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华西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华西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成都华西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

1.读拼音,写词语。

牪qīng cuì fáng yù qīng fù yán jùn 牪

牪mǐn gǎn yī wēi lǐng yù làng màn 牪

2.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n) 情谊(yì牪A.幔子(màn zi) 抽噎(yē) 低吟(yí) 牪B.击缶(fóu) 脊梁(jí) 妒忌(dù) 羞涩(sè) 牪C.踉跄(qiàng) 召集(zhào) 丞相(chéng) 衣襟(jīng) 牪D.酥软(shū) 擂鼓(léi) 收敛(liǎn) 风骚(sāo)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一项是( ) 牪A.开辟 粉骨碎身 崇山峻岭 牪B.书藉 目不转睛 千捶万凿 牪C.军阀 死得期所 淹淹一息 牪D.栖牲 重于秦山 精兵简政 4.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牪A.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牪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牪C.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牪D.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牪A.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牪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牪C.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驰骋。

牪D.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牪A.“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在吗?” 牪B.“一个星期吃一次。”队长声音小了。

牪C.《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牪D.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7.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最相似的一项是( ) 牪A.宋江——《水浒传》 牪C.贾宝玉——《红楼梦》 8.下列句子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牪①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B.吴承恩——《西游记》 D.鲁迅——《闰土》

牪②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牪③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牪④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彩霞。 牪A.②③④①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牪小草说,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就是幸福;河流说,投入大海的怀抱就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0.日积月累

牪(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_,被_________,如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_______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_______呢?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运用________方法写出了___________。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两句话_____________。

牪(2)苏轼是______朝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睛后雨》,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题西林壁》有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的《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人们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牪(3)敬爱的老师,您用格言“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善意的批评;您用“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教育我们多读书,勤实践;您还说“__________”,鼓励我们努力,将来会比你更出色。

牪(4)《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________,而_____时远也。”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填原句)。如果你也参与“辩日”,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不能与课本上相同)

11.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去。

牪(1)某小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牪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

12.文言文阅读。 牪狼子野心

牪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牪(1)将啮其喉( ) (2)信不诬哉( ) ..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5、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前些年,“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热议话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总量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人民网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大规模调查。下表是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调查统计不同年龄段打包比例、浪费情况统计表。

打包比例 浪费情况 20岁及以下 38.6% 16.1% 21﹣30岁 31﹣40岁 40﹣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43.2% 12.6% 56.5% 13% 58.7% 10.3% 53.1% 11.6% 56.5% 10.5% 牪“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

“ ”的道理,今人更不能浪费食物,糟蹋社会资源。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一外出用餐时,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当不了光盘族“兜着走”!

牪16、文中的“必剩客”是指 ____;“光盘族”是指 ____;“兜着走”是指 _____。 牪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______。 牪18、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 ;最需要接受节约教育的年龄段是 。 牪A.20岁及以下 牪B.21﹣30岁 牪C.31﹣40岁 牪D.41﹣50岁 牪E.51﹣60岁 牪F.60岁以上

牪19、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句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一天(节选) 牪作者:老舍

牪早饭吃过,吸着第一支香烟,整理笔墨。来了封快信,好友王君路过济南,约在车站相见。放下笔墨,一手扣钮,一手戴帽,跑出去,门口没有一辆车;不要紧,紧跑几步,巷口总有车的。心里想着:和好友握手是何等的快乐;最好强迫他下车,在这儿住哪怕是一天呢,痛快的谈一谈。||

牪到了巷口,没一个车影,好像车夫都怕拉我似的。又跑了半里多路才遇上了一辆,急忙

坐上去,车走得很快,绝对误不了,又想象着好友的笑容与语声,和他怎样在月台上东张西望的盼我来。

牪怪不得巷口没车,原来都在这儿挤着呢,一眼望不到边,街上挤满了车,谁也不动。西边一家绸缎店失了火。马上决定改走小路,不要在此死等,谁在这儿等着谁是傻瓜,马上告诉车夫绕道儿走。我是何等果断而聪明。

牪车进了小巷。小巷里的车不但是挤,而且无论如何也退不出。马上给了车夫一毛钱,似猿猴一样地轻巧跳下去。步行挤过这一段,再抓上一辆车,还可以不误事,就是晚也晚不过十来分钟。||

牪棉袄的底襟挂在小车子上,用力扯,袍子可以不要,见好友的机会不可错过!袍子扯下一大块,用力过猛,肘部正好碰着在娘怀中的小儿。娘不加思索,冲口就骂,凡是我不爱听的都清清楚楚的送到耳中。孩子哭得奇,嘴张得象个火山口;没有一滴眼泪。说好话是无用的。四围的人把我围得水泄不通;没有说话的,专门看哭骂,笑嘻嘻的看着我挨雷。幸亏卖糖的是圣人,向我递了个眼神。我也心急手快,抓了一大把糖塞在小孩的怀中,火山口立刻封闭。四围的人皆大失所望。给了糖钱,我见缝就钻,杀出重围。 牪到了车站,已经十点了,王君还没有叫火车晚开一个钟头的势力。 牪我越想越头疼。 牪20、解释词语。

牪(1)挨雷:________________ 牪(2)水泄不通:_____________

牪21、用“ ”在前四个自然段中各画一句反映我心情焦急的句子。 牪22、品析句子。

牪第5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孩子的_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孩子_____________,衬托了我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牪23、概括短文第二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牪24、这篇短文的题目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牪25、“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也可以直抒胸臆。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表达情感。 15.习作

牪那一天一定是特别的,也许是自己获得成功,欣喜万分;也许是品尝到友情、亲情的温暖;也许是战胜自我获得成长的历练……。请你以《那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牪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情感真实,字数400字以上。

【参】 1.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脆、感、漫、峻、偎”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牪【详解】A.正确。

牪B.有误,“脊梁”的“脊”读音为jǐ。“击缶”的“缶”读音为fǒu。 牪C.有误,“衣襟”的“襟”读音为jīn。 牪D.有误,“酥软”的“酥”读音为sū。

3.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注意区分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牪B.书藉—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牪千捶万凿—千锤万凿:经过千万次锤打,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牪C.死得期所—死得其所:意思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牪淹淹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牪D.栖牲—牺牲: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牪重于秦山—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4.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掌握。

牪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牪A:从本句中的“发疯般”可知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D

解析:D

牪【详解】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牪A项,属于语义重复,删除“的结果”。

牪B项,属于成分残缺,应改为:这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牪C项,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跑着。

6.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根据每句话的不同选项选出标点符号的有误的是A项。这句话应改为:“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在吗?”

7.B

解析:B 牪【详解】略

8.C

解析:C 牪【详解】略

9. 小鸟说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就是幸福 蜜蜂说 在花朵中采蜜就是幸福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牪“小草说,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就是幸福”例句形式为:“什么说,什么就是幸福”,结合事物特点进行仿写,如:细雨说,滋润万物就是幸福;白云说,投入天空的怀抱就是幸福。

10. 徘徊 轻烟 微风吹散了 薄雾 初阳蒸融了 痕迹 游丝样的痕迹呢 朱自清 匆匆 比喻 对失去时光的惋惜与无限留恋之情 过去的日子如柳絮,被春风吹走了;如冬雪,被暖阳融化了 宋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良药苦口利于病 书到用时方恨少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去人近 日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太阳的明暗, 日初出色如霓,及日中则如白盘,此不为近者深而远者浅乎 牪【详解】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句子仿写、名言警句、作者生平及代表作、诗歌默写,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牪(1)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牪原文: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牪仿写句子记得利用上和例句一样的修辞手法。

牪(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睛后雨》 牪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牪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苏轼的《浣溪沙》

牪全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牪(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牪“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海到无边天作岸,上登绝顶我为峰”意思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尽头就是天,海天相连,大海以天际作为其岸,当我登上高山的时候我就是最高峰。

牪(4)选自《两小儿辩日》。

牪全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1. 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看今朝锦绣江山

牪【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宣传标语的基本要求: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解答时,要关联主题,拟写标语时涉及爱心捐款、捐物、捐书。

牪(2)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 牪对联特点:

(1)牪、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2)牪、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3)牪、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4)牪、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12.12、 咬 确实、的确

13、于是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着没防备时咬他的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它靠近主人。 1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牪【分析】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牪“将啮其喉”一句的意思是“要咬他的喉咙”,其中“啮”的意思是“咬”。

牪“信不诬哉”一句的意思是“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其中“信”的意思是“确实、的确”。 13、本题考查句的子翻译。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句应注意“乃”、“伪”、“俟”、“啮”、“阻”、“使”等字的翻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狼表面上与人很亲热,但是背地里却存有坏心思,其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的人,我们应该警惕。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狼和像狼这样的人的不耻,也表达了对主人不能看清狼的本性的讽刺,警示人们不能对某一事物抱有绝对信任。

13.D

解析:牪16、 外用餐每次吃饭都一定会剩饭并且不打包带走的人群 按需点餐,每次都能将饭菜吃光的人 在外用餐点的菜过多,吃不了打包带走的人 牪17、 列数字 说明事物数据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牪18、DA

牪19、取之有度,用之用节,则常足。 牪【解析】

牪16、考查词语的理解。

牪结合在外用餐的经历及文中的材料可知:①“必胜客”是指在外用餐每次吃饭都一定会剩饭并且不打包带走的人群;②“光盘族”是指按需点餐,每次都能将饭菜吃光的人;③“兜着走”是指在外用餐点的菜过多,吃不了打包带走的人。 牪17、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

牪结合句中“500亿”“十分之一”这些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是说明事物数据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牪18、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牪通过观察图表中的数据可知,节约意识最强的年龄段是41﹣50岁;节约意识最淡薄的是20岁以来的人,这部分最需要受节约教育。 牪19、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牪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填写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牪例如有: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牪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牪败家很容易,好比水推沙。 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14.牪20、 挨骂。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牪21、(1)放下笔墨,一手扣钮,一手戴帽,跑出去,门口没有一辆车;不要紧,紧跑几步,巷口总有车的.

牪(2)

解析:牪20、 挨骂。 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牪21、(1)放下笔墨,一手扣钮,一手戴帽,跑出去,门口没有一辆车;不要紧,紧跑几步,巷口总有车的.

牪(2)又跑了半里多路才遇上了一辆,急忙坐上去。

牪(3)马上决定改走小路,不要在此死等,谁在这儿等着谁是傻瓜,马上告诉车夫绕道儿走。

牪(4)步行挤过这一段,再抓上一辆车,还可以不误事,就是晚也晚不过十来分钟。 牪22、 神态 夸张 根本不疼,只是装哭耍赖纠缠 焦急 牪23、我急急忙忙赶车,但还是耽误了很多时间。 牪24、坐车奇遇记

牪25、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之中。 牪【解析】

牪20、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牪解答这样类型的题目时,要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解释词语的文中义。

牪(1)挨雷:词语出现在“四围的人把我围得水泄不通;没有说话的,专门看哭骂,笑嘻嘻地看着我挨雷。”这句话中,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意思是作者遭到孩子母亲的大骂。 牪(2)水泄不通:本意是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词语出现在“四围的人把我围得水泄不通”这句话中,联系上下文可知意思是四周的人把我包围在里面出不去。

牪21、本题考查学生在短文中筛选关键句子的能力。

牪分析题干,先理解“焦急”的意思,指非常着急。再结合语段寻找句子。

牪第一段中通过“放下、跑、紧跑”这几个动词可表现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句子为:放下笔墨,一手扣钮,一手戴帽,跑出去,门口没有一辆车;不要紧,紧跑几步,巷口总有车的。

牪第二段中通过“又跑了、急忙”等词可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句子为:又跑了半里多路才遇上了一辆,急忙坐上去,车走得很快,绝对误不了,又想象着好友的笑容与语声,和他怎样在月台上东张西望地盼我来。

牪第三段中通过“马上决定、马上告诉”等词可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句子为:马上决定改走小路,不要在此死等,谁在这儿等着谁是傻瓜,马上告诉车夫绕道儿走。我是何等果断而聪明。

牪第四段中通过“马上给了、轻巧地跳下去”等词可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句子为:马上给了车夫一毛钱,似猿猴一样轻巧地跳下去。 牪2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牪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牪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牪分析划线句子,是对孩子哭时的样子的描写,属于神态描写,将孩子嘴张的大夸张成火

山口。说明孩子当时哭的很厉害,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焦急、担忧的心情。 牪23、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段落层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牪解答此类题时要先回到相应的段落中去概括和理解,平时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牪这部分主要写的是作者到巷口坐车,没有拦到车,因为绸缎店失火导致小巷拥挤。 牪24、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牪学生要通过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及其特征。

牪通读节选语段可知,主要讲述的是作者想坐车去车站途中发生的事情,因此题目应以“坐车”为中心。

牪25、本题主要考查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牪通过对短文描写的主要内容和题干给出的几种表达方法结合分析,得出结果。 15.那一天

牪 每个成长中的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把 解析: 那一天

牪 每个成长中的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把它当作人生财富,多年后拿出来细细品味。你会体验到不同的滋味。

牪 儿时年少轻狂的我,总是不懂得理解家里人,爸妈叫我这么做,我就偏那样做,他们叫我往东,我就偏往西。总跟他们对着干。而且很浪费,老爸老妈始终拿我没办法。 牪 还依稀记得那一天,天气晴朗,白云朵朵飘。爸爸妈妈谎称带我到乡下体验生活,我浑然不知,欢天喜地地跟着去了。

牪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随手拔下一株小麦根,耳边传来一声:“小姑娘,你是城里人吧?”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爷爷。我回应了一声,老爷爷继续说:“你不能浪费粮食,这可是我们农民辛辛苦苦勤俭节约得来的丰收。你要懂得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啊!”我抬头一看,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小男孩也在卖力地帮着大人干活。还有好多叔叔阿姨也在挥锄劳动,汗水渗透了他们的衣服,我顿时有一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觉。呵呵,学习了知识,我却没有把它运用在生活中。不过现在我也明白了,不应该浪费农民的劳动成果,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听大人讲那个小男孩很勤快,每天做完作业就帮家人干活,没有任何怨言。还会关心家人、对人有礼貌。而我呢?比起那个小男孩,我真的有一点悔恨自己这些年来的行为。我在心里为那个阳光和善的小男孩竖起了大拇指。

牪 从此,我变得礼貌待人,也时常关心别人,珍惜粮食,不再那么任性,大家都表扬我。我想:我能变成今天这个礼貌、人人喜欢的我,是不是应该谢谢那个我成长中的小男孩呢?

牪 我想:这也许是我人生中的体验吧?每次回首往事,心中不禁一阵感动,那一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

牪【详解】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牪结合题干来看属于全命题,重点把握“那一天”的难忘展开叙述。 牪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牪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牪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