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2015年2月 论著 医药卫生 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 马 宁 (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关键词:心力衰竭;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11541.61 071 000) 摘要:主要从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着手,分析了心力衰竭的损害的防治手段,以及后续的治疗。 1心力衰竭的预防 心衰的预防是现代心脏病领域内的主要目标,因为一旦发 亡率下降础见,令人信服地证实ACEI可提高心衰患者的存活 率。(2)SOLVD预防试验,观察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左 生心衰则预示患者原发病明显恶化,预后不良。可通过下列预 防措施达到目的:(1)阻止可能形成心脏病原发病的发展,如 心肌梗死。高血压等。(2)预防已确诊的心脏病发生心衰。(3) 尽量减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尤其对已有心肌损害的患者, 避免病倩进一步加重。 1.1防止早期心肌损害 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病因,近年来 更多的试验证据使人们认识到要想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病事件, 必须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理,聚焦高危人群,防治 并举,以防为主。根据个体的危险度分层,改变生活方式,控 制血压、血糖,调整血脂等。以下列举近期的临床试验结果: (1)北欧辛伐他汀生存试验(4S)观察了4 444例有高血脂心 肌梗死病史患者,平均5.4年,调整血脂不仅使各种原因的死 亡率比先前降低30%(P<0.0003),而且降低发生心衰的危 险性达20%( 0.015)。(2)试验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 分别对380例舒张期高血压的患者『舒张压90.114mmHg(1 mmHg=0.133kPa)1药物治疗平均3.8年和4 736例患有收缩 期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160.219mmI-Ig,舒张压<90mmHg, 年龄子>60岁)平均治疗4.5年,前者经抗高血压治疗不仅降 低了各种原因的死亡率,并且降低了发生心衰的危险性;后者 抗高血压治疗不仅降低了中风危险性36%(P=0.0003),同 时发生心衰的危险性降低49%( 0.001)。试验组有心肌梗 死病史的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后,结果降低发生心衰的危险性 81%(P=O.0002)。(3)HOPE研究的目的是预防高危患者的 心血管病事件,评价雷米普利对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试验历时4年,观察了9 541例高危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应 用抗高血压药物雷米普利能使高危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危 险性减少22%、心血管病死亡率减少25%、心肌梗死危险性 减少20%、脑卒中减少32%以及严重心衰减少16 ,需要血 管再通术减少15%。 1.2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 临床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期间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或 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可以降低发生心衰的危险性及降低死亡 事件,尤其是先前有心肌损害的患者。这些治疗可使缺血心肌 得到再灌注。早期溶栓可以挽救心肌损害,缩小捷死范围,降 低死亡率,而且能长期维持较好的心室功能;晚期溶栓的获益, 可保留心外膜下的一层存活心肌,为左室提供框架,防止病变 区域扩张及心肌变薄,可以减少心室重塑,同时可保留心室几 何形态,减少室壁癌发生。 1.3防止心肌损伤后的恶化 缺血性心肌已有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用ACEI可 以减少发展为严重心衰和死亡的危险。近几年来,几个大规模、 多中心、双直对照的临床研究都证实ACEI能缓解和消除心衰 症状,改善血液动力学与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 质量,能减缓和逆转心室重塑,从而减低心衰发病率和病死率。 列举下列临床试验:(1)北斯堪的纳维亚对那普利存活率的研 究(0NSENSUS.1)证实,在已经接受地高辛、利尿剂和其他 扩血管剂的严重心衰患者,随机接受依那普利者6个月时的死 室射血分数(L、 F)s 35 Ao,无或仅有轻度心衰症状的患者 服用依那普利治疗,使心力衰竭死亡和住院的复合危险性降低 20%。(3)SAVE(survival and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study) 试验研究近期心肌梗死,LVEF<40%,但没有明显心衰的患 者,经48个月随访,用卡托普利治疗者死亡率下降2O%,进 展为严重心衰的速率下降36%。 2心衰的治疗 心衰的处理要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2.1去除或减缓基础病因 所有心衰患者都应对导致心衰基本病因进行评价。凡有原 发性活膜病并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II级及以上,主动脉 瓣疾患有晕厥、心绞痛的患者均应给予手术修科或置换瓣膜。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伴心绞痛、左室功能低下但证实有 存活心肌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可望改善心功能。其他 如甲状腺亢进的治疗,室壁瘤的手术矫正等均应注意。 2.2去除诱发因素 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李; 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注意是否并发肺梗死等。 2.3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给予不同干预措施 (1)心房颤动患者应该尽量恢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李 (不论是休息时或运动时),临床上常用洋地黄类药物,往往不 能控制运动时的心室率,而用户受体阻滞剂有较好的效果,因 为长时间心率增快,心肌氧耗量增加,使心功能恶化,还会导 致心肌病。(2)心衰患者有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可加重心 衰症状,必须安置人工心脏起技器。(3)心房颤动或有过栓塞 事件病史的患者应该给予抗凝治疗,但在LVEF降低者或超声 心动图显示心脏有血检证据的患者是否应用抗凝治疗效果不肯 定。 2.4心衰患者应用药物须注意的问题 (1)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需要治疗,如若有持续 性室速、室回或摔死复苏的患者,必须进行心脏电生理方面的 检查和处理,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心 衰患者对这些药物反应不佳,并且可能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负性肌力作用。(2)避免用非类固醇 药物,因这类药物可减弱和尿剂和ACEI的疗效,有可能促使 心脏和肾脏的功能恶化。 2.5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或随访 (1)密切观察病情:要了解患者发生心衰时间的长短,心 衰的特点,包括发病过程、心衰类型及已用药物的疗程、剂量、 有无不良反应及疗效等。(2)出院随访是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很重要的措施,要指导患者:①避免诱因,防止复发,绝大多 数心衰患者基本病因不易根除,但避免诱因是可以做到的。② 鼓励适当活动,维持心脏代偿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彦.新指南对心力衰竭概念的更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 内科及高血压科.2010.3.19. [2】张金涛.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 内科学杂志,2005,2(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