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隧道内承力索旋转腕臂偏移量的分析与计算

关于隧道内承力索旋转腕臂偏移量的分析与计算

来源:叨叨游戏网
关于隧道内承力索旋转腕臂偏移量的分析与计算

郭奉迎

【摘 要】论文结合达万线分水寺隧道内承力索腕臂安装工程,讨论了从隧道口至隧道内780 m处温度变化及承力索伸缩情况,分析并计算了该区段范围内各悬挂点的腕臂偏移量,得出了\"在长大隧道靠近隧道口区段内气温变化与距隧道口的距离呈非线性变化关系,各段承力索伸缩量也呈非线性变化关系\"的结论;根据分析计算结果,为隧道缺陷整治(加套衬)区段内安装\"弓形腕臂\"时所需的\"弓形腕臂\"活动空间提供了较准确的预留空间,预留范围为顺线路方向左右各800mm处.从而为接触网的电气安全和隧道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数据.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11(037)003 【总页数】3页(P165-166,170) 【关键词】隧道;承力索;旋转腕臂;偏移量 【作 者】郭奉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U452 0 前言

安装旋转腕臂时需根据安装时的环境气温和“承力索旋转腕臂安装曲线”确定其偏

移量。根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中规定:“隧道内接触网设计气温应依据隧道长度及该锚段在隧道内的长度确定。当2/3锚段长度及以上位于长度大于2 000 m的隧道内时,设计气温可按比隧道外接触网设计气温最低值高5℃,最高值低10℃取值;其余情况可以与隧道外接触网设计气温取为一致。隧道内接触网的最高计算温度宜为所取最高设计气温的1.5倍。”按此规定计算得出的安装曲线,在隧道净空较富裕、隧道内锚段长度又较合理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对于以下几种特殊情况,按规定方式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些差别。

(1)隧道净空较紧张或特定地理条件下的隧道;

(2)当对隧道进行缺陷(衬砌厚度不足、衬砌背后脱空等)整治,需占用相当一部分净空时(如达万线采用加套衬方式进行缺陷整治); (3)隧道内预留的下锚位置使锚段过长时。

由于隧道内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距离隧道口近的悬挂点温度变化范围大些,距离隧道口远处的悬挂点温度变化范围小些。那么,在这一段非线性的温度变化区,按规定方式计算的偏移结果与实际情况到底相差有多大呢?隧道缺陷整治中应给“弓形腕臂”预留多大的净空是合理的呢?因此,准确计算与评估隧道空间内因承力索伸缩造成的旋转腕臂的偏移量,精准确定腕臂偏移范围,确定预留净空在顺线路方向的宽度,为准确设计承力索悬挂高度以及腕臂等接触网部件与拱璧之间的绝缘距离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是很有必要的。 1 工程案例

达万线分水寺隧道全长4 745.47 m,按预留下锚位置,进入隧道的第一锚段长度为2 058 m,中心锚结左侧长度为1 000 m,其中隧道外有218 m,隧道内有782 m;右侧长度为1 058 m,全在隧道内,该锚段所处线路情况见图1所示。 图1 达万线分水寺隧道接触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隧道内大部分区段需进行缺陷整治,整治措施是在隧道拱部加套衬层,套衬层厚度根据缺陷程度确定为200 mm或300 mm,因此造成接触网的安装空间大大受到压缩。经多方案(如水平悬挂、刚性悬挂等)技术经济比选,决定采用“弓形腕臂”悬挂承力索、定位绝缘子定位接触导线的方案,如图2~3所示。

2 承力索伸缩引起的腕臂偏移量计算 2.1 计算条件

承力索采用JTMH-1995铜合金绞线,其机电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JTMH-1995铜合金绞线机电参数表型号 截面积(mm2)计算直径(mm)有效电阻(Ω/km)单位重量(kN/km)线胀系数× 10 -6/℃弹性模量E(GPa)JTMH-95 95 12.5 0.20 8.32 17 120

根据达万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中接触网初步设计规定,气象条件如下:

(1)隧道外。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 -5℃;最高计算温度:40×1.5=60℃;腕臂和定位器无偏移时的温度:27.5℃。

(2)长大隧道内(隧道长度在2 000 m及以上)。根据隧道外气温确定,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0℃;最高计算温度:30×1.5=45℃;腕臂和定位器无偏移温度:22.5℃。

(3)由于隧道内气温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根据“通化(2009)1008”《隧道内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图》,隧道内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该曲线是在兰(州)武(威)铁路乌鞘岭隧道内接触网设计中经对隧道内气温的实测资料,并结合国内外长大隧道内运营经验和有关参考文献,由中外专家共同确定的。

图4 隧道口至隧道内7500m处温度变化曲线图注:图中横轴比例15∶1;纵轴比例1∶1

2.2 特殊控制点的偏移量计算

2.2.1 隧道内第一锚段的右侧半锚段偏移量讨论

由于隧道口第一锚段的中心锚结远离隧道口780 m以上,右侧半锚段全部位于隧道内,温度变化范围较小,其偏移量按《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TB10075-2000)》进行计算,其结果是偏于保守的,在此不作过多讨论。 2.2.2 隧道内第一锚段的左侧半锚段偏移量讨论

由于隧道口第一锚段中心锚结左侧半锚段的环境差别较大,隧道外有218 m,隧道内有782 m;总长度为1 000 m。从隧道外到隧道内782 m范围内,温度的变化量是不同的,是一个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如果只考虑某一种情况,其计算是不精确的,有可能给工程安全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按常规方式计算隧道进口处1号悬挂点的偏移量该悬挂点距中心锚结780 m,按常规方式计算,即:

根据图1,式中,b为旋转腕臂偏移量; L为悬挂点至中心锚结距离,取值为780 m; 根据表1,线胀系数α取值为0.000017(1/℃); Δt为实际温度与腕臂无偏移时温度之差,即:

最高计算温度=(+40-10)×1.5=45℃(按隧道内计算条件);最低计算温度=-5-5=0℃(按隧道内计算条件);腕臂无偏移温度=45/2=22.5℃(计算时取为

23℃);θ=0.0006(考虑新线初伸长是较短期过程,在悬挂调整时已基本达到正常状态,故在计算中暂不考虑此影响)。将上述条件代入(1)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隧道入口处1号悬挂点处腕臂移量与温度变化的对应关系tmax(℃)+45 40 35 30 25 23 20 15 10 5 0 Δt(℃)22 17 12 7 2 0 -3 -8 -13 -18 -23 b(mm)292 225 159 93 27 0 -40-106-172-238 -305

(2)利用温度变化曲线计算1号悬挂点处承力索最大伸缩量。将中心锚结至1号悬挂点(共780 m)分成若干小段,并将“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在CAD中放大,然后查温度变化曲线得到各小段的最高和最低设计温度(平均值),以各小段的温度变化范围计算出该小段承力索最大伸缩量,将各小段的伸缩量累计到1号悬挂点处,得到该点的最大伸缩量,如表3所示。

(3)确定定位器无偏移温度。根据表3,右侧半锚段各小段的“定位器无偏移温度”计算值见表4。

表3 隧道口至中心锚结处各小段范围内承力索伸缩量及累计伸缩量 表4 定位器无偏移温度计算值?

从表4可知,右侧半锚段各小段的定位器无偏移温度接近25℃,故可将定位器无偏移温度设定为25℃。此时,1号悬挂点在最高温度时腕臂偏移量见表5。 表5 1号悬挂点在最高气温时腕臂偏移量 4 结论

(1)在长大隧道内,靠近隧道口区段,虽然气温变化与距隧道口的距离呈非线性变化关系,各段承力索伸缩量也呈非线性变化关系,但与按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两者差别不大。如本例中,按前者计算出的最大伸缩量是

292+305=597 mm(见表2),按后者计算出的最大伸缩量是595 mm,两者几乎相等。因此,按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安装曲线是满足工程设计参考和指导施工的。

(2)根据计算得到的最大偏移量,确定在隧道缺陷整治(加套衬)区段安装“弓”形腕臂处,对净空给予适当预留,其范围确定为顺线路方向左右各800 mm是合理的。即:800-305=495mm>300mm(空气绝缘距离),考虑新线初伸长和施工误差,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其中“305mm”见表2。

(3)从“表3”可以看到,各计算段最高计算温度与最低计算温度的平均值都接近

25℃。因此,可将达万线长大隧道内(2 000 m及以上)定位器无偏移温度确定为2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TB10075-2000,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S]. [3] 刘长利,等.隧道内接触网槽道式基础的预埋设计[J].电气化铁道(增刊),2006.

[4] 董昭德.接触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5]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处.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6]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