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研 室 工 作 计 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康校长“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的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抓管理,促规范,抓创新,促质量,抓素质,促特色,抓安全,促和谐,抓规划,促发展。狠抓校本培训,校本科研,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我校办学品位。
二、工作思路
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指导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科研机制,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 加强新课程实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要点
(一)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时间与效益的关系,实现高效教学。要在自已的有效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靠占用公共资源,占用学生的其他时间来提高成绩。因此,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做好教学质量测评。
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学校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各备课组要结合模块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教学要关注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实施有效的评价机制。本学期,将继续对高一、高二年级质量测评,促进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公开课活动。组织骨干教师的观摩课,青年教师公开课和汇报课。进行校内赛教活动,评选校级“教坛新秀”。
(二)加强教研、备课组建设,发挥主体作用
1、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教研室布置的各项任务,相关材料和数据及时上报教研室。
2、重视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组织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发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课件和课堂教学实录参赛活动。及时将发表、获奖文章和证书等复印件上交教研室登记存档。
3、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促进青年教研成长。
4、加强备课组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备课组作用。通过观课、评课、参加公开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教师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基本功训练。
5、教研组成员要精诚团结,加强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反对自由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打造精品团队。
(三)立足校本培训,实施专业引领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将开展一系列的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高考教师备考培训和科技创新培训等。
1、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开展新教师培养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通过自主学习,师傅引领,专家讲座,听课观摩,问题研讨,公开课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力争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本学期将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量化考评,狠抓落实工作。并做好部分青年教师培养验收工作。
2、组织教师们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引导教师
转变思想,探索“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能积极参加校“教坛新秀”的评选,能认识学习新课改理论,重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有反思总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和发表。
4、立足校本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围绕“本校”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加强校际交流,组织分层次的校外参观、学
习、培训。
(四)强化校本教研 实现科研亮校
1、科研课题研究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继续进行各级课题申报工作。抓住重点,跟踪落实。本学期工作重点是:检查落实雷敬东老师负责的高二语文组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确保马伟老师负责的高二物理组省级课题的顺利结题。
加强课题管理,健全课题研究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重视课题成果积累,加强论文写作,每位研究教师力争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研究论文或作品获奖。
2、研究性学习
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表彰研究性学习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
建立和完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经常性活动,努力培养并造就出创新型人才。
3、征稿与编辑
(1)编辑出版绥德中学《教研专刊》(创刊号)(名称待定)。 (2)认真落实《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委员会单位校长联谊会议精神,制定稿件撰写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好《教师报.高中新课改专刊》的约稿和发行工作。
(3)重新制定和完善征稿、论文的获奖、发表奖励制度。
(五)重视科技创新 实现科研亮校
1、加强科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教师学习等途径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科学素养和科研水平,壮大科技辅导员队伍规模,不断完善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持续运行的激励机制。
2、搞好专题讲座,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扩大学生参与面,提倡青少年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3、举办绥德中学青少年科技制作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4、设计和布置科技创新展室和工作室。
(六)组织竞赛辅导 打造优秀人才
1、组建高一数、理、化、生各学科竞赛辅导组,确立指导老师,精心组织安排高一高二各学科竞赛活动。
2、各组要制定竞赛活动安排计划,确定辅导具体时间、地点和辅导教师,落实学生人数。
3、加强各学科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自主备课和集体研究想结合,提高竞赛辅导水平,承担好竞赛辅导任务。
4、树立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并做好竞赛成果(获奖)登记造册,分类存档工作。
(七)研究高三工作 提升高考质量
高三11届备考的总体思路是:精细管理、完善细节。主动发展,注重实效。狠抓临界,巧抓平衡, 。
(1)加强备考研究。为高三备考工作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 (2)继续重视并做好高考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发放。 (3)组织好摸底、模拟考试,做好质量评估分析。 (4)关注高三秀生的培养,组织专题讲座。
(八)搞好部室建设 促进教育科研
1、加强教研室干伍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重视政治、业务学习,明确各自职责,统一思想,以求真、务实、严谨、创新的作风,为教育教学服务。
2、坚持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围绕计划认真负责并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3、加强教研室档案建设,分门别类进行汇编和整理。 4、加强绥德中学网站教育科研栏目的管理与建设。随时充实和完善,保证及时,准确宣传我校教研工作。
(附表:教研室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工作安排表)
绥德中学高中部教研室
2011年2月
教研室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工作安排表
时间 第一周 二月 第一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二周 第二周 第三周 三月 第三周 第三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六周 内容 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 专题报告:怎样撰写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科学小论文 高三模拟考试(江西金太阳) 召开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征集、评选第2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 组织高三专题讲座优秀学生座谈会 组织、安排各学科竞赛、科技制作辅导活动 青年教师论文评选 检查第三批教师网络培训工作 高三考试(与延中) 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总结表彰会议 高三考试(陕师大基地学校) 特色课题的申报与研究 第二次四校联考 青年教师培养:高一公开课教学 高三教学检查(省教研所试题) 部门或负责人 王鹏喜 马卫国 雷敬东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教务、教研室 教研窒、团委 王鹏喜 马卫国 刘晓宇 马卫国 雷敬东 教研室 高维新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雷敬东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雷敬东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高维新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第七周 编辑绥德中学《教研专刊》出版工作 组织高一年级“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题讲第八周 座 第八周 校园网教育科研栏目的丰富与完善 第九周 青年教师培养:高二公开课教学 第十周 已立项课题研究调研和指导 第十周 全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 第十一学科竞赛安排工作调研 周 第十一高三考试(陕师大基地学校) 周 第十二组织榆林高二生物复赛 周 第十二高三教学检查(省教研所试题) 周 第十二省级课题研究工作调研 周 第十三组织高二化学(5月15)数学(22日)初周 赛 第十三组织高三年级青年教师汇报课(培养验收) 周 第十四第四届校“教坛新秀”评选 周 第十四调研活动 江西金太阳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周 第十五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教学实录征集 周 第十六高考进行时,高三教师分析高考得与失 周 第十七组织高二(6月18日至19日)质量测评 周 第十八市高一化学竞赛 周 第十八组织安排假期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周 第十八评选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教研组) 周 第十九组织高一(7月2日至3日)质量测评 周 第二十教研室档案整理 周 第二十教研室工作总结 周 王鹏喜 教研室 刘晓宇 马卫国 教研室 高维新 马卫国 雷敬东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刘晓宇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刘晓宇 马卫国 教务、教研室 雷敬东 马卫国 刘晓宇 马卫国 高维新 马卫国 教研室 教务处 高维新 马卫国 雷敬东 教研室 马卫国 雷敬东 刘晓宇 马卫国 雷敬东 马卫国 教研室 教务处 马卫国 高维新 教研室 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