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吉林交通科技》 2002第1期 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崔国成 延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延吉133001) 【内容摘要】 灌注桩是公路桥梁基础的常见形式,它的优点是工程量少、进度快、投资省,但在施工中则 需要精 操作和严格管理。文章针对灌注桩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断桩、坍孔、缩孔、卡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 出了防治措施。 【主题词】桥灌泉・桩施工质量・事故措施分析 2坍孔 灌注桩是公路桥梁基础的一种常见形式,属隐蔽工 程。桩基础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繁重的土石开挖、抽水、 围堰工作。工程量少,进度快,投资省。缺点是:整个施工 过程中,孔和桩的形成是隐蔽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没 有精心的施工操作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往往会出现很多 的质量事故,达不到质量标准,甚至完全失败。灌注桩的 成 L方式一般有钻、拧孔、沉管、爆扩桩等。下面谈谈钻 L 灌注桩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措施。 1断桩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断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对待。产生断桩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导管进水。是由于导管提漏或导管接头处不 严,孔内的水从导管底口或导管接头处进人导管。首先应 判断进水的原因。如果是因导管提漏进水,则需根据实际 情况.拔出原管重新下管或用原导管插人续箍,灌注前必 须将进人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吸出。若因导管接头处不 严而从中间进水.应查清进水的准确位置,然后将导管内 的水抽尽,将导管外的水抽至低于进水口处2—3m,再续 灌混凝土,并边灌边提升导管。 1.2埋管。是由于导管埋深过太及灌注时间长,导 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的摩 阻力.造成埋管事故。导管提升困难,甚至拔不出来,也容 易产生断桩现象。因此,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控制 埋置深度并加快灌注进度,要在混凝土中掺人缓凝剂。 1.3堵管。是发生断桩的叉一重要因素,应根据具 体情况分别对待。如果已灌方量不多,可暂停灌注,重新 架设钻机钻到设计深度;如果已灌方量较多,比如清除某 桥,在灌注2/3工程量后发生断桩,则需拔出导管,将直 径略小于 L径的钢护筒节节焊接吊人孔中,直到断处。在 钢管中灌高强水泥砂浆,将孔中泥浆抽尽,然后清除沉 渣,再继续灌注。经补救后,此桩的承载能力仍然很大。 此外.一些非人为因素:比如机械故障、停电等都可 以导致断桩。因此在灌桩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坍孔是钻孔灌注桩中常见的故障,对桩基工程质量 有很大影响。 2.1 灌桩过程中发生坍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发生坍孔现象.一般可用吸泥机 吸出孔中泥水,如不再发生坍孔,可恢复正常箍注。若坍 孔不止,应将导管拔出. 粘土回填,再重新钻孔 清 L 后,下导管重新灌注。 2.2成孔过程中坍孔 产生原因:护筒埋置太浅,下端漏水;松软地层钻进 太快以及成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待时间长等。坍孔不 严重时.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同时采取改善泥浆性 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严重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重钻。 3缩孔 导致缩孔的原因:塑性土遇水膨胀使 L径缩小或者 钻头严重磨耗使孔径越来越小。对已发生的缩孔情况,应 在该处用钻锥土、并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同时应及时焊 补钻锥并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 4卡钻 造成卡钻的原因有很多.钻头直径不一、焊补超限 导致孔小钻头太、坍 L落石或工具掉落孔内卡住钻头、在 软弱地层中发生严重吸钻现象等都会造成卡钻现象。卡 钻后,首先查看钻头是否仍能向上移动。如果仍能移动, 可上、下提动钻头并左右反复摆动大绳.使钻头转动后沿 其轨道拔出。若不能移动,则可利用千斤顶等办法将钻头 强行提出.将障碍物破碎或挤压人 L壁,然后再继续钻 孔。 除了 上介绍的病害,还有掉钻、流砂、钻孔偏斜等 病害。遇到事故后,应认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处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进行并不断积累经 验。 (收稿日期:2001.12.20)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