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来源:叨叨游戏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形,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认识周长,深刻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具预备:

课件、直尺、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有两个小蚂蚁由于昨天晚上专门不听话,蚁爸爸罚他们绕运动场跑一圈,然而一只小蚂蚁跑后爸爸承诺他去休息,而另一只却被爸爸罚跑两圈,这是什么缘故呢?(出示课件)。

观看蚂蚁爬树叶的动画(FLASH动画演示两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

师:什么缘故一只小蚂蚁休息了,而另一只小蚂蚁要被罚跑呢?休息了的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多少,另一只呢?

指名回答,师依照回答,适当板书:一周的长度

师:真棒!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圈,也确实是一周,而另一只小蚂蚁爬了一半(课件显示树叶一周的边线)

师:那个树叶一周的长度它有一个名字,你们明白叫什么吗?(树叶的周长)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板书) 二、自主、合作探究 1、看一看

(1)课件播放,铅笔绕图形的一周,图形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图形的周长。

(2)课件播放,小明绕着操场跑步,小明跑的一周的长度确实是跑道的周长。

2、摸一摸

(1)摸一摸手中树叶的边线(强调从哪起摸,到哪,这一周的长度确实是树叶的周长。)

(2)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叶面的周长。)

(3)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叶面的周长。) (4)找黑板的周长

师:黑板的周长在哪?谁能上来指出来?

请一生用米尺指出来,师在学生起点处做个记号,回到起点时又做记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生活中的物品的边线,初步感知体验到周长要从起点开始,最后还要反回到起点)

3.描图形的边线

师:看,这两片树叶漂亮吗?想不想也学学小蚂蚁的方法,描出它们的周长?

(1)描树叶的周长,请学生到讲台演示。

请用笔指着,说清晰是从哪里开始的,又到哪里终止。

(2)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几个小朋友描的作品。判定:下面哪幅图的周长画得正确?什么缘故?(出示课件)

(3)师:大伙儿拿出自己预备的自己喜爱的作品,用你们最喜爱的颜色来描出它们的边线!

小组展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4.练一练

课件展现练习题,画出下列图形的边线。(注意图形内部的线段不属于周长)。

三、深化练习 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我那个地点有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请问它的周长在哪儿? 生上台指出。

师:假如老师把接头放开,那个图形还有周长吗?大伙儿开动脑筋想一想。

生1:我认为有周长。 生2:我认为没有周长。

师:我们分两组进行辩论。(分正方与反方)

小结: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四、智力大比拼巩固运用 1、画一画下面图形的边线。

2、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什么缘故?(出示课件)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后,教师与其他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板书设计: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什么是周长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图形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图形的周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