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用料组成及压实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料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实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前挖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及主要机具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业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劳动力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承层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放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备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料和石灰的拌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摊铺灰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碾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养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质量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检测验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施工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1、华阴汽车客运站工程施工图纸 2、华阴汽车客运站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3、华阴汽车客运站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4、《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五版)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二、工程概况
华阴汽车客运站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油港村,华岳路以东,北环路
以南。总建筑面积为㎡ 。
本工程由华阴汽车运输公司建设;陕西方宇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工程监理;西安圣苑建筑景观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西安中勘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勘察;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施工总承包建设。其中站务楼为框架结构,±相当于绝对标高为。第一次开挖标高为。第二次开挖高度。横向为,宽度为,纵向长度为,宽度为。基槽面积约为㎡。
灰土垫层全部采用3:7灰土压实,灰土垫层厚度50mm、压实土方量
1958m³,灰土顶标高为米,压实系数为。 三、用料组成及压实标准
用料组成
灰土系用一定量的石灰与土拌合夯压而成,其强度随时间缓慢增长,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和不渗水性(为原土的10~13倍),灰土体积比设计为3:7。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有机含量不大于5%,土块粒径不大于15mm。石灰采用熟石灰粉,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含氧化钙70%以上,使用前3~4d消解并过筛,其粒径不应大于5mm,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含水量的控制是关键环节,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ωop±2%(一般最优含水量为14%~18%)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压实标准
地基基底换填灰土,采用25T震动压路机碾压,压实系数≧。 施工前挖土
二次开挖完成后,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小翻斗车配合人工基底找平,并用水准仪控制设计高程。按照检验标准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3:7灰土填筑施工。验收标准见下表:
四、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根据勘察报告结论,按照施工图纸要求二次开挖挖除挖至设计标高后,对本工程处理方法为3:7灰土进行换填。基槽采用大型机械开挖。根据现场验结论确定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250mm,要求现场在侧壁上每隔5m设置腰杆,配合钢尺层层检验,灰土顶标高为基础垫层底标高。 材料及主要机具准备 、认真熟悉施工图纸。 、材料准备
土:优先选用基槽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杂质,土内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土粒必须过筛,要求其颗粒不大于15mm,含水率20%~2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若土壤含水率不满足要求可适当洒水湿润。
石灰:采用新鲜消石灰粉,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施工机具准备设备、仪器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压路机 装载机 装载机 筛土机 平土机 挖掘机 经纬仪 自动水准仪 蛙式打夯机 型号 25t 50 30 普通 250 普通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1 1 1 2 2 备注 10 旋耕机 普通 台 1 作业条件
灰土回填之前,必须先进行钎探并按设计和勘察单位要求处理完基层,并办理验槽及桩基验收手续,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等检验,如有孔洞、沟、井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基槽底的杂物已清理干净。两侧设一定坡度,防止振捣时塌方。 劳动力准备
1、主要作业人员10人次。
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接受施工技术交底。
五、施工工艺
3:7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下承层施工→施工放样→备料拌料→摊铺灰土→整平及轻压→整修→辗压→接缝处和调头处的处理→养护
、下承层施工
铺设灰土前须先进行下承层土壤辗压,视现场土壤情况,弱含水率较小可以提前适当浇水湿润,若下承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因辗压出现橡皮土现象,可适当晾晒1~2天。
、施工放样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每隔20m钉出中线和边线桩,并在桩上标注出虚铺厚度标高,拉工程线作为基准线,控制填筑高程。
、备料
、采集土前,应先将树木、草皮、杂土等杂物清除干净。 、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或进行粉碎后使用。
、土体和白灰均应过筛,过筛后的土体粒径不得大于15mm,石灰粒径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石灰块或含有过多水分。
土料和石灰的拌和
将运进来过筛后的土壤和石灰进行体积比为3:7的比例用挖机现场拌合均匀。
灰土中不得含有粒径过大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mm。灰土拌和必须均匀,颜色要一致,并控制好灰土的含水量,以手攥成团,从一米左右高出自由落下后散落为宜。土中不得含有有机物或建筑垃圾。
摊铺灰土
三七灰土施工时每层摊铺虚铺厚度小于等于250mm,层层辗压密实,本工程换填厚度为。
、摊铺土应在摊铺前一天进行。摊铺面积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摊铺、碾压成型即可。
、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 力求平整。 、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 整形
、三七灰土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铲车配合人工进行初铺找平,依照工程线和边桩控制虚铺高度,每层虚铺高度不大于250mm。
、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碾压
、换填碾压时,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的操作程序,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
、初压(即静压)采用25t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先静压两遍,起整平和稳定混合料的作用。
、复压时打开振动装置,弱振两遍,强振两遍,当压实密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复压停止。
、终压时压路机静压1~2遍。
、碾压时,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c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灰土,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养护
三七灰土压实后,浇水湿润灰土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3天,期间注意防止灰
土水分流失。
六、质量标准
回填必须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250mm,夯实系数不小于,换填夯实后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60kpa。
基本项目:级配石配料均匀正确、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分层留槎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严整。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²以上工程,每100m²至少1点,3000 m²以上工程,每300 m²至少1点。每一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允许偏差:换填土层顶面标高允许偏差为±15mm,表面平整度为15mm。
七、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技术要求
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碾压夯实,表面无松散、翘皮。
分层留接茬方法正确,接茬密实、平整。
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每层虚土从留缝处向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25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压实。
质量保证措施
按设计标高尺寸挖除原地面软质土后,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灰土填筑施工。
配料、拌合由试验员现场盯班,严格控制灰土的比例不超出验收标准。拌合均匀,颜色一致。
由现场施工员、专业技术员和安质员共同检查接茬台阶留置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在进行填筑。碾压成型后专门对接茬处进行密实度检测试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因本工程施工正处于雨季,施工过程中,材料要求严格控制含水率,防止雨淋,对于准备使用的材料应采用塑料布进行覆盖,已经拌和好的灰土当天用
完,严禁过夜次日使用。
八、检测验收
灰土地基质量验收标准如下:
基础换填灰土,必须层层检测试验,并做记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的填筑施工。
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在施工土(或灰土)垫层进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 检验数量:《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对灰土、砂和砂石、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等地基,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²以上的工程每100m²至少有1点,3000m²以上的工程,每300m²至少有1点。 质量要求:灰土垫层的压实系数λc应大于,干重度γd≥∕m³。
检验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压实系数检验采用环刀法。用环刀法取样,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取样时应事先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将环刀整个挖出,用切土刀将环刀外侧土样削掉,用钢丝锯整平环刀两端土样。取出环刀内土,编号,装入密封袋内。
九、施工注意事项
找平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尽量避免雨天施工,(若无法避免,应提前做好防雨排水准备), -10℃以下天气不允许施工。
灰土地基换填完工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回填基坑,防止受水浸湿或晒裂,否则应临时遮盖。
分段铺设灰土时,要严格执行留置接茬的规定,接茬的茬子应垂直切齐,切成台阶形式,台阶高度不大于,宽度不大于。
石灰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土料中不应含草根、杂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