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丰路给水排水综合管线监理大纲电力隧道.合集

南丰路给水排水综合管线监理大纲电力隧道.合集

来源:叨叨游戏网


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中水管线工程

1工程概况

南丰路位于昌平新城沙河镇,北起昌平新城东区规划中北环路,

跨过京密引水渠、六环路,通过沙河高教园区到回龙观,南至五环路林萃桥,全长10公里。本次铺设中水管线为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中水干线管全长为117米,均为dn200PE管线。

2.2设计概要

2.2.1管道位置

本工程根据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道路规划中和规划红线,结

合测绘地形图和《南丰路(白沙路—怀昌路)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变更》进行中水管道设计。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中水管线位于道路永中东45米。具体位置详见平面设计图。

本工程中水管线均为dn200PE管线,具体说明如下:

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中水管线:设计起点桩号4+807,管内底高程50.49米,设计终点桩号4+917,管底内高程52.36米。穿京密引水渠处实施dn200PE管混凝土包封施工。

2.2.2管材及接口

中水管线采用公称外径dn200HDPE塑料管,PE100级、公称压

力1.0MPa.管道接口采用热熔对接,部分管件为法兰接口。

2.2.3管道附件布置

所有管道附件均采用公称压力为1.0Mpa规格的管件。为方便地

块用水和保障安全供水,在路口及分口支附近设置蝶阀井,管道高点设置排气阀,具体位置详见平面设计图。

2.2.4 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处理要求参见结构设计说明中地基处理做法。

管道设200mm厚的砂垫层,材料为粗砂,不得采用粉细砂,基础做法参见《排水管道通用图集》PS03-01,其中的C1=200mm。

2.2.5管道试压标准

管道试验压力为0.8MPa,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清洗消毒。

管道试压、冲洗及消毒执行《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J362-2004)。

3结构设计

3.1设计标准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主体结构使用年限50年。

3.2结构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给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程》GB50332-2002

(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5)昌平新城沙河组团西北部地区创新基地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勘察报告》(2007-042)

3.3地基处理

本工程管线设计基层设计基地据勘察报告所述,基本落在新近沉

积层、第四纪沉积层,其承载力大于100Kpa,满足管线设计要求。挖除杂填土,回填3:7灰土或级配砂石。施工开槽至设计基底时,应会同地勘、设计部门验槽,确定地基处理深度及宽度。沟槽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原状土,否则应回填夯实。施工时如遇上层滞水及地下水,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规范要求,采取合理的排水、江水措施,降至管底500mm,保证干槽施工。管线地勘报告到位后,应复核该部分内容再行施工。

3.4设计荷载

1.路面车辆荷载按桥梁设计规范中城市-A级考虑。

2.地面堆载取10Kn/m 2(与车载荷载不同时考虑,取其中较大值)。

4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4.1本工程管道施工及验收要求均按《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

技术规程》CJJ101-2004 (J362-2004)执行。

4.24.3

本设计为纸上定线,管道长度以实测为准。

本设计中水管道按开槽施工设计,土方开挖应按施工规范进

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内容,若对设计图纸有疑问,请在设计交底时提出。工程施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勘探报告,与本设计矛盾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4.4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现况高程进行复测,若其高程与设

计提供的高程有出入,必须提供给设计单位,待设计单位对设计重新确认后,才能进行管道施工。

4.5

施工前应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若发现现场地形与设计

图纸有较大差距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后,方能进行管道工程施工。

4.6

管道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砖、石块及大于10厘米的硬土块,肥

槽回填严禁使用建筑垃圾或渣土。肥槽回填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不同部位的压实密度,管道还土要求执行《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J362-2004)。

4.74.8

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每步工序都

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验收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本工程管道铺设位置跟业主协商确定,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平

面设计图管道位置进行管道定线。管道平面位置若需调整,必须经业主及设计单位认可后,才能调整。

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电力管线工程电力

隧道工程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昌平区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电力管线工程电

力隧道工程

1.2设计依据

1.2.1(京密引水渠段)电力管线工程设计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BJJF—2009—1104》

1.2.2《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建】城规编

第(081003)

1.2.3《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一期线高教园站—沙河站区间岩土工

程勘察报告》,《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城南站—高教园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2.4

设计依据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9—2001) 市政工程有关技术规程、规范

1.3设计标准;

1.3.1

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3.2 1.3.3 1.3. 4 1.3.5

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三级。 主体结构的防水等级为三级。 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使用车辆荷载:汽车荷载——城市A级

1.4工程概况

昌平区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道路是连接昌平、顺义两区的一条重要市级道路。昌平区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道路工程南接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终至怀昌路京密引水渠,全长约0.204公里,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为60~85米,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本工程为随路建设电力隧道,使电力隧道工程设计满足当地电力发展未来需求,为当地电力未来发展预留接口,同时保证道路运行安全。

1.4.1路径:

规划沿南丰路(京密引水渠段)道路永中东28米,新建一条口2

×2.1m电力方沟,方沟在京密引水渠南侧与新建南丰路电力方沟衔接,终于京密引水渠北侧。 新建电力隧道全长0.204公里。

1.4.2工程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平稳,第四系覆盖层

厚度大于100m,整个场地位于冲积平原地貌,没有高大边坡,不存在岩体崩塌、开裂、滑坡和土体边坡失稳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概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区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的饱和粉土和砂石不会发生液化。近3—5年最高水位在37.00m左右。场地标注冻结深度0.8m。

土层划分:粉土填土①层、杂填土①1层,层底标高39.15~41.97,粉土②层(地基承载力140Kpa)、粉质粘土②1层(地基承载力120kpa),层底标高30.62~35.47。 观察到的地下水:

上层滞水(一):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②层、中粗砂②4层,水位埋深0.7~3.2m,水位标高39.12~41.75m。

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为粉细沙③3层、粉土③层,水位埋深7.8~11.2m,水位标高31.6~34.45m。

承压水(三):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④2层、粉细砂④3层、粉土⑤3层、中粗砂⑤1层,水位埋深13.6~16.6m,水位标高24.12~27.71m。

1.5工程量

2.0m×2.1m明挖沟道(A型) 83米 2.0m×2.1m明挖沟道(B型) 121米 隧道直线井<4m 1座 隧道双层转角井<4m 2座 隧道三通井<4m 1座 接地装置 1组 电缆支架 408套 d=400管井降水井(H≈8m) 26座 d=400管井降水井(H≈12m) 8座

1.6工程材料

1.6.1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掺8%(重量比)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喷射混凝土采用豆石,石子粒径不大于16mm;模注混凝土强度C30,抗渗要求S8;人行步道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1.6.2钢筋:Φ为

HPB235;Φ为HRB335; Φ为HRB400;钢材:Q235B。

1.6.3防水材料: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规格要求不小于

600g/㎡。

1.6.4砌体材料:MU15

煤矸石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

2.明开电缆隧道设计说明

2.1横断面设计

2.1.1

2.0m×2.1m明开电缆隧道,净宽2.0m,净高2.1m,结构为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力隧道双侧安装电缆支架,间距1米,隧道内设有通长人行步道及接地线。

2.2

纵断面设计

此工程明开电力隧道隧道纵向坡度不小于0.5%。

2.2.1

2.3防水设计

明开电力隧道除利用混凝土本身具有抗渗要求外,还需在施工缝处上下各20cm的部位抹20mm厚防水水泥砂浆。

2.4沉降缝设计

2.4.12.4.22.4.3

沉降缝止水带采用HZP—A2新型止水带。

止水带要求在厂家粘合成封闭环形,不允许现场粘合。 沉降缝不大于30米设一道。

2.5明开电缆隧道设计要求

2.5.1

明开电缆隧道施工开槽后,须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

单位、运行单位等验槽、验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2.5.2

电缆隧道井室内设有爬梯、活挂梯、侧墙设有拉力环。

3施工降水说明

3.1

施工降水采用d=400管井井点降水。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电力隧道所在土层有2层地下水,地

3.2.1

下水位均在开挖深度以上,开挖时须采取降水措施。

3.2.2

明开电缆沟段全程采用双侧管井井点降水,井距12米,两侧

交错布置,井中心距肥槽边缘2.5米,降水后稳定地下水位线应低于沟底1.5米。

3.2.33.2.4

路基范围内的降水井孔采用粗砂回填,水沉夯实。防止沉降。 本设计图中降水井点布置仅供参考,不作为施工依据。降水

施工应由有资源的专业降水公司进行。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和试验结果,设计和编制可行的降水施工方案。

3.2.5

降水设计除满足隧道施工要求外,还应考虑降水后对周边建

筑、道路和地上构筑物等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措施。

4接地装置设计说明

接地装置里程按照电缆接头位置不设。每组接地装置长500M,由4个引入点引入沟道,接地装置全部焊接,施作完毕后要测量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加长接地极。隧道内地线应与新做接地装置连接,起接地电阻不得大于0.5Ω。地线焊接要求搭接长度为2倍扁铁宽(100mm),与支架三面焊牢,清渣后涂灰色防锈漆,接地扁铁型号50×5.焊后涂防锈漆,遇电力隧道转弯处,为保证地线搭接长度,转弯处扁铁需拧成麻花状。

5总体要求

5.1

本图纸系纸上定线,施工以测量放线为准,并严格核实现状管

线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如遇电力隧道等其它管线发生冲突时,请及时与设计联系待设计确认后再做调整。

5.2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

工纪律,严格管理,施工前须详细做好沿线上下水、电力、煤气、雨水、污水等物探,且在施工中予以注意,确保工程质量、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5.3

电缆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隧道坡≥10%时,步道做礓蹉。两侧

安装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纵向间距为1m,水平方向安装误差±100mm,垂直安装误差±5mm。

5.45.55.65.75.8

电缆隧道及井室内铁件均需做热刷锌防腐处理。

本工程所用井套支架等附属设备均应为北京电力公司相关部门

认可的产品。

电缆隧道转弯半径不小于2m,且要求转角处圆顺无棱角。 本工程明开电缆沟全程采取人工降水,方沟开挖采用自然放坡。

若土体稳定不能满足自然放坡要求,则需视实际情况,采取人工护坡。

边坡支护采用锚喷护坡法:1.锚杆Φ20钢筋,长度2.0m,呈梅

花状分布,间距1.5m,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C20,厚度0.1m(具体施工方法见附图)。2喷射混凝土前用高压风清扫开挖面,并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喷射混凝土的顺序应自下而上,首层混凝土终凝前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施工时还需根据现场开挖土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全程均采用锚喷护坡法。

5.9

因道路施工与电力沟道同期进行,为防止肥槽回填后新做道路

出现沉降,根据<昌平南丰路(百沙路至怀昌路)电力管线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意见(2010年4月7日)>,明开电力隧道结构侧墙两侧及顶板以上50厘米范围内采用天然级配沙石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厘米,两侧同时回填高差不大于30厘米,用气夯夯实时,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其余部分原则上采用2:8灰土分层回填至原地面,采用震动碾夯实时,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厘米,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5.10

本工程实施前需甲方报规划通过后,方可实施。应于交通、园

林、河道及桥梁等相关设施产权单位等部门取得联系,并对相应设施采取保护加固等措施,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5.11

本工程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北京电力公司有关部门汇审合格,并

组织设计交底后再进行施工。

5.12

有关技术要求及规定按市政工程有关技术规定执

昌平区南丰路(六环路段)电力管线工程电

力管井工程

1.4工程概况

昌平区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道路是连接昌平、顺义两区的一条重要市级道路。昌平区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道路工程南起百沙路,终至怀昌路,全长约5公里,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为60~85米,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随路建设电力隧道,使电力隧道工程设计满足当地电力发展未来需要,为当地电力发展预留接口,同时保证道路运行安全。

本施工图为南丰路随路的建设电力隧道,穿越六环路段工程。工程范围:74#井至75#井竖井及两端各2米范围电力管,即里程K3+078.5米至K3+152.5米处。

1.4.1路经:

规划沿南丰路(高教园八号路~六环路)段道路西侧新建一条10φ150电力管井,过六环路为φ2.0m预制硂顶管。

顶管全长66米。

1.4.2工程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平衡,第四系覆盖层

厚度大于100m,整个场地冲积平原地貌,没有高大边坡,不存在掩体崩塌、开裂、滑坡和土体边坡失稳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

概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2g,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和沙土不会发生液化。近3-5年最高水位在37.00m左右。场地标注冻结深度0.8m.本隧道的围岩类别为V级。

土层划分:粉土填土①层、粉土②层,层底标高-46.12;中粗沙层②4、层底标高44.62~42.72;园砾卵石层②5、层底标高38.62~37.76;

粉土②层,层底标高37.22~37.12. 观察到的地下水;

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②层、园砾石层②5层,水位埋深6.3~15.3m,水位标高32.76~41.86m。

层压水(三):含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③1层、粉质粘土④层,粉土⑤3层、中粗砂⑤1层,水位埋深15.3~24.5m,水位标高23.65~32.85m。

1.5工程量

Φ2.0m×0.2m预制硂电力隧道(顶管施工做法) 66米 Φ4.1米双层竖井 2座 10Φ150电力管 4米 电缆支架 67套 d=400管井(H≈12m) 8座

1.6工程材料

1.6.1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的等级为

C30,采用普通哇酸盐水泥,

掺8%(重量比)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喷射混凝土采用豆石,石子粒径不大于16mm;模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要求S8;人行步道混凝强度等级C15; 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1.6.2钢筋:Φ为

HPB235;Φ为HRB400;钢材:Q235B.

1.6.3防水材料: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规格要求不小

于600g/m2.

1.6.4砌体材料:MU15煤矸石烧结实心砖,M10水泥砂浆。

2.顶管法施工电缆隧道设计说明

2.1横断面设计

2.1.1

隧道净断面尺寸为Φ2.0m预制钢筋硂管,顶管法施工。隧道

设有人行步道,双侧安装电力支架,间距1米,隧道内设有通长地线。

2.2纵断面设计

2.2.1

层。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电力隧道管顶距六环路两侧现状地面覆

土大于6米。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电力隧道大部分位于园砾卵石土

2.3竖井设计

2.3.1竖井结构尺寸:

Φ4.1m竖井,用于Φ2.0m顶管施工井。

2.3.2施工要求

2.3.2.1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筑混凝土锁口圈梁,

在锁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支护衬砌护厚0.25m,钢架竖向间距0.6m。二衬厚0.2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2.3.2.2竖井初衬底板才用喷射C20混凝土,厚0.25m,钢筋与竖井

侧壁拱架焊接;再施做0.25m厚C30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与二衬侧墙钢筋连接。

2.3.2.3竖井设置钢平台。最上层钢平台菊盖板底2m,满铺中间段

每4m设置一道非满钢平台;最下层平台井室内底3.5m。

2.3.2.4竖井盖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具体做法见相关

图纸。

2.3.2.5竖井环向锚管,竖直方向两榀一打,上下错开,角度15~

20度,锚管直径32,长2.5m,水平间距1m。

2.3.2.6竖井钢榀架之间Φ20纵向连接筋焊接,要求连接筋沿钢榀

架内外主筋内侧环向1米交错布置,连接筋不小于200mm,使用E43焊条焊接,钢榀架内外绑扎钢筋网片,网片搭接100~200mm。

2.3.2.7竖井钢平台需对称开Φ800孔,层间爬梯需上、下层交错布

置,且钢平台无爬梯侧均须加井篦子。

2.3.2.8复合衬砌电缆隧道初衬受力钢筋为HRB400,其间用Φ12钢

筋冷压成形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二衬结构为模注钢筋混凝土结构,

1)为防止坍塌,开挖前沿井壁环向打超前小导管,其直径Φ32,长2.25m,环向间距0.3m,仰角12°~15°,必须从首榀钢架腹部穿过,立榀钢架打设一次超前小导管,两次打设超前导管重叠0.5m。 2)通过超前导管向地层压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要求固沙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3)为保证喷射混凝土支护与地层密贴,需及时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孔布置在拱顶,且回填注浆管要背对开挖方向。注浆管采用Φ32mm钢管,纵向间距2m。注浆压力应小于0.4Mpa。背后回填注浆配合比:水泥、砂比1:1.5~1:1.3(重量比) 水灰比1:1~1:1.3

2.4防水设计

2.4.1

在喷射混凝土中须掺和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掺加

量为水泥用量的8%(重量比)。

2.4.2

在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初衬结构主体进行合格验收,其次,

对其结构进行堵漏防水,且在无水条件下做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最后需对已做防水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4.3

在过河段采用双层聚乙烯丙纶上面复合卷材600克/平方米,

变形缝处采用HPZ-A2型止水带;全线工程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止水

条。

2.4.42.4.5

二衬模筑混凝土抗渗要求达到S8。 所使用的防水卷材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一次复合成形工艺生产 ②复合强度不小于1.2N/mm

③片才粘结剥离强度不小于1.5N/mm(标准试验条件)

2.5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项目

2.5.1

2.5.1.1洞内外观察 2.5.1.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 2.5.1.3拱顶下沉量测 2.5.1.4地面下沉量测 2.5.1.5附近建筑物量测

2.5.2

项目测频率按下表实施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 量测频率 (0~1)B (1~2)B (2~5)B >5B 1~2次/d 1次/d 1次2d 1次/周 变形速度 (mm/d) >10 10~5 5~1 <1 B:隧道开挖宽度

2.5.3

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断面距10m,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净空水平收

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进行。

2.5.4

工作面在开挖前进行一次观测,当地层基本稳定无变化时每

天进行一次,对已施工区段每天观一次施工期间对隧道和周边地区制定巡视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5.5

六环路段顶管段两侧设道路沉降观测点,沿隧道轴线每5米

增设一个地表沉降观测点。

2.5.6

监控量测应及时信息反馈,随时调整设计,保证工程质量。

2.6

设计要求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一次进行,如

2.6.1

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一次喷射厚度拱部3~5cm,墙5~8cm。

2.6.2钢筋网由钢筋焊接而成,两个网片搭接长度100~200mm。钢

架连接采用螺丝连接。

2.6.3

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平整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

偏差土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由施工单位组织甲方、设计、运行、监理单位等对钢榀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加工。

2.6.4

本工程属地下隐蔽工程,初衬结构完成后,且在做防水工序

前,必须安排做雷达探测结构厚度、榀架间距、背后孔洞等工作,测设成果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待初衬结构沉降完毕后,方可实施二衬现浇混凝土。二衬结构完成后,仍需再次进行如上雷达探测测试工作,测试成果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总体验收。

2.6.5

电缆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中所穿过地层,应进行详细描述并有

记录。(纳入竣工资料中)

2.6.62.6.7

电缆隧道中线及高程的贯通误差应小于50mm。

本工程由于电缆隧道所穿越的土层自稳力较差,施工时必须

严格执行超前导管注水玻璃浆液对土体进行固化,谨防隧道周边土体坍塌。

3施工降水说明

3.1

施工降水采用d=400管井井点降水。

3.2

降水措施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电力隧道所在土层有1层地下水,地

3.2.1

下水位均在开挖深度以上,开挖时须采取降水措施。

3.2.2

电缆竖井四周没降水井4个,降水后稳定地下水位线应低于

开挖隧道(竖井)底1.0米。降水井距开挖隧道(竖井)外壁不小于1.5米。

3.2.3路基范围内的降水井孔采用粗砂回填,水沉夯实,防止沉降。 3.2.4降水施工应由有资质的专业降水公司进行,施工前,应根据现

场和试验结果,设计和编制可行的降水施工方案。

3.2.5降水设计除满足隧道施工要求外,还应考虑降水后对周边建

筑、道路和地上构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措施。

4接地设计说明

接地扁铁与竖井初衬构架焊接,由4个引入点引入沟道,接地连

接全部焊接,施作完毕后要测量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加打接地极。隧道内地线应与新做接地扁铁连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地线焊接要求搭接长度为2倍扁铁宽(100mm),与支架三面焊牢,清渣后涂灰色防锈漆,接地扁铁型号50X5.焊后涂防锈漆,遇电力隧道转弯处,为保证地线搭接长度,转弯处扁铁需拧成麻花状。

6总体要求

6.1

本图纸系纸上定线,施工以测量放线为准,并严格核实现状管

线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如遇电力隧道等其他管线发生冲突时,请及时与设计联系待设计确认后再做调整。

6.2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严格施工工艺,严格施

工纪律,严格管理,施工前须详细做好沿线上下水、电力、煤气、雨水、污水等物探,且在施工中予以注意,确保工程质量、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本段电力隧道穿越天然气、成品线,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防护方案,施工时应严格做好各项监控,监测工序。

6.36.46.56.66.76.8

电缆隧道内设有人行步道,量测安装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纵向

间距为1m,水平方向安装误差±100mm,垂直安装误差±5mm。

电缆隧道及井室内铁件均需做热涮锌防腐处理。、

本工程所用井套支架等附属设备均应为北京电力公司相关部门

认可的产品。

电缆隧道转弯半径不小于2m,且要求转角处圆顺无棱角。 本工程为电力隧道过六环路段,暗挖电力隧道两端与电力管井

连接,施工时,应与相关隧道施工单位配合、衔接。

因道路施工与电力沟道同期进行,为防止肥槽回填后新做道路

出现沉降,根据<昌平南丰路(百沙路至怀昌路)电力管线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意见(2010年4月7日)>,明开电力隧道结构侧墙两侧及顶板以上50厘米范围内采用天然级配沙石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厘米,两侧同时回填高差不大于30厘米,用气夯夯实时,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其余部分原则上采用2:8灰土分层回填至原地面,采用震动碾夯实时,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0厘米,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6.9

本工程实施前需甲方报规划通过后,方可实施。应于交通、园

林、河道及桥梁等相关设施产权单位等部门取得联系,并对相应设施采取保护加固等措施,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6.106.11

本工程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北京电力公司有关部门汇审合格,并

组织设计交底后再进行施工。

有关技术要求及规定按市政工程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南丰路(六环路段)中水管线工程

1、 工程概况

南丰路中水管线工程工程起点为百沙路,跨过沙河高教园区,

六环路、京密引水渠至怀昌路,总长5881米。其中主管线长5001米,均为dn200PE管线。支线880米,均为dn200PE管线。 本次铺设中水管线为南丰路六环路段。

2、 设计概要

2.1管道位置

本工程根据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道路规划中线和规划红

线,结合测绘地形图和《南丰路(百沙路—怀昌路)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变更》进行中水管道设计。

穿六环路管线地处南丰路(高教园八号路—六环路)段,规划中水管线位于道路永中东33米。具体位置详见平面设计图。

穿六环路管线在路南边距六环路护网39.3米2+940处下扎,2+940处道路下埋深2.97米,在道路北边距六环路护网32.28米3+068.6处上扬,3+068处道路下埋深1.57米。管线六环处采用夯管法施工,夯管桩号2+956.44—3+030.41,共计73.97米,夯管段中水管管外底高41。36米,六环路道路下埋深约为7.8米,夯管处管线位于道路永中东42.5米。

2.2管材及接口

中水管线采用公称外径dn200的HDPE塑料管,PE100级、公称压力1.0MPa。管道接口采用热熔对接,部分管件为法兰接口。

2.3管道附件布置

所有管道附件均采用公称压力为1.0MPa规格的管件。为方便地块用水和保障安全供水,在路口及分支附近设置蝶阀井,管道高点设置排气阀,具体位置详见平面设计图。

2.4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处理要求参见结构设计说明中地基处理做法。

管道设200mm厚的砂垫层,材料为中粗砂,不得采用粉细砂,基础做法参见《排水管道通用图集》PS03—01,其中的C1=200mm。

2.5管道试压标准

管道试验压力为0.8MPa,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清洗消毒。管道试压、冲洗及消毒执行《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01—2004(J362—2004)。

3结构设计

3.1设计标准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

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主体结构使用年限50年。

3.2结构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5)《昌平新城沙河组团西北部地区创新基地市政工程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7—042)

3.3地基处理

本工程管线设计基底据勘察报告所述,基本落在新近沉积层、

第四纪沉积层,其承载力大于100KPa,满足管线设计要求。挖除杂填土,回填3:7灰土或级配沙石。施工开槽至设计基底时,应会同地勘、设计部门验槽,确定地基处埋深度及宽度。沟槽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原状土,否则应回填夯实。施工时如遇上层滞水及地下水,应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规范要求,采取合理的排水、降

水措施,降至管底500mm,保证干槽施工。管线地勘报告到位后,应复核该部分内容再施工。

3.4设计荷载

1、路面车辆荷载按桥梁设计规范中城市—A级考虑。

2、地面堆载取10KN/㎡(与车辆荷载不同时考虑,取其中较

大值)。

4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4.14.2

本工程管道施工及验收要求均按《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

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J362—2004)执行。

本设计为纸上定线,管道长度以实测为准。

4.3

本设计中水管道根据管道材质,依据《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

验收规范》和《关于南丰路规划管线穿越六环路征求意见得复函》穿越六环路处应采取夯管法施工,夯管管径为711mm钢管。具体施工方法应由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具体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内容,若对设计图纸有疑问,请在设计交底时提出。工程施工前必须仔细研究勘探报告,与本设计矛盾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4.4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现况高程进行复测,若其高程与设

计提供的高程有出入,必须提供给设计单位,待设计单位对设计重新确认后,才能进行管道施工。

4.5

施工前应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若发现现场地形与设计

图纸有较大差距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后,方能进行管道工程施工。

4.6

管道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石、石块及大于10厘米的硬土块,

肥槽回填严禁使用建筑垃圾或渣土。肥槽回填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不同部位的压实密度,管道还土要求执行《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J362—2004)。

4.74.8

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每步工序都

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验收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本工程管道铺设位置跟业主协商确定,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平

面设计图管道位置进行管道定线。管道平面位置若需调整,必须经业主及设计单位认可后,才能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