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手术后不同镇痛策略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后不同镇痛策略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来源:叨叨游戏网


腹腔镜手术后不同镇痛策略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后不同镇痛策略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纳入249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后采用三切口法腹腔镜手术入路,A组采用罗哌卡因单独局部浸润,B组采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氟比洛芬酯,C组采用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结果 患者术后4h疼痛剧烈,A组疼痛程度显著强于B、C两组,随着时间延长,疼痛逐渐缓解,且B、C组的疼痛程度显著弱于A组;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C两组,具体统计学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单独浸润,二者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手术;罗哌卡因;氟比洛芬酯;芬太尼

腹腔镜微创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突出优势,但是,术后疼痛依然是众多患者不甚满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用于术后镇痛显得尤为重要,也利于患者尽快康复[1]。近年来,常用的镇痛策略包括甾体类药物、阿片类药物、局麻药切口周围浸润、局麻药腹腔内浸润、硬膜外麻醉等。本文采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镇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249例,其中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144例,年龄18~50岁,平均32.8岁。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3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ASAⅠ级或Ⅱ级;②体重45~85kg;③年龄18~50岁;④患者知情同意,自由入组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胃溃疡患者;③术前常服用镇痛药物者。

1.3方法 患者自进入手术室起监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速度0.5ml/kg/min。采用3.5ug/ml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3)、4ug/kg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508)和0.15mg/kg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72)诱导麻醉。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4ug/ml丙泊酚和5u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00)持续输注。若需局部应用垂体后叶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637)收缩血管,则静注甘油(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呼吸频率12~15次/min,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CO2气腹压力≤13mmHg,维持呼气末CO2为40~50mmHg,结束手术后尽可能排空腹腔内CO2,拔管送术后复苏室。

1.4镇痛方法与分组 患者采用三切口法腹腔镜手术入路。A组采用切皮前给予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下腹左右侧切口各5ml,脐上切口10ml。B组在A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静注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C组在手术结束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药物由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组成,由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背景输注,锁定20min。

1.5疗效评价 ①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资料比较;②VAS疼痛评分比较;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三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4h三组患者均疼痛较为剧烈,A组疼痛程度显著强于B、C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逐渐缓解,B、C组的疼痛程度显著弱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C两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恢复快,但仍然存在术后疼痛的问题,临床多采用阿片类镇痛剂,但是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多,药物残余严重[2]。因此,选择合适的术后镇痛药物以减少阿片类药物量,降低呕吐、恶心等事件的发生则尤为重要。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时效长,毒性小,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对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到产生可逆性阻滞发挥镇痛效果[3]。氟比洛芬酯属于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首先抑制环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效果[4]。芬太尼是常用的镇痛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4h疼痛剧烈,A组疼痛程度显著强于B、C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逐渐缓解,且B、C组的疼痛程度显著弱于A组。术后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C两组,具体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鎮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单独浸润,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素洁,伏春玲,张蕾,等.单次静脉注射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9):922-923.

[2]赵琳,杨宇宁.地佐辛不同时间给药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21-1222,1243.

[3]方光光,李法升,项明方,等.罗哌卡因不同方式局部浸润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镇痛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2):1017-1020.

[4]刘慧丽,张小青,李跃新,等.不同多模式镇痛策略对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3):235-2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