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对前面规律的应用。本课涉及的规律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因此课堂的重点并没有放在规律的推导和回顾上。
本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做好实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这种运动尤为重要。虽然这是一堂经典的课题,网上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视频,方法,教具,但我始终认为,只要自己设计,自己创新的东西才会打动学生,提高自己。所以我亲自录视频,学生动手做伽利略的经典两重物同时落地的实验。真空环境下的落体观察,我用了很长时间在网上无数个现成的视频中找到最新,最吸引学生,当下很火的一个节目《加油向未来》2017年8月6日的一期,关于牛顿管的震撼实验。
关于探究性实验,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学生能完成两种方法的测量,计算,做图,我事先打好纸带,虽然心里不是很有底,学生能不能完成好,按照我的计划,把结论得出,否则课的流程将无法进行。学生们表现非常好,很顺利,达到预期。这也能证明学生对于之前学过的数据处理,图像处理掌握的不错。
本课自我感觉存在以下优点:1,课堂节奏把握合理,流程安排循序渐进,难度设计适中。2,首尾呼应,课前的学生讨论,实验视频导入由模仿伽利略实验。后面的例题也是源于前面的视频,数据是真实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也说明高空坠物带来的危险。3,突破重难点的素材选取新颖,切入实际,抓取学生眼球。
本课设计之初有很多想法,但毕竟一堂课的容量有限,经过删减,成形的东西就是课堂上呈现的样子,总有遗憾。1,学生视频录制声音不清,下面的同学没听清,对于随后展示的探究问题不明就理,出现尴尬的局面。2,学生的探究实验时间不够充分,有些学生图像没有完成,还有一些学生的纸带没有选好,学生算出来的加速度值太小不到5米每二次方秒。3,最后的抓尺游戏,只是把流程呈现在课件上,很多学生没有认真看,游戏不规范,没有领会设计这个游戏的意图。
每一次参加活动都很累,很折磨人,但参加过后从不后悔,因为用心去做就会收获到平时不可能收到的成长。这比比赛的结果更难能可贵。
高一物理备课组:王新芳 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