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
一、请根据所学内容填一填,写一写。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写到了大的场面,在写场面的时候,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___________,还让我们领略到了_______________。
2.请你运用这种写法描写一下周末大扫除的场面。
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开始了,你看六(7)班的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瞧,方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二、用加点词语写话,并完成练习。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关于上面两句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都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起到了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B.这样写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C.这两句话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样写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有点重复啰唆。
三、“说”的不同表达。
1.照样子,写几个表示“说”的词语。 赞叹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滔滔不绝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括号中填入表示“说”的词语。
(1)下面的听众( ):“免费领取,是不是真的?” (2)妈妈看着荷塘里的花( )道:“多美啊!”
(3)“我要先把作业做完,不能和你们一起去踢足球了。”我( )了明明的邀请。
(4)妹妹小声( )着:“是你自己不小心摔坏的,怎么什么事情都怪我呢!”
3.请按要求写一句话。写人物说话时,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四、下面书法作品中,行款布局不规范的一项是( )
五、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并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名言填空。(填序号)
①鞠躬尽瘁,__________。 ②位卑未敢_________。 ③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④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
1.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占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这就是所谓( ) 。
2.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的热血青年“(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青春赞歌。
3.“ ( ) ”是敬业精神的一种极致体现。它具体表现在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
4.陆游的名句“( )”,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自己虽然地位低微,但是从来没忘忧国忧民。
语文园地二
一、1.点面结合 受阅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 庄严、隆重 各个队伍的特色
2.示例:各个拿着打扫工具直奔“岗位”,洒水的洒水,扫地的扫地,抹桌子的抹桌子,干得热火朝天。
脱掉外套,弓着身子,手拿拖把使劲地拖着地。
站在凳子上,眼睛紧紧盯着窗户,嘴巴张得大大的对着玻璃哈着气,然后用手中的抹布一点一点擦着玻璃,生怕漏掉一点污迹,不大一会儿,玻璃被擦得雪亮雪亮。
二、1. 示例:坐在客厅里,我只听见爸爸妈妈的吵架声,只听见弟弟妹妹的哭叫声,我心都碎了。
2. 示例: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草是那么绿,花是那么红。 3. C
三、1. 示例:商量 讲解 谈论 嘟囔 婉言谢绝 自言自语 对答如流
2. 示例:(1)议论纷纷 (2)赞叹 (3)婉言谢绝 (4)嘀咕
3. 示例:“不行,太少啦,我还要一些。”她端起饭碗,递给妈妈。
四、D
五、①死而后已 ②忘忧国不可以尺寸与人 1.④ 2.③ 3.① 4.②
③捐躯赴国难④祖宗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