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伤员搬运到担架上的正确方法
把伤员搬运到担架上应采取以下正确方法。 ,1,抱持法
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者还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但抱持法不适用于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胸部损伤的伤者。
,2,脊柱损伤搬运法
对疑有脊柱骨折的伤者~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脊柱受伤后~不要随意翻身、扭曲。因为它可增加受伤脊柱的弯曲~使失去脊柱保护的脊髓受到挤压和牵拉损伤~必须由多名救护人员协同搬运。正确的搬运方法是:先将伤者双下肢伸直~上肢也要伸直放在身旁~硬木板放在伤者一侧。用于搬运伤者的必须为硬木板、门板或黑板~且不能覆盖过多的棉被、海绵等柔软物品。至少三名救护人员水平托起伤者躯干~由一人指挥整体行动~将伤者平起平放移至木板上。在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协调~以防止躯干扭转。对颈椎受损的伤者~搬运时要有专人扶持。
专家提示:没有担架时如何运送伤员
没有担架时救护者可以用坐式双人搬运法徒手运送伤员。方法是:两名救护者面对面站立~伸出右手握紧左手腕上部~左手再握紧对方右手腕上部~彼此交替搭成“口”字形~病人坐于其上并将双手搭于两名救护者肩上。
担架初步流程:
关于担架搬运,我大致想了一下,初步的流程是: 1,确认伤员可以搬运:
A,伤员的伤处包扎固定完成;B,对伤员的稳定,舒适,安全措施以及搬运途中的稳定性进行过评估。
2,做好搬运线路的评估和选择,避开危险地形。 3,随时留意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方略。 4,安全及装备:
A,搬运队员自身准备:穿戴好手套,安全帽,120CM扁带,护目镜,鞋带绑紧,清理口袋里的硬物,背包交其他队员。
B,担架准备:靠近伤员相对平坦地段安装好折叠担架和准备好搬运夹板和颈锥保护夹。
5,自我保护要点:
A,脊椎保护,所有抬起和放下伤员或担架行进过程均不可以采用弯腰的姿势,必需挺直腰板,下巴抬起;
B,抬担架特点是单边受力,10-15分钟必须更换位置,1,4号位,2,5号位,3,6号位互换,以便调整受力角度;
C,2356号位视觉困难,1号位(4号位辅助)要负责警示提醒; D,超过30度坡或地形复杂地段要另安排两人负责帮扶协作。
E,抬担架队员除指挥者外,不要说话,专心致志的走路,留意路上可能的任何障碍物。
6,搬运背板/担架:
包扎好后的伤员平卧,六人将伤员平稳抬入担架/背板。头部一人,负责指挥,肩下部两侧各一人,臀部两侧各一人,一人掌控担架/背板。由指挥者发令,123同步平稳将伤员抬起,一人将担架/背板垫入,如果位置不适合,可听指挥,抬伤员向伤员脚方向平衡移动,再123平稳放入担架。如伤员是脊椎伤或怀疑脊椎伤,必须用背板。然后进行固定,顺序是先胸部,腿部,头部,脚,手,填充,最后是防晒,防雨,保暖覆盖。
如属脊椎伤员,如果路途多树丛荆棘,要将夹板再平稳放入吊篮担架内,使伤员舒适,并进行固定。
7,搬运:
A,搬运过程(类似百年古道线路)以10人小组为适当,其他人随时准备替换。一次梧桐山级的类防火带线路搬运,30人以上比较合适。
B,搬运小组十人分工:在担架最前面的一个,是总的线路指挥和提示,并清除可能的路障。走在担架前4-5米。抬担架六人小组,担架前进方向左侧是1,2,3号位,右侧是4,5,6号位,担架前进的行动指挥由一号位负责,四号位辅助。指令要清晰,简洁。后位一人,专职伤员看护,随时留意伤员生命体症的变化并报告,对清醒的伤员做心理辅导或安慰。剩下两人是担架边的紧急保障,凡超过30度坡,或有急弯,障碍物等做前后左右方向的稳定保护。
C,搬运担架,暂时以120CM扁带做辅助。14,25,36位扁带绑担架的位置要对应平衡,调整扁带长度以手臂握住担架的长度为限。
D,抬担架人员,下山时安排个高的在前面,上山时安排个矮的在前面。 E,在目前只有扁带的情况下,换人要放下担架进行,待新换入队员调节好了扁带长短后继续抬起行进。以后有背负可调节肩带时可以抬着进行。
F,调换左右位置或换人时,不要跨越伤员。
G,为使伤员更舒适,下山时,伤员的脚向前,上山时,伤员的头部在前面。 I,抬放担架都要缓慢进行,每次放下担架前,要检查地面及可能导致二次伤害的不适。放担架时,必需缓慢进行,头部方向落地要比脚方向慢半秒。
搬运伤员常用的担架及使用方法
2009-10-30 10:38:29 北京顺展天拓科技有限公司 37 1、升降担架、走轮担架
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
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 2、铲式担架
铲式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
3、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
使用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是搬运多发骨折及脊柱损伤伤员的最好工具。充气垫可以适当地固定伤员的全身。使用时先将垫充气后铺平,将伤员放在垫内,抽出袋内空气,气垫即可变硬,同时伤员就被牢靠固定在其中,并可在搬运途中始终保持稳定。
[编辑本段]搬运伤员时伤员常采用的体位 1.仰卧位
对所有重伤员,均可以采用这种体位。它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椎的过度弯曲而防止椎体错位的发生;对腹壁缺损的开放伤的伤员,当伤员喊叫屏气时,肠管会脱出,让伤员采取仰卧屈曲下肢体位,可防止腹腔脏器脱出。
2.侧卧位
在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可采用侧卧位。以防止伤员在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伤员侧卧时,可在其颈部垫一枕头,保持中立位。
3.半卧位
对于仅有胸部损伤的伤员,常因疼痛,血气胸而至严重呼吸困难。在除外合并胸椎、腰椎损伤及休克时,可以采用这种体位,以利于伤员呼吸。
4.俯卧位
对胸壁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而严重缺氧的伤员,可以采用俯卧位。以压迫、反常呼吸。
5.坐位
适有于胸腔积液、心衰病人。 [编辑本段]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
1.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重点检查伤员的头部、脊柱、胸部有无外伤,特别是颈椎是否受到损伤。
2.必须妥善处理好伤员
首先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的通畅,然后对伤员的受伤部位要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得当后,才能搬动。
3.在人员、担架等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
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的伤员时,要考虑全面。防止搬运途中发生坠落、摔伤等意外。
4.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
重点观察呼吸、神志等,注意保暖,但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以免影响呼吸。一旦在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停止、抽搐时,应停止搬运,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5.在特殊的现场,应按特殊的方法进行搬运。
火灾现场,在浓烟中搬运伤员,应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有毒气泄漏的现场,搬运者应先用湿毛巾掩住口鼻或使用防毒面具,以免被毒气熏倒。
6.搬运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员:
放在硬板担架上以后,必须将其身体与担架一起用三角巾或其他布类条带固定牢固,尤其颈椎损伤者,头颈部两侧必须放置沙袋、枕头、衣物等进行固定,颈椎各方向的活动,然后用三角巾等将前额连同担架一起固定,再将全身用三角巾等与担架围定在一起。
[编辑本段]上下担架的方法
?搬运者三人并排单腿跪在伤员身体一侧,同时分别把手臂伸入到伤员的肩背部、腹臀部、双下肢的下面,然后同时起立,始终使伤员的身体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三人同时迈步,并同时将伤员放在硬板担架上。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者应再有一人专门负责牵引、固定头颈部,不得使伤员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摇摆或旋转。四人动作必须一致,同时平托起伤员,再同时放在硬板担架上。起立、行走、放下等搬运过程,要由1个医务人员指挥号令,统一动作。
?搬运者亦可分别单腿脆在伤员两侧,一侧一人负责平托伤员的腰臀部,另一侧两人分别负责肩背部及双下肢,仍要使伤员身体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