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的思考

对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的思考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信息资源管理是集成信息功能的 管理,它决定着信息资源管理的 任务和目标,规定着信息资源共享的 范围和程度,影响着信息资源管理的 效率和效果。如果说信息技术代表信 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那信息管理体 制则表示信息牛产关系的先进程度。 我们只有建 起与先进信息技术相适 应的信息资源管理,才能有效促 进信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发挥信息 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和 促进作用。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处 在由信息资源建设向信息资源管理转 对实现资源整台 换的时期,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着总 量不足、质量较差、结构失衡、开发有 限、流动不畅和不顺、机制不清、 标准不一等问题;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不完善,信息资源采集重复、共享困 难,开发利用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偏 低。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促进信息资 源科学采集,广泛共享,快速流动,深 度开发,有效利用,优化配置,提高信 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和综合效益,当 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强信息资源管 理,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资源 共享.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 作走上仝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是信息资 源管理的必然趋势 信息资源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只限于对信息本 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而J 义的信息 资源管理。则是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 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 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政 府信息资源管殚、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 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三部分,其中, 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解决信息资源配置、 行政效率和丰十会控制等问题;企业信息 资源管理主要解决信息资源投入、信息 资源与企业业务的捌配、信息资源与决 策效率、信息资源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等问题;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解决信 息资源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服务和 社会成员的信息资源公平问题、信息资 源产权等问题。就我国目前信息资源开 发.利用和管理的现状看,信鼠化建设 正处于从信息资源建没向信息资源管 理转换的时期,信息资源整合是信息管 理的核心,应以优化信息资源结构和整 合信息资源为主要手段,实现由分割的 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向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转变,由单一信息 资源管理向综合信息资源管理转变,由 条条信息资源管理向条块结合的信息 资源管理转变,由单纯的业务系统管理 向广范围的信息资源整合转变。 信息资源管理是在信息资源建设 基础上,运用适应信息资源管理的理 论、技术、组织和规范来持续提升信息 资源应用水平,使信息资源建设过程 中积累起来的信息资源有效发挥其价 值。根据周外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历 程分析,信息资源管理有四个不同的 发展阶段:一是信息的物理控制阶段, 其战略目标是信息的物理控制和程序 效率,管理方法是文本管理、邮件管理 和重要记录的保护等;二是信息的技 术管理阶段.其战略目标是强调对信 息的技术控制,并重视信息的技术控 口董爱荣王迎红 制效率,管理方法是集中的数据处理 部门、文字处理中心、工作站和复 制中心的出现;三是信息资源管理阶 段,其战略目标是视信息为一种战略 性资源,重视信息技术的集成管理,在 方法上重视信息技术的水平管理、商 业规划与信息资源规划的密切联系; 四是知识管理阶段,其战略目标是对 信息资源的物质、技术管理与决策层、 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信息管理整合,在 管理方法t侧重于信息利用与信息技 术的集成、内部与外部信息处理的集 成、信息规划与商业规划的紧密联系。 。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非均衡发展特征。 决定了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不可能循 序渐进地按照上述四个阶段渐次推 进,而更有的可能性是四个阶段在不 同地区、不同领域同时展开,交替作 用。 二、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回顾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从2O 世纪7O年代末至2 l世纪初的这段时间 里,经过单机建设、局域网建设、广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网(城域网)建设和互联网(宽带网)建 设,网络基础设施越来越先进和普及; 信息处理技术经历了字处理、关系型 数据库、消息型数据处理,到目前已进 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更加 丰富,开发利用更具层次性和综合性; 从应用领域与水平看,信息化在经历 了简单字处理和过程控制阶段、企业 数据处理阶段、地区和行业信息服务 阶段后,目前正经历推进电子政务、电 子商务和电子社区阶段,也就是信息 化开始由点(单个用户)、线(行业、地区 信息化)建设向面上的信息资源整合、 管理和综合服务阶段转化。 经过20多年的信息资源建设和发 展,我国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基础设施 和较大规模的用户覆盖能力,建立健 全了相应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为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但由于过去的信息化建设是采取 白下而卜的分散型建设、投资型建设 和采购型建设方式,各省市,各系统相 关部门为适应各自发展的信息化要 求,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都陆续成立了相应的信息组织和管理 机构,不同程度地开发了各自领域和 区域内的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但彼 此之间相互隔绝,形成大量分散异构 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阻 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各部门业 务系统普遍出现建设水平高、应用水 平低的状况,信息资源重复和浪费严 重。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机 构繁多、杂乱,各自为政。导致各部门 信息资源都得不到高效率的开发利 用,在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同时. 也制约了信息化进程和信息资源作用 的有效发挥,了信息资源应用能 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十一五”期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快速增 强信息化的带动能力,而加强信息资 源管理,整合机构,谋求资源共享,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 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 观需要。 三、联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断裂 链是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是投资建设的 信息资源或者是由直接管理的信 息资源,它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政 府行政管理的基础、科学决策的依据 和联系公众的纽带。据统计,目前各级 部门大约集聚了全社会信息资源 总量的80%,这些信息资源常常比一 般的信息资源更有价值,质量和可信 度较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加强管理和综合 利用好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发展 面临的一大问题,解决得好,可有效推 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促进职能转 变和提高办事效率。 我国信息化经过早期推行办 公自动化系统和上世纪末上网工 程等发展阶段,具备了相当的信息化 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和能 力不断提高,但是部门对信息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相对薄弱,特别是 缺乏部门间信息资源的有效共 享。信息化建设初期,各地区、各部门 大都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认识水平 和可争取到的经费来实施信息化,推 进过程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尤其是 涉及管理业务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 利用,常常从维护自身权力的角度出 发,从平台选择、功能设计到数据组织 都自成一统。加之各条块经济、技术和 人才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又缺乏整体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化建 设水平参差不齐。各部门“信息系统” 彼此孤立,成为信息资源共享上的隔 离屏障,阻断了条块信息共享的链条, 难以建立协调运行的政务管理信息系 统。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在跨部门基础 信息资源共建卜启动了四大基础数据 库建设工作,但推进效果不够理想,已 经成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 颈,制约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 社区等主要应用的深入发展。 近年来,太原市积极推进信息化 建设,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 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以及农业、教 育、科技、民政、社会保障等信息化基 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 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存在的“信 息荒岛”、“信息孤岛”、“信息壁垒,”和 “信息鸿沟”等问题,制约了信息资源 有效开发和高效使用。尽快实现分布 在各级机关信息资源的有效采 集、交换、共享和应用,建立全市信息 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 务机制和规程,联结信息资源开发利 用断裂链,从而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 提供技术平台支撑、信息资源支撑和 信息化软环境支撑,已成为整合信息 资源的主要任务。 四、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是推进资源整合的制度保障 1、创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及时明确各部门在电子政务框架 中的具体位置和分丁,在信息资源综合 开发利用中的职责.明确本部门与其他 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范围等,界 定门户网站、内网、与互联网的关 系,整合已有资源,促进综合应用。要进 一步明确信息管理职能,有效发挥 在信息资源管理中规划、组织、协 调、监督和指导职能。规划职能主要是 研究制订信息化发展战略,编制中长期 规划、年度计划,提出信息化建设 中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指导、 实施保障措施以及操作技术标准等。组 织职能主要是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信 息化、法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划的具体执行;审批投资项目,协调解 决信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政 府信息化的工作标准与规范;组织网络 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广,信息化宣 传与教育等等。协调职能是通过对 信鼠资源优化配置、有序状态的维持, 保障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监督 职能主要是监督检查信息机构对国家 信息化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信息资 源开发与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管 理、信息安全与保密等综合性条例、规 定和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把信息 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并 通过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对部门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进行必 要的监控,以达到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业务流程重组,使其始终与信 息化总体目标要求相一致。指导职能主 要是要坚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 工作的战略规划、大政方针和法律法 规,并根据本部门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与 计划,指导并落实具体信息化建设和信 息资源管理工作。 2、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和信息 资源整合,应坚持以满足应用为前提, 以制度化建设为手段,以分工协作为 途径,以标准化为保障,全面促进信息 资源有效整合、合理开发、科学管理、 综合利用。一是要坚持应用需求,在调 查和分析各部门应用的业务流程的基 础上,认真梳理各部门间信息交换与 共享的内在需求,从而构建各部门问 信息交换框架。二是要坚持资源管理 制度化,要把各部门间信息交换制度 化,把为其他部门提供有关信息列入 部门的职责范围,以推动各部门之间 的信息交换。三是要坚持分工与合作 相统一,建立基础信息资源、专业信息 资源分工合作制度,发挥各部门信息 资源开发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结构,相 互配合,共建共享,避免重复浪费,相 互推诿,发挥整体效益。四是要实现信 息标准化,建立信息资源采集、加工、 存储、交换、发布标准规范,满足信息 共享的技术要求。 3、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联结信息孤 岛,是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核心,要兼 顾信息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对 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合理整 合:并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 开发新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 值。解决信息孤岛有许多种方法,基础 架构平台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 主要是通过门户整合、数据整合、应用 整合、内容整合、流程整合,来搭建一 个上接应用平台与应用软件,下承系 统平台的通用平台,并在新的信息交 换与共享平台上实现信息资源最大增 值。为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 共享,实现政务协同,从而保障全社会 信息资源供给,提供及时有效的便民 服务,必须加快政务统一平台建设,尽 快实现政务部门网络和业务系统的互 联互通。要充分考虑业务应用和需求, 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环境, 构建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业 务。各部门信息中心以及各类信 息机构接受同级以上信息资源管理中 心的业务领导,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与 各部门信息中心通过政务信息网络 (夕 网平台、内网平台)互联互通,建立 业务协作关系,实现部门之间的 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信息资源 按规划实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基础性的数据库集中建设,各部 门共享;专业业务性的数据库分布建 设,各部门按需要有条件共享。基础数 据采集由业务主管部门一家采集提供 各部门共享,保证数据源头单一性及 数据的准确性。部门内部通过政 务内网门户网站及政务门户网站 服务,实施信息资源共享服务,面向公 众的信息应在门户网站发布 并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为此,要坚决 打破信息资源部门产权化现象,消除 信息壁垒,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 律法规,有效规范各信息系统资源开 发、利用和服务行为,促进资源互联互 通、高度共享。 4、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法规及 标准规范 信息公开是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 共享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制定相应 的信息资源管理、法规和标准,才 能规范各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 理等行为。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法 规及标准规范,可参照或选用国家或 国际标准,出台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 范体系,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交换与共 享问题,起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 容:一是界定各级信息资源管理 部门的职责以及与各部门信息中心的 分工;二是建立建设国家级基础数据 库以及共享该数据库相关各部门的职 责分工制度;三是规范各部门提供共 享信息的内容,提供范围、条件;四是 信息资源采集、登记注册、加工、储存、 交换与发布管理制度;五是信息资源 交换与服务结算和监督制度;六是政 府机构信息主管和组织机构设置制 度;七是对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总体梳 理和规划;八是界定各部门保密信息、 内部共享信息、公共信息的范畴,并根 据信息的不同性质制定有差别的公开 与保密级别。凡不属于保密的都应在 公开的范畴,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 准确地公告和发布,以方便其他部门 共享。 (作者单位:太原市经济信息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