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作简报怎么写
工作简报又称情况简报、工作动态等,是简报的一种,用于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起到相互交流、启发的作用。那么公司工作简报怎么写呢?以下是关于公司工作简报的格式与范文,欢迎阅读! 公司工作简报怎么写【1】 简报
简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揭示问题而编发的一种内部文件。 简报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类型。
按时间划分,简报可分为定期简报和不定期简报;按发送范围分,有供领导阅读的内部简报,也有发送较多、阅读范围较广的普发性简报;按内容划分,简报可以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科技简报、动态简报等等。 1.标题
简报的标题可分为双标题和单标题两种类型。
(1)双标题
双标题有两种情况: 一是正题前面加引题。 如:
尽责社会完善自身
华东师大团委开展 把知识献给人民 的活动
前一个标题是引题,指出作用和意义,后一标题是正题,概括主要内容。
二是正题后面加副题。 如:
再展宏图创全国一流市场 --农贸市场荣获市信誉市场称号
前一标题是正题,概括事实的性质,后一个标题是副题,补充叙述基本事实。 (2)单标题
将报道的核心事实或其主要意义概括为一句话作为标题,标题中间可以用空格的方式表示间隔,也可以加标点符号。
2.正文
简报的正文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1)导语
用概括叙述的方法介绍简报的主要内容,叫做叙述式。 把简报里的主要事实或某个有意义的侧面加以形象的描写,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叫做描写式。
把简报反映的主要问题用设问的形式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叫做提问式。
先将结论用一两句话在开头点出来,然后在主体部分再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叫做结论式。
这几种导语形式,各有所长,写作时可根据稿件特点选择运用。 (2)主体
主体是简报的主要部分,它的任务是用足够的、典型的、富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用材料来说明观点。 写好主体是编好简报的关键。
主体的层次安排有 纵式 和 横式 两种形态。
纵式结构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横式结构按事理分类的顺序安排材料。
如果内容比较丰富,各层可加小标题。 (3)结尾
简报要不要结尾,因内容而定。
事情比较单一,篇幅比较短小的,可以不单写结尾,主体部分话说完就结束,干净利落。
事情比较复杂,内容较多的,可以写个结尾,对全文作一个小结,以加深读者印象。
有些带有连续性的简报,为了引起人们注意事态的发展,可用一句交代性的话语作为结束,如 对事情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报告 , 处理结果我们将在下期报告 等。 简报怎么写?【2】
简报的写法一、概念简报是各行政机关之间用来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和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文种,是信息类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 它是一种机关文书。 二、作用 1、反映情况。
通过简报,可以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及时反映给各级决策机关,使决策机关了解下情,为决策机关制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2、交流经验。
简报体现了领导机关的一定指导能力,通过组织交流,可以提供情况、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对工作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3、传播信息。
简报本身即是一种信息载体,可以使各级机关及从事行政工作的人互相了解情况,吸收经验、学习先进、改进工作。 三、简报种类 可分为三种类型: 1、工作情况简报。 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动态和一般工作进展情况, 2、经验交流简报。
专门用来简要介绍一些工作经验的简报。 3、会议简报。
在某一会议召开期间,为交流代表观点、反映会议动态而缩写的简报。
四、简报的格式结构 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正文和报尾四个部分。
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和发行日期。
1、简报名称印在简报第一页上方的正中处,为了醒目起见,字号易大,尽可能用套红印刷。
2、期号位置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号,有的还可以标出累计的总期号。
属于“增刊”的期号,要单独编排,不能与“正刊”期号混编。
3、编发单位,应标明全称,位置在期号的左下方。 4、发行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应标明具体的年、月、日,位置在期号的右下方。
报头部分与标题和正文之间,一般都用一条粗线拦开。 有些简报根据需要,还应标明密级,如“内部参阅”、“秘密”、“机密”、“绝密”等,位置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 报尾部分应包括简报的报、送、发单位。
报,指简报呈报的上级单位,送,指简报送往的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简报发放的下级单位。
如果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是固定的,而又要临时增加发放单位,一般还应注明“本期增发(单位)”。
报尾还应包括本期简报的印刷份数,以便于管理、查对。 报尾部分印在简报末页的下端。
四、简报的写作要求 第一、抓准问题,有的放矢。 简报应该围绕本单位的实际,反映那些最重要、最典型、最新鲜、最为群众关心、最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是围绕领导决策,抓“超前型”问题。
在领导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将要讨论决定问题之前,搞小超前,努力收集与此有关的情况,经过筛选加工、研究提出可供领导参考的建议和方案。
二是在领导决策之中,抓“追踪型”问题。
努力掌握决策贯彻执行的情况、各方面有什么反应、发生什么偏差,迅速地反馈给领导,使领导能及时纠正偏差,使决策逐步完善。
三是要着眼大局,从小中见大。
收集情况时,就要从全局考虑,从小处着手,深入上点,“解剖麻雀”,抓住有代表性的小问题,作推广放大的思考,挖掘和开拓更广泛深刻的涵意。
四是抓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领导去认真研究和解决,制定符合实际的方针、和措施。 所以,必须花气力积极地收集,捕捉这类信息,抓这类的问题,提供领导参阅。
五是注意抓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和注意解决,而任其发展,可能会酿成大问题,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六是抓突发性问题。
如假期寝室大范围被盗,直接关系到学校治安管理和全体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得到这类信息后,应迅速向领导报告。 抓准问题,应该注意四点:1、从全局着眼。
简报的作者必须站在单位领导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事情、分析问题。
一定要跳出自己工作岗位的“小天地”,放眼全局,做到“全局在胸”。
2、善于抓趋势。
所谓趋势性问题,既不是偶然发生的问题,也不是个别的问题,而是反映事物发展的动向性问题。
这种动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论哪一种,只要及时抓住,就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好的简报主题。
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了解了本单位工作和生产下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再去观察问题,就能是非清楚。
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先进经验、障碍事物发展的不良倾向以及事物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都是撰写简报应该抓准的问题。 3、善于抓苗头。
所谓苗头性问题,就是那些代表新生事物的先声、新创造的火花、新经验的先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采写简报应该对这种代表事物发展方向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苗头性问题予以高度的注意。
不能只注意那些众所周知的典型性事物,还必须特别留神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细小之事,认真剖析,放大比较,沙里淘金,抓出“小中见大”的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用简报宣传、反映。
4、具备工作敏感。
所谓工作敏感,是指作者对于单位内外各种客观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事物发展进程的能力,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反映事物的能力。
我们要抓准问题,从长远看,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敏感。
工作敏感不是一日之功,它是长期学习、观察和实践的结果。 第二、材料准确,内容真实。
简报作为加强领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内容必须保证绝对真实、准确。
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简报一是要准确。
不允许对那些心理活动、环境、气氛等无形的事实搞“合理想象”。
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更不可“听风就是雨”,保证材料绝对真实可靠。
也就是说,要做到简报所选用的任何材料,包括人名、地点、时间、情节、数字、引语、因果关系等等,都完全准确无误,没有丝毫的虚构、夸张、缩小和差错。
特别在估计成绩和宣传先进时,更要严格把握分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留有余地。 二是要强调真实性。
必须注意做到不为迎合而弄虚作假,不赶“浪头”追时髦,不歪扭写作角度,不搞事态发展的“提前量”,必须忠实于事实,保证符合事物本来面貌。
第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简报的写作必须注意做到简短、明快,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必须说明的问题。
一是注意主题集中,一稿一事,不贪大求全。
一份简报只抓住一个问题,不搞面面具到才能使简报的主题凝聚,篇幅短小,问题说得透彻。
如果简报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把想说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性质的东西做主题,重点来写,其他则一概摒弃;也可以将可写的几个问题,各写一期简报分期介绍,
一期一个重点,上篇一个侧面,千万不可使几个观点纠缠在一篇简报上。
二是注意精选材料,围绕主题精心挑选典型事例。 简报所使用的材料和其他__一样,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不能也没有必要写尽事物的`整体。
因此,撰写简报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精心选择。 凡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都要注意加以精选,不可轻易放过;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十分生动,也必须忍痛割爱、坚决舍弃。
选择材料还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筛选出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材料加以使用,做到不堆砌,不罗列,不雷同,少而精。
要通过材料的剪裁突出主题、缩短篇幅。
使简报的主题充分而明确地表现出来,使简报的内容更加简洁。
三是注意既要求简,又要写清。 简报求简,是在说明问题的前提下求简。
“简”,应该是服从内容的需要,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第四、讲究时效,反映迅速。
简报是单位领导对一些问题做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单位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简报的功能,决定了简报的编者必须讲求时效。
这就要求简报的作者思想敏锐、行动敏捷,对问题反映得快,对材料分析得快,写作构思快,动笔成稿快,同时,还要求简报的编辑、签发、打印、发稿速度快,共同把握发稿时机。 第五、内容实在,不空洞。
简报的写作既不同于文字作品,也不同于评论__。 文学作品的创作,靠刻划形象来表达主题思想;评论__的写作,靠理论论证来阐述观点。
简报则和新闻报道一样,是靠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生活事实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
用事实说话,是简报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我们编写简报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简报的选稿要求。
选稿是机关文字工作中常涉及到的问题,但简报选稿最有代表性。
选好稿子,必须围绕该简报所在机关的职能来确定主要选稿原则“有的放矢”选稿。
简报编辑要从大量来稿中挑出好的稿子,需要注意四个问题: 1、思想要敏感。
简报编辑的思想敏感应该表现在三点上:一是对的方针,对上级机关的工作部署和本单位领导的要作安排,头脑要敏感。
既要能够迅速理解其精神实质,又要能够清醒而敏捷地意识到简报在贯彻落实这些部署中应起的作用。
二是对周围的事物,对各方面工作的变化和发展,对各式各样的信息,反应要敏感。
既能够条理清楚地把这些情况输入自己的脑海,又能够迅速地反应出简报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三是对来稿中反映的动向、火花、事物萌芽反应要敏感,既能意识、鉴别,又能牢牢抓住不放,不让好的线索在自己手中白白放过。
2、看问题要有预见性。
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作为单位“机关报”的简报,要起到对工作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工作的进程有预见性。
也就是说,简报的编辑看问题、审稿子,不能只想到今天,只看到眼前,还是看到明天,还要想到工作的下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抓住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先进经验,抓住障碍事物发展的不良倾向,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即将遇到的实际问题,选择出有指导意义的简报来。 3、判断要准确。
简报编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稿子的判断能力上。
具体讲,做好稿子的选择工作,应从三个方面搞好判断:一是搞好稿件的真伪和准确程度的判断。
也就是通过看稿,要对稿件的真实程度心中有数,对稿件在政治上、上、理论上以及工作上的指导意义正确与否心中有数。
二是搞好稿件实际价值的判断。
有的来稿所反映的问题抓得很准,写得也很清新,也有的来稿反映问题不突出,缺乏指导意义,简报编辑对这两类稿子是容易鉴别的,是能够迅速做出选择的。
但有的稿子拉拉杂杂,往往把有价值的内容淹没在一大堆材料中了,对这种稿子,编辑要慧眼识货,能从璞玉中剖露出“和氏璧”来。
三是搞好稿件刊发“利与弊”的判断。
有些来稿,事情是真实的,观点也是对的,但怎样刊发,什么时候刊发,有的应该掌握一定的火侯。
特别的一些反映问题的、对工作提出批评的稿子,在刊发时机上,是早发还是晚发“情况简报”,让大家都知道,还是发“情况反映”,只供领导参阅,不扩大宣传范围;在提法和措词上,掌握什么样的分寸、用什么样的口径,这些都需要简报编辑认真动一番脑筋,积极而稳妥地做出判断。 4、要灵活掌握稿件的写作质量。
有些来稿虽然在写作质量上差一些,但反映的问题都很重要,材料也是翔实的,就应该考虑编发。
必要时,简报的编辑还可以亲自动手重写,决不要仅仅因为文字逊色了一点,就把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稿抛弃。
工作简报的范文【3】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简 报
第三十九期(总第137期) ____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编 __X年__月__日
省“双创”工作专家组在临我市检查指导
为促进我市“双创,工作更加深入开展,省文明委组织了由省建设厅原纪检组长金银成同志,省文物局原杨焕成同志, 《大河报》原主编王继兴同志,省文明办创建处副张建政同志,省旅游局文明办主任董柏成同志,省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徐晓力同志,
省农大林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苏金乐同志,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刘韶军同志,郑州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子文等同志组成的“双创”工作专家组,
于7月5日下午来到我市,对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当日下午,我市在篙山饭店新闻发布厅召开“双创”工作情况汇报会,向专家组汇报我市的“双创”工作和“三件实事”的落实情况。
会议由副杨惠琴同志主持,常委、宣传常振义同志向省“双创”工作专家组作了专题汇报,副、 陈义初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市开展“双创”活动以来发生的喜人变化:一是各级、对“双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得力,变化越来越大,
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二是各界群众参与“双创”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由过去的“要我干”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干”。
特别是群众评议职能部门、群众评议街道等活动的开展,在市民群众中引起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我市“双创”工作的稳步前进;
三是在具体实践中,各级、各部门由过去的只注重抓硬件建设,变成了今天软硬件一齐抓,坚持从基层基础抓起,从提高市民素质抓起,使城市的软件、硬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四是在机制上做__,使我市的卫生保洁工作从过去的“临时突击”走上了规范化、经常化的管理轨道。
汇报会上,还播放了反映我市“双创”工作的纪实专题录像片《文明之花绽绿城》。
在听取我市专题汇报、观看我市专题录像片之后,省“双创”工作专家组就对我市“双创”工作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检查时间等进行了安排。
市领导葛合元、刘振中、康定军、张世诚,市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和市直有关单位及有关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更多相关阅读: 工作简报怎么写 工作简报怎么写 就业工作简报怎么写 工作简报怎样写 部门工作简报格式 企业工作简报格式 学校工作简报格式
工作简报又称情况简报、工作动态等,是简报的一种,用于反映本部门、本系统在一段时期内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
主要问题,以起到相互交流、启发的作用。那么公司工作简报怎么写呢?以下是关于公司工作简报的格式与范文,欢迎阅读! 公司工作简报怎么写【1】 简报
简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及时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揭示问题而编发的一种内部文件。 简报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类型。
按时间划分,简报可分为定期简报和不定期简报;按发送范围分,有供领导阅读的内部简报,也有发送较多、阅读范围较广的普发性简报;按内容划分,简报可以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科技简报、动态简报等等。 1.标题
简报的标题可分为双标题和单标题两种类型。 (1)双标题
双标题有两种情况: 一是正题前面加引题。 如:
尽责社会完善自身
华东师大团委开展 把知识献给人民 的活动
前一个标题是引题,指出作用和意义,后一标题是正题,概括主要内容。
二是正题后面加副题。 如:
再展宏图创全国一流市场 --农贸市场荣获市信誉市场称号
前一标题是正题,概括事实的性质,后一个标题是副题,补充叙述基本事实。 (2)单标题
将报道的核心事实或其主要意义概括为一句话作为标题,标题中间可以用空格的方式表示间隔,也可以加标点符号。 2.正文
简报的正文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1)导语
用概括叙述的方法介绍简报的主要内容,叫做叙述式。
把简报里的主要事实或某个有意义的侧面加以形象的描写,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叫做描写式。
把简报反映的主要问题用设问的形式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叫做提问式。
先将结论用一两句话在开头点出来,然后在主体部分再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叫做结论式。
这几种导语形式,各有所长,写作时可根据稿件特点选择运用。 (2)主体
主体是简报的主要部分,它的任务是用足够的、典型的、富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用材料来说明观点。 写好主体是编好简报的关键。
主体的层次安排有 纵式 和 横式 两种形态。
纵式结构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横式结构按事理分类的顺序安排材料。
如果内容比较丰富,各层可加小标题。 (3)结尾
简报要不要结尾,因内容而定。
事情比较单一,篇幅比较短小的,可以不单写结尾,主体部分话说完就结束,干净利落。
事情比较复杂,内容较多的,可以写个结尾,对全文作一个小结,以加深读者印象。
有些带有连续性的简报,为了引起人们注意事态的发展,可用一句交代性的话语作为结束,如 对事情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报告 , 处理结果我们将在下期报告 等。 简报怎么写?【2】
简报的写法一、概念简报是各行政机关之间用来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和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一个文种,是信息类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 它是一种机关文书。 二、作用 1、反映情况。
通过简报,可以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及时反映给各级决策机关,使决策机关了解下情,为决策机关制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2、交流经验。
简报体现了领导机关的一定指导能力,通过组织交流,可以提供情况、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样对工作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3、传播信息。
简报本身即是一种信息载体,可以使各级机关及从事行政工作的人互相了解情况,吸收经验、学习先进、改进工作。 三、简报种类 可分为三种类型: 1、工作情况简报。 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动态和一般工作进展情况, 2、经验交流简报。
专门用来简要介绍一些工作经验的简报。 3、会议简报。
在某一会议召开期间,为交流代表观点、反映会议动态而缩写的简报。
四、简报的格式结构 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标题、正文和报尾四个部分。 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简报一般都有固定的报头,包括简报的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和发行日期。
1、简报名称印在简报第一页上方的正中处,为了醒目起见,字号易大,尽可能用套红印刷。
2、期号位置在简报名称的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号,有的还可以标出累计的总期号。
属于“增刊”的期号,要单独编排,不能与“正刊”期号混编。
3、编发单位,应标明全称,位置在期号的左下方。 4、发行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应标明具体的年、月、日,位置在期号的右下方。
报头部分与标题和正文之间,一般都用一条粗线拦开。 有些简报根据需要,还应标明密级,如“内部参阅”、“秘密”、“机密”、“绝密”等,位置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 报尾部分应包括简报的报、送、发单位。
报,指简报呈报的上级单位,送,指简报送往的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发,指简报发放的下级单位。
如果简报的报、送、发单位是固定的,而又要临时增加发放单位,一般还应注明“本期增发(单位)”。
报尾还应包括本期简报的印刷份数,以便于管理、查对。 报尾部分印在简报末页的下端。
四、简报的写作要求 第一、抓准问题,有的放矢。
简报应该围绕本单位的实际,反映那些最重要、最典型、最新鲜、最为群众关心、最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是围绕领导决策,抓“超前型”问题。
在领导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将要讨论决定问题之前,搞小超前,努力收集与此有关的情况,经过筛选加工、研究提出可供领导参考的建议和方案。
二是在领导决策之中,抓“追踪型”问题。
努力掌握决策贯彻执行的情况、各方面有什么反应、发生什么偏差,迅速地反馈给领导,使领导能及时纠正偏差,使决策逐步完善。
三是要着眼大局,从小中见大。
收集情况时,就要从全局考虑,从小处着手,深入上点,“解剖麻雀”,抓住有代表性的小问题,作推广放大的思考,挖掘和开拓更广泛深刻的涵意。
四是抓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领导去认真研究和解决,制定符合实际的方针、和措施。 所以,必须花气力积极地收集,捕捉这类信息,抓这类的问题,提供领导参阅。
五是注意抓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和注意解决,而任其发展,可能会酿成大问题,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六是抓突发性问题。
如假期寝室大范围被盗,直接关系到学校治安管理和全体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得到这类信息后,应迅速向领导报告。 抓准问题,应该注意四点:1、从全局着眼。
简报的作者必须站在单位领导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事情、分析问题。
一定要跳出自己工作岗位的“小天地”,放眼全局,做到“全局在胸”。
2、善于抓趋势。
所谓趋势性问题,既不是偶然发生的问题,也不是个别的问题,而是反映事物发展的动向性问题。
这种动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论哪一种,只要及时抓住,就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好的简报主题。
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了解了本单位工作和生产下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再去观察问题,就能是非清楚。
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先进经验、障碍事物发展的不良倾向以及事物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都是撰写简报应该抓准的问题。 3、善于抓苗头。
所谓苗头性问题,就是那些代表新生事物的先声、新创造的火花、新经验的先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采写简报应该对这种代表事物发展方向但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苗头性问题予以高度的注意。
不能只注意那些众所周知的典型性事物,还必须特别留神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细小之事,认真剖析,放大比较,沙里淘金,抓出“小中见大”的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用简报宣传、反映。 4、具备工作敏感。
所谓工作敏感,是指作者对于单位内外各种客观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事物发展进程的能力,以及能够及时、准确反映事物的能力。
我们要抓准问题,从长远看,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敏感。
工作敏感不是一日之功,它是长期学习、观察和实践的结果。
第二、材料准确,内容真实。
简报作为加强领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内容必须保证绝对真实、准确。
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简报一是要准确。
不允许对那些心理活动、环境、气氛等无形的事实搞“合理想象”。
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更不可“听风就是雨”,保证材料绝对真实可靠。
也就是说,要做到简报所选用的任何材料,包括人名、地点、时间、情节、数字、引语、因果关系等等,都完全准确无误,没有丝毫的虚构、夸张、缩小和差错。
特别在估计成绩和宣传先进时,更要严格把握分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留有余地。 二是要强调真实性。
必须注意做到不为迎合而弄虚作假,不赶“浪头”追时髦,不歪扭写作角度,不搞事态发展的“提前量”,必须忠实于事实,保证符合事物本来面貌。
第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简报的写作必须注意做到简短、明快,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说清楚必须说明的问题。
一是注意主题集中,一稿一事,不贪大求全。
一份简报只抓住一个问题,不搞面面具到才能使简报的主题凝聚,篇幅短小,问题说得透彻。
如果简报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可以把想说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性质的东西做主题,重点来写,其他则一概摒弃;也可以将可写的几个问题,各写一期简报分期介绍,一期一个重点,上篇一个侧面,千万不可使几个观点纠缠在一篇简报上。
二是注意精选材料,围绕主题精心挑选典型事例。 简报所使用的材料和其他__一样,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不能也没有必要写尽事物的`整体。
因此,撰写简报之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精心选择。 凡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都要注意加以精选,不可轻易放过;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十分生动,也必须忍痛割爱、坚决舍弃。
选择材料还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筛选出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材料加以使用,做到不堆砌,不罗列,不雷同,少而精。
要通过材料的剪裁突出主题、缩短篇幅。
使简报的主题充分而明确地表现出来,使简报的内容更加简洁。
三是注意既要求简,又要写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