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业燃煤锅炉实际操作考核试题

工业燃煤锅炉实际操作考核试题

来源:叨叨游戏网
工业燃煤锅炉实际操作考核试题

一、锅炉基本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基本操作程序 1、冲洗水位表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门; (2)关闭汽阀门,单独冲洗水连管; (3)打开汽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表同时冲洗;(4)

关闭水阀门,冲洗汽连管和水位表; (5)打开水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表同时冲洗;(6)关闭放水阀门,水位表内恢复显示锅内水位。

注:1、以上各项均可反复操作,将水位表、汽水连管冲洗畅通干净为止; 2、对水容积较小的锅炉应注意防止缺水。 B.操作步骤

(试题1)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

(1)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开启水位表汽旋塞(4)关闭水位表水旋塞(5)开启水位表水旋塞(6)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2、压力表回零试验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通路,打开压力表与大气通路;压力表内泄压;(2)检查压力表的指针是

否回到零位限止钉;(3)若回到零位限止钉时,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4)若指针回不到零位(包括有限止钉和无限止钉),应检查指针离零位的数值是否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5)若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应及时更换压力表;(6)若没有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视为合格,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压力表回零试验没有超过允许误差时操作程序

(1)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试题3)压力表回零试验超过允许误差时操作程序

(1)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拆卸压力表(3)安装压力表(4)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3、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将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打开;此时锅内蒸汽冲洗存水弯管,通过三通阀门旁通口喷出;

(2)当存水弯管冲洗干净畅通后,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3)存水弯管内蒸汽凝结成水后,将三通阀门扭回原位,压力表恢复工作。 B、操作步骤

(试题4)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操作程序

1. 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2.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3.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4、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 A.操作程序

(1)在运行压力达到锅炉工作压力的75%以上状态时,应检查安全阀在用状态,确认无异常情况;

(2)将安全阀手柄或重锤缓慢抬起,此时安全阀应启跳排汽;(3)待3-5秒后,将手柄或重锤放下,安全阀应关闭;(4)若安全阀关闭不严,应反复抬起手柄、重锤,直至关闭为止。若安全阀仍关闭不严,需要停炉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5)若不启跳,安全阀阀芯可能被异物卡住或绣死,需要停炉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6)若锅炉上有二个以上安全阀,应分别进行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试题5)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时操作程序

1

1. 开启安全阀2. 关闭安全阀

(试题6)安全阀手动排放失灵时处理操作程序

1. 开启安全阀2. 关闭安全阀3. 停止鼓风机4.停止引风机5.停止炉排6.停止除渣机

7.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8. 开启锅炉排气阀9. 启动给水泵10. 开启内侧排污阀11. 开启外侧排污阀12. 关闭外侧排污阀13. 关闭内侧排污阀14.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5.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6. 停止给水泵17. 拆卸安全阀18. 安装安全阀. 5、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 A.操作程序

(1)锅炉在运行中,查看安全阀校验标牌或检验报告上开启压力,对锅炉承受的开启压力进行确认;

(2)按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操作程序分别对锅炉上的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放试验,确认安全阀无异常情况;(3)关小

主汽阀门,将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此时较低整定压力的安全阀应开启;

(4)若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时,安全阀不开启,应迅速开大主汽阀门,将压力降至锅炉工作压力,安全阀自

动排放试验视为不合格,应对安全阀进行更换、检修和校验。

注: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应在锅炉检验人员或安全阀校验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B、操作步骤

(试题7)自动排放安全阀开启时操作程序

1. 1.

开启安全阀2关闭安全阀3关闭主汽阀4开启主汽阀

开启安全阀2关闭安全阀3关闭主汽阀4开启主汽阀5停止鼓风机6停止引风机7停止炉排8停止除渣机

(试题8)自动排放安全阀不启跳时操作程序

9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10启动给水泵11停止给水泵12拆卸安全阀13安装安全阀 6、锅炉排污 A.操作程序

(1)打开内侧排污阀(慢开阀);

(2)缓慢打开外侧排污阀(快开阀),进行暖管并排污;

(3)反复开关外侧排污阀,缓冲锅内污垢,使污垢尽量排出,关闭外侧排污阀; (4)关闭内侧排污阀;

(5)打开外侧排污阀,将两排污阀之间存水排掉; (6)关闭外侧排污阀,排污结束。

注:1、靠近锅炉一侧为内侧排污阀,外侧为外侧排污阀;

2、在排污过程中要确保靠近锅炉侧排污阀严密。

B、操作步骤

(试题9)锅炉排污操作程序

1. 开启内侧排污阀2. 开启外侧排污阀3. 关闭外侧排污阀4.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5.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6. 第3次开启外侧排污阀7. 第3次关闭外侧排污阀8. 关闭内侧排污阀 9. 第4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0.第4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7、安全阀更换 A.操作程序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打开排气阀或手动安全阀进行排汽;(2)然后启动给水泵给锅

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待锅水冷却后,使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 (3)将准备好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安全阀换上。 B、操作步骤

(试题10)安全阀更换操作程序

1.

停止鼓风机2停止引风机3停止炉排4停止除渣机5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 6开启锅炉排气阀7启动给水泵8开启内侧排污阀9开启外侧排污阀10关闭外侧排污阀

11关闭内侧排污阀12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3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停止给水泵14拆卸安全阀15安装安全阀

2

8、压力表更换 A.操作程序

(1)将压力表下的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大气相通,使压力表内无压; (2)取下压力表,将准备好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换上; (3)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新压力表投入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

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 2. 拆卸压力表 3. 安装压力表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二)锅炉点火前准备工作基本操作程序 1、上水操作程序 A.操作程序

(1)锅炉经检查符合运行要求后,才能进行锅炉的上水工作;

(2)上水前,必须与锅炉水质化验人员取得联系,保证水质处理工作正常,避免影响锅炉上水; (3)打开排气阀,启动给水泵,检查给水压力大于锅炉工作压力后,打开给水阀,向锅炉上水; (4)在向锅炉上水同时,打开排污阀,对锅内冲洗后,关闭排污阀继续向锅炉上水; (5)锅内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时,关闭给水泵停止给水,关闭排气阀; (6)对水位表进行放水试验,确认水位表正常后,等待点火。

注:给锅炉上水的水位不应超过正常水位线,因为当锅炉点火后,锅水受热膨胀,水位上升会超过最高安全水

位线。若出现这种情况,应通过排污来调整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12)上水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开启锅炉排气阀3. 启动给水泵4. 开启给水阀5. 开启内侧排污阀6. 开启外侧排污阀7. 关闭外侧排污阀8. 关闭内侧排污阀9.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0.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1. 停止给水泵 2、通风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锅炉的风、烟道挡板,进行自然通风;(2)关闭引风机入口挡板,启动引风机;

(3)等引风机启动后逐渐开启入口挡板,进行强制通风,排除炉膛及烟道中积存烟灰和残留可燃气体;(4)关闭省

煤器入口烟道挡板,开启旁通烟道挡板,等待点火。 B、操作步骤

(试题13)通风操作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开大烟道挡板至高位3. 开大风道挡板至高位4. 开大烟道挡板至中位 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6. 启动引风机7.开大烟道挡板至中位8. 开大烟道挡板至高位 9. 开大风道挡板至中位10. 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11. 启动鼓风机12. 开大风道挡板至中位 13. 停止鼓风机14. 停止引风机 (三)锅炉点火基本操作程序 1、点火操作 A.操作程序

(1)在炉排前部铺一定厚的煤层,在煤上铺木柴和引火物;(2)点燃炉排前部引火物,引燃木柴和煤层;(3)调整

煤闸板,将煤层调整至70-100毫米厚;(4)缓慢转动炉排,将火送到离开煤闸板约1—1.5米处;(5)停止炉排转动,让火引燃新进入炉膛煤层;(6)调节引风量,使炉膛风压保持在0-10Pa的负压;(7)当炉膛前拱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逐渐加快炉排速度;(8)当燃煤移到第二风室处,启动鼓风机,适当开启第二风室风门;(9)燃煤继续燃烧到后部风室处,则依次开启后部风室风门,使整个炉排面铺满煤层并且燃烧状况良好; (10)在点火升温过程中,当锅炉上的排气阀冒出蒸汽时,关闭锅炉上的排气阀; (11)开启省煤器入口烟道挡板,关闭旁通烟道挡板,使烟气通过省煤器。 注:无旁通烟道,打开省煤器出口阀门,关闭循环水管上的阀门。 B、操作步骤

3

(试题14)点火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打开拨火门3. 投掷新煤4. 完成投掷新煤5. 点火6. 点火完成7. 关闭拨火门8.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9. 启动除渣机10.启动炉排11.停止炉排12.启动引风机13.第2次开启炉排14.启动鼓风机15.关闭锅炉排气阀

2、在压火状态下启动锅炉 A.操作程序

(1)检查锅炉水位,锅炉水位应处在正常水位;(2)开启引风机;(3)开启鼓风机;(4)开启除渣机;(5)观看

炉排上火焰是否燃烧起来,待炉排尾部燃料燃尽时,启动炉排转动;(6)待炉排送进新煤引燃后,整个炉膛充满火焰,根据用汽负荷调整锅炉正常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5)在压火状态下启动锅炉操作程序

1.启动引风机2.启动鼓风机3.启动除渣机4.启动炉排 3、热水锅炉在压火停炉状态下点火操作程序

(1)向采暖系统补水,使系统充满水;(2)关闭循环泵出口阀门,开启循环水泵,再逐渐开启水泵出口阀门(变频

泵除外),使采暖系统内热水循环正常;(3)开启引风机;(4)开启鼓风机;

(5)开启除渣机;(6)观看炉排上火焰是否燃烧起来,待炉排尾部燃料燃尽时,启动炉排转动; (7)待炉排送进新煤引燃后,整个炉膛充满火焰,根据采暖负荷调整锅炉正常运行。 4、锅炉升温、升压时操作 A.操作程序

(1)锅炉点火到开始升压过程升温时间应缓慢;

(2)在升压过程中,应打开排气阀排出锅内空气,当冒出蒸汽后,应关闭排气阀; (3)当汽压升到0.05~0.1MPa时,对水位表进行冲洗,并维持锅炉正常水位;

(4)当汽压升到0.1~0.15MPa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按压力表回零试验操作程序做回零试验; (5)当汽压升到0.3MPa时,应对锅炉各部件作一次外部检查; (6)当汽压升到75%工作压力后,应对安全阀做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试题16)锅炉升温、升压时操作操作程序

1. 开启锅炉排气阀2. 关闭锅炉排气阀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5.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6.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9. 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10.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1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12. 开启内侧排污阀13. 开启外侧排污阀14. 关闭外侧排污阀15. 关闭内侧排污阀16.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7.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8. 开启安全阀19. 关闭安全阀

5、锅炉供汽、并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蒸汽管道疏水阀,将蒸汽管道内积存的冷凝水排出;(2)当锅炉升压接近工作压力时,缓慢开启锅炉上的

主汽阀,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3)当疏水管冒出蒸汽后,关闭疏水阀;(4)当锅炉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后时,逐渐开大主汽阀,全开后,扭回半圈;(5)两台锅炉同时运行,当锅炉压力与分汽缸压力在0.02~0.05/MPa时,打开分汽缸进汽阀,向分汽缸送汽。 B、操作步骤

(试题17)锅炉供汽、并炉操作操作程序

1. 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2. 开启主汽阀3. 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4. 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四)锅炉运行调节基本操作程序 1、负荷增加时运行调节 A.操作程序

(1)加大向锅炉上水的流量,水位应保持在稍低于正常水位,但不能低于最低安全水位;(2)抬高煤闸板,适当增

加煤层厚度;(3)适当加快炉排推进速度,增加送煤量;(4)开大引风挡板,随后开大鼓风挡板,炉膛压力应

4

保持稳定;(5)开大主汽阀门,保持锅炉工作压力稳定,不得超过工作压力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8)负荷增加时运行调节操作程序

1. 启动给水泵2. 开大煤闸板至高位3. 开大炉排转速至高位4. 开大烟道挡板至高位 5. 开大风道挡板至高位 2、负荷减小时运行调节 A.操作程序

(1)减小向锅炉上水的流量,水位应保持在稍高于正常水位,但不能高于最高安全水位;(2)降低煤闸板,适当减

薄煤层厚度;(3)减慢炉排推进速度,较少送煤量;(4)关小引风挡板,随后关小鼓风挡板,炉膛风压应保持稳定;(5)关小主汽阀门,保持锅炉在工作压力范围内运行,不得超过工作压力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9)负荷减小时运行调节操作程序

1. 停止给水泵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小炉排转速至低位4. 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 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 (五)锅炉停炉基本操作程序 1、暂时压火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停止鼓风机;(2)停止引风机;(3)将新煤推进800-1000毫米后停止炉排转动;(4)停止除渣机; (5)

关闭烟道档板,防止复燃;(6)查看锅炉水位使水位保持最高安全水位;若锅炉水位低,启动锅炉给水泵上水,达到最高安全水位时,停止给水泵。 B、操作步骤

(试题20)暂时压火停炉操作程序

1. 停止鼓风机2. 停止引风机3. 停止炉排4. 停止除渣机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6. 启动给水泵7. 停止给水泵

2、正常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2)炉排停止;(3)鼓风机停止;(4)引风机停止;(5)除渣机停止;

(6)关闭烟道档板;(7)查看锅炉水位使水位保持最高安全水位,若锅炉水位低,启动锅炉给水泵上水,达到最高

安全水位时,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炉给水; B、操作步骤 (试题21)正常停炉操作

1.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 关闭煤闸板3. 停止炉排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8. 启动给水泵9. 停止给水泵10.开启锅炉排气阀 3、长期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2)炉排停止;(3)鼓风机停止;(4)引风机停止,此时锅炉处在停止运行状态;(5)

除渣机停止;(6)打开炉膛拨火门、看火门;进行自然通风缓慢降低炉膛温度和锅水温度;(7)开启锅炉排气阀向空排气,使锅内无压;(8)关闭主汽管道阀门,如还有锅炉运行,可用盲板隔断蒸汽管道,防止蒸汽管道漏汽;(9)带省煤器锅炉应打开旁通烟道挡板,并关闭省煤器挡板。 注:对锅炉停炉期间进行保养工作(具体见停炉保养方法)。 B、操作步骤

(试题22)长期停炉操作程序

1.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 关闭煤闸板3. 停止炉排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 开启锅炉排气阀 4、立即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5

(1)炉排停止转动;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2)鼓风机停止; (3)引风机停止;(4)除渣机停止;

(5)若有并联锅炉运行时,关闭分汽缸进汽阀,防止分汽缸蒸汽倒流;(6)打开炉膛拨火门、看火门;进行自然通

风,缓慢降低炉膛温度和锅水温度。 (7) 待无压力时,打开排气阀,保持锅内无压。

注:热水锅炉停炉后,循环水泵应继续运行,待锅炉出口水温降至50℃以下时,才能停止循环水泵。 B、操作步骤

(试题23)立即停炉操作程序

1. 停止炉排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闭煤闸板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 开启锅炉排气阀 (六)判断水位基本操作程序 1、叫水法判断缺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 (2)关闭汽连管和水连管阀门;(3)关闭放水阀;(4)缓开水连管阀门;

(5)若水位表内见到是水,说明锅内轻微缺水;(6)若水位表内不见水,而是汽,说明锅内严重缺水。注:叫水后

别忘记打开汽连管阀门。 B、操作步骤

(试题24)叫水法判断缺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4.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5.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2、叫水方法判断满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2)关闭水连管阀门;(3)关闭放水阀,查看水位表内是水还是汽(4)若是水,说明锅内严重

满水;(5)若是汽,说明锅内轻微满水。 B、操作步骤

(试题25)叫水方法判断满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4.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二、锅炉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安全阀排放试验时,安全阀无法开启时,应急处理

(1)司炉人员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尽早将锅炉停下来,对安全阀进行检修或更换; (2)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4)更换或修理后的安全阀应送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 2、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前开启,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请安全阀校验人员进行现场重新校验;

(2)若故障无法排除,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 (4)将安全阀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并重新整定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6)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前开启,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鼓风机

2. 停止引风机3. 停止炉排4. 停止除渣机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6. 开启锅炉排气阀

7. 启动给水泵8. 开启内侧排污阀9. 开启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外侧排污阀11. 关闭内侧排污阀12.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4. 停止给水泵15. 拆卸安全阀16. 安装安全阀 3、安全阀密封不严漏汽时,应急处理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3)

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无法修复时,更换安全阀。(4)修理后安全阀或更换安全阀应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

6

验。

4、杠杆式安全阀的重锤被移动,造成安全阀提前开启或到开启压力不开启 A.操作程序

(1)请安全阀校验人员进行现场重新校验;(2)若故障无法排除,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

(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4)将安全阀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 B、操作步骤

(试题27)杠杆式安全阀的重锤被移动,造成安全阀提前开启或到开启压力不开启操作程序

1. 停止鼓风机2. 停止引风机3. 停止炉排4. 停止除渣机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6. 启动给水泵7. 停止给水泵8. 拆卸安全阀9. 安装安全阀

5、在锅炉运行中杠杆式安全阀的重锤被移动,造成安全阀到了开启压力时不开启,应急处理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请安全阀校验部门的专业安全阀校验人员对安全阀进行现

场校验。

6、压力表存在以下故障应做更换处理

(1)在对压力表做回零试验时,指针不能回到零位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离零位的数值

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2)锅炉在运行中压力表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4)锅炉在运行时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5)表壳损坏和指针弯曲。 7、压力表存水弯管堵塞,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启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待锅水冷却后,

使锅炉压力降为零; (3)取下压力表,对存水弯管进行检修或更换;(4)存水弯管畅通后,安装压力表,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压力表投入运行;

注:如果在存水弯管与锅筒之间装有阀门时,可以不停炉,关闭阀门后,检修或更换。 8、运行时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重结垢或积锈,水位不清,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对水位表进行冲洗;(2)如果表内水垢或水锈无法清除,仍然看不清水位,则应关闭水

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排出;(3)取下水位表玻璃管(板),对玻璃管(板)内水垢和污物进行处理,若无法处理应更换;(4)修理或更换好水位表后,应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让水位表及时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8)运行时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重结垢或积锈,水位不清,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4.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5.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6.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7. 第2次关闭水位表汽旋塞8. 第2次关闭水位表水旋塞9. 第2次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0. 拆卸水位表11. 安装水位表12. 第2次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13. 第2次开启水位表汽旋塞14. 第2次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9、玻璃管(板)式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产生漏汽的处理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后,打开放水阀,放净管(板)内的水;(2)对泄漏部位进行密封修理或更换损

坏部件; (3)修好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9)玻璃管(板)式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产生漏汽的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位表6.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7.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0、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泄漏时,应急处理

7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锅内压力为零后,应放水将锅内水位降至水连管以下后,

修理或更换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3)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重新投入运行。 11、水位表放水阀泄漏时,应急处理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2)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3)当表内无水时,取下放水阀进行修

理或更换;(4)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12、玻璃管(板)式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产生漏汽的处理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2)更换玻璃管(板); (3)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30)玻璃管(板)式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产生漏汽的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位表6.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7.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3、锅炉在运行中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破,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急处理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无汽、水喷出后,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开启

放水阀;(3)水位表内水放净后,更换玻璃管(板);(4)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注:当无法监测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14、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汽、漏水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放净水位表内的水;(2)取下玻璃板,进行修理或更换;(3)玻璃板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31)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汽、漏水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 5. 安装水位表6.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7.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5、水位表的水连管和汽连管被泥垢堵塞,不能显示水位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将锅内压力降为零;(2)打开排污阀放掉一部分水,使水位低

于水连管部位;

(3)拆除水位表和汽、水连管上的阀门;(4)对水连管和汽连管进行疏通;(5)疏通后,

安装好水位表和连通管上的阀门;(6)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7)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8)在升压过程中,冲洗水位表。 B、操作步骤

(试题32)水位表的水连管和汽连管被泥垢堵塞,不能显示水位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鼓风机2. 停止引风机3. 停止炉排4. 停止除渣机5.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6. 启动给水泵7. 停止给水泵8. 开启内侧排污阀9. 开启外侧排污阀10.关闭外侧排污阀11.关闭内侧排污阀12.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3.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4.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5.关闭水位表汽旋塞16.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7.拆卸水位表18.安装水位表19.开启水位表水旋塞20.开启水位表汽旋塞21.关闭水位表放水阀22.第2次开启给水泵23.第2次关闭给水泵

(二)水位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Ⅰ锅炉缺水故障

1、锅炉在运行中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时,应急处理

8

A.操作程序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停炉后采用“叫水”方法判断缺水程度; (3)若见到水位时,启动给水泵将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再启动锅炉继续运行;

(4)若见不到水位时,则不能对锅炉上水,应启动炉排快速转动将炉排燃煤撤掉,对锅炉进行冷却,待锅水温度降

下来后,检查锅炉各受压部件有无变形或异常现象。 B、操作步骤

(试题33)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炉排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闭煤闸板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开启锅炉排气阀11.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2.关闭水位表汽旋塞13.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4.关闭水位表放水阀15.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16.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2、锅炉在运行中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继续下降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查找给水系统是否发生泄漏、堵塞、给水泵失控、阀门失灵

等故障,若有应设法排除;(3)查找排污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若有应修复;

(4)查找锅炉受压部件是否有泄漏现象,若有应启动炉排快速转动,将炉排燃煤撤掉,立即对锅炉本体受压部件进

行整改修复。 B、操作步骤

(试题34)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继续下降操作程序

1. 停止炉排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闭煤闸板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 开启锅炉排气阀 Ⅱ锅炉满水

3、锅炉在运行中当发现水位超过最高安全水位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减弱燃烧,减少鼓、引风量,降低炉排转速;(2)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内给水;(3)打开排污阀放水;(4)待

锅炉水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5)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分汽缸疏水阀,排除过热器、蒸汽管道、分汽缸内的存水后,关闭疏水阀;(6)按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对水位表进行冲洗,并确认锅炉水位正常后,才能重新启动锅炉继续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5)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安全水位,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小炉排转速至低位2. 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3. 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4. 停止给水泵

5. 开启内侧排污阀6. 开启外侧排污阀7. 关闭外侧排污阀8. 关闭内侧排污阀9.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0.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1. 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12. 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13. 开启分汽缸疏水阀14. 关闭分汽缸疏水阀15.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6.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17.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18.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9.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20.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4、锅炉在运行中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放水仍见不到水位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内给水;(3)开启排气阀,关闭主汽阀;

(4)采用判断满水程度操作程序判断锅内满水程度; (5)分析查找锅炉满水原因,检查给水设备是否失灵,若有应设法排除;(6)锅炉水位正常后,打开蒸汽管道疏水阀疏水后,重新启动锅炉继续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6)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放水仍见不到水位,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炉排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闭煤闸板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 开启锅炉排气阀11.停止给水泵12.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3.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4.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15.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9

16. 开启内侧排污阀17. 开启外侧排污阀18. 关闭外侧排污阀19. 关闭内侧排污阀20.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21.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三)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锅炉在运行中当发现给水泵或给水系统故障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给水泵失效(泵内汽塞、泵不转动、泵泄漏、泵和电机连接

损坏等)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对给水泵进行修复或更换,让其尽快投入运行;

(3)给水系统发生了故障,应检查出发生故障的原因(管道泄漏、阀门损坏、管道堵塞等),尽快排除,使锅炉恢

复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7)给水泵或给水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炉排2.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 关闭煤闸板4. 停止鼓风机5. 停止引风机6. 停止除渣机7.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 打开拨火门9. 打开看火门10. 开启锅炉排气阀 2、当出现锅炉元件损坏(锅筒鼓包、水冷壁管变形等)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 (2)停止鼓风机; (3)停止引风机;(4)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5)待炉排上燃煤撤掉后,停止炉排;(6)停止除渣机;(7)请锅炉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确定锅炉元件损坏程

度。 B、操作步骤

(试题38)出现锅炉元件损坏(锅筒鼓包、水冷壁管变形等)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 关闭煤闸板3. 停止鼓风机4. 停止引风机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停止炉排7. 停止除渣机

3、当出现燃烧设备损坏、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 (2)停止鼓风机; (3)停止引风机;(4)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5)待炉排上燃煤撤掉后,停止炉排;(6)停止除渣机;(7)检查锅炉燃烧设备、炉墙、构架损坏程度;(8)必要

时请锅炉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 B、操作步骤

(试题39)燃烧设备损坏、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 关闭煤闸板3. 停止鼓风机4. 停止引风机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6. 停止炉排7. 停止除渣机

4、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时,应急处理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 (2)检查异常情况对设备损坏程度; (3)待异常情况排除后,再重新启动锅炉运行。 (四)锅炉超压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锅炉超过工作压力,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排气阀和手动开启安全阀对锅炉进行排汽,必要时打开排气阀,使锅内压力下降,若压力仍然上升则按立

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停止运行;

(2)打开排污阀对锅炉放水;(3)加大向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40)锅炉超过工作压力,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开启安全阀2.开启锅炉排气阀3.停止炉排4.关小煤闸板至低位5.关闭煤闸板6.停止鼓风机7.停止引风机8.停止除渣机9.关闭分汽缸进汽阀10.打开拨火门11.打开看火门12.开启内侧排污阀13.开启外侧排污阀14.关闭外侧排污阀15.关闭内侧排污阀16.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7.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2、当出现锅炉超工作压力,安全阀起跳,压力反而没有下降,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0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 (2)停止鼓风机; (3)停止引风机;(4)关闭分汽缸进汽阀;(5)待炉排上燃

煤撤掉后,停止炉排;(6)停止除渣机;(7)按正常排污操作程序对锅炉进行排污;(8)加大向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水位;(9)待锅内无压后,分析锅炉超压的原因;(10)待锅炉超压的原因查明后,进行针对性整改;(11)整改后,重新启动锅炉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41)超工作压力,安全阀起跳,压力反而没有下降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关闭煤闸板 3.停止鼓风机4.停止引风机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停止炉排7.停止除渣机8.启动给水泵9.开启内侧排污阀10.开启外侧排污阀11.关闭外侧排污阀12.关闭内侧排污阀13.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4.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5.停止给水泵 (五)锅炉爆管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锅炉在运行中发生爆管水位无法维持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关闭煤闸板,停止给煤; (2)停止鼓风机; (3)停止引风机;(4)关闭分汽缸进汽阀;(5)待炉排上燃

煤撤掉后,停止炉排;6)停止除渣机; (7)打开炉门通风冷却炉膛和锅水温度;启动引风机,将炉膛内和烟道内的水汽排出;(8)关闭主汽阀、给水阀;(9)确定爆管部位和爆破程度。 B、操作步骤

(试题42)运行中发生爆管水位无法维持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关小煤闸板至低位2.关闭煤闸板3.停止鼓风机4.停止引风机5.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停止炉排7.停止除渣机8.打开拨火门9.打开看火门10.启动引风机11.关闭主汽阀12.关闭给水阀 (六)锅炉汽水共腾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锅内发生汽水共腾后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减弱燃烧,减少锅炉蒸发量,降低负荷并保持稳定;(2)完全开启上锅筒的表面排污阀(连续排污阀),并适

当进行锅筒下部的定期排污,同时加大给水量,以降低锅水碱度和含盐量,此时应注意锅炉水位的控制;(3)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锅炉,应停止加药;(4)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阀;(5)维持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6)通知水处理人员采取措施保证供给合格的锅炉给水,并增加锅水取样化验次数,直至锅水合格后才可转入正常运行;

(7)在锅炉水质未改善前,严禁增大锅炉负荷,故障消除后,应及时冲洗水位表。 B、操作步骤

(试题43)锅内发生汽水共腾后应急处理操作操作程序

1.关小炉排转速至低位2.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3.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4.开启内侧排污阀

5.开启外侧排污阀6.关闭外侧排污阀7.关闭内侧排污阀8.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9.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0.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11.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12.开启分汽缸疏水阀 13.关闭分汽缸疏水阀

(七)锅炉汽水冲击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当锅内发生水击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停止运行; (2)根据不同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操作:

a、水位低时,应向锅筒内进水,进水时应均匀平稳,保持稍高于正常水位运行; b、严重缺水应按缺水应急处理操作程序处理;

c、给水管直接喷向蒸汽时,应在锅内无压和锅水温度冷却后,打开人孔,检查锅内给水管,消除缺陷。 B、操作步骤

(试题44)锅内发生水击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停止炉排2.关小煤闸板至低位3.关闭煤闸板4.停止鼓风机5.停止引风机6.停止除渣机7.关闭分汽缸进汽阀8.打开拨火门9.打开看火门10.开启锅炉排气阀

11

2、蒸汽管道发生汽水冲击时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减弱燃烧,降低负荷和压力;(2)关小主汽阀,必要时关闭主汽阀,如果锅内压力上升时,应打开排汽阀,保

持工作压力;(3)开启过热器集箱、蒸汽管道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阀;(4)锅筒水位过高,应适当排污,保持正常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45)蒸汽管道发生汽水冲击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关小炉排转速至低位2.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3.关小烟道挡板至低位4.停止给水泵5.关闭主汽阀6.开启锅炉排气阀7.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8.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9.开启分汽缸疏水阀10.关闭分汽缸疏水阀11.开启内侧排污阀12.开启外侧排污阀13.关闭外侧排污阀14.关闭内侧排污阀15.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6.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八)热水锅炉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Ⅰ、热水锅炉汽化,锅水汽化时故障排除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停止循环水泵;(3)关闭锅炉出水阀,打开锅炉上泄放阀,

排除锅内的蒸汽;(4)开启锅炉补水泵或用自来水向锅内补水,降低锅水温度。 Ⅱ、当出现循环水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时故障排除

(1)按立即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下;(2)分析查找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失效原因:水泵是否存在泄

漏、空转、不转动,叶轮是否磨损等故障; (3)对水泵存在故障进行修复后投入运行。 Ⅲ、热水锅炉水冲击,热水锅炉采暖系统水击故障排除

(1)减弱燃烧,降低炉膛温度;(2)打开集气罐及管道上的放气阀;(3)打开锅炉出口处的泄放管阀门;(4)在循

环水泵的压力管路和吸水管路之间连接一根带有止回阀的旁通管作为泄压管; (5)如水击严重,造成低点近端散热器破裂和对丝、弯头等连接件撕裂,应立即停炉。

一、锅炉基本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基本操作程序 1、冲洗水位表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门;(2)关闭汽阀门,单独冲洗水连管; (3)打开汽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

表同时冲洗;(4)关闭水阀门,冲洗汽连管和水位表;(5)打开水阀门,汽、水连管和水位表同时冲洗;(6)关闭放水阀门,水位表内恢复显示锅内水位。 注:1、以上各项均可反复操作,将水位表、汽水连管冲洗畅通干净为止; 2、对水容积较少的锅炉应注意防止缺水。

B、操作步骤

(试题1)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

1.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开启水位表汽旋塞4.关闭水位表水旋塞 5.开启水位表水旋塞6.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2、压力表回零试验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通路,打开压力表与大气通路;压力表内泄压;

12

(2)检查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回到零位限止钉;(3)若回到零位限止钉时,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4)若指针回不到零位(包括有限止钉和无限止钉),应检查指针离零位的数值是否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5)若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应及时更换压力表;(6)若没有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视为合格,应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压力表与大气通路,缓慢打开存水弯管与压力表通路,压力表即显示锅内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压力表回零试验没有超过允许误差时操作程序

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试题3)压力表回零试验超过允许误差时操作程序

1.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拆卸压力表3.安装压力表4.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3、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A.操作程序

(1)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将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打开;此时锅内蒸汽冲洗存水弯管,通过三通阀

门旁通口喷出;(2)当存水弯管冲洗干净畅通后,扭动压力表三通阀门,关闭存水弯管与大气通路;(3)存水弯管内蒸汽凝结成水后,将三通阀门扭回原位,压力表恢复工作。

B、操作步骤

(试题4)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1.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2.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3.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4.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

4、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 A.操作程序

(1)在运行压力达到锅炉工作压力的75%以上状态时,应检查安全阀在用状态,确认无异常情况; (2)将安全阀手柄或重锤缓慢抬起,此时安全阀应启跳排汽; (3)待3-5秒后,将手柄或重锤放下,安全阀应关闭;

(4)若安全阀关闭不严,应反复抬起手柄、重锤,直至关闭为止。若安全阀仍关闭不严,需要停炉

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5)若不启跳,安全阀阀芯可能被异物卡住或绣死,需要停炉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6)若锅炉上有二个以上安全阀,应分别进行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试题5)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严密时操作程序

1.开启安全阀2.关闭安全阀

(试题6)手动排放后安全阀回座不严密时操作程序

13

1.停止油泵2.停止给水泵3.停止鼓风机4.关闭总电源5.开启锅炉排气阀6.关闭分汽缸进汽阀7.拆卸安全阀8.安装安全阀9.开启安全阀10.关闭安全阀

5、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操作程序 A.操作程序

(1)锅炉在运行中,查看安全阀校验标牌或检验报告上开启压力,对锅炉承受的开启压力进行确认; (2)按安全阀手动排放试验操作程序分别对锅炉上的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放试验,确认安全阀无异常

情况;(3)关小主汽阀门,将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此时较低整定压力的安全阀应开启; (4)若锅炉压力升至较低整定压力时,安全阀不开启,应迅速开大主汽阀门,将压力降至锅炉工作

压力,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视为不合格,应对安全阀进行更换、检修和校验。 注:安全阀自动排放试验应在锅炉检验人员或安全阀校验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B、操作步骤

(试题7)自动排放安全阀开启时操作程序

1.开启安全阀2.关闭安全阀3.关闭分汽缸进汽阀4.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试题8)自动排放安全阀不启跳时操作程序

1.停止油泵2停止给水泵3停止鼓风机4关闭总电源5开启锅炉排气阀6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7拆卸安全阀8安装安全阀9开启安全阀10关闭安全阀

6、锅炉排污

A.操作程序

(1)打开内侧排污阀;(2)缓慢打开外侧排污阀,进行暖管并排污;(3)反复开关外侧排污阀,

缓冲锅内污垢,使污垢尽量排出; (4)关闭内侧排污阀,将两排污阀之间存水排掉;(5)关闭外侧排污阀,排污结束。

注:1、靠近锅炉一侧为内侧排污阀,外侧为外侧排污阀;

2、在排污过程中要确保靠近锅炉内侧排污阀严密。

B、操作步骤

(试题9)锅炉排污操作程序

14

1. 开启内侧排污阀2. 开启外侧排污阀3. 关闭外侧排污阀4.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5.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6. 第3次开启外侧排污阀7. 第3次关闭外侧排污阀8. 关闭内侧排污阀9. 第4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0. 第4次关闭外侧排污阀

7、安全阀更换 A.操作程序

(1)按正常压火停炉操作程序将锅炉处在停炉状态,打开排气阀或手动安全阀进行排汽;(2)然后

启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待锅水冷却后,使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3)将准备好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安全阀换上。

B、操作步骤

(试题10)安全阀更换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开启

安全阀7. 关闭安全阀8. 启动给水泵9. 开启内侧排污阀10. 开启外侧排污阀11. 关闭外侧排污阀12. 关闭内侧排污阀13.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4.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5. 拆卸安全阀16. 安装安全阀

8、压力表更换 A.操作程序

(1)将压力表下的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大气相通,使压力表内无压;(2)取下压力表,将准备好

的经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换上;(3)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新压力表投入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1)压力表更换操作程序

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2. 拆卸压力表3. 安装压力表4.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

(二)锅炉点火前准备工作基本操作程序 1、上水操作程序 A.操作程序

(1)锅炉经检查符合运行要求后,才能进行锅炉的上水工作;

(2)上水前,必须与锅炉水质化验人员取得联系,保证水质处理工作正常,避免影响锅炉上水;

15

(3)打开排气阀,启动给水泵,检查给水压力大于锅炉工作压力后,打开给水阀,向锅炉上水; (4)在向锅炉上水同时,打开排污阀,对锅内冲洗后,关闭排污阀继续向锅炉上水; (5)锅内水位达到正常水位时,关闭给水泵停止给水,关闭排气阀; (6)打开水位表放水阀,对水位表进行放水试验后,等待点火。

注:给锅炉上水的水位不应超过正常水位线,因为当锅炉点火后,锅水受热膨胀,水位上升会超过最高安全水位线。若出现这种情况,应通过排污来调整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12)上水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开启锅炉排气阀3. 开启给水阀4. 启动给水泵5. 开启内侧排污阀6. 开启外侧排污阀7. 关闭外侧排污阀8. 关闭内侧排污阀9.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0.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1. 停止给水泵12. 关闭锅炉排气阀1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4.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2、燃油压力的确定 A.操作程序

(1)打开油箱至输路上阀门,燃油进入输路;(2)启动油泵,输路内油压上升; (3)当油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缓慢开启回路上阀门或油泵上调节,调节输路内油压保持

工作压力;(4)停止油泵;等待点火。

B、操作步骤

(试题13)燃油压力的确定操作程序

1. 开启油路供给阀2. 启动油泵3. 开大回油调节阀4. 停止油泵

3、通风操作 A.操作程序

(1)启动锅炉的鼓风机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如果有引风机时,应先打开引风机通风,再开鼓风

机; (2)若有省煤器,开启省煤器入口烟道挡板,对省煤器进行吹扫; (3)排除烟道中残留可燃气体后,关闭鼓风机停止鼓风,等待点火。

B、操作步骤

16

(试题14)通风操作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启动鼓风机3. 停止鼓风机

(三)锅炉点火基本操作程序 1、锅炉点火操作

A.操作程序

(1)启动引风机、鼓风机,以吹扫炉膛和烟道,吹扫时间不得少于20秒;(2)启动油泵,调节回

油阀门,使供油压力正常;(3)启动点火装置,如点不着火,应关闭供油阀门,停止供油,对炉膛和烟道重新进行吹扫;(4)吹扫完成后,重新点火,点火成功后,火焰监视器投入使用; (5)调节供油量及风量,使锅炉投入正常使用。注:风机与燃烧器不是一体,手动点火程序。

B、操作步骤

(试题15)点火操作程序

1. 打开总电源2. 启动鼓风机3. 开启油泵4. 开启电子打火5. 关闭电子打火6. 开大风道

挡板至中位7. 开启锅炉排气阀8. 关闭锅炉排气阀9. 开启主汽阀10.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11.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12.开启分汽缸进汽阀13.开启给水阀14.启动给水泵

(试题16)锅炉点不着火时操作程序

1.停止油泵2关闭油路供给阀3停止鼓风机 2、锅炉升温、升压时操作 A.操作程序

(1)锅炉点火到开始升压过程升温时间应缓慢;

(2)在升压过程中,应打开排气阀排出锅内空气,当冒出蒸汽后,应关闭排气阀; (3)当汽压升到0.1~0.2MPa时,对水位表进行冲洗,并维持锅炉正常水位;

(4)当汽压升到0.15~0.2MPa时,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按压力表回零试验操作程序做回零试验; (5)当汽压升到0.2~0.3MPa时,应对锅炉各部件作一次外部检查; (6)当汽压升到75%工作压力后,应对安全阀做手动排放试验。

B、操作步骤

17

(试题17)锅炉升温、升压操作程序

1. 开启锅炉排气阀2. 关闭锅炉排气阀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5.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6.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9. 扭动三通旋塞至弯管与大气相通10.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大气相通11. 扭动三通旋塞至表与弯管相通12. 开启内侧排污阀13. 开启外侧排污阀14. 关闭外侧排污阀15. 关闭内侧排污阀16.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7.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8. 开启安全阀19. 关闭安全阀

3、锅炉供汽、并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蒸汽管道疏水阀,将蒸汽管道内积存的冷凝水排出;(2)当锅炉升压接近工作压力时,缓

慢开启锅炉上的主汽阀,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3)当疏水管冒出蒸汽后,关闭疏水阀;(4)当锅炉压力升至工作压力后时,逐渐开大主汽阀,全开后,扭回半圈;(5)两台锅炉同时运行,当锅炉压力与分汽缸压力在0.02~0.05MPa时,打开分汽缸进汽阀,向分汽缸送汽。

B、操作步骤

(试题18)锅炉供汽、并炉操作程序

1. 开启蒸汽管道疏水阀2. 开启主汽阀3. 关闭蒸汽管道疏水阀4. 开启分汽缸进汽阀

(四)锅炉运行调节基本操作程序 1、负荷增加时操作 A.操作程序

(1)加大向锅炉上水的流量,水位应保持在稍低于正常水位,但不能低于最低安全水位; (2)增加向炉内喷油量,开大油路控制阀门或提高供油压力; (3)开大引风挡板,随后开大鼓风挡板,炉膛风压应保持稳定; (4)开大主汽阀门,保持锅炉工作压力稳定,但不得超过工作压力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19)负荷增加时操作程序

1. 关小回油调节阀2. 开大风道挡板至高位

2、负荷减小时操作 A.操作程序

(1)减小向锅炉上水的流量,水位应保持在稍高于正常水位,但不能高于最高安全水位; (2)减小向炉内喷油量,开小油路控制阀门或降低供油压力; (3)关小鼓风挡板,随后关小引风挡板,炉膛风压应保持稳定;

18

(4)关小主汽阀门,保持锅炉在工作压力范围内运行,但不得超过工作压力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20)负荷减小时操作程序

1. 开大回油调节阀2. 关小风道挡板至低位

(五)锅炉停炉基本操作程序 1、燃油锅炉停炉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停炉按钮,燃烧器自动停炉程序:停油泵,电磁阀关闭,切断油路,停止送油,炉膛熄火;

1分钟后鼓风机停;(2)手动停炉操作时:应逐渐减少喷油量,调节鼓、引风量至低负荷,停止油泵,关闭供油调节阀,炉膛熄火1分钟后关闭鼓、引风机;(3)检查锅炉水位,使锅炉水位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4)关闭锅炉控制柜总电源。

B、操作步骤

(试题21)燃油锅炉停炉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关闭总电源5. 开启锅炉排气阀6.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

(六)判断水位基本操作程序 1、叫水法判断缺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打开放水阀; (2)关闭汽连管和水连管阀门;3)关闭放水阀;(4)缓开水连管阀门;(5)

若水位表内见到是水(绿色),说明锅内轻微缺水;(6)若水位表内不见水,而是汽(红色),说明锅内严重缺水。注:叫水后别忘记打开汽连管阀门。

B、操作步骤

(试题22)叫水法判断缺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3.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4.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5.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

2、叫水法判断满水程度操作 A.操作程序

19

(1)打开放水阀;(2)关闭水连管阀门;(3)关闭放水阀,查看水位表内是水(绿色)还是汽(红

色); (4)若是水(绿色),说明锅内严重满水;(5)若是汽(红色),说明锅内轻微满水。

B、操作步骤

(试题23)叫水法判断满水程度操作程序

1.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4.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

二、锅炉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一)安全附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安全阀排放没有开启,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司炉人员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尽早将锅炉停下来,对安全阀进行检修或更换;(2)按动锅炉

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4)更换或修理后的安全阀应送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24)安全阀排放没有开启,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

动给水泵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14. 拆卸安全阀 15. 安装安全阀

2、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前开启,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请安全阀校验人员进行现场重新校验;(2)若故障无法排除,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

处在停炉状态;(3)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修或更换;(4)将安全阀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并重新整定压力。

B、操作步骤

(试题25)安全阀没到开启压力提前开启,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

20

动给水泵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14. 拆卸安全阀15. 安装安全阀

3、安全阀密封不严漏气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锅炉压力降为零,将安全阀拆下进行检

修或更换;(3)对安全阀进行修理,无法修复时,更换安全阀。(4)修理后安全阀或更换安全阀应送至安全阀校验部门进行校验和重新整定压力后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26)安全阀密封不严漏气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

动给水泵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14. 拆卸安全阀 15. 安装安全阀

4、压力表存在以下故障应做更换处理

(1)在对压力表做回零试验时,指针不能回到零位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

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2)锅炉在运行中压力表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3)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4)锅炉在运行时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5)表壳损坏和指针弯曲。

5、压力表存水弯管堵塞,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启动给水泵给锅炉上水,打开排污阀排水,

待锅水冷却后,使锅炉压力降为零; (3)取下压力表,对存水弯管进行检修或更换;(4)存水弯管畅通后,安装压力表,缓慢将三通阀门扭至压力表与存水弯管相通;使压力表投入运行;

注:如果在存水弯管与锅筒之间装有阀门时,可以不停炉,关闭阀门后,检修或更换。

6、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重结垢或生锈,无法看清水位,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21

(1)按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对水位表进行冲洗;(2)如果表内水垢或水锈无法清除,仍然看不清水

位,则应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排出;(3)取下水位表玻璃管(板),对玻璃管(板)内水垢和污物进行处理,若无法处理应更换;(4)修理或更换好水位表后,应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让水位表及时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7)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严重结垢或生锈,无法看清水位,应急处理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

位表

7、一只水位表好用,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漏气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后,打开放水阀,放净管(板)内的水;(2)对泄漏部位进行密

封修理或更换损坏部件; (3)修好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试题28)一只水位表好用,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两端密封不严漏气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2.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位表

8、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锅内压力为零后,应放水将锅内水位降

至水连管以下后,修理或更换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3)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重新投入运行。

B、操作步骤

22

(试题29)汽连管或水连管上的阀门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动给水泵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1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15.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6.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7. 拆卸水位表18. 安装水位表19.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20.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21.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9、水位表放水阀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2)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3)当表内无水时,

取下放水阀进行修理或更换;(4)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30)水位表放水阀泄漏时,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

位表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0、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不危及人身安全)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开启放水阀;将水位表内水放净;(2)更换玻璃管(板); (3)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

B、操作步骤

(试题31)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不危及人身安全)的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位表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1、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待无汽、水喷出后,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

上的阀门,开启放水阀;(3)水位表内水放净后,更换玻璃管(板);(4)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5)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注:当无法监视水位时,应停炉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B、操作步骤

23

(试题32)水位表的玻璃管(板)产生裂纹或发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的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动给水泵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第2次开启外侧排污阀12. 第2次关闭外侧排污阀13. 第2次停止给水泵14.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15.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16.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17. 拆卸水位表18. 安装水位表19.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20.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21.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2、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气、漏水应急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关闭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打开放水阀,放净水位表内的水;(2)取下玻璃板,进行修理

或更换;(3)玻璃板修理或更换后,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水位表继续投入使用;(4)在应急处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中上水位或最高安全水位水位。

B、操作步骤

(试题33)玻璃板之间密封不严漏气、漏水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1. 关闭水位表汽旋塞2. 关闭水位表水旋塞3. 开启水位表放水阀4. 拆卸水位表5. 安装水

位表6. 开启水位表汽旋塞7. 开启水位表水旋塞8. 关闭水位表放水阀

13、水位表的水连管和汽连管被泥垢堵塞,不能正常显示水位时,应急处理 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将锅内压力降为零;(2)打开排污阀放掉一部

分水,使水位低于水连管部位;(3)拆除水位表和汽、水连管上的阀门;(4)对水连管和汽连管进行疏通;(5)疏通后,安装好水位表和连通管上的阀门;(6)开启水连管和汽连管上的阀门,关闭放水阀;(7)给锅炉上水至正常水位;(8)在升压过程中,冲洗水位表。

(二)水位故障应急处理操作程序

Ⅰ锅炉缺水

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应急处理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用“叫水”方法检查缺水程度:

24

a、轻微缺水时,启动锅炉给水泵,给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b、严重缺水时,不能给锅炉上水,待锅水温度降下来后,启动锅炉给水泵,给锅炉上水,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3)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锅炉重新启动。

B、操作步骤

(试题34)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应急处理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开启锅炉排气阀5. 关闭分汽缸进汽阀6. 启动鼓风机7. 停止鼓风机

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继续下降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查找给水系统是否发生泄漏、堵塞、给水

泵失控、阀门失灵等故障;(3)查找排污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若有应修复;(4)查找锅炉受压部件是否有泄漏现象,立即对锅炉本体受压部件进行整改修复。

B、操作步骤

(试题35)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继续下降的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关闭总电源5. 开启锅炉排气阀6. 关闭分汽

缸进汽阀

Ⅱ锅炉满水

3、锅炉水位超过安全水位时处理操作 A.操作程序

(1)按动锅炉停止运行按钮,使锅炉处在停炉状态;(2)关闭给水泵停止向锅内给水;(3)打开

排污阀放水;(4)待锅炉水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停止放水;(5)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分汽缸疏水阀,排除过热器、蒸汽管道、分汽缸内的存水后,关闭疏水阀;(6)按冲洗水位表操作程序对水位表进行冲洗,并确认锅炉水位正常后,才能重新启动锅炉继续运行。

B、操作步骤

(试题36)锅炉水位超过安全水位时处理操作程序

1. 停止油泵2. 停止给水泵3. 停止鼓风机4. 关闭总电源5. 开启锅炉排气阀6. 关闭分汽

缸进汽阀7. 开启内侧排污阀8. 开启外侧排污阀9. 关闭外侧排污阀10. 关闭内侧排污阀11.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