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课题: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关于农村违法占地的调查报告
教育层次:
分 校:
法 学 教 学 点:
日 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关于农村违法占地的调查报告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调查目的:对现农村土地的现实情况及特点,违法使用土地造 成的危害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调查方法:面谈,实际走访,田间实际考察; 调查对象:农民,开发商,村干部,乡领导;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前言: 人人都知道,土地是国之根本,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我国是 人口大国没有粮食将是什么样子!但目前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 地越来越严重,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地现状,特点和规律,减少土地流 失,针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呈上升趋势,主要违法使用土 地和非法占用人员是土地承包人和开发商以及。 (二)特点 1、违法使用土地主要在广大农村和城乡集合部占现有土地的 30﹪ 2、农民在承包地上私自种植非粮食植物(比如载树, )或农田改为 鱼塘和建房,划地,开发商圈地; 3、外出打工,年纪大的农民违法使用土地的占 40﹪,由于左右栽 树无法再种植农作物的占 20﹪,以及开发商占 40﹪; 4、违法使用土地、非法占用土地居高不下,据调查由于外出打工 的人越来越多, 人口老年化越来越重在自家承包地栽树和其它非农业 行为的也会越来越严重,为了加大开发速度也会不断的占用农田,开发商利益驱使圈地也会越来越大。
二、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危害 (一)粮食减少。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 的重大战略问题,与自然灾害相比,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造成的粮食损失更为严重。据统计分 析, (按一村民小组)有 60 亩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按每亩每年 500 公斤粮食计算,一村民小组每年就减少 30000 公斤粮食。所以 说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是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 社会特别是 农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向农业 环境蔓延。违法使用土地使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间接影响气候; (三)粮价飞涨。 由于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 减产,直接导致粮食涨价。 (四)危害危及了耕地保护目标。目前,我国仅有耕地18.27亿亩,经济社会发展势必还要占用部分耕地,加之耕地的后备资源有限,补充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坚守耕地红线的任务本来就十分艰巨。而违规违法征占的大多是优质耕地,并规避了占补平衡,只占不补。如果不坚决遏制违规违法用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将会落空。 (五)危害危及了国家宏观的实施效果。无论“以租代征”、擅自扩区设区、还是未批先占先用,都造成了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的失衡,扰乱了正常的土地供应秩序,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宏观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六)危害危及了社会和谐稳定。首先是危害农民利益。违规违法用地规避补偿安置,农民面临的风险非常大。农民一旦拿不到土地租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被占用的农地又无法复耕,就可能陷入“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其次,违法占地进行非农建设的业主也是有风险的。所谓的“小产权”房,一旦出现产权纠纷、经济纠纷或者面临清理,“小产权”房主的利益也无法保证。再者,各种非农建设特别是工商企业建设,包括一些外企,非法占用农地,没有合法手续,也会引发很多产权和经济纠纷。所有这些,都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七)危害危及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姑息迁就,就可能逐步形成法不责众、法律虚置的局面,对依法行政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及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八)危害危及了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保护耕地、保障发展本来就是国土资源系统和地方各级的共同职责,理应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守住耕地红线。但有些地方没有严格执法,也没有依法行政,缺位,有的甚至成了违规违法用地的主体,严重影响了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或一名公务员,不遵守法律,不依法行政,甚至带头违法,侵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是一种。为局部利益的所谓“因公”违法也是违法。 三、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原因分析。 (一) 无法农作物种植, 由于承包人土地少种地已不能满足家庭开资, 只有离地外出打工, 土地要么栽树或挖塘, 或托付亲友做非农业用途。 (二)不能农作物种植,由于承包人年纪大已不能农业种植。 (三)无奈放弃农作物种植,由于承包人的土地左右原因自己的土地 已无法再种植农作物。 (四)划地,由于规划。 (五)开发商用地,由于利益驱使圈地。 四、对策。 要有效扼制违法用地蔓延上升的势头,光治标不行,治标更要治本,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违法用地的现象分析,主体大都是地方及村级组织,但他们身处发展经济的最前沿,拥有土地的实际支配权,再加上法律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所以,对他们来说,主观上并不想违法用地,客观上也有难言之苦。我们要标本兼治,就要对症下药,主要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继续加大“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社会各界依法用地、管地的法律意识。
(二)继续深化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既要保证改革的到位,又要在实施中不断完善,真正使国土部门有位有为。
(三)加大对地方保护耕地的有效问责。目前虽然有了一系列措施,与地方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离任审计时增加了有关保护耕地内容的审计等等,往往是纸上谈兵,收效甚微。
(四)适当增加后发地区每年建设用地指标。改革开放初期,土地宽松,沿海地区抓住了机遇,大量用地,而内陆地区思想慢一拍,等待观望,耕地完整无损。今天,国家加紧宏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恰在此时,后发地区要寻求经济发展,土地成了瓶颈制约,每年用地指标是杯水车薪,发展成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国家不在用地上支持后发地区经济的发展,两极分化将更趋严重。
(五)建议对生态保护好,耕地保护好的地区实行财政补贴制度。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一。对保护不好的要问责,问到不敢违法用地;对保护好的要重奖,奖到他们宁可不上项目,也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对那些仍然是吃财政饭的地区,国家和省级财政应象过去对贫困县那样,给予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让他们感到保护耕地也有利可图。
(六)国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予以适当倾斜;在建设用地报批费用标准上,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应有区别;在执法监察上,加大下管一级的力度,省查市、市查县、县查乡,这样才有实际效果。换句话说,如果县级发生违法用地现象,市级及市级国土部门负有监管、查处的职责,其震摄作用不言而喻。
(七)法制宣传。 加大土地法等相关法的宣传,做到每个村民及村干部,乡领导, 以及,开发商,都要知法,懂法,依法。
(八)依法执法。 加大打击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 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个人和集体。
(九)优化土地承包,有效合理的利用土地。 根据目前现况让所有进城农民回乡种地是不可能,只有现在把农 民的土地集中成片以承包人名义自愿的情况下转包给他人 (不改变种 植结构) ,开发商不开发的地要无常还给原先农民,谨慎划地。
(十)加大农业投入, 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现在确实还在种植的农民的直
补, 做好基础农田,道路、水利合理化规划建设,解决农民种地难的一系 列问题。 五、总结 在这为期一个月的简单调查中,初步了解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虽然我国开展法治建设已经很多年,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法律意识及实际运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共同不懈的努力。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实践情况 评语 出勤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践单位意见 实践单位(章):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教师意见 审核人(签章):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复审人(签章): 年 月 日 验收人(签章): 年 月 日 教学点初审意见
分校复审意见 省电大抽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