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ZHI TAN×I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及心态研究 。高晓松 [摘要]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本文围绕高职院校 学生在就业观念及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 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引导其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就业。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就业;心态 [作者简介] 高晓松(1960--),男,硕士,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分析检验方面的 理论教学和实践研究、招生就业理论实践研究。(内蒙古包头014035) [课题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课题:“全新职业教育模式之就业优势研究”(课题编号:NJZC13366)。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整个普通高校就业 问题中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2—3年,比 责任心和担当意识,考虑问题片面不成熟,不能正确 处理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对就业抱有不 切实际的幻想,只关注自身能获得的利益,不去换位 普通高校时间短,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当于其他普通高 校的大三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面对就业,存在着 许多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与一般高等学校学生 的就业心理特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区别。主要 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依赖思想明显 一思考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最 终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五)一味求高,盲目攀比 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缺乏清醒认识,盲目 要求用人单位面面俱到,希望工资、福利、工作环境、 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发展空间十全十美,却忽视了自身能力能否与之匹 配。有的毕业生一味盲目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 合目前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别的同学的就 业单位,觉得丢面子,便轻易放弃,陷入了互相攀比的 怪圈,最终贻误了就业良机。 (六)自卑消极。缺乏自信 “等、靠、要”思想严重,存在着找工作靠关系、靠父母 心态,甚至把找工作当成“拼爹”,有一部分毕业生毕 业即失业,开始“啃老”。他们在就业时缺乏主观能动 性,过多依赖于家长、老师、同学的看法,人云亦云,不 去思考,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不能积极主动独 立面对,依赖心理严重。 (二)焦虑与急躁情绪严重 高职教育在我国处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低端, 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因为学历低,就觉得比本科和研究 生毕业生低一等、矮一截。自信是一项可贵的品质,在 激烈的求职场上,面对学历高的竞争对手,一些高职 院校毕业生太在意学历问题,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卑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职 院校毕业生面临着薪酬、地域、距离、家庭等多方面选 择的心理冲突,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矛盾。 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巨大转变,使部分毕业生常常出现 焦虑不安的心理,心情浮躁不安,有的甚至患上了“择 业焦虑恐惧症”,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三)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差 极的状态,缺乏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气魄,不能全面 展示自我,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失去了很多 本来可以争取的机会。 二、不良心态产生原因分析 当前,从整个社会来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给高 职院校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以上不良心态产生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客观环境原因 一找工作是一项持久战和心理战,投简历、笔试、面 试,每一步都存在着激烈竞争,每一步都需要求职者 的精心准备,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抗挫折能力差,当 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严格自身无法企及时,当在某些招 聘环节表现不佳成绩落后时,便丧失信心,止步不前, 轻易否定自我,缺少应有的意志力和抗击打能力,在 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 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自己先败下阵来¨】。 (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 增多,一些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盲目“攀高”,本来专科 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而 且用人单位在招聘同一工作岗位时,本科生与专科生 待遇相差悬殊,这给高职院校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心 2015/13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 o/ 现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八零、九零后,多是 O1 理压力。 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一般 来自普通民众家庭甚至贫困家庭,背负着父母和家庭 殷切的期望。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制短,年龄小, 不够成熟,很多又是独生子女,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容 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不到位 就业指导存在着滞后性,在宏观的就业规划上, 高职院校无论认识和行动上都存在着滞后性。一方 面,在认识上,许多高职院校盲目偏重于创造高就业 率,把学生就业率当做可以量化和排名的数字,而缺 少对学生就业的整体规划,忽视对学生就业观的教育 和培养,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严重不到 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开设一些看似热门 的专业,很多专业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雷同,对于一 些不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不能及时地调整招 生人数和专业设置,存在着行动上的滞后性,导致毕 业生毕业就失业。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主观原因 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 天之娇子”、是“人上人”,这样的观念随着我国市场经 济的发展和就业大军的壮大,早就不合时代发展趋势 了。找工作要对自身和目标职业都有一个恰当的定 位,应当根据目标职业的要求,分析自己的专业、特 长、性格、爱好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找到适合自己 的职业r引。一些毕业生仍然死要面子图虚名,对社会、 人生没有一个客观的理解和认识,面对激烈的就业市 场,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二是自我定位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 存在着自负与自卑两极倾向严重的心理问题。一方 面,面对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竞争,部分高 职毕业生因为学历差,存在自卑心理,与比自己学历 高的毕业生竞争工作岗位时,畏首畏尾,内心先把自 己否定了。另一方面,面对比自己学历低的中等职业 学校毕业生,又感觉高人一等,觉得自己是“天之骄 子”,不屑于到普通基层工作岗位,相当一部分毕业 生认为读大学却到基层单位就业太“掉价”。部分学 生盲目清高自负,择业期望值定的过高,结果往往事 与愿违。 三是就业准备不到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 多学生对就业的准备不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 划,把就业准备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 内容也大多是一些基本的法规和求职技巧辅导, 这种简单的就业准备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业 准备工作是贯穿高职院校三年学习生活始终的系列 性工作,需要尽早抓起,做好就业规划,时刻关注社会 和市场需求,以便能够及早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计 划,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88盘 教景 三、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探索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就业,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通过社会、高校、学生的共同 努力,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 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才能在择业的重要关 头,始终保持着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精神状态,为社 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搭建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社会要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援助,搭建 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沟通平台,建立健全社会 就业服务体系。当前,一些用人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短 缺,求才若渴,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了解相关信息,对 接出现障碍,这就需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 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互 动。社会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 设,广泛搜集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及时地传递给 合适的学生,建立信息共享、供需联动机制,实现充分 就业与满意就业。学生家庭、亲友也应该积极主动关 心毕业生,向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信息,缓解他 们的就业压力。 (二)合理引导,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作用 高校的就业指导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 态十分重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级技术人 才缺口很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按市场需求引导培养学 生,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同时,加强毕 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可以 设立专门的职业咨询工作室,通过职业咨询等专门个 性化指导,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的价值、兴趣、爱好, 以及发展的优劣势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 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切实帮助学生准确地定位和合理 地选择[3l。 (三)积极主动,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成功的路上,内因是根本,优胜劣汰,社会需要的 是有用之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决定着其在求职 择业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高职院校毕业生 应积极主动,正确看待就业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 就业竞争力。 1朋确规划,充实就业准备。高职院校学生应该 在入学时就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确定今后就业的目 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 来,制定一个明确的个人发展计划,建立合理的知识 结构,培养科学职业的思维方式,从专业知识、专业技 能和职业规划上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实用技 能。在校三年的学习,应该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有意 识地自己以准职业人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为即将走 向社会,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认识自我,提升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要 GAoZHl TANXI 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融合的视角 。王美田 [摘要]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融合行业 所需的职业精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培育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要 结合专业特点凝练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体系建设和日常教学;校企 合作共同参与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吸引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加入核心价值观培育队伍;发挥新媒体 在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培育路径 [作者简介】王美田(1974--),女,博士,东营职业学院讲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研究方向:职业教 育、财税。(山东东营257091) [课题来源]2014东营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东营市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课题 编号:DYsK(2014)第34号);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会计专业五年一 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zcj07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精神融合的必要 技能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作为我国高 性分析 等技术技能人才主体的高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 价值观是一种内隐或外显的,有关什么是“值得 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其核心价值观必须与社会主 的”看法,它体现个体或群体的特征,对个体或群体行 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大 为具有导向作用[1]。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包括很多内 学生价值观是两种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体系 容,如学习观、就业观、婚姻观、消费观、是非观、道德 中处于不同的层次H],社会主义价值处于价值观的最 观等口]。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整个高职大学生价 高层次,体现国家意识,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处于 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体现着高职大学生价 较低层次,代表高职大学生的日常意识形态。社会主 值观的基本取向,代表着高职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价 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中起引 值追求,对高职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领和导向作用,决定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 向。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全面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面临就业,自我 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心态, 定位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学历不代表 重新建立心理平衡。例如,可以与师长、朋友交流,寻 能力,“是金子总会发光”。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 求安慰与支持,可以看些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借鉴 的高速发展,企业需求量最多的是一线技术工作人 一些成功的经验,还可以听音乐、做运动放松一下,转 员,而高职院校毕业生正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力 移注意力,积极调整心态[43。 量群体,这一点高职学生有着更多的机会和优势,所 以,高职学生既要看到自己在文化知识上的欠缺,也 参考文献: 要看到自己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上的优势,先从小 [1]王兆明.职业生涯规划[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事做起,逐步全面提升职业能力。 [2]唐高华,吴地花.高职生就业SWOT分析与多元视角审 3.提高心理承受力,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就业 gE[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9,(9). 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困 [3]杜理才.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湖南社 会科学,2010,(5):174. 难和挫折,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提高心理承受力,即使 [4]黄海霞,张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与调适[J].产业与 暂时失败,也要能够客观面对,并分析求职失败的原 科技论坛,2007。(8). 因,加以改进。一旦出现心理问题,要积极进行心理疏 责任编辑:王松国 CHINA ’AD 中国成育ULTEDU C AⅡ 0N Oo9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