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

来源:叨叨游戏网
舞蹈教学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 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 2.大射燕、探海

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

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变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 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 4.变身跳

技术技巧:一、转、 1.平转2-3个 2.斜线平转:8个

二、翻身类: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点翻身3-5个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要求: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

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准确地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因材施教、集体授课与个另辅导相结合。 五、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 1,重点在老师要会技巧,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

2,技巧的基础是练好倒立,而且开技巧前的起范儿很重要。

比如手是扩指手型,手的方向(打侧手翻指尖对旁,前桥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过程中,每个技巧的发力点是哪里,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肌肉一定要收紧。可以让孩子们多做些腹背肌的练习……

单腿前桥和单腿后桥

3,教前桥,首先要解决倒立,下腰的基础问题。

先让学生练倒立,要求又轻又稳,崩腿崩脚尖,落到把杆上没有声音。倒立熟练之后在进行前桥的练习。手落地手直,脚落地脚直,注意协调的圆;放轻松。关键在腰和肩,手要具备基本的支撑能力,在操作的时候头看前面,别看地面,让孩子准备做倒立,老师在旁边,当孩子做动作的时候老师用手顶一下孩子的腰,让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劲。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我们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加强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后在脚准备掂地时拉肩单脚掂地时要挑腰左脚最好是在腰起来后在放下!(这做单一的练习)熟练之后可串起来! 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练习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好了。

4,教侧翻时脚打直,注意最开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个身体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头。双手也要成一条直线。

不是往外甩开的,手脚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脚要往内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学生腿弯是因为心虚,或者习惯性弯腿等原因。先让孩子把侧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顺了就能带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诉他们----蹬腿,摆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点翻身时头保持一个点不动,侧腰和后腰要挑住。 这个不能放松。其实点翻就是从左边侧腰画个圈在回到左边侧腰的一个动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觉。就会感觉很顺。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觉主力腿的压力重,转的很难受,找不到别人转的很顺的感觉是因为右边的侧腰和后胸腰没有用力。 6,教压腿时三种正确姿势

(1).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根

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2).侧压腿

身体侧对肋木等支撑物,右腿支撑,脚尖稍向外撇,左腿举起,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右臂上举,左掌放在右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髋,上体向左侧振压。髋部和腰部在这个练习中将得到锻炼。

做这个动作易出现两腿不直、身体向前弯曲。所以在练习中应注意,支撑腿的脚尖外展,被压腿尽量向身体正前顶髋,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举,向头后伸展。同时,将腿向肩后方振压。幅度逐渐加大,直到脚尖能接触到后脑勺。

(3).后压腿

背对肋木,并腿站立,两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体。右腿支撑,左腿提起,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髋部、腰部和颈部可以得到练习。

该动作要求双腿直膝,支撑脚要全脚着地,脚趾抓地,挺胸,展髋,腰后展。做这个练习时两腿容易弯曲,因此可请同伴帮忙顶起自己被压腿的膝盖,用一只手下压腰、髋,帮助把腰挺直。

7,压腿的五大注意事项

压腿时为了避免拉伤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稳------单腿站立时必须站稳,最好能有个扶手,避免摇晃失重跌倒; (2).要轻------压腿用力不能过猛,以免对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损伤; (3).要缓------压腿的动作宜缓慢; (4).要短------每次3~5分钟即可;

(5).要松-----压腿之后不要马上就结束锻炼,还要做一些踢腿练习来放松调整。

8,舞蹈基训中有数学——没有音乐伴奏时,我们就用数数字来代替节奏;表明各种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们运用了45°,90°等等数学用语……。

舞蹈基训中有物理——旋转时,势能转变为动能;跳跃时,人体在尽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时,身体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数学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训也应有定律,现试举几例,不知可否成立。

△单腿舞姿,当主力腿向下运动时(或从半脚尖成全脚,或从直腿变半蹲),动力腿应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单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当着地腿有韧性地下蹲时,做舞姿的腿应渐

渐向上,保持动作的延续性和轻快感。

△旋转动作,立劲是基础,转劲是动力。练习旋转,先要打好基础——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稳,这样才能转得好、转得多、转得漂亮。

△旋转和跳跃,都要找身体——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觉,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头部上钻。一个部分重量在上身,这一部分上去了,整个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脚背,小跳练脚背。小跳小巧玲珑,快速多变,主要靠双脚或单脚推地绷脚的力量

来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过小跳的练习,则可培养出离地即绷脚、绷脚落地的好习惯。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远。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动作的变化,才能给观众留下飞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应首先想办法尽可能长时间地摆脱地球的吸力,至于远度,由于惯性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在体育的田径运动中,跳远运动纪录是跳高纪录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证 明。

舞蹈基训和一切事物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把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都找出来,并应用于实践中,那末它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八个方位——1—8点 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即:场地正前为第一方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6、7、8点” 扶把训练

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动作。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 中间训练

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对称动作

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 动作的左与右

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如右手做“盘手”即称“右盘手”。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动作的单与双

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面向、视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亮相

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此种造型即亮相。 平圆、立圆

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通称“划圆”)即“平圆”;与地面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 划弧

指在“划圆”轨道上的某一段路线,如手臂划“上弧线”,即手臂做立圆的上半圆。 留头、甩头

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控制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涮头

以颈为轴,头在肩上方做平圆动作。

环动

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控制

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身韵

即舞蹈的“身法和韵律”。其基本的动作元素有“提”、“沉”、“冲”、“靠”、“含”、“展”、“移”等。它是中国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技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特征。 起范儿

正式动作以前,从力量或动作上做准备,称“起范儿”。一般在正式动作前的半拍时间,做起法儿动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