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钠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钠的性质》 化学 1课时 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通过上一章的理论学习转到本章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从认知程度上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更有兴趣,同时经过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训练,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相互协作的精神,他们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发现的问题爱探究,为这为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无机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的性质学习及其探究精神的培养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就充分利用金属钠的性质精心设计了几个操作性好、可视性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的实验来逐层推进本节课的知识。 年级 高一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介绍过氧化钠的用途,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教学目标 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 2. 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 了解钠的存在及用途。 教学重点、1. 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 2. 钠与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资源 实验用品:钠、过氧化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玻璃管、火柴、石棉网、表面皿、脱脂棉。 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 《钠的性质》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收集资料,对生活中的金属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运用前面学习的分类法把问题根据涉及金属的何种性质分类,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同时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品质。 引入 (3min)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引入金属的三类反应: 1.金属的氧化反应; (镁条燃烧) 2.金属与酸反应; (镁条与稀盐酸)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铜丝与银溶液)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按照此思路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新知 (一) 钠的 物理 性质 中 学生思考,描述实验现象。 【探究】探究实验钠的物理性质,(教材P39实验3-1) 设计实验:金属钠投入到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学生动手,实际感知。让学生认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7min) 【小结】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学习兴趣。 新知 (二) 钠与 氧气 反应 (7min)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 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 2.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板书】4Na + O2 ===2Na2O 【过渡】既然钠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发生反应,那如果在空气中加热钠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播放兴趣小组实验视频(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板书】2Na + O2===Na2O2 (分析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重点强调过氧化钠中氧 利用兴趣小组学习资源,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积极钻研的科学精神。 元素的化合价是—1) 巩固新知,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 新知 (三) 过氧 化钠 性质 (6min) 【兴趣实验】水火不容?滴水生火、吹气生火 原理:2Na2O2 + 2H2O===4NaOH + O2 ↑ 2Na2O2 + 2CO2===2Na2CO3+ O2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 科学视野 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新知 (四) 金属 【过渡】探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3-3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教师点评。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钠与 水反应 (8min) 【现象分析】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 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响声? 5.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小结】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浮在水面 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 反应放热、熔点低 四处游动 产生气体 发出声响 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溶液变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板书】(2)实验原理: 2Na+2H2O=2NaOH+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分析现象的能力。 知识运用 (2min) 【思考】根据钠易与氧气和水反应,钠应如何保存? 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课堂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1、钠着火时,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 A .水 B .砂子 C.煤油 D.湿 巩固练习 布 (5min) 2、将钠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下列现象不课件和投影仪相结正确的是:( ) A.浮在水面上 B.熔成光亮的小球 C.迅速游动 D.溶液呈红色 合,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巩固本节知识,锻炼学生思维,提高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学生解题能力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生成氧化钠 C.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D.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4、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 ) A.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是氧化剂 总结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知识梳理,总结提高 (2min) 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后练习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培养学生课下探究实1. 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验的兴趣和能力。 象? 2.将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 (七)学习评价表与设计反思 1、学习评价表:

我将用这节课分别在试点班(4个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和非试点班(4个班)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并做了一个试验:让他们在学完这一节内容后,进行如下测评,测评表格设计如下: 测评项目 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 心得体会 试点班合格率(%) 非试点班合格率(%) 目的:检测试点班的学生是否在抓重点、难点、归纳总结、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比非试点班强,从而检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较大的优势。

2、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新课程标准虽然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较高,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挖掘课本的资源,立足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保持教学内容前后的连贯性,结合身边事物,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质量实现新教材的理念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