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立铸造有限公司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表号:总ZB-09-A 会议名称 2007年管理评审 评审时间 2007年4月19日FM 12:30 主持人 地 点 王建国 第一会议室 出席人: 王建国、王顺香、陈龙潮、丁鸿庆、宫令申、徐春阳、陈根荣、陈伟国、冯伟、曹伟、周东风、陈爱中、姚松涛、黄永忠、屠天华、陈继东、潘士康、周剑峰、 蔡强、王聂全、陈建荣、唐恒荣、何妙英、蔡喜娥、王华、张雪观、谢承禄、聂卫 评审纪要: 一、合规性评价:安全环保科组织人员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共七个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控制和达标排放的符合性;工业废气的控制和达标排放的符合性;固定源噪声控制和厂界噪声达标排放的符合性;危险化学品污染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符合性;危险废物污染控制的符合性; 节水、节能的推行和实施的符合性;火灾事故预防和消防管理的符合性;在合规性评价中提出改进建议一条。经评价,全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二、公司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半年来,相关方没有发生变化,也暂无相关方投诉信息。且公司所在地金山区环保局出示了“守法证明”,公司作到了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律法规和要求,依法防止污染。 三、纠正与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在例行检测和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涉及到油水抽泵滴漏到地面油污染严重、相关方在处理本公司炉渣时造成二次污染等四个问题,责任均采取措施,经验证有效。内审中发现的14项不符合项,均做了整改,内审员及时验证,且措施有效。 预防措施:安全环保科制定了一个预防措施,在公司排水总管出口新设一个闸门,有效预防产生诸如清洗道路的污水可能直接从雨水道内排放及汛期河水倒灌造成污水倒灌的潜在污染问题的发生,计划在6月份完成。 四、内审情况:公司于今年2007年4月10日实施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覆盖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安环科等16个部门。共开出书面一般不合格报告14份,没有严重不符合项,责任部门已作了整改,内审员及时跟踪验证。内审运行有效。 五、通过相关部门对运行实施情况的汇报,会议评审确认,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各过程基本有效,但尚有不足,要求改进3项(见改进指令)。 六、环境方针的适宜性、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 按ISO14001:2004版标准,本公司于2006年底建立了公司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于2006年12月28日正式实施运行。经理室颁发了公司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方案。环境方针包括了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及对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三个承诺。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情况,明提出了六条环境目标,并对每个目标制定了完成和实现的方案,做到有方法、责任部门、经费预算等,各项目标指标控制有效。目标指标进行了分解到相关层次,具有可测量性,并对本年度第1季度实施了考核和反馈。环境方针、目标具有适宜性,同时通过内部沟通,初步为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公司计划在本年度5月底通过第三方认证。 七、资源配置具有合理、适宜性,从人力和物力二个方面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运行需要。 人力方面:公司聘请了专业咨询机构全面指导公司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贯标,公司专门成立了安全环保科,负责管理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公司选派8名骨干进行了内审员培训,聘请了专业老师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体系贯标培训,公司组织安排对600余名员工进行了贯标培训。 物力方面:公司于2005年投入资金100万元,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一座日处理各类污水200吨的污水处理站,新铺地下管道1013米,形成了雨水直接排放和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的地下的三条排水管道。公司投入60万资金更新铸造车间的除尘装置,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改造垃圾箱和购买各类垃圾桶。并对铸造车间砂处理部位进行了粉刷。 八、客观环境的变化情况:公司内外部客观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与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适用,已识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适用于公司已识别的环境要素。 评审结论和改进指令 评审结论:通过本次的管理评审,可以确认,运行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符合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标准要求及本公司的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改进指令: 一、6月份完成在公司排水总管出口新设一个闸门,有效预防污诸如清洗道路的污水可能直接从雨水道内排放及汛期河水倒灌造成污水倒灌的潜在现象发生。 二、 8月份,有条件的生产部门安装电表,做到按月统计。 三、在9月设备大修期间,投入资金约800万改造铸造生产线,更换电频炉等,节约电能。 拟定人:聂卫 审定:
批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