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漏》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漏》教案范文三篇

来源:叨叨游戏网
【 导语】本⽂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个下着⾬的漆⿊的夜晚,⽼虎和贼不约⽽同地去偷⽼两⼝家的⼩胖驴,因⽼婆婆的⼀个“漏”字,⽼虎和贼东窜西窜,⼏乎丧命,也使得⼩胖驴幸免于难。⼀个“漏”字贯穿整个故事,虽然它在故事表述中只占了极⼩的部分,整个故事却因它⽽奇趣⽣辉。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脊、颠、旋等9个⽣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撇,贼不要漏掉⼀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

  借助⽰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制作课件。  学⽣:预习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导⼊,揭题解题

  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学⽣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如故事⾥的动物会说话,故事⾥的⼈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读故事的兴趣。】

  2.出⽰课题。(漏),⽼师要跟⼤家⼀起学⼀篇有趣的故事——《漏》,这个故事的题⽬很特别,只有⼀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  (1)借助注⾳读课⽂,给每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思考:⽼爷爷和⽼婆婆说的漏,是指——;⽼虎和贼认为“漏”是——  ⼆、初读课⽂,学习⽣字

  1.⾃由朗读课⽂,注意读准字⾳,读通句⼦。  2.⼩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越岭⾛南闯北旋风  预设点:

  (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3.默读课⽂,并思考课⽂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在读通课⽂的基础上,对⽂章有⼀个⼤概的印象,能⽤⾃⼰的话概括⽂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概括⽂章的技巧。】

  三、复习⽣字,指导写字  7.课件出⽰⽣字,⾃由练读。  8.⽣字组词,巩固识字。

  9.指导书写“喂”。提⽰⼝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右下部分不是“⾐”,注意不要多加笔画。提⽰“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个字左右相当,“莫、架”是上下结构,下⾯的横要写得长⼀些,能够托住上⾯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得时候要注意⾥⾯是“万”⽽不是“⼒”。  第⼆课时

  ⼀、回顾内容,再读故事

  1.⽼爷爷和⽼婆婆说的漏,是怕(漏⾬)

  2.⽼虎和贼认为“漏”是⼀种特殊的东西,怪物、可怕的动物等,所以⽤引号引起来。  3.师提问:同是漏,因为理解不同,所以有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那回忆⼀下,

  这个故事⾥除了有⽼爷爷、⽼婆婆、⽼虎、贼、还有谁?(⼩胖驴)谁能看着⿊板,给⼤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爷爷、⽼婆婆养了⼀头(),⽼虎、贼啊都惦记。  ⽼虎和贼正在(),却听⽼婆婆说怕()。  它们听见赶紧(),⼀直到了()。

  贼下树,虎回⾛,它俩树下(),吓得⼤喊()啊!  驴圈⾥,()在吃草,⽼婆婆的屋顶()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理清⼈物关系,尝试回忆⽂章,将主要内容补全,为后⾯的复述故事做准备。】  ⼆、理清层次,梳理⽂意

  同学们⼩⼩年纪却这么厉害,⽼师给⼤家省掉了那么多的内容,⼤家都能把主要内容补全,真是太会读书啦!  1.学习1-2段,感受⼩胖驴的诱⼈

  ⽼师对⼩胖驴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胖驴长什么样,谁能给⽼师讲讲?(⽣讲)

  ⽂:从前,有⼀户⼈家:⼀个⽼爷爷,⼀个⽼婆婆,还喂着⼀头⿊脊背、⽩胸脯的⼩胖驴。  师:除了这⿊⿊的脊背,⽩⽩的胸脯,这⼩⽑驴的哪个部位最诱⼈?(肚⼦圆圆的)  师:看看这胖胖的⼩⽑驴,这么诱⼈,⽼虎想⾁很好吃……;贼想卖个好价钱……  【设计意图:欣赏图⽚,直观感受⼩胖驴的诱⼈,想象⽼虎和贼的垂涎欲滴。】  2.学习3-5段,“偷”。

  所以他们都要去偷『puXuewaNG.com』,终于有⼀天,他们要⾏动了,谁接着讲?(2⽣讲)

  它们好厉害,⼀会⼉就挖了个窟窿,⼩⽑驴危险了,很快就要成为⽼虎的盘中餐,成为贼的摇钱树了,关键时刻,谁接着讲?(两⽣讲)

  就这样,⼏句对话就让⼩胖驴转危为安。

  ⽂:⽼爷爷说:“好像有什么声⾳在响?”⽼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师范读)  贼蹲在屋顶上想:⾛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过。就是没听过‘漏’,莫⾮‘漏’⽐我还厉害?(师范读)  ⽼虎趴在驴圈⾥想:翻⼭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漏’⽐我还厉害?(师范读)  我们来分⾓⾊读读,谁来当⽼爷爷?谁来当⽼婆婆?⽼虎呢?贼呢?⽼师来当旁⽩。

  你看看,贼和⽼虎本事好⼤,贼⾛南闯北什么都听过,⽼虎翻⼭越岭,什么都见过,他们却不知道漏是什么,你觉得在⽼虎和贼眼⾥这厉害的“漏”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齿……

  【设计意图:感受⽼婆婆这句话的重要及⽼虎和贼的反应,想象⽼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带学⽣更深层次的⾛⼊情景。】

  3.学习6-12段,“逃”

  他们越想越害怕,就想赶紧逃,可别让“漏”捉到,谁来讲讲他们是怎么逃的?(两⽣讲)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跑哇,跑哇,累得⽼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头架都快散了。

  它们为什么这么远拼命的跑?(它们觉得漏可怕的漏就在后⾯追着呢)⽽且,贼觉得这个漏跑得真快,跟旋风⼀样,⼀刻也不停;⽼虎觉得这个漏抓的真紧,就像粘胶⼀样,怎么甩都甩不掉,越想越怕,越怕越跑,它们跑过……跳过……穿过……  它们就这样⼀直跑到了歪脖树,谁来讲讲这幅图(“砰”⼀声,⽼虎撞到树上;“嗵”⼀声,贼跳上树,还掉了⼀只鞋⼦。)这⼀幅呢?(好险呐)

  ⽂:⽼虎⼀边往前跑⼀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边往上爬⼀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设计意图:图⽚欣赏,想象⽼虎和贼奔跑时的惊慌失措,解脱时的如释重负,⽤恰当的语⾔描述图⽚,锻炼⼝语表达。】

  4.学习13-18段,“遇”

  他们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谁接着讲

  说的真好,⽼虎还想吃⼩胖驴,就往回⾛,贼还想偷⼩胖驴去卖钱,就要下树,结果他们⼜在树下相遇了,(图⽚,⼩偷⼀回头,⽼虎⼀抬头,都吓得⼤喊“哎呀,漏⼜来啦!”⼩偷⼿⼀松,⽼虎腿⼀软,咕噜咕噜滚下⼭)

  你瞧瞧,这⼀晚上,他们冒着⾬,跑啊跑,跑过⼭,跑过河,还撞过树,贼成什么样了?⽼虎呢?(描述图⽚)  你们把⾃⼰当成⽼虎和贼……⼤喊⼀声“漏啊!”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设计意图:经过⼀晚上的折腾,⽼虎和贼都疲惫不堪,贼⾐衫破烂,⽼虎也没了往⽇的威风,如此这般都是因为“漏”。】

  5.学习19-20段,⼩胖驴

  ⽂:天快亮了,⼩胖驴在驴圈⾥安安稳稳地吃着⼲草。(师范读)

  ⽼爷爷和⽼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漏⾬了!

  总结:同学们,看看⿊板,⽼爷爷和⽼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结果却吓跑了⽼虎和贼,这叫做“歪打正着”;⽼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作贼⼼虚”,整整⼀个晚上,⼩⽑驴都在驴圈⾥安安稳稳地待着,这样“安然⽆恙”

  【设计意图:⽼虎和贼的狼狈与⼩胖驴的悠闲形成对⽐,可怕的“漏”与屋顶漏⾬形成对⽐,感受⽼虎和贼的可笑。】  三、整理思路,复述⽂章

  1.复述: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谁能根据⽼师的提⽰,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的语⾔、动作、表情的等等(部分或全篇)

  2.续写:你想对⽼爷爷和⽼婆婆、⽼虎和贼、⼩胖驴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复述故事的能⼒,从有趣的故事中获取⼀定的知识,发挥故事的教育作⽤。】  板书设计:  27.漏

  ⽼爷爷⽼婆婆漏歪打正着  ⼩胖驴安然⽆恙  ⽼虎贼“漏”作贼⼼虚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会认8个⽣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莫⾮、厉害、粘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过 程与⽅法

  1.分⾓⾊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抓住对故事⾓⾊听到“漏”的⾏为动作描写,体会⾓⾊的⼼理活动,同时理清故事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热爱传统⽂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朗读课⽂,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热爱传统⽂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揭⽰课题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们⼝头流传的,⼀种以奇异的语⾔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与⼈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泛⽽⼜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它们往往包含着⾮⾃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今天要学习的课⽂《漏》就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现在,就让我们⾛进课⽂去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吧!  ⼆、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字。重点指导⽣字中的平⾆⾳“贼”,翘⾆⾳“粘”和边⾳“驴”的读⾳。  2.学⽣在⽂中圈画⽣字词,借助字典解决⽣字词。  3.检查⾃学情况,教学⽣字。

  (1)教读⽣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漏”时,可以⽤同⾳字对⽐的⽅法;学习“胖、喂、驴、莫、厉、抱、架、粘 、胶、偏”时,可以⽤形近字对⽐的⽅法。  形近字歌⽰例:

  胖:男孩叫⼩胖,锻炼减脂肪。饮⾷戒油腻,增肌⾝体棒。  厉 :厉⾏节俭,历尽磨难。时时砥砺,⿎励共勉。  偏:为写诗篇,⼭川⾛遍。⽤⼼编写,不怕偏见。  同⾳字歌⽰例:

  漏:屋⼦⼗分简陋,屋顶还把⽔漏。得奖来将脸露,努⼒⾦⽯可镂。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漏”的右部上⾯宽窄适宜,下⾯“⾬”⽅正。  “喂”左窄右宽。

  “驴”左部 “马”横变提,“户”撇伸长。

  “贼”的“贝”左竖不宜长,横折⾼于左竖。  “狼”左窄右宽,“良”横折略向内收,捺要舒展。  “厉”的“⼚ “⾥⾯的”万“稍露。  “胶”的“⽉”撇为竖撇,“交”上⼩下⼤。

  “偏”的单⼈旁撇短,竖为垂露竖,“扁”撇伸长。  易错提⽰:

  “胖”右边只有两横,不要多写⼀横。  (3)归类识字。  归类⽰例:

  畏:喂(喂养)-偎(依偎)-煨(煨汤)  户:驴(驴⼦)-芦(芦苇)-护(保护)  戎:贼(盗贼)-绒(绒⽑)

  良:狼(⼤灰狼)-粮(粮⾷)-浪(浪费)  包:抱(拥抱)-饱(吃饱)-苞(花苞)  加:架(打架)-驾(驾车)-袈(袈裟)

  占:粘(粘贴)-沾(沾⽔)-战(战⽃)   三、通读课⽂,整体感知  1.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简洁的语⾔概括。  明确:

  写⽼爷爷和⽼婆婆养的⼀头⼩胖驴被⽼虎和贼惦记上了,⽼虎想吃,贼想偷,正准备下⼿时却被⽼婆婆说的“漏”吓得慌忙逃跑,⽼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是“漏”,摆脱对⽅之后,⼜双双返回,结果被彼此吓昏了。  2.理清课⽂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部分(1、2):贼和⽼虎惦记着⼩胖驴。

  第⼆部分(3~7):⽼婆婆不怕狼和虎,只怕漏,让⽼虎和贼对“漏”产⽣了恐惧之情。  第三部分(8~18):⽼虎和贼互相以为对⽅是“漏”,从⽽发⽣了⼀系列戏剧性的事情。  第四部分(19、20):⼩胖驴安然⽆事,⽼婆婆揭⽰“漏”为何物。  四、课堂⼩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虎和贼都惦记着⼩胖驴。那么⼩胖驴接下来的命运会如何呢?如果同学们担⼼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在课下⾃⼰把课⽂的剩余部分读⼀读。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课时  ⼀、复习旧知,导⼊新课  1.听写词语。

  漏⽃ 喂养 肥胖 ⽑驴  ⽑贼 狼王 莫⾮ 厉害  怀抱 书架 粘贴 偏爱

  2.导⼊新课。

  今天, 我们继续来学习《漏》这篇课⽂。听到“漏”这个字,你们能想到什么呢?你们的想法和⽼虎以及贼⼀样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漏”到底是什么了。  ⼆、课⽂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部分。

  (1)第1⾃然段中提到“⼀个⽼爷爷,⼀个⽼婆婆”,其中“⼀个”是数量词,你还能想到“⼀个”什么呢?  明确:

  ⼀个⼩孩、⼀个画家、⼀个鸡蛋、⼀个西⽠、⼀个⽪球、⼀个苹果……  (2)⽼虎和贼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虎嘴馋,⼀⼼想着吃这头⼩胖驴;贼⼿痒,⼀⼼想着偷这头⼩胖驴。   第⼆课时  ⼀、复习旧知,导⼊新课  1.听写词语。

  漏⽃ 喂养 肥胖 ⽑驴  ⽑贼 狼王 莫⾮ 厉害  怀抱 书架 粘贴 偏爱  2.导⼊新课。

  今天, 我们继续来学习《漏》这篇课⽂。听到“漏”这个字,你们能想到什么呢?你们的想法和⽼虎以及贼⼀样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漏”到底是什么了。  ⼆、课⽂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部分。

  (1)第1⾃然段中提到“⼀个⽼爷爷,⼀个⽼婆婆”,其中“⼀个”是数量词,你还能想到“⼀个”什么呢?  明确:

  ⼀个⼩孩、⼀个画家、⼀个鸡蛋、⼀个西⽠、⼀个⽪球、⼀个苹果……  (2)⽼虎和贼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虎嘴馋,⼀⼼想着吃这头⼩胖驴;贼⼿痒,⼀⼼想着偷这头⼩胖驴。   第⼆课时  ⼀、复习旧知,导⼊新课  1.听写词语。

  漏⽃ 喂养 肥胖 ⽑驴  ⽑贼 狼王 莫⾮ 厉害  怀抱 书架 粘贴 偏爱  2.导⼊新课。

  今天, 我们继续来学习《漏》这篇课⽂。听到“漏”这个字,你们能想到什么呢?你们的想法和⽼虎以及贼⼀样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漏”到底是什么了。  ⼆、课⽂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部分。

  (1)第1⾃然段中提到“⼀个⽼爷爷,⼀个⽼婆婆”,其中“⼀个”是数量词,你还能想到“⼀个”什么呢?  明确:

  ⼀个⼩孩、⼀个画家、⼀个鸡蛋、⼀个西⽠、⼀个⽪球、⼀个苹果……  (2)⽼虎和贼都有什么特点?  明确:

  ⽼虎嘴馋,⼀⼼想着吃这头⼩胖驴;贼⼿痒,⼀⼼想着偷这头⼩胖驴。   4.学习第四部分。  阅读了这个部分之后,你知道“漏”是指什么了吗?  明确:  “漏”是指 漏⾬。

  5.回顾全⽂,思考:⽂中对⾬的描写从“蒙蒙⼩⾬”到“⾬越下越⼤”,有什么⽤意?  明确:

  因为只有下⾬天⽼婆婆才会提起“漏”;被⾬淋让贼和⽼虎决定回去偷驴;只有下⾬天⽼虎和贼才会浑⾝沾满泥⽔,⽆法辨认对⽅。

  三、课堂⼩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 题,引导学⽣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把下⾯词语补充完整。  (  )(  )⼩⾬ 翻(  )越(  )  ⾛(  )闯(  ) (  )(  )稳稳  明确:

  蒙 蒙 ⼭ 岭 南 北 安 安

  (2)想象⼀下,⽼虎和贼苏醒后,⼜会发⽣什么故事,请你写⼀写。  明确:

  贼先苏醒过来,看见⽼虎还没醒,⼀边跑⼀边想:“真是福⼤命⼤呀,赶紧跑吧!等‘漏’醒过来,他⼀定会吃了我的!”不⼀会⼉,⽼虎也醒了过来,找了半天,也没看见“漏”,⼼想:“这‘漏’果然本领⾼强,居然⽆影⽆踪了,我也赶紧跑吧,⼀会⼉他要是 回来,我就没命了!”   2.总结。

  这个故事为我们带来了乐趣,⽼虎有点憨,⼩偷有点呆,他们的故事令我们啼笑皆⾮。其实,⽣活就是⼀个⼤舞台,演绎了⼀个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幽默诙谐,让⼈在莞尔⼀笑中体会⽣活中的点滴乐趣,体味到民间代代流传的故事的独特趣味。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漏

  开端:交代故事的起因--⽼虎和贼惦记着⼩胖驴  发展:⽼婆婆的⼀句怕“漏”,让贼和⽼虎害怕  ⾼潮:⽼虎和贼以为对⽅是“漏”⽽慌忙逃命  ①⽼虎与贼合为⼀体逃跑  ②⽼虎与贼需要逃脱彼此  ③⽼虎与贼逃脱了彼此

  ④⽼虎与贼都回头找⼩胖驴  ⑤⽼虎与贼再相遇,被对⽅吓晕  结局:⽼婆婆揭⽰“漏”为何物  画⾯朴实⼜风趣  故事诙谐⼜有趣篇三

漏课型新授课

本⽂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个下着⾬的漆⿊的夜晚,⽼虎和贼不约⽽同地去偷⽼两⼝家的⼩胖驴,因⽼婆婆的⼀个“漏”字,⽼虎和贼东窜西窜,⼏乎丧命,也使得⼩胖驴幸免于难。⼀个“漏”字贯穿整个故事,虽然它

设计说明

在故事表述中只占了极⼩的部分,整个故事却因它⽽奇趣⽣辉。因为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让学⽣通过朗读理解,找出⾃⼰喜欢的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1.收集民间故事。(师⽣)

学前准备2.预习课⽂,认读⽣字、词语。(学⽣)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课时

1.认识8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学习⽬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课⽂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内容。

1.预习课⽂,认读⽣字、词语,⾃制⽣字卡⽚。(学⽣)

学前准备

2.制作教学课件,课⽂朗读录⾳。(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1.教师讲《咕咚》的故事引⼊本课《漏》。

(⼀只成熟的⽊⽠掉1.听教师讲故事,交

⼀、故事进湖⾥,发出“咕流“咕咚”的意思。 引⼊,导咚”的声⾳,⼩动物2.齐读课题。

1.“漏”是什么意思?“漏”在⽂中指什么?

⼊新课。们都以为是可怕的东3.学⽣质疑问题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5西,四处逃窜,最后设:“漏”是什么意分钟)野⽜帮⼩动物们弄清思?“漏”在⽂中指的是

了事情的。) 什么?2.板书课题。 3.引导学⽣联想“漏”的含义。

⼆、初读1.教师巡视,指导学1.学⽣熟读课⽂,画出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 课⽂,随⽣读课⽂,并给每个⽂中的⽣字新词。 脊背(jǐ jí) ⽂识字。⾃然段标序号。 2.⼩组之间利⽤识字卡颠倒(diān diàn) (⽤时:2.指导学⽣学习⽣⽚互相交流识字⽅法,旋风(xuán xuàn) 13分钟)字、新词。⾃学⽣字新词。3.⼀字组多词。

1.指导学⽣再读课⽂,思考:

三、再读

(1)⽼婆婆说1.⾃读课⽂,把课⽂读

课⽂,整4.⽼婆婆说的“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和贼认

的“漏”指的是什么? 通、读顺,并从整体上

体感知。为“漏”是______

(2)⽼虎和贼认把握课⽂的主要内容。

(⽤时:___________________。

为“漏”是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题。

17分钟)

2.引导学⽣整体把握课⽂内容。

1.学⽣在⽼师的指导下四、指导认读⽣字、新词。 5.看拼⾳,写词语。

1.教师范写,指导学

书写,课2.注意易写错的字。 lòu yǔ mò fēi

⽣书写本课⽣字。

堂⼩结。喂:不能多写⼀撇。 ( ) ( )

2.学⽣书写,⽼师检

(⽤时:5贼:不能少写⼀撇。 lì hɑi piān xīn

查书写情况。

分钟)3.学⽣⾃由书写,巩固( ) ( )

⽣字词。课题

本次教学由讲故事导⼊,激发学⽣学习的兴趣。从课题⼊⼿,让学⽣通过读⽂,

教学反思

对“漏”有不同的理解,为深⼊理解课⽂内容打好基础。

第⼆课时

1.深⼊理解课⽂内容,讲讲⾃⼰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2.分⾓⾊朗读课⽂,感受故事的趣味。 3.借助课⽂插图和⽰意图按顺序复述课⽂。深⼊理解课⽂内容,按顺序复述课⽂。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导案学案

1.学⽣⾃读课⽂,引导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指导学⽣讲⾃⼰喜欢的故事情节。 (学⽣边讲教师边出⽰对应的课件内容,增加故事的趣味)

学习⽬标学习重点学前准备教学环节⼀、复习提⽰,⾃主探究。(⽤时:20分钟)

达标检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