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营中学自主课堂调研报告
——深入开展自主学习 努力促进课堂高效 南漳县城关镇胡营中学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化和普及,南漳县城关镇胡营中学也逐渐引入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361”自主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了解在导学案学习和高效课堂展示课中,学生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和课堂学习的一些想法。我们决定展开这次调查,旨在更好地指导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自主课堂、“361”、导学案、合作交流、听评课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效课堂作为新课堂改革的一种方法逐渐深入到各个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的学校已经在新课改中找到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比如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有的学校还处于观望阶段。不管是哪种情况,新课改之风已经无法阻挡,因为新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新课程改革脱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来获得知识、应用知识。高效课堂通过导学案的导学性、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说,高效课堂吸引了很多老师,也颇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高校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存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却有着
大同小异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后面都有着最佳的解决策略。不过,最佳的解决策略还有待于各界的教育者们去修改和完善! 正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此,我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以“全员参与,人人快乐,生生合作,共同成长”的教学理念,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素质。
一、自主课堂具体内容。
迄今为止,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历经了艰苦而矛盾的课改准备阶段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校初步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36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①、课堂教学方面:
三个模块:自学、展示、反馈;六个环节: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探究提升、练习反馈、课堂反思;一个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有效学习。 ②、课堂时控方面: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自学交流展示训练、课堂反思,占用的时间分别为 30%、60%、10%。
③、小组构建、课堂活动方面:
让30%的优生引领学习;让60%的中等生会学习;重点关注辅导10%的后进生参与学习。 ④、课堂目标达成方面: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30%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60%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完成10%。 ⑤、(教师、学生)评价体系方面:
三个途径: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教师——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我评价、教研组评价教师
六个层面: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六看”即看学生自主的程度、看学生合作的效度、看学生展示探究的深度、看学生的思维量、看学生的信息量、看学生的训练量;对教师的评价采取“六观察”即观察教师课中是否坚持“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观察教师课中是否关注学习过程、观察教师课中是否体现三维教学目标、观察教师课中是否进行当堂检测、观察教师课中是否坚持使用导学案、观察教师课中是否遵循学科教学基本模式。
一个目的:在评价中实现教师学生共同提升。 二、具体做法。
(一)、明确认识、统一思想是先导
对于自主课堂教学,教师中不愿参与者有之、消极等待者有
之,抱着应付差事、走走过场的亦有之,怕吃苦、怕受累的更有之。这些现象都是人之常情。
为此,我们做到逢会必讲自主课堂,逢人必谈自主课堂,采取会议渗透、宣讲;分年级组召开座谈会,领导深入年组与教师交流,召开自主课堂动员大会等多管齐下的办法蓄势造势,引领教师明确“五点认识”:一是认识到自主课堂是大势所趋,已经刻不容缓;二是认识到自主课堂是目前我们所找到的落实课改理念的最为有效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展示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勤奋学习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三是认识到自主课堂是教学模式上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四是认识到唯有加强学习,才能搞好高效课堂。教师们既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又要加强教改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操作方法的学习,不学习自主课堂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出现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五是认识到开展自主课堂是对我们的挑战,是对我们全体教师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教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检验。 (二)、完善组织、建章立制是保障
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会引发教师工作方式、学校管理流程、方式上的变化,是对学校原有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的挑战,为了确保自主课堂良好开展,我们及时成立了自主课
堂领导小组、学生教师培训小组、后勤服务保障小组,研究制定了自主课堂工作方案。及时优化室内文化建设,变原来的秧田式的桌椅摆放为小组合作式,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口号、组名、组训,制作组名牌、组训牌。
与此同时,学校修订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评价体系。先后制订了《理论学习制度》《课堂观察》等多种规章制度。为了促进制度落实,实现精细管理,做到优化细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精细管理抓落实”活动,强力狠抓、确保实效。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抓好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听课及反思制度的落实,由当日值班人员考勤评价,周末汇总通报。二是坚持每天抽查。教务处每天都对学生的文本阅读、勾画批注,学案的完成、互相批阅等情况进行教学抽查,并公布通报检查情况。三是每月进行教学统查。把导学案设计、二次复备、教学后记、听课评价作为教学检查的重点,并在教师会上对统查结果进行通报,存在问题由下组领导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四是将领导的值班检查、教师的值周检查与学生的值周检查、小组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学校查、教师查、班级查、小组查的交叉式、立体式检查网络,实行无缝隙管理。五是夯实管理责任,做到各类检查结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并且纳入班级和教师的考评序列。 (三)、学习培训、实践研讨是关键 1、“三常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自主课堂的具体实施者,自主课堂建设的成败决定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主要通过“三常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 (1)听课评课常态化
一是以落实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制度”和集体教研活动“主备共备制度”为抓手,以每周听课评课、人人上好研讨课、同课异构赛讲等活动为途径,使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研讨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力促全员“研课”,找不足,学长处,促实践,上水平。二是开放教学,利用兄弟学校或上级领导来我校听课交流的机会,实行全员“推门听课”制度,每节课都在“练兵”,提高“实战”水平。三是精心研磨教学设计。制订了集体研究备课的制度和流程,主备教师提出备课设计思路,备课组成员重点围绕学情分析、教材特点,集体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两单内容,设计出符合学情、操作性强的导案、学案,共同研讨、精雕细刻,把备过程、备学生、备方法、备拓展、备时间的“五备”要求落实在多元研讨备课之中。
(2)教学反思常态化
“反思三年成名师”。我校坚持“反思即成长”,学校要求教师开展导案、学案复备反思、同课异构同伴反思、课后即时反思和每周教学反思,教务处及时检查、通报、评优。我们把关通报、评优,把关于课堂的体会、学习等通过教育叙事的
形式展现出来,每名教师必须把采用自主课堂教学以来所见、所想写出来,在全校交流。通过反思,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反思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两年来,在省、市、县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不乏有深度、有见解的精品。发表反思、网上学习已成为深受老师们欢迎的常态化交流形式,收效良好。 (3)课题研究常态化
我校以小组合作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先后立项了以 “语、数、英”学科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市级课题,把课题研究任务细分到每个教研组、每个备课组、每个教师身上。每学期给每位教师配发成长档案盒,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好记载和资料积累,促使实践向理论的升华。
我们以落实“中心发言人”校本教研制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抓手,以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教研活动、集体研究活动为途径,强调“问题即是课题、把课题研究融入教学实践之中”的研究观点,以课题研究促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论证研究课题,促使教师实现理论、实践水平的双提高。 2、借“二力”扎实推进自主课堂 (1)大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现、树立优秀、尊重、培养优秀。我们把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参与积极、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教师纳入表彰奖励、
绩效加分、提拔重用的范畴,并优先给予出外学习深造、培训的机会。几年来,先后选派课改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培训40人次,其中赵立安校长亲自到山东杜郎口学习考察高效课堂改革经验,以所看、所想,带动全体。
几年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锻造出了一批教学骨干,也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我们让校内专家、课改先进在“高效课堂”上做专题讲座,介绍经验心得、进行课改培训。在示范引领、创先争优的推动和影响下,全校三分之一的教师已能完全胜任“高效课堂”教学,一些教改典型已经走出校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如彭才慧、陈莹英、李晶晶、林红军、王芳、袁永保先后在市、县比教学中获一等奖。20名老师在市2012年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奖励。 我们通过树立表率,把榜样引领的作用涵盖到全体学生身上。坚持每周在升旗集会上对上周评出的合作学习标兵、合作学习标兵小组进行表彰。对于在科技创新、征文比赛、学科竞赛、特长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必须在全校集会上隆重表彰奖励,并将获奖名单和作品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展示,以激励学生、带动全体。 (2)着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自主课堂实践必须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才会做到导向明确、有的放矢。我们一是提出了课堂高效行为十条标准: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师生关系上,
表现为尊重与赞赏;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关注差异上,表现为分层与异步;动态生成上,表现为促进与应对;媒体运用上,表现为整合与巧用;学习评价上,表现为发展与开放;课堂管理上,表现为反馈与;对待自我上,表现为反思与改进。二是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上,我们构建了“二维三十四要素”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即从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导学情况两个维度,学生学习情况从主体、兴趣、交往、思考、生成五个要素,教师导学情况从目标、问题、对话、刺激、指导、评价六个要素进行全方位评价,激励师生从二维度、三十四要素中找方向,建构自己的高效课堂。三是在学生评价上,我们以“五星”评价为基准,制订了《学生多元评价制度》《合作小组评价细则》《学生课堂评价细则》,实施了具体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评价表记载办法,即时记载学生每周反思、每节课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汇总结果作为自主学习星、合作互助星、展示创新星、训练评价星、质量优异星等五星学生和学习小组的评选依据。全新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学生的评价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促使学生能够全员、投入地参与到高效学习之中。
三、春种秋获,自主课堂初见成效
耕耘教改虽劳苦,天道酬勤自觉甜。我校推行自主课堂教学三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收效。
1、校本模式形成,师生交流已成常态。
胡营中学陈维玉老师在上七年级《绿色蝈蝈》,整堂课既活跃,又扎实,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识字,写字,提出层次性要求六次朗读课文,在质疑、答疑、朗读中激发了学生细心观察、热爱动物情感。这样,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得到了较好整合。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创新。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中学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老师根据学生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自己研究噪声的产生、噪声对人的危害及噪声的控制,并组织学生到周围社区进行调查,看看周围有些什么样的噪声,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鼓励他们向社区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种学生主动认识、主动构建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的创新。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课堂教学创新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熊伟老师在平面镜成像一节物理课中先引进谜语,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由学生讨论,设计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探
索总结,完善认识,体验情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创新。课堂教学创新提倡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唐敏峰老师在数学课矩形的识别一节中设置了①四个角都是直角②对角线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平分④有一个角是直角⑤四边形⑥平行四边形等条件,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点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为教师成功搭建平台,学生成长奠定基础。
在“361”模式下,我们注重发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给他们挑担子、搭台子、出点子,在课堂教学的研究观摩中互动发展,引导他们在实验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听互教观摩研究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据不完全统计,教师在近三年就有60多篇论文在县 及以上获奖或发表,有10人次在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在襄阳教育局组织的学科带头人、教学标兵、骨干教师的评比中我校教师30多人榜上有名,现我校有县以上骨干教师、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40多人。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县的各类竞赛中我校的获奖人数和等第都名列前茅。仅11—13年度我校学生参加
各类竞赛镇级以上获奖达30多人次,县级获奖达20多人次。学生学习状态也有大幅度改善:南漳县初中学校共有20多所,年度统考时胡营中学综合指数排名一直靠后,各班都有4到5人不学习,占总人数10.5%,大量低分让老师叫苦连天。现在在“361”模式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堂回答问题也积极踊跃,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景象。在11-12年度期末统考中学校综合指数进入前十。 3、质量稳步提升,优质已成主流。
“学生主动、课堂灵动、教育生动”成为高效课堂改革的生动写照。在焕发着生命智慧的高效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维习惯得以养成,学生探究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展示欲望强烈,个性张扬,主动学习、创新学习成为现实,学生素质明显提升。2012年、2013年我校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单位。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虽然我校的课改工作有了一些欣喜,但我们仍感到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今后的课改之路我们百折不挠、永不退缩的一个信念就是:一切为学生着想,为每一个学生谋出路、谋未来、谋幸福。我们会在市、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秉承“参与、快乐、合作、成长” 的理念,把高效的课堂、一流的质量,作为胡营中学全体师生的不懈追求,让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寻求快乐,相互合作,共同成长,为胡
营中学更加辉煌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四、存在问题
在校园里我们偶尔问学生什么是“361”自主课堂时,基本没有学生知道其具体的含义。而当我们问他们有没有上过高效课堂时,很多学生都说没有。紧接着我就针对他们老师所展示过的那节课提出问题。如:在那节课上,有老师过来听课,你知道是为什么不?你觉得老师上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你是否觉得上这样的课更容易掌握知识点?你觉得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和以往上课有什么不同?你是否喜欢这样上课?通过和学生们交流,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到高效课堂和以往的课堂有不同之处,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们更为活跃,更容易记住知识点,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跟不上上课的节奏,感觉整个课堂太吵了,都不知道整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因为作业太多,根本没时间去做完导学案。
五、基于问题的解决策略。
1、当前制约高效课堂实施的因素有教师教学理底不扎实、教学行动研究主题不明确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陈旧等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深入贯彻课改新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强化理论指导;实施新举措,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问题密切联系;建构科学的评价方法,使教师
明晰高效课堂的标准。
2、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高效课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进入了课堂,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成为教师面对的必然课题。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根据班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基础来将知识点形象化和简单化,争取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从导学案的制作、课前的准备、学习方法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督促机制的选择几个方面来落实到整个课堂中。 总结: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将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新课改,贯穿新课改的精神。但是,在高效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的试行,并且通过教师自身对高校课堂的认可来切实可行地推进课改。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修改和完善高从而构建适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效课堂视角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改进策略研究》,连秀丽,2012年,沈阳师范大学;
2、《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王赛中,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
3、《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肖飞,2011年,经济研究导刊;
4、《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张明,2011年,中国教育学刊;
5、《合理构建中学化学高效课堂方法研究》,张轶姝,2011年,辽宁师范大学;
6、《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许方文,2010年,教育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