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荷载、槽幅、导墙、厚度深度初选)

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荷载、槽幅、导墙、厚度深度初选)

来源:叨叨游戏网
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荷载、槽幅、导墙、厚度

深度初选)

本文讲解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包括:荷载的确定, 地下连续墙槽幅设计,地下连续墙导墙

的设计, 地下连续墙厚度深度初选。

一、荷载确定

(一)施工阶段

基坑开挖水土压力;施工荷载,若采用逆作法考虑上部结构自重。

(二)使用阶段

水土压力;主体结构传递的恒载和活载。

水土压力的确定是荷载确定的关键!!!

水土压力的计算规定

1.粘性土按水土合算,非粘性土按水土分算,按水土分算时,应考虑地下水是否有渗流。 2. 土压力分布模式:泰沙基试验

3.某些规范规定土压力分布应按入土深度和墙体侧向位移选用。如《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303- 2003),《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等。

二、槽幅设计

(一)槽幅:一次成槽的槽壁长度 槽壁长度;槽段划分 (二)槽壁长度确定规定

槽壁长度应与成槽机械尺寸成模数关系,最小不小于机械的尺寸,最大尺寸由槽壁稳定性确定。目前常用为3~6m,一般不超过8m。

(三)槽幅稳定性验算

梅耶霍夫经验公式法

非粘性土的经验公式

(四)槽段划分 考虑的因素

成槽施工顺序;连续墙接头形式;主体结构布置及设缝要求

三、导墙设计

四、连续墙厚度深度初选

1、连续墙厚度依据不同阶段的受力、变形和裂缝控制要求确定,常用规格600、800、1000、1200mm;

2、连续墙的入土深度(基坑地面以下的深度)与基坑深度之比,称为入土径比,据经验依据地质条件取0.7~1.0;

3、可用古典稳定判别方法——板桩稳定平衡状态法得出初值。 古典稳定判别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