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精品课程,呼吸系统
第五章肺结核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结核菌的特性?(C)
A抗酸染色阳性;B对外界抵抗力较强;C生长迅速;D易产生耐药性。
2、下列哪项措施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最重要的 (B) A、隔离肺结核病人 B、彻底治愈肺结核病人 C、普种卡介苗 D、接种丙种球蛋白 E、增强体质
3、诊断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指标是 (E) A、有肺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 B、有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 C、PPD试验强阳性反应
D、肺外病理组织证实有典型的结核表现 E、痰检查有结核杆菌。
4、下列中,哪项对诊断肺结核最有帮助(E) A、典型的肺结核症状
B、X胸片有典型的肺结核表现; C、血沉增快 D、PPD试验阳性
E、痰抗酸染色找到抗酸杆菌
5、下列哪项不是结核杆菌的生物特点:(D) A、有抗酸性 B、易产生耐药性 C、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D、生长迅速
E、需氧菌
6、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哪一项是最可靠的?(D) A、有结核病的中毒症状 B、X胸片有典型的结核病表现 C、PPD试验阳性 D、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E、咯血
7、抗结核化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B) A、早期 B、单用 C、适量 D、规律 E、全程 【填空题】
1、病人是结核病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传染源,是最重要传染途径。(排菌的肺结核;呼吸道)
2、肺结核流行病学意义的传染原是: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名词解释】
1、复治病例:结核病的复治病例指: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
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
2、耐多药结核病(MDR-TB):耐多药结核病(MDR-TB) 是指结合菌至少对包
括INH和RFP在内的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的结核病。【问答题】
1、痰检在结核病诊疗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痰菌阳性表明其病灶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若排菌量多(每毫升10万个以上),直接涂片易呈阳性,为社会传染源。同时痰菌也是结核病疗效观察的一
个重要指标。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提出的? 答: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它是根据病灶中菌群的生长特点提出的:病灶中结核菌群常包括数种生长状态。 A群:生长繁殖旺盛,存在于细胞外,致病力强,传染性大,多在疾病的早期活动性病灶内、空洞壁内或空洞内,同时病灶早期局部血运丰富,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故早期合理化疗,可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转阴,效果满意。B群:为细胞内菌,存在于巨噬细胞内,细菌得到酸性细胞质的保护能够生长,但繁殖缓慢。C群:为偶尔繁殖菌,存在于干酪坏死灶内,生长环境对细菌不利,结核菌常呈休眠状态,仅偶尔发生短暂的生长繁殖,仅对少数药物如利福平敏感。B群与C群菌为顽固菌,常为日后复发的根源,仅暂时休眠,可能存活数月、数年,亦称“持续存活菌”。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要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过早停药。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药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所以用药剂量要适当,要联合不同的药物杀死不同生长状态的细菌。D群:为休眠菌,病灶中有少量结核菌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无致病力及传染性,对人体无害,任何药物对其无作用,多数自然死亡或被吞噬杀灭。
3、何为肺结核的初治、复治病例?
答:肺结核的初治病例指:凡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用药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新发病例。肺结核的复治病例指:凡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
【病例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女,76岁,以“反复咳嗽、咳痰15个月,加剧伴气喘10余天”为主诉于2004年12月10日11:30入院。缘于入院前1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阵发性,非痉挛性,无高调金属音,清晨及夜间为甚,并咳痰,痰较多,大多为白色泡沫痰,偶有浅黄,不粘,易咳出,自行予止咳化痰等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
明显缓解。9个月前曾住某院呼吸内科,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咳嗽、咳痰仍反复发作。10余天前上述症状较前加剧,咳嗽、咳痰较前频繁,自觉咳嗽无力,痰量较前增多,约400-500 ml/日,大多为白色泡沫痰,稍活动即气喘,可平卧。无咯血、畏冷、发热、盗汗,无胸闷、胸痛,无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恶心呕吐、腹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患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减明显降低,睡眠如常,大小便正常,近1年来体重减轻近10公斤。入院查体:T 36.5℃ P95次/分 R 25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消瘦外观,急性病容,车送入院。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左颈部触及一约0.5×0.5cm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表面光滑,无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紫绀。咽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稍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畸形,左肋间隙稍增宽。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运动尚对称,右下肺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双肺
可闻及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上,心率95次/分,律齐,A2<P2,无杂音。腹稍凹陷,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未见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WBC:6.6×109/L,中性粒细胞86.5%,淋巴细胞6.4%,单核细胞7.1%;Hb117.0g/L;血小板387/L。胸片所见:右侧胸廓变小,纵隔影右偏,右肺见散在大量的片絮状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左上肺见点条状及斑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左肺门区见钙化影。右膈面及右肋膈角模糊不清,左膈面、左肋膈角存在。右第6~8后肋陈旧骨折。主动脉型心脏。
要求:1.初步诊断?2.诊断依据?3.诊疗计划(为确定或排除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目前的主要用药)
答题要点:本例最终确诊为肺结核。在现有资料下,第一诊断以肺结核或肺癌伴肺部感染均为正确。考试的重点为如何通过临床及X线胸片鉴别肺结核、肺癌?为确定或排除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
初步诊断:1.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或肺癌伴肺部感染,2.胸廓畸形,右侧多发陈旧性肋骨骨折,3.肺动脉高压?
诊断依据:
1、反复咳嗽、咳痰15个月,加剧伴气喘10余天,近1年来体重减轻近10公斤。呈慢性消耗过程。
2、查体左颈部触及一约0.5×0.5cm肿大淋巴结,质软,活动,表面光滑,无触痛。肺结核可伴有淋巴结结核,而肺癌也可出现颈淋巴结的转移。
3、胸廓畸形,右侧多发陈旧性肋骨骨折。既往史中未提供相应资料,应予补充。依目前资料,应警惕肺癌引起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或结核慢性消耗所致。
4、胸片见:“右侧胸廓变小,纵隔影右偏”。提示是否存在肺不张,肺结核或肺癌可出现肺不张。“左上肺见点条状及斑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左肺门区见钙化影”提示有陈旧性结核,支持肺结核的诊断。“右膈面及右肋膈角模糊不清”肺结核或肺癌均可累及胸膜。
依以上几条应诊断肺结核或肺癌可能性大。
患者咳嗽、咳痰加剧10余天,体检右下肺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86.5%,胸片见右肺“散在大量的片絮状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提示有肺部感染存在。
患者有胸廓畸形,体检有A2<P2。应警惕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可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以明确诊断。
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为明确诊断可先行无创检查:肺部CT,以进一步明确肺部病变情况(本例CT发现有空洞存在)。查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本例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为阳性),痰涂片找瘤细胞,痰培养找致病菌加药敏。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或淋巴结活检术,取病理诊断。
2、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处理。因患者系老年患者,有长期咳
嗽病史,故应联合用抗生素,以头孢类与喹喏酮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