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一、
命题人:刘学城
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2011年3月以来,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俄罗斯这样做是为了解决( )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 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
2.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资源 D.河流
3.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
A.①俄罗斯 ②印度 B.①德国 ②日本 C.①肯尼亚 ②法国 D.①英国 ②巴西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4~5题。
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5.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完7题。
6.该方案的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成第6~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7.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中聚落主要沿( ) 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 C.公路干线分布 D.山谷分布
11.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大庆
读某市2005~2009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平均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完成第12~13题。
距 市 中 心 用 地 距 离 类 型 商业用地 综合、办公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1 km 4 600 3 600 2 800 900 2 km 3 400 2 600 2 100 800 4 km 2 200 1 800 1 400 700 8 km 300 600 600 400 12.该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平均地价数据的获取,需运用( )
①统计计量方法 ②RS ③该市2005~2009年的实际交易地价数据 ④GIS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关于该市不同用地类型及平均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市中心1千米范围内只能安排商业用地和综合办公用地 B.距离市中心越远,各种用地地价变化的波动越大
C.各种用地类型中,商业用地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地价的衰减梯度最大 D.距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适宜安排工业用地 14、下列工业区位选择不合理的是( )
A.在渔场附近建水产品加工厂 B.在林区建木材加工厂
C.在郊区建啤酒厂 D.在科技发达地区建电视机装配厂
15、某地规划建成的工业园区中,集中了服装企业、食品企业、制鞋企业、高档时装企业等,这些企业间的联系属于
A.产品方面的联系 B.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 C.廉价劳动力方面的联系 D.技术、信息的联系的 16、图一为水果罐头厂、电子装配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4种工业区位模式图,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 A.①炼铝厂 ②水果罐头厂 ③电子装配厂 ④玻璃制造厂 B.①玻璃制造厂 ②炼铝厂 ③水果罐头厂 ④电子装配厂 C.①水果罐头厂 ②电子装配厂 ③炼铝厂 ④玻璃制造厂
D.①电子装配厂 ②玻璃制造厂 ③炼铝厂 ④水果罐头厂
17.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正确的有( ) A.人均耕地较多,多大规模经营 B.单产高,商品率高 C.人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低 D.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量小 18.下列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养羊 B.我国没有混合农业
C.从事混合农业的农民收入较稳定 D.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羊毛主要出口新西兰 19、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得肺炎,老挝咳嗽”这种现象体现了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
A.科技开发和应用呈国际化趋势 B.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C.发展外贸与保护民族工业是根本对立的 D.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0、影响早期上海城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铁路 C.公路 D.地形
21、城市范围和空间形态变化最慢的时代是( )
A.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时代 B.水运为主的时代 C.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D.现代
22、现代人写信数量明显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现代人情感淡薄,人们不愿交流 B.现代人工作节奏紧张,无暇进行交流
C.现代交通十分方便,人们不需要进行书信交流 D.电信通信快速发展,人们有了更加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 23.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 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东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24题。 24.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人就笑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人就笑了;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25~26题。
25.材料中的A地和B省分别位于( )
A.西部经济地带 青藏高寒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经济地带 C.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D.东部季风区 中部经济地带 26.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A地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B.由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C.材料中的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D.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8.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 污染就越严重,质量就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可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
①无风天气 ②大风多雨 ③空气对流强烈 ④盆地地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 ①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②沙尘暴时有发生 ③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裸露 ④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两个都选对得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不选、多选、一对一错、全错均不得分。)
31.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
A.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B.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C.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D.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32、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
A.铁路对坡度的性比公路对坡度的大 B.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 C.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 D.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
33.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3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可做仓储用地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35.下表是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年龄段(岁) 男性人口(万人) 女性人口(万人) 0~14 5.04 3.84 15~29 25.14 37.10 30~44 14.68 11.63 45~59 4.94 4.01 ≥60 1.76 1.78 A.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36.有“中国电器之都”的浙江温州柳市镇,拥有近2 000家企业,85%以上的企业都生产着工业电器,每天都有价值5 000多万元的电器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成为长江三峡等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产品。柳市工业电器已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拓展市场的脚步已遍布全球五大洲。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 D.专业化协作好 37.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有三级城市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乙城市的服务职能一定比丁城市多 D.丙类城市的数目比甲类城市少 下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
38.图示城市最初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地形
B.市场 C.河流
D.交通
39.读右图,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处于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B.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C.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 作物以甜菜为主 D.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 40、在以上口号指导下的做法有( )
A.大量砍伐森林,修筑梯田 B.排干沼泽,增加耕地
C.跨流域调水 D.在海南山区种植橡胶林 二、
综合题(共50分)
41.(9分)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甲 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 图乙 上海市2010年人口金字塔
(灰色部分表示外来人口比重)
图丙 上海市近年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
(1)读图甲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图乙、图丙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
(2)读图乙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__________,并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的影响。(5分)
42.(5分)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功能区是 ; 乙功能区是 。 (2)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优 势条件是 、 。 (3)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 级住宅区的是 (填写字母)。
43.(9分)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A为主城区,兼有B、C、D、E各城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水厂布局不合理的是 , 请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2分) (2)该城市规划在B处建成以水泥生 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基地,你认为是 否合理?请说明理由。(4分) (3)简述B、C、D、E各城区对该市主城
区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
44、读“世界主要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0分) (1)写出农业区中数字代表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代表性的国家是___________,该国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哪些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区中字母C所代表的世界重要工业地域的名称:______________,此类工业多为_______指向型,与它性质相同的如印度的_______。(3分)
4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图中A城市为 ,其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很大。(4分) (2)在我国,与A城市形态的形成相同的还有长江沿岸
的 、 等城市,该类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反映了我国南方城市早期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五大湖地区发展起来的条件是什么?(2分)
(2)联系区域的发展阶段和图乙,简要分析美国五大湖地区人口外迁的主要方向和原因。(4分)
(3)该工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由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整治中主要的措施有哪些?(3分)
玉溪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答案
1-10DBCAC DACCC 11-20 CBCDB BCCDA 21-30BDBBB BBCDC 31.CD 32.BC 33.BC 34.BC 35.AB 36.CD 37.AB 38.CD 39.CD 40.AB 41.(1)变化状况: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
原因: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而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
(2)15~35岁
有利影响:促进文化、技术、信息等的交流,活跃市场,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加大就业、教育、资源、环境、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难度。
42. (1)住宅区 工业区 (2)交通便利 地价较低 (3)d
43(1)水厂3 位于C城下游,水源被污染(水质差)。(2)合理。靠近石灰岩山区,原料丰富;靠近主干公路,交通便捷;避开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不合理。对城区有一定污染;开发山区,破坏生态环境;处在河流上游,影响水质。(3)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
市环境;有利于城市合理发展。
44.(1)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2)澳大利亚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农民可有效、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农场主可根据的农业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稳定
(3)美国“硅谷”技术 班加罗尔
45. (1)重庆 街区沿长江和嘉陵江两岸延伸 沿河分布就近获得水源,且水运便利 河流的流向 (2)武汉 宜宾 沿河设城,常位于两河汇合处
46. (1)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2)美国五大湖地区此时处于区域发展阶段的转型阶段,人口主要迁向美国西部和南部。主要原因:该地区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恶化,而此时的西部和南部正处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经济蓬勃发展,环境污染很少,因而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3)新技术的冲击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