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g) 红晕(yūn) 宽宥(yòu) 汲取(jí) ....B.沆砀(hàng) 鲜妍(yán) 游弋(yì) 骈进(bìng) ....C.妖娆(ráo) 栖息(qī) 亵渎(xiè) 睿智(ruì) ....D.佝偻(gōu) 风骚(sāo) 皓月(hào) 层累(lé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俊俏 候选人 大廷广众 妙手偶得 B.劳碌 工笔画 美不胜收 平易近人 C.云宵 仪仗队 俯仰生姿 丰功伟绩 D.硬朗 斑马线 喜出望外 讴心沥血
3、下列句子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说了一大堆,可惜言不及义。 ....
B.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C.捕头自知说错了话,忙喏喏连声出去了。 ....D.那位女演员有些扭捏作态,怪不得观众不喜欢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1 / 9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④②③ D.③①⑤④② 7、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6)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塞外的冰雪世界想象成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 / 9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北宋散文家,此文为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2)泉香而酒洌 .(3)杂然而前陈者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则必即丰乐以饮 .
2.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甲)(乙)两文都写了谁的哪些事情?
4.(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户外运动,当遵守法纪敬畏自然
3 / 9
盛玉雷
①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其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②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有人为了逃..避景点门票,在未开发的区域追求刺激;有人拒绝大众化的旅游路线,追求不顾风险的自然体验;有人在经验和装备都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启“说走就走”的户外探险……每一起户外运动爱好者被困、失联、遇难的事故,都打破了敬畏自然、爱护生命、遵守法规的出行原则,都耗费了救援力量和公共资源高速运转的巨额成本,不仅严重威胁自身安全,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③参与户外运动,需要我们懂得,再罕见的风景也不及生命的珍贵。近日,一则“90后小伙在羌塘无人区失联50天被找到,却拒绝接受行政处罚”的新闻,最终以“穿越者认罚,交齐了5000元罚款”而落下帷幕。该事件一连串的波折引发的公众讨论,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在此次穿越无人区的三人小团队中,有人曾成功纵穿羌塘,有人曾攀登过雪山高峰,堪称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正是那些极限挑战与奇特经历,推涨了他们自我挑战的勇气和底气。但勇敢不是逞强,冒险不是弄险。尽管那位失联的穿越者创造了“断粮7天,只能吃草根、苔藓”的生命奇迹,这样的户外运动却不值得提倡,更何况一行人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活动属于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
④追求挑战乐趣,需要我们牢记,再遥远的眺望也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有生态人士指出,一个易拉罐被大自然完全分解需要200年,塑料制品需要1000年,一个玻璃瓶需要长达200万年。对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而言,宁静才是最大的守护。青藏高原西北部的羌塘荒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探险者在无人区的一举一动,比如留下一张包装纸、扔掉一个干粮袋、点燃一堆柴火,都会变成高寒地区的一道疤痕,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损失。可以说,以亲近自然之名行破坏自然之举,既不是户外运动的风向标,也绝不会成为极限运动的功勋章。
⑤每个人都有探索远方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为代价。我们乐于见到失联小伙最终得救的暖心,也欣慰于非法穿越无人区的行为受到处罚,但不接受“拒不认错”的任性。事实上,违
4 / 9
规犯险穿越等越轨行为,不会被真正成熟自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所认同,也不会被日臻完善的法律法规所容忍。当户外运动爱好者以身犯险,及时进行援助不是“迁就”,而是尊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当户外运动爱好者被救脱险,严厉进行处罚不是“伤口撒盐”,而是划出清晰的法律红线。
⑥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数百人进入过太空。矢志探索的魅力,就表现在永不言弃的心志、突破极限的精彩。这些活动都突破了人生的边界,却绝不碰触道德法律的底线。而这,也应该成为每一项极限运动的自我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7日)
1.为什么作者认为“冒险户外运动是碰触道德底线的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户外项目越来越刺激,安全之弦却没有越绷越紧;部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越来越广,安全印记却没有越来越清晰。 3.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喜欢户外运动吗?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
韩青
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嘉的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嘉也被免罪。是仪
5 / 9
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
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 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
D.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6 / 9
A.南宋文天样,无视威逼利诱,誓死不降元军。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D.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终成大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的前提是保持了心灵的澄澈。 C.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只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D.本文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李明上初中后爸妈,请奶奶来陪读。奶奶没什么文化,每天就买菜做饭,和小李谈不来;爸妈忙于工作,只有在给李明的作业签字的时候他们才过问一下他的学习。李明向外公抱怨家里缺乏爱。外公说:家人之间可不会把“我爱你”三个字常挂在嘴巴哦。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深度思考。
②要运用恰当的开头和结尾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悟或者思考。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7 / 9
参:
一 C B B A C D
(1)恨别鸟惊心 (2)江入大荒流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只有香如故 (6)在乎山水之间也 (7)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
1.(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跟着,跟随。(5)就,靠近,到。
2.(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3.叙写了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期间游醉翁亭、游醒心亭的事情。
4.(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或:“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 三
1.冒险户外运动漠视了生命的珍贵,有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公众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等危害
2.不能。“一些”和“一部分”表明只是一部分户外运动者追求刺激、足迹广泛但安全意识却很淡薄,使得论证语言更准确、严密;若删去范围就会扩大为全部的户外运动项目和全部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符合客观实际
3.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生态人士的观点以及几种难以自然分解的废弃物的事例,揭示了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现实,具体详细地论证
8 / 9
了我们在追求挑战乐趣的同时,也应该留意脚下的土地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喜欢。户外运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让人能够在拥抱自然的同时不断挑战自我,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但大多数的户外运动者只是一味地追求冒险、刺激的自身感受,却忽略了其违法、冒险的户外行为给自身、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作为一个真正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们应该遵纪守法敬畏自然,在享受户外运动带来的快乐时,也要珍爱生命和尊重自然。 (1)C (2)D (3)B 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