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 2002年2月第25卷第1期Chin V 25.№.1 努力提高战伤救治水平 王正国 战伤(Warwun由)是指在战斗中由敌方武器直接或间接对 人员造成的损害,或困战斗行动及战争环境造成的损伤。在常 规武器战争中,战伤主要是指弹和弹片所致的火器伤(占全 部战伤的印% 95%以上),其他为烧伤、冻伤、爆震伤、冷兵器 伤、压伤和摔伤等。现代战争中,由于致伤武器的多样化,如爆 炸性武器、燃料空气、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动能 武器等,因而使得战伤的伤情亦趋复杂化。 我军在战伤救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自1927年“八一” 南昌后,就开始了火器伤救治的历史,1928年红军在根据 地创办了第一所医院,那时的战伤救治已开始采用了分级救治 的原则;抗日战争中,大部分伤员是在军分区范围内就地治疗, 直至痊愈。在处理火器伤时,注意到采用无菌包扎,暂时和永 久性止血,术架固定,并开始使用托马氏架和石膏绷带,开展了 早期清创,化脓伤口切开引流;战争中,进一步健全了分级 救治的,还提出“村村设医院,家家设病房”的口号,使伤员 得到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抗美援朝战争中,建立了从前线至 东北大后方的完整的分级救治系统,顺利完成了几十万名战伤 伤员的救治,挽救了数以万计的重伤员生命。以后在中印边 境、珍宝岛、西沙群岛自卫战和中越边境冲突等作战中,战伤救 治水平均有所提高,对高原、寒区、热区和渡海作战的战伤救治 组织工作也摸索到一些好的经验。在地震等严重灾害时,参加 救灾的医务人员运用战伤救治的经验.在抢救地震伤伤员上,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70年代以后,我军在战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I临床实践上均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批研究成果,如剖伤弹道学、冲击伤、复 合伤、剖伤休克、外周神经火器伤等分别获得军趴和国家的高 等级奖励;1998年,一本约180万字的<现代战伤外科学)闸世, 标志着我军战伤救治的理论和技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但也应看到,战伤救治工作仍然存 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搜寻伤员还不够现代化,基 本上还停留在靠人搜索查找的水平上;(2)通气、止血、包扎、固 定、后送等急救所需的器材不配套,或数量少,不能满足实际需 要。有些急救器材已显得陈旧或不够先进,通讯联络和搬运后 送工具也较落后;(3)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战伤救治专寡已 退居二线或完全离、退休,中青年外科医生缺乏实践经验,平时 对战伤救治的培训也不够严格和规范,以致实战时常犯许多不 应犯的错误,如:①不能及时发现气道堵塞,以至伤员窒息而 死;②不能正确使用止血带,结扎位置过高、过松、过紧或过久 作者单位400042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太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 所 Ii ——— ———— ・专家论坛・ (应在2 h后松解一次,但有的竞长达十几小时以上仍未松解 过),以致继续出血或引起肢体坏死,或过久再放开后引起止血 带休克,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而死亡;③包扎伤ra不牢靠而发 生松脱,或仅包扎人ra而未包扎出ra,曾有胸部贯通伤伤员的 伤道出口未包扎而死于途中;@未作固定的情况下就进行搬 运,或固定不确实,从而加重损伤;⑤搬运运送中因体位不当 (如脊柱损伤时呈坐姿)而加重损伤,甚至断裂的脊拄因搬运时 错位而造成继发性截瘫;⑥清创切口小,耀层坏死组织清除不 彻底,甚至所有火器伤伤口均作早期缝合,最终导致局部以致 全身感染。凡此种种,都说明战伤救治基本功不扎实,平时训 练很不够;(4)对现代战争的特点、武器的多样性和战伤的复杂 性缺乏认识。因此,在认识上、组织上和技术上均未能确实做 好现代战争条件下战伤救治工作的各项准备。 现就如何提高战伤救治水平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同道们 参考:(1)各级医疗部门,特别是领导机关,要重视战伤救治工 作。由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大的战争.加上市场经 济的强大吸引力,使得许多医院领导和医生耐有较大经济效益 的临床医疗工作十分重视,耐军事斗争的需求却相当淡漠,耐 战伤救治工作不够重视。应当认识到,战争的可能性始终是存 在的,现代战争常无前方和后方之分。以科索沃战争为例,伤 员中90%以上是平民。因此,和地方的医生都要学习和掌 握战伤救治技术;(2)战伤研究不仅要探讨各种损伤的发生机 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战伤救治水平上下功夫,这既是 我们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研究工作的归宿;(3)反复实 践,确实掌握好战伤救治的基本理论和基车技术,如急救技术, 各部位火器伤的处理技术,特殊战伤(如冲击伤、烧伤、复合伤、 冻伤等)的处理方法等等。战伤救治的理论和技术是对成千上 万伤员救治的经验总结,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财富,医 务人员要好好学习和继承;(4)研究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不断总 结新的经验。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对抗,微电子 和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等在后勤保障和 战伤救治中都得到了应用,常规武器与高技术结合,可使其命 中率大为提高。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冲击伤、机械伤、多发伤、 烧伤、复合伤、地雷伤和新武器伤增多的情况,而且呈现突发性 和群体性。多种武器伤可能在同一个伤员身上出现,因此,要 研究这些新问题,掌握新的战伤救治技术,以适应新时期后勤 保障的需求。 如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战伤救治水平必然会有所提 高 (收稿日期:2flOI—O2_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