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生态学名词解释之阿布丰王创作
1.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2.
3.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成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4.
5.
6.
7.
8. 种群:由同种个体所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具有潜在杂交能
力和自己自力的特征、结构和机能的整体,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9. 群落:一按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
括该地区中的植物、植物和微生物.
10.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1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
的营养成份.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缺乏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2. 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
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越耐性的状况都可说是状况或因子.
13. 似昼夜节律:植物在自然界所暗示出来的昼夜节律除由外界因
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动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14. 阿朔夫规律:对夜出性植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
期缩短、对夜出性植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而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日出性植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日出性植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而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15. 生物钟:是植物自身具有的按时机制.
16.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
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7.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8.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9.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20.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21. 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
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22. 贝格曼规律:内温植物、在比力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力年
夜、在比力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力小.
23. 阿伦规律:内温植物身体的凸出部份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
势.
24.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高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25.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26.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27.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到达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28. 相对温度:年夜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最年夜水汽压之差. 29. 饱和差:最年夜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30.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31. 土壤质地:机械成份的组合分歧百分比
32. 哈-温定律:在无限年夜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体的交配机会均等、而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到达遗传平衡.
33.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年夜的种
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分歧的基因型频率将坚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动、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沛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到达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发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晦气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管下来
34. 环境容纳量:对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
最年夜种群值以k暗示、当种群到达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35. 生命表:是记载某一种群或一定命量的同一时间出身的个体,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个体死亡而逐渐减少的统计表.
36. 静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身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
静态过程而或得数据编制得生命表.
37.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按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
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38.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
其复杂性.
39.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份由于受外围影响而暗示出与缀块中
心部份分歧的生态学特
征的现象.
40.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
和变异性.
41. 可继续发展:是既满足今世人的需要、又分歧毛病后代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2.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
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年夜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 rm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43.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呈现的相
互影响
44. -3/2
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收获密度超越一定值时、种
内对资源的竞争不单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45.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捍卫不
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46.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47.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48. 集群:同一种生物的分歧个体,或多或少城市在一定的时期内
生活在一起,从而保证种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这种现象叫集群.
49. 阿里规律:植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和
种群过低或过密或过疏都是晦气的、都可能对种群发生抑制性的影响.
50. 社会品级:一群同种的植物中、每个个体的位置有一定顺序性
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附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品级
51.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
相互排斥的现象.
52. 基础生态位:在没有竞争和捕食调节下,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
的最年夜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53.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54.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动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
据、利用或适应的部份、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55. 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条理均是具有一定生
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称为生态元
56. 存在生态位:在一按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动范围内对某一生态元
存在和可占据的生态位.
57. 非存在生态位:在一按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动范围内、对某一生
态元不存在和不成占据的生态位.
58. 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
资源总和的幅度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59. 生态位重叠:指分歧生态元的生态位之间相重合的水平. 60. 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
一地区生活的.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种分歧.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肯定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不同、使生态位分化.
61. 零增长线: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
和增殖的鸿沟线.
62.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
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
63. 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的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
象叫种群平衡
. 种群年夜迸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
往造成晦气影响
65.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
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竭扩年夜、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66.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
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自己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67. 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舆空间上的连续变动、招致基因频率或
暗示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
68. 趋同适应:分歧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
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69.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
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份歧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分歧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70. 生活型:分歧种类的植物之间或植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
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暗示出相似的类型.
71. 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方面暗示出分歧的类型.
72. 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
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73. K
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到达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
型称作k对策.
74.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年夜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
华包括组成群落的年夜大都生物种类.
75.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
物种称优势种
76.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条理中的优势种.
77.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
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78. 伴生种:为群落罕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
作用.
79.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呈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80. 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比较的估测指标.
81.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82. 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份垂直投影面积占样空中积的百分比 83.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84. 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呈现的频率.
85. 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
量的百分比.
86.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
杂性
87. 生活型谱: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
一个系列
88. 生态等值种:在分歧地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
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 层间植物:群落除自养、自力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条理以外、
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们其实不自力形成条理、而是分别依附各条理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90.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
代的过程
91.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92. 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93. 演替系列:从生物假寓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
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
94.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到达稳定成熟的群落. 95. 陪伴种: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从内的植物种.
96.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依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
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7. 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98. 间接排序:根据群落自己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
等导出笼统轴或群落变动方向的排序.
99. 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
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100.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食物网:分歧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
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101. 102.
物群落.
103.
结构.
104. 105. 106. 107.
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年夜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耗失落、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108.
耗散结构:是指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统可能呈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109. 110. 111. 112.
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产量:生物体的全部或一部份的生物量.
低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总低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净低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失落呼吸所消耗的群落净生产力: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被消耗者消耗流通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 生物学的放年夜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
的量.
113.
失落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14.
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115.
后、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116. 117.
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竭升高的现象.
118.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
119.
休眠: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挡晦气环境同化效率: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标准: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
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120.
量比例、或主植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121.
生的频率.生态学中一般认为有三类标准,即时间、空间和组织标准.
122.
表型可塑性:由于环境对基因型的影响、表型发生变动的能竞争:是指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演替:指在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的、双方
力叫做表型可塑性.
123. 124.
向的、有顺序的变动过程.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125.
稳态: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有害生物:和人类竞争食物或遮蔽所、传布病原体、以人类适应: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内调节:生物细胞不成能在剧烈的变动环境中运行、因此、
部环境、称为稳态.
126.
为食、或用分歧方法威胁人类健康、舒适或安宁的生物.
127. 128.
有机体要采用行动以其内环境的变异性、这一过程称为内调节.
129.
负反馈:年夜大都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年夜致一样的方式起着
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130.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按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
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131.
适合度:是指个体生产能存活后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相对湿度:是指空气的水蒸气含量、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驯化: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动沉水的适应性反应. 气候循环: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动沉水的生理适应性反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地、温度适宜、相对湿度富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
的能力的指标.
132.
含量的比率来暗示.
133. 134.
应.
135.
高、年夜气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136.
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酿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养化.
137.
矿化: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异化: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酿成单体、进
放出来的过程.
138.
而成为矿物成份的过程.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139.
再循环:进入分解者亚系统的有机物质也通过营养级而传
递、但未利用物质、排出物和一些次级产物、又可以成为营养级的输入再次被利用
140.
自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年夜异养生态系统: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构成该系统能量的主流
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141.
则是异养生态系统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