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阅读练习五
一、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蜗牛在墙脚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 哪里)去啊?”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 怎么)。”蚯蚓忽然笑了起来:“哼!你要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的多慢呀!”蜗牛不理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
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了。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来看看,再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到墙顶上去了。 1.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蜗牛先是在_______爬,再爬上了_______,最后爬到_______。 3.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_______。 4.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梅花鹿
有一只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老虎很想吃梅花鹿。但是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事,就问:“你身上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半路上,老虎遇见一只狐狸,就把刚才遇到的事告诉了它。狐狸听了大笑起来,说:“你上当了。走,我和你去把它捉来,给你做午餐!”老虎说:“不,梅花鹿很可怕,也许你看见它会跑的。”狐狸说:“要是你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梅花鹿看见老虎和狐狸一块儿走来,就喊:“狐狸啊,谢谢你把老虎捉来,我正在找它呢!” 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回头就跑。结果狐狸被老虎拖死了。
1.故事一共出现了__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花鹿很聪明?用波浪线画出来。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要半途而废
孟子小时候不爱念书。有一天,他从学校偷偷逃回家来。他母亲一见儿子逃学,拿起剪刀就把布机上没有织完的布剪断了,并对孟子说:“这块布本来可以为你做一件新衣服,现在剪断了,你的新衣服也做不成了。你不觉得半途而废可惜吗?你小小年纪应该好好读书学本领,你却贪玩逃学,长大了能有什么用呢?”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导,再也不逃学了,长大后成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1.孟子的母亲为什么把织了一半的布剪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背背。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四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蟀在弹琴。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飞呀,一闪一闪„„ 夏夜的夜晚多美啊!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标上序号。
2.文中出现的动物有( )、( )、( )、( )。 3.用波浪线画出写天上的句子。
4.文中画用“ ”括起来的句子中,“小飞机”是指_________,“机场”是指___________。
四、爱因斯坦在桥上
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辆小汽车向爱因斯坦的家开去。开车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他要去探望爱因斯坦。
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独自在一座桥上走来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那位朋友走上去问:“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有个学生约我在这儿见面,他还没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并没有责怪那个学生的意思。 那位朋友听了爱因斯坦的话,对迟到的学生很不满。他说:“这不是浪费您的宝贵时间吗?” “不,”爱因斯坦扬了扬手中被雨淋湿的纸片,说:“没有浪费时间。你看,我在等他的时候,已经解了一道题。”
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是多么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啊! 1、填一填,看谁想出来的多。 例:(走)来(走)去
( )来( )去 ( )来( )去 ( )来( )去 2、根据要求写词语。 探望的近义词:( ) 浪费的反义词:( ) 3、爱因斯坦到桥上来是做什么的?
A.等学生 B.解一道题 C.散步 4、读完短文,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我们要靠自己
小蜗牛有一天问它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
“毛虫姐姐没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
“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它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安慰它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查字典,填一填。 “蜗”,部首是 ,第八画是 ,共 画,组词 。 “慰”,部首是 ,共 画,“安慰”的意思是 。 2、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⑴毛虫姐姐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
⑵蚯蚓弟弟为什么也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
4、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六、太阳的样子
从前有个盲人,有一天问他的邻居:“请您告诉我,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邻居正好手里拿着一个铜盘,就对盲人说:“太阳是圆圆的,形状就像这个铜盘子。” 过了几天,盲人正在路上走,突然听见“当当”的响声,就兴奋地大声说:“太阳的声音!这是太阳!我听到太阳的声音啦!”路上的行人被他弄得莫名其妙,便告诉他说:“这是敲钟的声音,太阳没有声音。”盲人拉住路人的衣服,追问太阳的样子。这个路人说:“太阳有明亮的光芒,像这支蜡烛一样会发光,你摸一摸,这就是蜡烛。”行人拿出一根蜡烛,让盲人摸了摸,盲人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原来太阳是这样的!”
过了不久,盲人在家里摸到了一支竹笛子,它的形状像蜡烛。于是,盲人惊奇地嚷起来:“我摸到太阳了,我的家里有一个太阳!”邻居们听见便跑来看,原来是一支竹笛子,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 1、选一选。
⑴盲人想知道的事情是 ( )
A.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B.太阳有多大? C.太阳会发出声音吗? ⑵盲人听到“当当”的响声,为什么很兴奋? ( )
A.他以为这是敲锣的声音 B.他以为这是敲铜盘子的声音 C.他以为这是太阳的声音 ⑶盲人摸了摸蜡烛说:“我明白了,原来太阳是这样的!”盲人认为太阳的样子 ( ) A.像蜡烛这样又细又长 B.像蜡烛一样会发光 C.像蜡烛一样会发热 2、盲人为什么把敲钟声当成太阳的声音,把笛子当成太阳?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