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2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间训练专项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段话出自课文《_____》,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后羿射日》等
2.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够找出来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你能够找出来吗? (_________) (_________)
4.联系全文,我们知道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他的双眼变成了__________,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______________,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__________。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
1 / 18
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槭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被撞槭树树围长度为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按照规定,肇事者应赔偿槭树价值980欧元的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5小时,按规定付费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份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棵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 ② ③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2 / 18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B.“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C.“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读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2.“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
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 3.“点睛之笔”在文中指( )
A.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的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B.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文章或绘画传神的精妙之处。
3 / 18
4.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 )向前爬( )再向前爬( )快站起来( )你没看见他们吗( )向他们扑过去( )唉( )你怎么不叫哇( )嗓门要大( )别忘了你不是猫( )你是一只老虎( )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困难——(_______) 放松——(_______) 糊涂——(_______) 灵巧——(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 将就:
3.第(_____)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4.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
4 / 18
5.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凸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地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伸长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时不时地翻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照样子,写词语。
又扁又宽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圆溜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摇摇摆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作的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3.“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5 / 18
4.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很漂亮,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具体介绍。
5.本文对小白鹅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写小白鹅样子的时候采用了_________法,分别从小白鹅的嘴巴、眼睛等方面进行观察描写。写小白鹅习性的时候,采用了__________法,写了它生气、戏水、下蛋的情景。(实验观察 连续观察 长期观察 重点观察)
六、 课外阅读。
( )
①女儿酷爱音乐。
②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
③一天,父亲来到阳台,看到女儿在阳台上,十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女儿从没见过父亲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女儿知道应该铆足劲儿学习。她想,将来一定要考上音乐学院,那样,就可以天天弹钢琴了。
④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灰倒头便睡。
⑤日复一日,女儿不知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却知道父亲的白发已经再也数不清了……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了,女儿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⑥父亲去银行取出了存款,一路上沉醉在喜悦中,却不知道背后跟着一双的眼睛。他走进商店,来到一架钢琴前。这是一架漂亮的立式钢琴,标价一万八。“够了。”他想,于是他叫来售货员。当他满心欢喜地将紧拽在手里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结了他的笑容。
⑦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眸。几天后,父亲拿出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盘。父亲说:“爸爸没用,本来想给你买架真钢琴的……”女儿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爸爸!”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6 / 18
⑧她坐过去,食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括号。
2.用“ ”画出文中表现女儿酷爱音乐的句子。
3.从第④自然段中“裹着一身泥灰倒头便睡”,我读懂了___________,父亲拼命工作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为什么“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你认为女儿不知道什么,又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训练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7 / 18
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 的意思是________ _;“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
八、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陀螺(片段)
①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xuán xuàn)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guì ku.ì)败了。
②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③我的冰尖儿,木工随便旋(xuán xuàn)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zhōng chōng)的.自豪。
④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选文第②段中的“荣誉”一词中,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强调
3.请用波浪线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一旁就你的感受作批注。 4.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内阅读。
8 / 18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鲜艳,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答案。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意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_____) (2)不留一点儿空隙(_____) (3)一阵风拂过(_____)
(4)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_____)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3.作者通过(______),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荡起波纹”,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9 / 18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弥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 站有站相(________)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
10 / 18
_____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_____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画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
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出了地铁,他牵着女
11 / 18
儿上了扶梯。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
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
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回过神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把女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检查了个追,看看地有没有受伤。
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很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两只脚都在不停地流血,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但剧痛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坏下来,他一直沉浸在女几安然无恙的喜悦里。
这位父亲,年仅31岁,叫吴良,来自湖北咸宁通城。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会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读短文,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舍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18
十三、 课内阅读。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匏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科学家的猜想,他们猜想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B.蝙蝠是靠敏锐的视觉在夜间飞行的。 3.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 A.夜里飞行 B.眼睛特别敏锐 C.捕捉飞蛾和蚊子 D.避开障碍物
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18
14 / 18
答案
1、
1.盘古开天地
2. 轻 重 清 浊 上升 下降 3. 缓缓 慢慢
4. 太阳和月亮 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江河
5.示例: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2、
1.①小汽车当场报废② 自己严重脑震荡。③ 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2.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3. 树皮伤害费 受损树皮清理费 见习费 医药费 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B
5.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
1.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应该 2.B 3.A
4.文段介绍了鸟类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假说被提出与证实的大致过程。 4、
1. 容易 紧张 明白 笨拙
2. 是指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形容人没有能力,胆小怕事,懦弱,没本事。 是指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 3. 5 心理 动作
4.:“ , , , ? ! , ? 。 , 。”
写的是老师对“我”表演的指导,同时透露着老师对“我”演技的不满。 5.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年,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15 / 18
写出了“我”盼望已久的心情,为下一段自己的表演作铺垫。 5、1.大 圆 香 脆 好 快 白花花 黑乎乎 红彤彤 2.摇起 瞪起 伸长 怪叫 扑
3.①小白鹅非常漂亮;②小白鹅生气的样子很可爱;③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④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4.小嘴 额上 小眼睛 衣裳(羽毛) 翅膀 小脚 6、 1.纸钢琴
2.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 3. 父亲工作很苦很累 挣钱给女儿买一架钢琴
4.因为父亲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被小偷偷走了,女儿的钢琴买不成了,父亲心里很难过。
5.女儿不知道父亲辛苦挣钱给她买钢琴,钱被偷走的事。但女儿明白父亲对自己浓浓的爱,她知道必须努力报答父亲这份沉重的爱。 7、
1.划去:休息 盼望 裁 载 zháo zhuó lù 须 2.绽放
3.“ , , , , , …… , ! ” 4.是给予、奉献; 索求;
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8、
1.xuán kuì xuàn zhōng 2.D
3.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作者兴奋、自豪的心情。
4.这句话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意在告诉我们不能只依据外表来判断人或物的品质。 9、
16 / 18
1. B D A C 2.叶圣陶
3. 仔细观察 位置 形状 颜色
4.不好。因为“漾”字使句子具有了动感,写出了叶子被风吹过的动态美。 10、
1. cù 突然发生 shān 流泪的样子 tuí 形容败兴的样子 zhāo 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mí 病重快要死了 2. 颓然如泥 轻于鸿毛 坐有坐相
3.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 一丝不苟 母爱的象征。 6.C 11、
1.以 折 竟 像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12、
1.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2.时间:早上9时左右。
地点:北京地铁四号线出口的电梯上。 人物:父亲、女儿。
起因: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经过:电梯上人群摔倒、挤压,一位父亲用力把女儿高高举起。 结果:女儿安然无恙,父亲受伤了。
3.因为那几秒钟,父亲心里想的全是女儿的安危,他在尽自己的一切保护女儿。体会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
17 / 18
4.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我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13、
1.而且 即使……也…… 2.A 3.ACD
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