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方高校“以赛促教”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研究

地方高校“以赛促教”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地方高校“以赛促教”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研究江风云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

*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自动化专业为例,对2016届、2017届、2018届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所在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企业所有制情况、规模、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知识储备、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得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关键词:以赛促教;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中图分类号:G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03-0160-002

“以赛促教”,是以竞赛项目为中心来开展教学,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队伍,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训设备条件支持下,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以赛促教”,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指教育的内涵,也就是教育方式得到转变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通过赛前、赛中、赛后培训和专业理论学习、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宜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15年,从2016年起,中心引入了“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这四大赛项,通过“以赛促教”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对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一、调查情况

从2016年开始,每年的9月份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向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就毕业生工作的企业所有制情况、规模、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知识储备、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情况进行调查。2016年收到毕业生工作企业有效调查问卷30份、2017年收到毕业生工作企业有效调查问卷34份、2018年收到毕业生工作企业有效调查问卷40份。

(一)企业情况

近三年毕业生工作企业的所有制情况如表1所示,企业规模情况如表2所示。从2016届到2018届,学生工作的企业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占比逐年增加、私有经济企业占比逐年下降;学生工作的企业中,大型和中型企业的占比逐年·160·

非常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认真大型中型小型

数量2820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

数量2028

表1 近三年学生工作企业所有制情况表

2016年

占比6.67%0%93.33%

数量4327

2017年

占比11.76%8.82%79.41%

数量81319

2018年

占比20%32.50%47.50%

表2 近三年学生工作企业规模情况

2016年

占比6.67%26.67%66.67%

数量41020

2017年

占比11.76%29.41%58.82%

数量8257

2018年

占比20%62.50%17.50%

表3 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态度的评价

2016年

人数131610

占比43.33%53.33%3.33%0.00%

人数141910

2017年

占比41.17%55.59%2.94%0.00%

人数261400

2018年

占比65.00%35.00%0.00%0.00%

表4 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储备情况的评价

2016年

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基础比较扎实

知识较全面知识掌握不牢

16.67%76.67%6.67%0

2017年17.65%76.47%5.88%0

2018年45%32.50%22.50%5%

增加、小型企业的占比逐年下降。

(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1)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态度的评价。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态度的评价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态度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2018届学生工作态度“非常认真”的比率高达65%(见表3)。

(2)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储备情

况的评价。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储备情况的评价如表4所示。2016年和2017年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知识面宽和较宽、基础扎实和较扎实的比例占到90%以上,2018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为75.5%。综合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情况和规模情况,这一现象极有可能是由于就业企业层次提高、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所致。

智库时代 (3)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情况如表5所示。用人单位对2016届和2017届学生所表现出来智库理论 调查中,企业提出的建议都集中在加强5个方面的能力,且占比情况差别不大。2018年调查的有效问卷40份,其中5家企业对学生给予高度评价未提出建议,践能力培养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8):53-54.

[3]张雪梅等.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差不大,对2018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表示出了更好一些的评价,强及比较强的比例占到了70%。表5 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

评价

2016年

2017年2018年强及很强63.33%61.77%70.00%一般

36.67%

38.24%

30.00%

(4)用人单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情况如表6所示。企业对三届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都给予了肯定,很强和比较强的总占比在85%左右,且“很强”的占比逐年上升。

表6 用人单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

评价

2016年

2017年2018年很强13.33%17.65%32.5%比较强70.00%67.65%52.5%一般16.67%14.71%15.00%差

0.00%

0.00%

0.00%

(5)用人单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价。近三年用人单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价情况如表7所示。企业对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不是很满意,2016届和2017届学生未得到“很强”的评价、而“一般”评价比例占到了63%以上;2018届学生合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很强”和“比较强”总占比达到了75%。

表7 用人单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价

2016年

2017年2018年很强0.00%0.00%22.50%比较强36.67%32.35%52.50%一般63.33%67.65%25.00%差

0.00%

0.00%

0.00%

(三)企业对培养学生方面建议情况

2016年调查的30家用人单位共提出39条建议,2017年调查的有效问卷34份,其中2家企业未提出建议,其他32家企业共提出41条建议,这两年的

其他35家企业共提出37条建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属于短板,但是2018届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0份有效问卷中未对此能力提出培养建议,且由于就业企业层次和规模的提升,提出了新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文理结合的要求,为我们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见表8、9)。

表8 2016和2017年企业认为高校需加强

学生能力培养情况表

2016年

2017年人际交往、沟通能力35.90%34.15%动手实践能力30.77%34.15%解决问题的能力17.95%17.07%合作能力10.26%9.76%专业知识

5.13%

4.88%

表9 2018年企业认为高校需加强学生能

力培养情况表

占比

人际交往能力8.11%动手能力35.14%专业知识18.92%写作能力

2.70%社会实践能力18.92%表达能力13.51%文理结合

2.70%

二、结语

通过对毕业学生所在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1)学生就业的企业层次和规模逐年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在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有所提高;(2)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作态度、知识储备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3)2018届学生相比前两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4)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需要加强;(5)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2]翟懿奎.工科大学生工程实

2018(18):149-150.

【作者简介】江风云(1977-),女,硕士研究生,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改革、太阳能的开发应用。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以赛促教”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研究——以宜春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实训中心”为例》,项目编号:JXJG-17-15-13。

【相关链接】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之类。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