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1)

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1)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25卷第6期󰀁󰀁2006年6月󰀁

󰀁

󰀁

󰀁

󰀁󰀁󰀁󰀁󰀁󰀁󰀁怀化学院学报󰀁󰀁󰀁󰀁JOURNALOFHUAIHUAUNIVERSITY󰀁

󰀁󰀁

󰀁󰀁󰀁󰀁󰀁󰀁Vol󰀁25󰀁No󰀁6󰀁󰀁󰀁Jun.2006

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

王顺子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通过审视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概况以及其对翻译的影响,结合我国外来语引入的历史和现状,探讨该理论对我国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外来语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743(2006)06-0118-02

IlluminationofthePostcolonialTranslationStudiesontheBorrowingofLoanwords

WANGShun-zi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tudies,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Guangxi541004)

Abstract:Thetextgivesanoverallviewofrecentstudiesinpostcolonialtheoryandanalyzesindepththeinfluenceposedbyitonthetranslationtheory.Thepostcolonialtranslationtheorycanilluminatethedevelopmentofloanwordsinseveralways.

Keywords:postcolonialtranslationstudies;󰀁loanwords

后殖民理论是在后现代主义之后涌现出的一种新

一的理论话语。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19世纪

80年代从美国蔓延到欧洲,成为欧美中产阶级的学

术焦点。所谓后殖民,简单的讲,即文化殖民。20世纪以来,殖民地国家相继,但是由于经济政治上的悬殊和文化的不同使得双方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紧张。它表现为文化的搏斗,是一种文明进程的殖民。原殖家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地人民在获得了国家和民族之后,便有了摆脱宗主国的精神控制的要求。󰀂作为一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权利关系,即征服者文化怎样使被征服文化屈从,被征服文化又是如何应对

[1]

和抵抗这种政治高压的。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研究则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翻译实践的过程。它认为不同的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关注隐藏在译本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斗争和权力运作,旨在通过描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间的不平等和不对称的关系来深化对翻译实

[1]

践的认识。后殖民研究给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在整个20世纪,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第一世界国家始终掌握着翻译理论话语的霸权,西方所建立的一整套翻译理论话语却不仅指导着自身的翻译实践,而且还直接影响着非西方弱势文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相反,非西方弱势文化的翻译

收稿日期:2006-03-11

理论话语对西方翻译界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有时是出于一种文化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使翻译难以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被侵略国渐渐失去了本国文化的性和纯洁性。后殖民主义翻译就是第三世界要借此来组是本族文化摆脱前宗主国的束缚,改变本土文化边缘地位,重塑文化身份,重新定位东西方文化间的关系,平等的参与文化交流和对话。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概况,讨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我国引进外来语的启示。

󰀂所谓!外来语∀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二收进来的词语。外来语是世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

文化和科技交流的必然产物。纵观历史,我国的外

来语的引进总共有三次高潮。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语是在国家政治较稳定,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的汉唐时期。其中佛经的翻译引入了大量外来语,如󰀂和尚 ,󰀂袈裟 ,󰀂极乐 等。第二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是在晚清至󰀂五四 约一百年间。[2]

󰀂这百年间,古老的中华民族被西方殖民者肆意蹂躏,同时外来文化也纷沓而至,迅速占领中国这个文化大市场。这一时期大量外来语的涌入迅速冲击了现代汉语,这个时期的外来词主要来自英,法,德,意,西班牙等语言,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化和人们极不稳定的思想必然对语言词汇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的语言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第三次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时期。近2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社会面貌,价值观念的变化,语言

作者简介:王顺子(1982-),女,湖南常德人,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生,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第25卷第6期󰀁󰀁󰀁󰀁󰀁󰀁󰀁󰀁王顺子:后殖民翻译理论对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的启示

#119#

中迅速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新词汇。如:纳米,热狗,脱口秀,高尔夫,寿司等等。总的来说,第三次引进高潮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前两次所无法比拟的。

外来语的引进是一种语言丰富和发展的一大途径,外来语的大量引入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加深的反应。随着这些汉语外来词的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也一同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由追求󰀂新奇 的社会心理导致的滥造滥用外来语的现象是最值得注意的,一味的崇洋媚外,滥用外来词与不但不能使外来词发挥其积极作用,甚至会造成流弊而污染本国语。怎样在引进外来语的过程中既能使我国的语言发展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又不使其失去自身的民族性和纯洁性呢?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为指导,笔者认为外来语的引进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在外来语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要本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就是概念要准确,名称要科学,译名要统一,语言要规范。这不仅是翻译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和编辑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在外来语的翻译时,翻译工作者应充分正视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满足语言交流的要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汉语词汇的高度概括性,体现词语含义的丰富性的特点,节制词语的数量膨胀。尽可能利用汉民族的创造能力,产生既能表征外来新鲜事物,又为本民族易于接受和乐于使用的新鲜词语。规范化是语言发挥社会交往作用的基本要求,外来语只有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方式,才能成为社会交往的工具。保证本语种的相对稳定,也就是捍卫语言的纯洁性。法国在对待外来语的引进上曾颁布过一次法令,规定用法语词汇替代在法国通用的3500个词汇。据说此举是为了使国家语言免受英语的侵略。虽然此举受到争议,但由此可见外来语非规范化使用的危害。我国也应加强外来语使用的立法工作,加强其使用的规范性。

2󰀁外国文化和语言中的优秀成分,凡是能丰富中国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只要可能,我们竭力主张借用和吸收。

日本语对外来语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外来语的吸收是从一个语言系统向另一语言系统转系的横向流动。从这种横向流动吸收的外来语,必然会受到本族语言特点(包括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系统)的制约。日语的外来语起先原则上是作为不变化词加以引进的,因而名次占多数。但是在长期的消化过程中,为了使其更好的融入日语固有的词汇体系,经过日语化处理后,这些外来词一些外来语也逐渐被赋予活用形式,作为动词和形容词使用,从而成本族语的一部

[3]

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日语而不至于造成外来语的滥用。我国外来语的引进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汉语的各种构词法来探索新的外来词构词方式:简缩译词为语素造新词,如京语把󰀂的士 简缩为󰀂的 ,又和其他汉语词组成一系列的新词,如马的,摩的,货的,轿的等;译词中拿出部分作为语素造新词,如从译词󰀂迷你裙 中拿出󰀂迷你 (mini)作为构词语素造出新词如󰀂迷你车,迷你衫,迷你计算机 等。这种汉语式的处理能大大扩展汉语词汇,同时增强外来语的生命力并其滥用。

3󰀁杜绝外来语的滥用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外来语大融合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卡拉OK和伊妹儿,还有像WTO,IT,IP,SOS,MTV,CD,DVD等外来语的直接引进,拒绝了所谓的󰀂本土化 。使得有的语言学家惊呼,入侵汉语的󰀂狼 (缩略语)来了!对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既没有必要过渡惊慌,也不能放任发展。但在借用之前,必须弄清楚借用词汇的确切含义,否则就会牛头不对马嘴,污染汉语的纯正。如今一些人自认为󰀂入时 ,󰀂前卫 ,以能够在言谈中夹带几个󰀂洋词 为荣,如󰀂阿Sir,这事小case啦,交给我负责,一定黄豆腐(wonderful)。 这种不规范变异的使用不利于民族语言的净化。这种误读和误用有其历史的原因,也表现出了对异文化的崇拜。例如,有些年轻人追求时髦,给自己取怪里怪气的󰀂中西合璧 的名字,诸如󰀂唐迈可 ,󰀂李约翰 等;又如汉语中本来就有󰀂抵押贷款 一词,但很多人偏爱用外来词󰀂按揭 ;还有的甚至把󰀂NewsGroup 读成󰀂扭丝果脯 。这样盲目的借用和滥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另外,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存在着的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这种误读,因此,在理解和翻译外来语的时候,必须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来弥补文化沟壑,以免出现语义上的误读,从而增强文化交际的能力,减少󰀂文化冲突 。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与语言的纯洁性并不是排斥正常的语言吸收功能,只是在外来语的融合与吸收过程中,语言学界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并对那些有悖语码转换而偏离语言常规及有违语用规范的部分给以指正。

4󰀁我国应该积极研究外来语的有关问题,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和规范。当代外来语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借词,同音化,信息密集化,语言经济化等特点。有关的语言工作者应加强对外来语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总结和研究工作,同时加强外来语的辞典编纂。英美等发达国家都有很多种类的外来语辞典,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了解外来语的来源和用法,这对于外来语的引进和使用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5󰀁外来语的引入不仅包括外来词的引入,也包括对外来文本的引进。据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翻译文本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输入与输出以及对文本的选择必然影响到文化杂合,况且杂合程度并不仅仅是判断翻译策略的技术指标。对于一种文化来说,输入的翻译量越大,输入的异化价值观就越多,它对社会文化的力也就越大,社会也就越不稳定。因此在翻译外国作品时,我们提倡主要还是用异化策略,以不断丰富我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但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策略的度,因为只有适度的杂合才可能最终为我们的汉语文化吸收和融合。因此,在引入外来语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力把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向外输出。在对中国的文学作品进行对外翻译时,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异化的策略,向世界多传达一些中国的文化特色,尽量努力达到文化的平等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我国外来语的引进和翻译方面有很多启示。在翻译工作中民族化与引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但都不能太偏。我们吸收外来语的目的是要在本民族的交际中使用,为本民族服务,如果单纯的强调国际化而忽略和本民族语言的特点,那么结果必然是不伦不类的,也会给人们的接受造成重重的困难。重视外来语的引进要符合汉语规范,切不可盲目进行。在向国际化靠拢的过程中保持本族语言的纯洁性,需要全民族上上下下一齐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敬红.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4,(3).

[2]梁盟.近20年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初探[J].殷都学刊,2004,(5).

[3]马燕菁.论外来语的日语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