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敦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敦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作者:闫亚旗 何阿娟 李智慧 张妮娜 李新娟 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11期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漫长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极具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随着文化旅游热度的不断上升,对地方民俗进行调查研究加以开发是目前全域旅游的趋势所需。该文将以敦煌为例,对现存的民俗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旅游市场提出建设性的开发意见。 关键词:民俗文化;敦煌;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1-025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对旅游的期望不再只是停留于普通的观光层面,更多的是追求深层次的文化体验。这使得地方民俗资源的吸引力和开发价值不断上升。“一带一路”的提出,敦煌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已成为我们出行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对其现存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加以开发不仅是目前旅游趋势所需,更是地方文化复兴和传承所需。 1 研究背景

“落后”“愚昧”“迷信”是過去对民俗的普遍认识,自1990年民俗旅游的提出,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向他人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倍受喜爱,各种民俗村、民俗园层出不穷。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中西文化交融互通的见证者却在沉默,民俗文化未得到人们重视,急需我们去挖掘使其绽放光芒!

为了改变敦煌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深层次的挖掘敦煌地方文化,体现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我们对敦煌行政范围内现存民俗文化资源(民间节庆、宗教活动等)的现状、所处环境、开发情况、居民认知、游客好感度等方面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2 敦煌民俗资源现状

敦煌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之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体系。为了使地方文化受到游人注意,延长在敦煌的停留时间,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敦煌现存的25项民俗资源做了分类调查、评价,向市场投放问卷进行游客好感度调查,得出了以下几点:

(1)现存民俗涉及面广,但价值一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现存民俗涉及风俗、礼仪、节庆、庙会、饮食等各个方面,充分提现了敦煌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性。但在资源评价中一、二级资源最为丰富,各占到36%;三级资源只占12%;四级及以上的资源直接为零。

(2)民俗传承中途停滞,造成民俗文化的严重缺失

敦煌自汉代走上历史舞台,在西北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不同的文化、民族在这里相互融合、碰撞。明嘉靖年间嘉峪关的关闭,使得政治重心转移,敦煌被慢慢遗弃,造成地方民俗文化在传承中产生中断,严重影响了地方文化的完整性。 (3)现存民俗地方特色不突出,吸引力不足

敦煌现居居民大多数是清乾隆年间从河西走廊一带移民所来,对敦煌的古老民俗存在认同差异,所带来的家乡民俗开始盛行,这使得敦煌现有民俗与整个河西走廊大同小异,旅游吸引力下降。

(4)宣传力度不足,游客认同感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敦煌目前对于民俗旅游投入较少,多数游客不清楚敦煌民俗现状,认为本地民俗的开发价值不大,感兴趣或愿意体验的客人只占到了58%。 3 敦煌现存民俗资源的开发建议

民俗文化因其独特性而极具脆弱性,在开发时要做好保护工作,不能为了开发而影响资源本身的保存,更不能为了保护而放弃开发。民俗文化的开发对弘扬和发展地方文化有着推动作用,因此结合旅游市场对当地的民俗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行资源摸底、明确地方特色

敦煌地方文化在发展出现过中途停滞,影响了其完整性,因此在旅游开发之前,要进行彻底民俗资源摸底调查,确定适合开发的民俗资源,通过研究决定是否需要将遗失部分通过再造的方式使其完整; 再结合市场研究出适当开发方式,形成自我特色。 (2)商业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旅游开发带来的商业气息,是资源价值在开发过程中最直接的体现。但民俗文化资源在开发时,要将弘扬地方文化作为第一准则,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回报而忽略的文化传承,更不能为了弘扬文化而将民俗开发看作公益事业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投身于民俗资源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寻求民俗发展的良好对策。 (3)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为了体验地方民俗来敦煌的客人不到30%,这使得民俗资源的开发更加艰难。因此大力宣传,提高地方民俗的影响力,增加游客好感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开发过程中可适当地采取“强制参与”的方式(比如将本地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和民俗资源做成套餐,统一呈现给客人;或者在本地文化演出中融入地方民俗)来促进民俗资源开发;当然不能为了追求“强制”过分违背游客意愿,给客人留下不好的旅游体验,事与愿违。 (4)利用现代手段,丰富资源开发方式

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出现,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民俗资源开发的手段。比如当客人刚刚抵达敦煌时,可采用“方言+普通话”的方式以短信的形式表示欢迎;也可将要开发的民俗资源进行整合编排成舞台剧、纪录片等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再或者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与民俗文化做成研学旅游路线等。 4 结语

民俗资源的旅游开发不论是对民俗传承还是经济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古代文明见证者的敦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开发优越性,但地理位置及游客认同度的差异使得本地民俗旅游停滞不前。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敦煌民俗资源开发中去,寻找适合当地的开发模式,让民俗文化之花在敦煌这片沃土上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梁福兴,吴忠军.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谭蝉雪.敦煌民俗[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3]蔡文芳.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与开发途径探析[J].决策探索(下),2018(06):75-76. [4]蒲利利.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