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研究 语文教学提问设计方法谈 宋淑晶 初中阶段是打好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重要 阶段。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中的重要一 环,更是重中之重。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里,不知所云。在这种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就可 以像讲故事一样描述课文,并穿插一些与课文 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利用故事的悬念和趣味性 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例如,在 语文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 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 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激发学生的提 问精神就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思维和对问题进行 精心设计。提问角度的新颖和提问形式的灵活 性,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整个的提 《隆中对》的教学过程中,先和学生交流大家对 诸葛亮的了解情况。学生通过影视剧和一些课 外读物大致了解诸葛亮是一个奇才,更是一个 忠臣。这时笔者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描述诸葛 亮的语句。有的同学就找到了“身长八尺,每 问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时笔者又提出问题,有 没有谁知道管仲和乐毅的故事。在大家的疑问 中,笔者给学生讲了管仲和鲍叔牙及乐毅攻齐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刘禹锡的《陋室铭》这 一、故事性提问。让提问富有趣味性 对于文言文教学,学生经常会感到云里雾 抓住“春”这一字眼,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 围绕“春”写了什么?为了能够让学生顺利解 决这一问题,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 来进行阅读。当学生阅读完之后,他们了解到 作者不仅介绍了春天的特点,还将江南春天特 有的景象描绘出来。接着教师要让学生一起讨 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陋室为什么不陋呢?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真正 感受到文章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接着教师要 将这一问题划分为几个小问题,如:“陋室”具 有几重含义?“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将 主问题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解 决小问题来找到主问题的答案。因此初中语文 教师要适当拆分问题,便于学生更好的、更为全 面的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 论以下两个问题:(1)作者依据“盼春一绘春一 赞春”的顺序来写,请同学们也按照这一顺序 来划分全文段落;(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 春”的,是怎样将江南春天的景象展现出来的。 借助上述问题,学生既了解到作者的写作顺序, 又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巧用提问,围绕着授课内容来提出合适 的问题,真正将问题的启发作用发挥出来。 四、创新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 好提问技巧,如果提问方式过于落后、所提的问 题过于简单或者所提的问题过于复杂,这都不 能真正将提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初中 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问,并且要设计有新意的问 在提问过程中,提问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如果语文教师的提问方式不得当,那么 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提问 题,借助这些问题来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 出来。同时在课堂上适当提问可以营造活泼的 课堂氛围,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225402) 题,便于学生深刻了解到本文的中心思想。 40 诬丈天j‘2O15-6 教法研究 的历史小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中人物的性 程中掌握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培 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活跃性。 四、辩证性提问,让提问力求创新 格,来侧面烘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 兴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未 知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去课外阅读探究的 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目的性提问。让提问定位准确 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在准确 提问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有独创性的回答。运 用辩证的方法,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发 散。就像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 中所提到的,时代需要创新。在很多情况下,正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要有 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该做到不仅自己明确提 出的问题,还要知道学生会如何回答问题。要 做到有效提问,不问没有目的的问题。在提问 确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例如在《智子疑 邻》这篇课文中,主旨是要让人们明白不能偏 信偏听,心存私爱,不然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教师这时就应该引发学生思维,从辩证的角度 看,邻居难道就没有什么过错吗?站在这样的 角度一分析,就不难知道,作为一个邻居,有些 话有些事不可以只考虑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 的过程中,要围绕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点 附近展开提问。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目 标。心中有学生是指要对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掌 握有一定了解,通过提问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新知识之间产生衔接。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思 维,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心中有目标,是 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明确,使每次 提问都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 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所谓“交浅言深”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的思 维不会固守在对宋国这个富人的批判上。 五、设疑性提问。让提问灵活多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设问要针对不同的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重点问题是每个人 教学对象,灵活多变。同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素 物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在讨论的 质的个体差异,要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 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逐渐感受到皇帝的昏庸和 在教《愚公移山》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是“邻 虚荣,大臣的愚蠢和奉承,骗子的狡诈,孩子的 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我 天真和无畏,老百姓的怯懦和虚伪。学生通过 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并没有 这些总结出的答案,很容易地理解了本课的主 直接问什么是“孀妻”,什么是“遗男”,而是在 要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 翻译这句文言文的同时巧问:“为什么有个刚 三、关键处提问。让提问具有针对性 刚换牙的小孩子也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的爸爸 在学习《变色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课 怎么舍得呢?”很多读懂了注释的学生抢着回 文导读中找到了本篇课文的关键字“变”。学 答说:“因为他没有爸爸,他是遗男(孤儿),他 生通过这个关键字把握这部小说的整体脉络, 妈妈是孀妻(寡妇)啊。”这样的提问需要学生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根据“变”字找出相关的 自己去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 问题。例如:(1)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变” 解答问题的乐趣。 了几次?(2)狗的主人“变”了几次?(3)奥楚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目的的提 问、创新的提问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 蔑洛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一个“变”字, 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教学 过程中,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做到你问我答, 途径,更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高效方法。笔 者还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努力创新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华顿国际学校(221000) 或我问你答。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课 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以此使学生在学习的过 41 2015・6珏又天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