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教育教学论坛Nov.2015第44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O.44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思想现状与就业指导付晗,付娟,黄德燕(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摘要: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状态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究其毕业生思想现状的原因分析,需要学校寓思想教育于就业指导之中,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毕业生心理素质、毕业生职业道德、毕业生适应社会等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思想现状;就业指导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40-02
2000—2014年,贵州省相继有10所高职高专学校生认为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35%的毕业生认为个通过扩建或合并的方式升格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高人未来发展受到。所以现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已校承担着为贵州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由关注社会转向了关注个人。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地方小康2.从高谈阔论转向求真务实。现在的学生习惯于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而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重点不谈理想,他们很实在的把更多的个人理想嫁接为物是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校毕业生即将踏质的追求。在调查中,有76.5%的毕业生把找到一份待入社会,成为“社会职业人”,面对人生的又一次抉择,遇高、工作稳定、个人发展空间较好的工作作为最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毕的理想。业生思想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因此,加强毕业生(二)行为状态的改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满1.行为奢华。由于经济的迅猛增长,消费水平的不心喜悦的走上工作岗位,是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断攀升,新的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的冲击着学生业指导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的心灵,学生之间不再是比学习,比品德,而是比吃、2014年3月份笔者对贵州省五所新建本科院校(安顺比穿、比阔、比美、比用、比虚荣、比势力,部分毕业生学院、铜仁学院、凯里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工在就业前纷纷地给自己高档“包装”,互相攀比,甚至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2014届毕业生作了一弄虚作假。次“就业形势与就业心理”问卷抽样调查,就当前毕业2.内心彷徨。在今天的时代,许多东西正逐渐地被生思想现状和就业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思分化,面对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甚至不明白考。笔者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1份,回自己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扬弃什么,这些都使部分毕收率90.1%。业生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但是,在波涛汹涌的一、毕业生的思想现状人才市场,只有优秀者才能脱颖而出,因此有真才实学生在学校的整个生活特征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学的学生成了“抢手货”,而滥竽充数者则无人问津。年级的特征表现是不同的,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据了解,截止2014年9月1日的就业率统计,全国总体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状态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业率为76%,贵州省总体就业率为88.05%,其中研究(一)价值取向的变化生就业率为66.08%,本科生就业率为85.54%,专科就1.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个人。面对充满竞争和淘业率为92.98%。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全国将有174.48万汰的社会,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他们把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全省将有12391毕业生待业。残酷职业的挑选优先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在调查毕业后最的现实令部分学生忧心忡忡、心情烦躁、自卑恐慌、无想去的单位中,86.7%的毕业生选择的是机关和所适从。其他事业单位。对于不愿到基层去的原因:65%的毕业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实践探索》(16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付晗(1978-),女,贵州毕节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付娟(1979-),女,贵州毕节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黄德燕(1971-),女,贵州织金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列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4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5年11月教育教学论坛Nov.2015第44期EDUCATIONTEACHINGFORUMNO.44二、毕业生思想现状的原因分析功近利的思想变化。针对这种思想变化,在就业形势1.就业形势不明了。对自己面临的就业形势有一与的教育中着重向毕业生讲清当前面临的严峻个客观的判断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但现状并非形势,帮助毕业生正确定位,引导毕业生树立一种新如此。调查显示,63.7%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型的“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的基本了解、对就业信息的分析和判断,有的像没头观和成才观,让学生明白沉淀社会工作经验远比坐等的苍蝇一样六神无主;有的盲目乐观,期望太高;有的天上掉馅饼更有意义。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的干脆拿着材料一个单位又2.加强毕业生的挫折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心理素一个单位的“巡游”。质十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面对竞争激励的人才2.定位不准确。毕业生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市场,挫折再所难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调查显示,75%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认为只有留的能力,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在城市,当公务员,进机关事业单位,才能体现人生价中,必须加强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的教值,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所遇毕业生都想去“好”的单位,都把收入高、名气大的单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自我能力,正确把握就业位作为择业时的主要考虑,结果互相“撞车”;而一些形势,客观认识现实社会,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急需用人的单位因所处的地域或社会影响等原因,则教训,以积极主动的健康心态重新投入到人才竞争潮少有人问津。毕业生的定位不准,给自己的顺利就业流中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在确定自己就3.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明礼诚信”是我国公业的单位时,一定要“对号入座”,而不是盲从、赶时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是就业指髦,这样才不会在择业中迷失自己。导内容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3.心态摆不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对激励的方面是求职过程中的诚信教育,部分毕业生为了在求人才市场,心理压力过大。调查显示,在求职过程中,职过程中博得用人单位的面试机会,不惜一切代价,85%的毕业生有自卑、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甚至编造虚假的求职材料,虚构荣誉证书及社会实践对于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30%的毕业生认为自愧不经验。针对此种情况,一是加强对毕业生诚信做人的如,25%的毕业生对社会认同不高,15%的毕业生认为教育,二是严格审批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杜绝作假行压力来自于家庭,10%的毕业生认为胆小,不敢参与人为;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违约问题,部分毕业生由才竞争。笔者认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心态摆不正于签约的盲目性,导致毁约的随意性。针对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就业竞争力,他们没一是告知毕业生协议书的法律性,“就业协议书”具有有勇气或者没有实力参与到竞争潮流中,所以内心非“准”合同性质,双方一旦签订协议,各方都要承担相常的迷茫和困惑。关的法律责任,因此签约要谨慎。二是告知毕业生随4.信心不足。一般而言,在双向选择的求职过程意毁约的危害性,随意毁约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中,自信心与成功率是成正比的。但是调查显示,金钱的损失,也会败坏学校的信誉度,致使用人单位66.3%的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33.7%的不再录用我校的毕业生。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对找工作有一定信心;4.加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毕业生在成为“社26.7%的毕业生承认自己的职业规划较为模糊,甚至会职业人”之前,一直在宁静、单纯的象牙塔里学习和有56.6%的毕业生坦承根本没有职业规划,只是走一生活,对社会环境不甚了解,他们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步算一步。笔者认为,毕业生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毕环境,不知道踏入社会的路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业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自我能力的培养,各方面的素质担心、害怕、迷茫。因此,为了帮助毕业生顺利走向社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内心焦虑、信心不足。会,适应社会环境,必须采取形势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三、解决毕业生思想现状的对策分析法加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教育。比如请成功人士到学原教育部周济曾在就业工作会议上谈到,校演讲,与学生对话;请优秀校友回校与毕业生交谈,毕业生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突出两个加强,介绍经验;把学生带到社会实践中,体验现实的社会生即‘在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活;等等。只要我们能抓住毕业生最关心、最困惑、最迫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求职中所切的核心问题,在就业指导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表现的择业观和思想行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那么就业指导工作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方面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参考文献:
1.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教育。毕业季,有[1]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关国家、省和地方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是毕业生最[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心、最困惑的热点问题。因此,学校应紧紧抓往毕业[2]王如意,
等.大学毕业生思想现状及就业问题的调查思考生的这种渴望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和就业[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2):46-48.
形势的宣讲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3]王攀.如何在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大学生业观,为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当前,毕业生就业,2006,(6).
择业时会呈现出期望值偏高,定位不准,内心彷徨,急[4]周济.教育部周济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4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