“吾至爱汝”。
第四段:率性就死,呼应“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第五段:表达生死相伴的心愿,呼应“吾至爱汝”。 第六段:慨叹幸与不幸,不忍独善其身。 第七段:当尽吾意。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5段),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2段开头一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全文的纲。烈士在这段里先简单地阐述“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道理。然后下面用两段文字,一段详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一段说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
第3、4段,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三件夫妻恩爱的追忆。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对妻子的眷恋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第5段,开头用“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作为过渡,把“吾至爱汝”的倾诉过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说理。先列举种种“可以死”的情况,说明延缓此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死;次讲破镜难以重圆,说明“生离”较“死别”更为痛苦;再说“天下人”生死离别的惨状,说明“钟情如我辈者”不能忍心不救,从而得出要“就死而不顾汝”的道理。最后写对妻子的叮嘱,把磁头后人的任务托给妻子。
第三部分(6—8段),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第6段开头一句“吾今与汝与无言矣”,似乎要收住话头了,但感情澎湃,欲止不能,很自然地又写出自己死后的愿望:灵魂永远陪伴妻子──以此进一步表达“吾至爱汝”的衷情。
第7段再一次申述自发一前“未尝以吾所志”告诉妻子的原因,并慨叹夫妻二人的“幸”与“不幸”,从“幸”与“不幸”的角度,再次抒发“吾至爱汝”、“忍舍汝而死”的思想感情。
第8段是希望妻子读懂遗书,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封遗书表达了烈士对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一切的崇高精神。 五、文言基础知识 1.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 B.名词用作状语 汝泣告我(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 C.动词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使……尽) D.形容词用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E.形容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2.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3.句式解析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口头翻译文章。 2.整理文言词句。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