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福建中学数学 综上,只有当BD在Y轴上时,才使椭圆的外切 2014年第1、2期 对高考题的每一次深入研究,都能让我们更深 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教育者应当不懈追求, 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不断提升数学教育的高度, 更好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袁俊硎,熊光汉.椭圆的外切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中学数学月刊 2006(5):26-28 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即椭圆的外切菱形的对 角线必在坐标轴上.因此当其为正方形时,四条边 所在直线的倾斜度必为45。或135。,即椭圆的外切正 方形只有唯一一个,且为(Ⅱ)中所证之外切正方形. 定理1的结论得证,定理2的证明与以上类 似.另外,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和双曲线的外切菱形 同样有类似的性质,请读者自行证明之. 有心曲线“类准线"的若干性质 刘旭飞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325014) 直线,: = 上. m 近年来,以椭圆、双曲线的“类准线”为背景的高 考试题频频登台亮相,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人 们的广泛关注,如20l0年高考江苏第l8题、2012 年高考安徽第20题、2012年高考福建第l9题等,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将出现更多,故有必要对椭圆 的类准线的性质进行探究整理.本文将介绍椭圆的 类准线的一些优美性质,对于双曲线也有类似地结 论,不再赘述,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v(2)已知点Q(m,0),P为直线,: = 上的任 m 意一点,AP交交椭圆于点M,MQ交椭圆于另一点 Ⅳ,则直线PN必过椭圆另一顶点B. 性质3设P为直线,: =一a上的任意一点,过P 2 ,2 性质l已知P为椭圆 + Y=t(a>b>0)上异 a D一 作椭圆 + :1( >6>0)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 D 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Mi(一m,0),M2(m,0)是X轴 上的两点,椭圆在点P处的切线分别交直线 ,1M,JV,(如图3) (1)则 过定点Q( ,0),且 ‘ 一 19- ; 1.2 2 2 : =一 ,12: = 于A,B两点,直线AM ,BM, 交于点Q,则X + =0.(如图1) (2)若PO与MN交于点E,与椭圆交于点F,则 E为线段 的中点, ̄.IOFI =lOEl・lopI; (3)若直线X=a与PM,PⅣ分别交于点C,D, 则c,D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 ^ —≯ 性质2设 ,B分别为椭圆 + =l(a>b>0) a 2 19 摒斟摒 麟斟摒 性质4设 ,Ⅳ是椭圆 X2+ y2=的左、右顶点,P为直线,:X= 上的任意一点,若 m 1( >6>0)上 PA,朋与椭圆分别相交于点 ,Ⅳ,(如图2) (1)则直线 过定点Q(m,0); (2)若MB n,=尸 ,则P,P 的纵坐标之积为 ,.不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A是X轴上任意点,直线 AM, Ⅳ分别与直线,: :aZ交于cD,则直线 ,2 定值b (1一 ). m一 MN过定点Q( ,0)的充要条件是 +一1 1+1一. yM y N yc y 注(1)若过点Q(m,0)的直线MN分别交椭圆 (如图4) 性质5设MN是过定点Q(m,0)的椭圆 + a。 D‘ 于点 ,Ⅳ,直线MA,NB相交于点P,则P必在 2014年第1、2期 福建中学数学 29 =1 >b>0)的一条动弦,P为直线,:X= 上的任 m 推论3过点( ,0)的直线与 Xz+ :1 >0, m a。 意一点,则直线P ,PQ,PN的斜率成等差数 列.(如图5) b>0)交于 , 两点, 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E, 则BE过定点Q(m,0). 参考文献 [1]苏立标.椭圆的“类准线”的性质初探.中学数学教学,2007(3):18—19 [2]彭世杰.有心圆锥曲线切线“类准线”的一个性质.福建中学数学,2009 (7):8-9 推论1设MN是过定点Q(m,0)的椭圆 +a— Zy1(d>b>0)的一条动弦,P为直线,: : :.,D。 m 与X轴的交点,则PQ平分ZMPN. 3]宋幸.从一个解题错误引发的问题探究.数学教学,2012(10):17—18 推论2设Q ,0),过点( ,0)的直线与 Xz+ m =口 D l(a>0,b>0)交于 , 两点,则 D+kB。=0. 从商榷到深化 ——也谈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16题 罗增儒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710062) 文[1]对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16题的 答案提出商榷,本文从这个商榷的失误出发,谈一 个认识的深化. 1关于商榷 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16题是: 例1(2012年高考数学山东卷理科第l6题,5 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单位圆的 的切线”,这主要是心理性错误,而 由此又导致知识性错误和逻辑性错 误. 1.2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主要指所涉及的内 容不符合数学事实.把不是切线的 图1 OP误为圆的切线,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性错误,由这 个假命题出发,文[1]推出了一系列的假命题,表现 为一个个知识性错误. 表现1由切线的性质得OP=OA=2,但OP=2 有知识性错误. 圆心的初始位置在(0,1),此时圆上一点P的位置在 (0,0),圆在X轴上沿正向滚动.当圆滚动到圆心位 于(2,1)时,OP的坐标为——. 文[1】认为该题应该有三个答案P(2一fin2,I—oOs2), ,,‘ Q、 表现2由切线的性质及四边形的内角和推出 LPOA=兀一2,这又是一个知识性错误,其实ZPOA≠ 兀一2. (一2cos2,2 sin2), I ) ),导I ,并且三个答案是“殊 途同归”的,第3个答案最好.其实代入检验可知: ,, Q、 表现3由上面两个知识性错误,文[1]推出 三种答案并不等价,答案(-2cos2,2sin2)和 【 \、) )/,兰l O =(一2cos2,2sin2),这是第3个知识性错误. 都不对.文[1】的错误是从默认OP为圆的线开始,然 后越走越远,表现为心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和逻 辑性错误. 表现4由OP=2,文[1]推出 =I ) ),要1/ ,这 是第4个知识性错误. 1.1心理性错误 心理性错误主要指解题主体由于某些心理原因而 产生的解题错误.本例中,题目并没有说OP是圆的 表现5文[1]在论证三种答案相互等价时,由切 线的性质推得ZOCP=ZOCA=1,则cos1=cosAOCA 厂_ 45:_=_3 一 ,sin1:sinZOCA: 3 ,这有三个知识性错 切线,原答案求出P(2一sin2,1一cos2)也没有用到“切 线”条件,这个“条件”是文[1]自己“默认”或“潜在假 设”添加上去的,其添加的依据很可能是图1的粗糙 直观:OP像是切线.由图形的诱发、“默认OP为圆 误,其一,ZOCP与ZOCA并不相等,说LOCP= ZOCA是第5个知识性错误;其二,AOCP和AOCA 的弧度数不是1,说LOCP=1且ZOCA=1是第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