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作业卷 原电池 电解池1(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 Ba~137 Ca~40 Cu~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2-3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2-
3
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3.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
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2OH-
-2e-
= ClO-
+ 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 2e= H2↑ + 2OH- 实用文档
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 2H+ = N2↑ + 2CO2↑ + 5Cl-+ H2O
4.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5.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 C.总反应可表示为:HCO通电
2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6.(xx•西城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和电脑用的锂离子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经电解质溶液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C. 燃料电池能够把燃料储存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电能 9.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K2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K1 G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工作时锌被还原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
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C.图②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
D.图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8.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 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B.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 移向甲烧杯
D.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实用文档
盐桥中装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Fe C C.K饱和NaCl溶液
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生标况下4.48L气体
10.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1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
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
述正确的是
A.断开K+-通电
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易溶于水和乙醇 C.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是利用了电解原理
D. 相同条件下,CuSO4溶液比FeCl3溶液使H2O2分解速率更快 13.如图为锌铜显示原电池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
A.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 B.该装置的总反应
C.一段时间后,A池带正电荷,B池带负电荷
D.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
14.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化学电池,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
为:Pb +PbO2 + 4H+ 2Pb2+ + 2H2O. 下列有关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 – 2e- + SO2-
4= PbSO4
B.充放电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C.以该电池电解NaCl溶液时,当消耗207gPb时,在阳极生成Cl222.4L
实用文档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Pb 2+ + 2e- + 4OH- = PbO2 +2H2O
15.(xx•中山市校级模拟)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化腐蚀为析氢腐蚀 B. 图中生成铁锈最多的是C区域 C. A区域比B区域更易腐蚀
D. 铁闸中的负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
二、填空(本大题共3小题)
16.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电负性 熔点 沸点 Al_____Si N____O 金刚石_____晶体硅 CH4____SiH4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
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
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
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图所示:
溶解度/(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化合物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化合物 Zn(OH)2 Fe(OH)2 Fe(OH)3 Ksp近似值 10-17 10-17 10-39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 g。(已经F=96500C/mol)
(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两者可以通过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______和 ,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入新硫酸和双氧水,溶解,铁变
为 加碱调节PH为 ,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调节PH为 ,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若上述过程不加双氧水的后果是 ,原因是 。
18.(14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
2O7,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电解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除
去铬的方法之一。该法用Fe和石墨作电极电解含Cr-
2O27的酸性废水,
最终将铬转化为Cr(OH)3沉淀,达到净化目的。某科研小组利用以上方法处理污水,设计了熔融盐电池和污水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1)Fe电极为 (填“M”或“N”);电解时 (填“能”或“不能”)否用Cu电极来代替Fe电极,理由是 。
(2)阳极附近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阴极附近
的沉淀有 。
(3) 图中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的新
型电池。已知,该熔融盐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8e+4CO2–3==5CO2+2H2O,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为 。
17.实用文档(4)实验过程中,若电解池阴极材料质量不变,产生4.48L(标准状况)气体时,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1(5) 已知某含Cr2O2,处理后铬元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7的酸性工业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为104.5 mg·L
0.5 mg·L-1。处理该废水1 000 m3并达到排放标准至少消耗铁的质量为 kg。
实用文档
xx万卷作业卷(原电池 电解池1)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1molCH4→CO,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故错误; B、环境不是碱性,否则不会产生CO2,其电极反应式:CO+H-2+2COe=3CO2+H2O,故B错误;
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根据电池 原理,O-
2-
2、CO2共同参加反应,其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故D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书写。
2.【答案】C
【解析】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极上Cu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由于两池间是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不能通过,故甲池中c(SO2-4)不变,B项错误;由于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人乙池,Cu2+得到电子析出铜,由于Z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故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大,C项正确;由于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不能透过,故该装置中,阴离子不移动,只有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3.【答案】D
【解析】阳极产生ClO-,故石墨作阳极,Fe作阴极,A项正确;阳极Cl-失去电子生成,发生反应: Cl- + 2OH--2e-= ClO- + H 2O,B项正确;阴极水中的H+放电产生氢气,发生反应:2H2O + 2e-= H2↑ + 2OH
-
,
实用文档
C项正确;该电解过程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故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在该微生物电池中,正极放电的物质是氧气,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因此正极反应中不可能生成CO2,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B项正确;在原电池中,质子(H)从负极移向正极,C项正确;电池总反应相当于C6H12O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H2O和CO2混合气体转变为H2和CO,说明该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该电极为阴极,则X为负极,A项正确;阴极完成的是H222O→H2,CO2→CO,对应的电极反应为H2O +2eˉ== H2+ Oˉ,CO2+2eˉ:==CO+ Oˉ,B项正确;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总反应为H通电
2O+CO2====H2+CO+O2,C项正确;阴极与阳极产生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 6.【答案】A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能多次充放电的电池为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C.燃料电池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是负极,放电时被氧化.
解答:
解:A.能多次充放电的电池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能多次充放电,所以属于二次电池,故A正确;
B.铜锌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B错误;
C.燃料电池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需要燃烧,故C错误;
D.锌锰干电池中,锌是负极,放电时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B,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为易错点.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Zn极移向Cu极;原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取出
盐桥,原电池中闭合回路断开,不再存在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盐桥中阳离子移向B池,阴离子移向A池,
A池和B池中溶液仍然保持电中性。
14.【答案】B
15.【答案】D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实用文档
分析: A.海水溶液为弱酸性,发生吸氧腐蚀; B.在B处最易形成原电池; C.根据吸氧腐蚀的发生条件分析; D.F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图中A发生化学腐蚀,B发生电化学腐蚀,C已经腐蚀后有氧化层,D在金属内部.
解答: 解:A.海水溶液为弱酸性,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 B.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
故B错误;
C.在B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所以B区域比A区域更易腐蚀,故C错误;
D.Fe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则负极的电极反应:Fe﹣2e﹣=Fe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明确吸氧腐蚀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
16.答案:(1)三 ⅣA ,(2)1s22s22p3,1 (3)>,<,>,<(4)2H+ + NO-3-e-=NO2 + H2O,正,随着反应进行
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铜做负极反应,电流方向相反。
【解析】(1)硅元素为14号元素,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2)N为7号元素,故基态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铜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2s1,故基态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3)铝和硅
位于同周期,铝在硅的前面,故原子半径大于硅;N和O同周期,同周期电负性前小后大;金刚石和晶体硅均
为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与原子半径呈反比,而碳原子半径小于硅,故金刚石熔点高;CH4和SiH4都是分
子晶体,均没有氢键,所以直接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判断SiH4沸点较高。(4)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
生,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 + NO--3-e=NO2↑+ H2O;溶液中的H+向正极即
铜极移动;浓具有强氧化性,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被氧化生成了氧化膜,阻碍其与浓反应,故铜参与反应变为负极,电流方向改变。
17.【答案】(1)MnO—
+
+
2+
2+e+H=MnOOH;Zn+2MnO2+2H=Zn+2MnOOH (2)0.05g
(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铁粉、MnOOH;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2,MnOOH氧化为MnO2 (4)Fe3;2.7;6;Zn2+和Fe2+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sp相近
【解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锌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中间是碳棒,碳棒中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H+=MnOOH,总反应式为Zn+2MnO+2+2H=Zn2++2MnOOH。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则通过的电量是150,因此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锌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则理论消耗Zn的质量是
0.001554mol265g/mol=0.05g。
(3)由表中数据知,、均易溶于水,故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的方法得到相应的晶体。滤渣中还含有碳粉、MnOOH,除去这两种杂质 的最简单方法是在空气中加热,使C转化为,MnOOH被氧化为MnO。
(4)反应中Fe被氧化为Fe,经计算可知,当Fe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mol·L,故pH=2.7时,Fe沉淀完全。同时可计算出当Zn开始沉淀时 ()×O.1=,c()= mol·L,pH=6。若不加,则形成Zn(OH)时,会产生Fe(0H)沉淀,因为Zn(OH)、Fe(0H)组成形式相同、相近,故二者易同时形成沉淀。 18.
(1)M(1分) 不能(1分)
实用文档
因阳极产生的Cu2+不能还原Cr2-2O7(2分)。
(2)Cr2-
2+
+
3+
3+
2O7+6Fe+14H===2Cr+6Fe+7H2O(2分)
有Cr(OH)3 (1分) Fe(OH)3(1分)
(3)O2–2+2CO2+4e–2CO3 (或2O2+4CO–2–2+8e==4CO3) (2分) (4)1.12(2分) (5)336 (2分)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