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来源:叨叨游戏网
 CHIEN KUO ASIA .LTD 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第一节 前言 预应力砼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大、质量可靠、造价便宜、检验方便、施工速度快,对地质适应性好,工地施工文明等诸多优点,在沿海地区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前景广阔。根据公司今年的销售量,可以肯定地说,管桩是“好桩”——一种很好的桩基材料。 在管桩的推广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桩损坏的问题。那么管桩损坏原因何在?公正地讲,施工中管桩损坏问题主要矛盾在于施工。以三七开而论,则三分是管桩质量问题,七分是施工上问题。如果管桩的生产制作和施工都严格遵循标准和规范,那么管桩的损坏率可以降低到万分之几的程度,但不可能为零。因为这与勘察设计还有关系。若地质勘察报告提供数据不准,或设计单位桩型选择与持力层选取择不正确,都将导致管桩损坏或承载力不足等质量问题。因此,好桩并不必然产生“桩好”的结果。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作为一名管桩的销售员工,具备对管桩产品好的信心是前提,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管桩生产、运输、装卸、施工、开挖验收,以及勘察设计等诸多因素对管桩最终成形的影响。那么了解管桩损坏的各种情况,及时预防,不盲目无知,既对工程负责,又有利于销售货款的回收,产生“好桩、桩好、销售越来越好”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管桩施工的几种方法及优缺点 一、桩基基础工程沉桩施工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锤击沉桩法[自落锤、单动蒸汽锤、柴油锤(导杆式柴油锤、筒式柴油锤)] 2、静力压桩法(顶部施压法,侧向夹紧施压法) 3、中掘沉桩法(半中掘沉桩、半锤击沉桩法) 4、植桩法(预钻孔,再放入管桩的方法) 5、水冲沉桩法 二、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 1、目前施工采用最多的是“锤击法”(以柴油锤为主): 柴油锤,1938年由西德DELMAG公司首先开发,很快在世界各地推广供用,积60多年的经验,锤型从0.5T—12T,设备已十分成熟,它的优点是:施工灵活、进退场容易,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地层穿透性好。 CHIEN KUO ASIA .LTD 缺点是:噪音、油烟造成环境污染,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桩头打烂和裂缝,施工质量受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 2、“静力压桩法”: 优点:(1)施工时桩承载力具有可视性和可控性。 压桩力和油压是呈正比例关系,油压表显示的压力值即代表压桩时的压桩力。从两个方面认识这个优点: A、每根桩都要满足终压条件后才能停止施压,相当于每根桩进行了静载试验。 B、静力压桩应用于施工摩擦端承桩时,桩周围的摩擦力会增加。 (1) 成桩质量好; (2) 压桩速度快; (3) 环保型施工方法:无噪音及环境污染,无震动。 缺点: (1) 静压桩机是“庞然大物”,进退场不容易,费用高。 (2) 自重大,对施工场地要求高,甲方对场地回填成本大。 (3) 挤土作用明显,容易陷机,影响施工进度。挤断邻近已施工桩。 (4) 抱压桩机夹具不圆,夹块对数少,使管桩受力不均,严重应力集中造成管桩夹碎,夹裂。 3、“中掘法”、“植桩法”、“水冲沉桩法”应用较少,一般应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上,通常采用这些方法的成本较高,造价大。但可以减少挤土效应,克服特殊地层中的沉桩困难。 第三节 管桩产品质量问题综述 1、端板坡口尺寸偏小 原因:未按设计要求加工,端板加工验收不认真。 危害:焊缝厚度得不到保证,接头质量差。 2、镦头强度损失大。 原因:镦头强度损失大。 危害:预应力不均,桩身耐打性差 3、桩身麻面 原因:桩模内侧不平,存在麻点,锈蚀 危害:外观难看。 4、桩身合缝漏浆 原因:桩模合口间隙大或止浆措施不好 CHIEN KUO ASIA .LTD 危害:打桩时桩头极易破碎。 5、桩壁太薄 原因:混凝土量不足,浮浆太多。 危害:桩耐打性差。 6、桩身纵向弯曲,呈香蕉形状 原因:偏心张拉应力不均,长细比大。 危害:接桩不直,打桩易折断。 7、桩壁太薄 原因:混凝土量不足,浮浆太多。 危害:桩耐打性差。 8、桩身出现纵横裂纹 原因:吊装、堆放、运输不当,堆放支点不合理。层数过多,碰撞。 危害:打桩易断桩。 9、桩身吊装桩裂 原因:应力张拉不足。 第四节 管桩施工质量问题综述 施工质量包括打桩质量、吊装、运输、堆放及打桩后的土方开挖,修筑承台的质量问题。 1、桩身倾斜超过规范(一般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5‰) 原因: (1)管桩未用经纬仪校正,桩机导杆不直。 (2)插桩马虎,第一节桩倾斜过大。 (3)桩身本是香蕉形。 (4)淤泥土层中开始沉桩,一锤下去几米,桩身易倾斜。 (5)施工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 (6)桩垫不平,使桩顶面倾斜从而造成桩身倾斜。 (7)遇有孤石和障碍物,使桩尖跑位桩身倾斜。 (8)打桩顺序不当,挤桩形成倾斜。 (9)钻孔植桩,孔斜则桩倾斜。 (10)开挖基坑时桩周土体高差悬殊造成倾斜。 2、桩头碎裂(常见事故) CHIEN KUO ASIA .LTD 原因: (1)柴油锤选用不当,过重或过轻。 (2)桩帽太小,桩头与桩帽之间没有间隙,或太大,偏心受力。 (3)桩帽衬垫太薄或未加衬垫,或衬垫失去弹性不及时更换。 (4)桩身倾斜、偏心锤击,压力不正。 (5)打桩机倾斜,偏心受力。 (6)遇到硬层,贯入度过小,压桩力过大。 (7)锤击数(每米)过多,混凝土疲劳破坏。 (8)在厚粘土层中停置时间太久再施打时措施不当。 (9)送桩器尺寸不合适或倾斜送桩。 3、桩身断裂,包括出现纵、横向裂纹。 原因: (1)接桩时焊接质量不好引起接头开裂。(坡口小) (2)桩身强度不足,如应力不够,砼强度差。 (3)打桩锤选择不当,过重。 (4)桩身因吊装、运输中出现裂缝未发现,沉桩过程中加剧。 (5)在“上软下硬,软硬突变”的地质条件下易断桩。出现拉应力大于管桩张拉应力。如温洲中学桩基。 (6)桩身弯曲过大,偏心锤击或压桩。 (7)桩身入土超过3米,硬行校桩而将桩扳断。 (8)开挖时被反铲等施工机械碰撞。 (9)边坡滑移可使成片桩桩身打断。 (10)土方开挖顺序不当,或基坑边堆土,土方不外运引起土体滑移造成桩身断裂。 4、桩尖破损——“跪桩” “绍兴新世纪广场”为例,沉桩90米,贯入度不够。 原因: (1) 桩尖穿越基岩受损。 (2) 持力层地形走向复杂,坡度较大,桩尖滑移碎。 5、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通常指贯入度和持力层) 原因: (1) 勘察资料有误。 (2) 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如选择持力层太软弱,贯入度太大,或选择的持力层太硬(如中风化岩层)桩打入是不现实的事。 (3) 沉桩遇有障碍物或厚度较大,局部极密集的硬层。 CHIEN KUO ASIA .LTD (4) 桩棰先用太小或过大,或桩董压力性能不足。 (5) 沉桩过程中间歇时间过长,无法再沉桩。(一般要求连续沉桩,间歇时间以24小时为限)。 第五节 锤击管桩应注意几个问题 1、在掌握工程管桩的规格型号、总延米数、单组桩长、设计配桩的基础上,应当了解管桩的单桩设计承载力,沉桩控制标准,建筑物的构造及层数,地质构造的大致情况。 2、了解施工单位进场的施工机械,判断该锤型选择是否合适。施工人员的素质、设备性能状况、桩帽使用是否合理。 3、锤重选择参考表 锤 型 项目 参数 冲击部分重(KN) 锤的动力性能 总重(KN) 冲击力(KN) 常用冲程(m) 适用的预应力管桩外径(mm) 粘一般进入深度(m) 性桩尖可达的静力触土 探平均值(PS值) 持力层 砂一般进入深度(m) 土 桩尖标贯数(N) 岩桩尖可强风化 中风化 0.5-1.0 15-25 0.5-1.0 20-30 0.5 2-3 1.0-2.0 30-40 0.5-1.0 1.5-2.5 40-45 1.0-2.0 3-5 2.0-3.0 50 2.0-3.0 4-8 5000-10000 300-400 1.0-2.0 3 350-450 1.5-2.5 4 18 18 42 柴 油 锤 25 25 65 32 32 72 46 46 96 62 62 180 1000~2000 1800~2000 3000~4000 4000~5000 6000~10000 1.8~2.3 400-500 2.0-3.0 5 450-550- 2.5-3.5 >5 550-600 3.0-5.0 >5 石 进入 常用的控制贯入度(cm/10击) 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KN) 400-1200 800-1600 1600-2000 3000-5000 CHIEN KUO ASIA .LTD 第六节 静压管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掌握工程用管桩规格型号、总用量,单组桩长及设计配桩的基础上,应当了解管桩的单桩设计承载力,压桩时的终压值,建筑物的构造及层数,以及地质的大致情况。 2、了解施工单位进场的静压桩机,是顶压式还是抱压式?一般来说,对管桩,尤其是薄壁管桩,顶压式最好。压桩力通常为设计承载力值的1.3-2.0倍范围内。不可过分提高压桩力。 3、了解静压桩机施工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桩机性能,送桩器底部的平整度。 4、 注意施工过程中是否容易陷机。这与场地承耐力和桩机自身接地面积有关。 陷机挤断桩:(如图) 原土层面 已施工桩 陷机压桩 破土后土流动的方向 隆起地面 正在施工桩 压桩机 第七节 销售人员容易对管桩产品和施工产生的几个误区 1、片面相信工地施工人员的说法。 施工人员往往说:“我一向都是这么打,也没有打烂。”或“这工地前面几根桩也是这么打,也没有打烂。”从而断定是桩的质量问题。这种说法不专业,也是不负责任的。桩机损坏应从前面所述的原因去分析,才能得到结论。 2、不注意问题桩的现场了解,现场观察。 公司派驻现场管理员很重要,施工过程中全候的跟踪:必须掌握桩断裂前的迹象,这是很关键的第一手资料,否则桩损坏到一定程度后,难以查出原因。 3、过分强调“服务意识”,不能据理力争,不利于解决问题。 4、责任不明,盲目摆平,不顾工程质量或长远打算。 5、 打桩结束,缺乏对桩基开挖情况的了解和关心。 桩基开挖也容易对管桩产生影响。开挖过程中提出建议或提醒施工单位遵循开挖方案和土方开挖的有关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