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的调查报告

来源:叨叨游戏网


当代大学生受挫能力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但是在面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难免会遇到挫折。有些同学能够较好的处理,而有些同学则消极地应对,如果处理不好,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去提高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就极其重要。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受挫心理的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增强他们受挫能力都会有所帮助,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把挫折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避免事后的补救。

关键词: 大学生;受挫能力;原因:建议

DOC文档.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来越普及,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值得欣喜的同时,也发现我校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感情、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有些大学生在考试失利后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从而丧失自信心。此外也发现部分同学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时,采取错误的回应方式,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差,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解决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因此,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从部分推及到整体,以此来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的处理方式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可以为高校的学生心理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2、实践意义

在经过对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并找到其问题的本质。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找到其问题,并提出切合我校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对以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相关文献回顾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其他人对大学生受挫能力的研究状况。飞、骞指出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客观分析抗挫折心理素质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玉堂,王小卫 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行为表现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心 理耐挫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四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挫折观,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三,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第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黄文利指出大学生受挫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要用辩证

DOC文档.

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以上是比较典型,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与启迪的文章。这几篇文章比较宏观的分析了学生遇到的挫折以及处理方式,而其他的文章是比较细致地分析了学生在就业、学习、恋爱、工作方面的遇到的挫折及其心理和生理的反映状况。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会使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提出合理的建议而服务。 二、调查过程及方式简介 (一)

概念及操作化

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二)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我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共有100多名学生参与调查。同时,这些调查对象年龄大多都在18-23岁之间,涵盖多个专业。 (三)、调查容:

此次的调查容主要是针对我校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等方面而展开的调查,这些学生可能在大学的生活中存在某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此次调查要解决的,在发现这些问题后,我们会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 (四)、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通过向学校的同学随机发放问卷,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80份问卷,问卷有效率80%,通过筛选,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卷30份,组成一个小样本,然后,通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此外,我也使用了访谈法,随机采访若干名学生并作好记录。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明确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我校学生受挫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DOC文档.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恋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心理和行为层面的问题,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而在面对这些压力时,一些同学能够坦然处之,而有些同学则不能承受,由于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则出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失衡,比如有些同学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处理遇到的挫折,本来有能够做好的事情,由于心理出现了暂时性的问题,而造成了一些永远都无法挽回的遗憾。

左图图一表现的是我校大学生的压力来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压力大多数有就业、学业、经济,分别达到了83%,73%和76%,而在亲情和爱情的压力相对较少。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化解就可能出现问题,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右图图二,表现的是我校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涯中,哪方面的挫折承受能力更为重要。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爱情等方面都进行了选择,分别达到了66%、73%、70%和46%,这从侧面表现出了我校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挫折承受力有所欠缺。

接下来主要是通过对问卷的分析,而发现我校大学生在受挫能力出现的几种现象:

(一)、学生学业方面的挫折

DOC文档.

左图图三表现的是学生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63%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满意,有13%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只有23%的同学对自己的成绩满意。

右图图四,表现的是在学生努力学习一门课程,但是成绩达不到预期效果时的反映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53%的同学都能够继续努力学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有40%的继续学习,但是有点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7%的学生放弃学习,认为学与不学的结果一样。这表明我校学生大部分还是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认真去学习。

针对上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有的同学可能因为高考失利,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或者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从而导致厌学心理。有的同学在高中就是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后,自己变得很平庸,此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从而产生了心理落差。有的学生自我定位过高,虽经努力,但成绩仍不理想,产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挫折心理。 (二)、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

DOC文档.

上图图五,表现的我校大学生在当朋友误会时的态度,66%的同学选择沉默,不发言,30%的同学选择据理力争。这表明了学生在遇到人际交往出现挫折时的态度。这几种方式都是有一定问题的。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去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采取消极的方式去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然而这种方式可能还会激化矛盾,一旦双方有任何一方出现过激的行为,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风险,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了解和关注,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走极端。 (三)、学生恋爱方面的挫折

上图图六,表现的是我校学生在表白失败后的态度。有66%的同学能够把这次失败的恋爱当作积累经验,为下次恋爱准备,20%的同学能够冷静分析自己失败原因,继续表白,此外,还有13%的同学会意志消沉,不能自拔。这表明我校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正确面对恋爱失败。但是有部分同学不能够面对恋爱的失败。究其原因还是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差。在大学阶段,谈恋爱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也不是每个人的恋爱就能一帆分顺,其中可能会有些小插曲。一些同学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结果可能就消极、悲观的对待恋爱,对恋爱产生恐惧。 (四)、在亲情方面遭遇挫折

DOC文档.

上图图七,表现的学生在遭遇亲人离世后的情绪反应。有30%的同学能够保持正常的情绪,有60%的同学会悲痛而且情绪失控,有10%的同学会长期处于悲痛状态,这表明我校同学在亲情上遭遇挫折还是能够正确面对的。但是有一些同学在亲人离世后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出现心理上的巨大波动,有的同学因此,变得抑郁,关闭心的大门。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合理的发泄渠道,不能正确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使这种消极情绪郁结在心中,无法自拔。这对于比较脆弱的同学来说会是一个很重的打击。 (五)、学生工作方面的挫折 表八

图九

DOC文档.

图八,表现了不同年级遇到就业问题时的态度,共同特点是每个年级的同学一般都采取向朋友,老师,和家人寻求帮助和藏在心里自己承担,极少采取发火,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发泄。这表明我校同学还是能够寻求正确的途径去处理就业中挫折,但是没有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

图九表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应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半的同学能够努力奋斗,争取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优势,而40%的同学意识到必须努力,但力不从心。

对于这种现象,其原因是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较差没有发挥自我的价值,缺乏自信心和坚持,对于未来过于悲观,没有明确的规划,并且缺乏工作上的锻炼与实践经验,与社会脱节,造成对未来就业的恐慌。 四、

我校学生受挫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我校学生在受挫能力的调查,发现了我校学生在学习,工作,爱情,亲情,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上述现象。 (一)、学生的主观因素

1、缺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质。有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够正确面对,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他们不能够发挥创造性,而自怨自艾。还有就是大学生一直都在比较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一旦出现了挫折就难以承受,缺乏适应环境变迁的能力。有的同学能够把挫折当成成功的垫脚石,而有些同学则把挫折当作绊脚石,不同的态度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2、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展现自己。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会发现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因为外在的形象而产生自卑感,如果个人对自己的外

DOC文档.

在形象特别在意的话,就比较造成心理受挫。

3、性格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缺乏宣泄渠道。有些学生即使遇到了挫折,自己无法承受,但是碍于面子,不愿意向朋友、家长、老师寻求帮助,把自己遭遇的挫折藏在心里,结果自己也不能去把合理的宣泄出去,对自己的心理和身体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1、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都被家庭保护的很好,是温室的花朵,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遭遇困难,都会帮孩子主动解决困难,但是进入大学之后,父母不在身边,有些挫折是自己必须解决,但是自己又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大学之前,父母都让孩子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缺乏社会经验,因此,这就产生了矛盾。这对于那些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击。

2、家庭经济条件有所差异。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费,生活开支等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来说,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那些家庭比较贫穷的学生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虽然,学校已经有了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的资助,但是学生也必须勤俭节约才能保持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产生挫败感,有的同学因为经济问题而去犯罪,例如偷窃、抢劫等。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都偏向于对学生的学习教育,一切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分数是衡量学生能力的主要指标,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坏境都有所改变,毕竟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以前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对自己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一旦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此外,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干预及教育都在走形式,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学校教育的弊端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 五、

建议及总结

(一)、建议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并设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人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会遇到许多挫折,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肯定会遇

DOC文档.

到各有各样的困难,比如,考试成绩差或者挂科,也可能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出现摩擦,这些都是会遇到的,但是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可能会导致其心理上出现偏差。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受挫能力,把遇到的挫折当作成长的动力,应该仔细分析挫折,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遇到挫折而一蹶不振,堕落的现象。此外,大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制定一个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大学生受挫能力差与其心理是否得到满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大学生没有确切的目标,心就会孤独,自闭,生活过的浑浑噩噩,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出现心理落差。因此,设立一个奋斗目标也至关重要。 2、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

在大学中,并不是完全以学习为主的,要求学生各个方面能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多参加社会和学校的活动。学校应该举办多种活动,例如,辩论赛、运动会等,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也可以进行夏令营,使学生感受到挫折,同时也体会到克服困难的乐趣,提高对自我的认知,并且使其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同时也能够增强其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 3、学校应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高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同时,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开阔其眼界。同时并且应该建立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挫折,使其走出挫折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学生的挫折心理只有得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这样才能保证其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旅游、和朋友进行交流,使情绪得以释放。 4、父母应加强对子女的关注

家庭是孩子避风的港湾,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心灵上的关爱至为重要。父母应该定期的向子女询问其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对孩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不能只给予生活物质上的支持,而缺乏心理上的关注。同时,父母也应该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能够成为坚强的后盾,成为克服挫折的动力。 (二)、结论

DOC文档.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校学生的受挫能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软件,通过交叉表、条形图、折线图等分析方法对我校学生在学习、工作、就业、恋爱等遇到的挫折及其承受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我校部分同学挫折承受力较差,不能正确的看待挫折,出现抑郁,难以承受的现象。值得肯定是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承受挫折的。但是,我校同学的受挫能力有待提高,在以后遇到挫折时,也能够从容应对,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红伟,王建国,黄少雄.高校学生学业受挫的原因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 ,1(3):85 - 88.

[2]漫; 胡文靖 .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受挫后的心理调试研究[J].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203 - 205. [3] 飞; 骞.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及对策探析[J].法治与社会,

2011(5):239 - 240.

[4]高佳. 大学新生挫折教育研究[J].科技学院,2011,24(2):69 - 76. [5] 玉堂,王小卫.大学生受挫心理分析及耐挫力的培养[J].高师学报,2015,20(6):52 - 55.

[6] 雁,王建琴 .大学生受挫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文化教育,2006,35(1):167 - 168.

[7] 鸿雁,王秀芳.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及研究 [J]. 教育与职业, 2010 ( 11 ):23 - 27.

[8] 史小力 ,钟庆文,树发.家庭贫困与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38 - 40.

[9]黄文利.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2008,21(12):75 - 77. [10] 由雪莲, 曲长旭 ,焦建亭.大学生心理挫折感根源分析及解决途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5):27 - 49 .

DOC文档.

附件

大学生受挫能力问卷调查

此问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等方面而设计的,希望你们能够如实填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你们的参与与合作。 1. 请问你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 女

2. 请问你的年级 [单选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3. 请问你是 [单选题] ○ 独生子女 ○ 非独生子女

4. 请问你的家庭 [单选题]

○ 农村 ○ 城市

5. 请问你的压力来源 [多选题] □ 学业 □ 就业 □ 亲情 □ 爱情 □ 经济

6. 你认为在你的大学生涯中,哪方面的挫折承受能力更为重要? □ 学习 □ 工作 □ 生活 □ 爱情

DOC文档.

多选题] [

□ 其他

7. 你对自己现在的学习成绩 [单选题]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太满意 ○ 很不满意

8. 你努力学习一门课程,但是成绩达不到你的预期效果时,你会 [单选题] ○ 继续努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 继续学习,但是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 ○ 放弃学习,觉得学与不学的结果差不多

9. 当你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老师、同学却不认同时,你会 [单选题] ○ 自怨自艾,对学习失去信心

○ 努力展现自己的成果,让他们看到好处所在 ○ 将他们的看法抛之脑后,继续积极完善自己的成果 ○ 其他

10. 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你的态度是 [单选题] ○ 失去目标,没有奋斗动力 ○ 意识到必须努力,但力不从心

○ 努力奋斗,争取在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自己的优势

11. 若你遇到就业方面的问题,你会通过哪种方式来解决? [单选题] ○ 采取发火,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发泄 ○ 憋在心里自己承担

○ 寻求朋友,老师,家人的帮助

12. 你是否会因为自身条件,如健康状况、形象等对未来就业产生恐惧和忧虑? [单选题] ○ 经常会 ○ 偶尔会 ○ 从来没有

13. 家人的期望是否增加你的就业负担? [单选题]

DOC文档.

○ 负担很重,没法承受 ○ 有点负担,能够承受 ○ 完全没有影响

14. 当你表白被拒时,你的态度是? [单选题] ○ 意志消沉,不能自拔

○ 冷静分析自身失败原因,继续表白 ○ 就当做积累经验,为下次恋爱做准备 15. 请问你自己理想男女朋友的类型? [单选题] ○ 外向 ○ 偏向外向 ○ 偏向向 ○ 向

16. 请问当朋友误会你时,你会 [单选题] ○ 据理力争 ○ 沉默,不发言 ○ 灰心丧气

17. 对于亲人的逝世,你会 [单选题] ○ 保持正常情绪 ○ 悲痛而且偶尔情绪失控 ○ 长期处于悲痛状态

18. 请问你遇到困难会如何处理? [单选题] ○ 经常冷静处理 ○ 经常寻求帮助 ○ 经常慌 ○ 有时冷静处理 ○ 有时寻求帮助 ○ 有时慌

19. 请问遇到挫折你会? [单选题] ○ 经常告诉别人

DOC文档.

○ 有时告诉别人 ○ 几乎不告诉别人

20. 请问遇到挫折你的态度是? [单选题] ○ 经常很乐观 ○ 有时很乐观 ○ 很少乐观

21. 请问你对挫折的看法? [单选题] ○ 对自己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 对自己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 对自己没有影响 ○ 不确定

22. 请问你能承受的挫折? [多选题] □ 来自学习 □ 来自工作 □ 来自经济 □ 来自爱情 □ 来自亲情

DOC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