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原则及临建工程建设标准

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原则及临建工程建设标准

来源:叨叨游戏网


隧道施工场地布置原则及临建工程建设标准

隧道洞口场地一般较为狭窄,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较多且集中,如现场布置不好,容易造成施工相互干扰、施工效率低、浪费严重等现象,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隧道施工前应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场地布置施工方案规划和比选,根据隧道规模、洞口地形特点、弃渣场位置和水源情况及工期要求,结合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材料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尽量利用既有设施,节省投资,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永临结合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合理进行施工电源及供电线路、通讯联络、施工用水、施工用风、生产生活房屋及施工场地、料库、便道的修建及维护等,施工时应遵守当地运输管理、、供电、电信、供水、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

一.洞口临时工程布置原则

⒈隧道施工场地以隧道洞口为中心布置,应事先规划,分期安排,所有临建设施必须位于正线及其构筑物以外,并注意减少与现有道路的交叉和干扰,应避免大挖大填;

⒉所有临建设施底面标高必须低于洞口仰拱填充面高度10cm左右,向外侧单面排水,且等于或略高于便道路基面标高;

⒊所有临建设施主线应平行或垂直于线路行车线;

⒋轨道运输的运输线、弃渣线、存车线和联络线,应形成有效的循环系统,方便运输和减小运距;

⒌长大隧道洞外,应有大型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和存放的场地;

⒍机械设备、附属车间、加工场应相对集中,仓库应靠近公路,并设有专用线便道; ⒎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备用物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场地的位置; ⒏生活服务设施应集中布置在宿舍、办公室用房的附近;

⒐运输便道、场区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应统一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网络; ⒑危险品库房必须按照有关治安规定办理,危爆物品库的修建必须远离居民区和生活区; ⒒因地形条件,利用洞内弃碴逐步发展场地后才能进行临时工程的施工,应规划过渡措施,分期安排;

⒓洞口场地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所有临建设施必须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二.临建建设标准及施工要求

在布置场地时,要考虑的项目、因素很多,现将隧道施工时几个主要项目的布置要求如下:

⒈施工便道 ⑴修建标准

施工便道要充分利用既有公路。便道的修建标准:路基宽度4.5m,路面宽4.0m,困难地段确保3.5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砂砾垫层,直线段间隔200~300m设置会车道,曲线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弯道处设置,弯道处特别注意要保证12m长车顺利通行,会车道20m,路基宽8m,路面宽7m。长距离(200m以上)陡坡(8%以上)地段,间隔150m左右设置一处平坡汇车道。南方地区施工陡坡段便道局部应进行混凝土硬化,以保证行车安

全。便道横向设2%的坡度。便道最小曲线半径R≥20m。排水沟可将既有水沟挖宽加深,新挖水沟尺寸为30×25cm(宽×深)。排水设施完善,保证晴雨畅通。

⑵保证临时便道畅通的措施

保证便道的修建标准;设专人养护维修;便道两侧每300m左右堆放一些碎石,在坡道下方堆一些粗砂防滑;做好便道两侧的排水沟;在复杂路段设专人调度,保证安全;在高填方路段,路段内侧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及浸泡便道,必要时设置浆砌片石下挡墙;曲线段,必须保证外侧超高;便道两侧排水沟保证有3‰纵坡,若因地形在便道低凹处将排水沟接管涵跨便道排入山沟谷。

⑶施工流程

施工放线 砌筑下挡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摊铺平整 碾压夯实 路面施作 边坡整修防护

⑷施工步骤 ①施工放线

既有便道宽度不足4.5m段,以少填方、少挖方、少砍树、少占用耕地为原则进行放线,将既有便道拓宽至4.5m。新修便道放线时,还应以转弯缓、坡度小、便道短为原则。汇车道地段,选择填、挖较少地段。

②基底处理

先清除地表植被,基底应坚固、密实,若为松土,应先碾压密实,若为农田,极为松软地段,可采用抛填片石的方法解决。

③分层填筑

基底处理完毕后,按路面宽度纵向插杆分层填土。填土时应合理利用挖方段土石方,尽量不再从其它地方运送土方回填,纵向使挖方段和填方段顺接。填方时,每层采用同一种填料,每层填铺厚度不大于30cm。当地形高低不平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为保证便道全断面压实,边坡两侧超填0.2~0.3m,压实后,清理两侧多余填料,便道成型后刷坡整平。

④摊铺整平

利用挖掘机或装载机的料斗,人工配合按设计厚度摊平。 ⑤碾压夯实

利用现有机械(挖掘机或装载机)分层压实。碾压作业时,横向重叠15cm,纵向重叠1m。碾压以碾压机械压过后,填土不再下沉,并大致平整为标准。

⑥水沟施工

在便道填挖时,机械将水沟初挖成型,人工整平。 ⑦路面施作

碎石路面按基层、面层,分层填筑、碾压,碾压过程中人工配合进行局部整修,直至路面平整。

⑧边坡平整

便道主体工程完成后,即进行对挖方段路面边坡及水沟整修工作。路面边坡整理平顺,无较大凹凸之处,水沟应排水顺畅。

⑨挡墙、护坡及便桥

现场的挡墙、护坡及便桥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另行交底。 ⑸施工要求

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严格按技术交底将便道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频繁整修,施工时严格按便道宽度、土石方调配方案组织施工,不得随意侵占其他土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特别注意环水保工作,不得乱挖乱弃。

⒉施工场地硬化

施工场地按测量班所放边桩及技术员交底进行场地硬化,洞口场地硬化采用C15砼(冬期施工添加防冻剂),厚度为15cm,拌和站和砂石料场场地硬化采用C20砼(冬期施工添加防冻剂),厚度为20cm。同时做好周围的防排水系统。

⒊弃渣场地及卸渣道路布置

弃渣场地应根据卸渣方法、弃渣总量、利用方案和地形条件综合进行布置,并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离开洞口,拐向河岸下游以防对洞口桥梁墩台或其它建筑物产生妨碍,同时应利于填平扩大施工场地,如使用洞内弃碴作石料时,要考虑取用方便。

⑴ 场地容量足够,且出渣运输方便,优先考虑弃渣作洞外路基填方和桥头路堤填土,其运距相对较小。

⑵ 不得占用其他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应注意环境保护。

⑶ 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填平山坡荒地作施工场地,防止突发洪水冲毁,危害下游农田或村庄;当隧道弃渣必须占用农田时,待弃渣完毕后再将原种植土覆盖以恢复耕种。

⑷ 顺沟弃渣而不得堵塞河道和沟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污染水质等。

⑸ 弃渣场不得位于古滑坡体等不良地质体和不得影响其他工程(如桥墩、桥台)等的施工,弃碴体坡脚必须按永久工程予以防护。

⒋材料堆放场地和料库布置

各种大堆材料的堆放,应结合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以及材料加工房一起规划;各种大宗材料场的布置,除了与水泥库、材料加工厂形成流水作业线外,还要考虑各种材料的进场线路方向,按照不同材料、规格、品种分类布置堆放;使材料运进工地方便,易于卸车,靠近使用地点,便于加工搬运和施工使用等,并注意防洪防潮或防火的要求。

⑴ 砂石料堆放和水泥仓库均应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在一起。砂石料场要充分利用既有地形,注意供料方便。堆料场地面积,应考虑汛期的存放储量,寒冷地区冬季施工可设置地炕。如洞口处地形狭窄,则可在就近开阔处布置砂石料堆放场地。水泥仓库内水泥应分类堆放,先到先用,进出方便,以确保水泥不过期硬化。另外,要做好防洪防潮工作。

⑵ 木材仓库和木材加工场应布置在一起,并靠近道路。要充分注意防火的要求,木工车间等易燃建筑物应位于场地的下风向,并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⑶ 钢材仓库与钢筋加工场地应布置在一起,以便于加工和主体工程使用。 ⒌拌合站的设置要求和选位

⑴ 混凝土拌合站宜设于洞外场地宽敞,利于混凝土施工作业和运输,灰沙飞扬不得污染隧道洞口和生活驻地;

⑵ 拌合站应充分利用既有地形高差,按搅拌机进料口和出料口高差设置,以加快水泥和粗细骨料供料速度,提高工效;

⑶ 具备散装水泥供应的地区,应优先使用散装水泥,以减少浪费和降低使用成本; ⑷ 拌合站应搭设防雨棚,寒冷地区设置暖棚进行防寒冬季施工作业。 ⒍隧道施工生产房屋和生产设施布置 要特别注意防洪、防砸、防沉陷、防坍塌。

(1) 空压机、发电机、变压站和循环水池的圬工基础,必须坐落在稳定基础上且牢固,符合地基承载力要求;通风机房和空压机房应靠近洞口,风、水、电的主要管线路,应按规定一次安装标准,避免在隧道施工后反复更改。同时尽量缩短管路长度,以降低管道摩阻损失,尤其避免出现小角度弯折。

(2) 高山水池应避开隧道轴线两侧30m范围内设置,高差压力满足工作面用水的需要,一般应35m左右高差即可,同时考虑累加(减)隧道正、反坡施工造成的水压。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尽量采用无塔供水,同时管路埋至冻结线以下。

⑶ 水泥库选在地势稍高、干燥通风、便于汽车运行、调头,同时满足与砂石料场、拌合站形成流水作业线。搅拌机应尽量靠近洞口,方便砂、石料上料,便于装车运输。

⑷ 炸药和雷管要分别存放。其库房要选择距离工地300~400m以外的隐蔽地点,并安装避雷装置。其设置的示意见附图。

⑸ 机械队驻地选择,要求便道畅通,水电使用方便。

⑹ 发电机、变电站应设在洞口附近,同时紧邻空压机房。洞内输电距离过长(超过1.8km)时,电压降太大,造成洞内电动机械启动电压不足,效率低,考虑高压进洞,洞内设变电站。供电系统的建立必须符合当地供电局的各项要求,修建前应及时做好防排水系统,在变压器周围设置铁丝网,配电房门窗要封闭严密,以防老鼠等小动物进入。

⒎隧道施工生活房屋布置 ⑴布置原则

生活驻地要首先考虑就地租房,不足或不具备条件修建临时房屋,生活驻地应避开坍方、滑坡落石、泥石流和洪水等威胁;临时房屋的间距布置应符合防火规定,按防雷击规定,装设必要的避雷器;临时房屋构造应适用、坚固、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不漏雨;条件许可时,生活用房要与洞口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职工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生活区要集中紧凑,布局要美观,边线要统一,排水要畅通。以便于管理。同时考虑职工文体活动场地的布置;生活区要靠近水源,在水源四周50m以内不得设厕所、畜圈和垃圾坑等。

⑵施工要求

平整生活区场地并进行人工夯实或机械碾压,达到一定强度,避免房屋搭建后产生不均匀下沉;场地硬化采用C15砼(冬期施工添加防冻剂),厚度为8cm;房屋前后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上抹砂浆。靠近山坡脚一侧排水沟视汇水面积大小,采用浆砌片石水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