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摘 要
本文从财务负责人背景特征(性别、年龄、学历、任期等)视角出发,对以往发表的关于盈余信息质量度量及其影响因素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务体会提出了适当的见解,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盈余信息质量;质量;
一、 盈余信息质量概念及其度量
盈余信息质量的概念起源于Ball&Brown(1968)[4]和Beaver(1968)[5]研究公司财务报告中盈余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证实了盈余信息对股票价
[6]认为,为具体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了其决策所需公司业绩信息格的相关性.DGS(2010)
就是高质量盈余信息。这一定义与盈余信息起源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了其相关性特质.袁克利(2011)[7]认为盈余信息质量评价的核心是盈余信息与具体决策者所需决策信息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包括所有者的决策,也包括债权人、相关部门和企业内外的其他信息需求者的决策.盈余信息质量作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我们有在研究盈余信
[8]在“财务会计概念息质量时有必要回顾理论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FASB(1980)
公告”在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下,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IASC(19) [9]发布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也强调了相关性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
[10]发表了《财务报告原则公告》量中的核心地位。ASB(1999),该公告在借鉴美国和
IASC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会计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其中与会计信息内容质量有关的特征中强调了可靠性和相关性质量特征要求的重要性。陈国辉(2001)[11]认为,相关性
和可靠性是第一层次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葛家澍(2004)[12]认为,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可靠性更重要。财政部(2006)[13]年发布的会计准则中明确了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中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可靠性位列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首.
从Ball和Brown开创盈余信息与股票价格实证研究开始,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衡量视角在不断的拓展和变化,大多数研究者基本从以下几个视角研究盈余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披露质量和透明度。[14]沈俊伟(2006)[15]用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最后一天的股票收盘价和年度回报率来度量财务报告质量。韩葱慧,朱谊辉,胡国柳(2008)[16]用净资产收益率、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和公司年报对外公开披露的及时性来衡量财务报告质量。杨中和(2008)[17]和龚光明,陈文婕(2009)[18]都采用审计事务所出具审计意见的类型来度量公司会计信息质量.Jones(1991)[19]把企业的总应计项分为可操控应计项和非可操控应计项,非可控应计项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用琼斯模型回归残差来度量盈余质量。Dechow、Sloan和Sweeney(19
[20]改良已有的琼斯模型,95)通过剔除赊销影响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来度量盈[21]用盈余的持续性来余信息质量,即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度量盈余质量。Sloan(1996)
度量盈余信息质量的高低,因为持续性是盈余信息的一个重要属性特征。Patricia M.Dechow和IliaD.Dichev(2002)[22] 用经营现金流量与营运资本应计项的匹配程度来衡量盈余质量,同时经验验证了盈余的可持续性与应计项质量显著的正相关,从间接证明了其衡量盈余信息质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发现,时至今日,对于盈余质量定义和度量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大多数学者主要从真实性、持续性、相关性三方面来界定盈余信息质量,其度量方法虽然很多但总是与其可靠性、相关性的质量特征要求密切相关。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首要的、第一层次的质量特征要求.盈余信息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内
外相关决策者最为关心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自然也是盈余信息质量第一层次的质量要求。在公认会计原则基础上,盈余能够可靠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及其产生过程,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信息要求,就是高质量盈余。但是,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了股东、债权人、管理者、供应商、员工以及部门,他们各自在企业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盈余信息不可能同时满足他们在决策相关性的要求.因此,对盈余信息质量内涵的把握我们要抓住其最本质性的特征可靠性,向决策者提供了企业可靠的盈余信息,决策者自然就会根据的自身特有的需求对企业提供的盈余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做出决策。由此可见,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关系上,可靠性是基础,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信息分析能力.本文认为在定义和度量盈余信息质量时,应以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为核心,提供了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成果的盈余就是高质量的盈余信息.
二、盈余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23]研究发现董事会构成、Bushman,Chen,Engel and Smith(2004)董
事占比、董事的股票激励、高管激励制度与盈余及时性显著相关。Dowdell&Krishnan(2004)[24]研究发现,在首席财务官变更的两年中,任命曾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比任命非本公司曾经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担任首席执行官的盈余操控程度更高.Geiger&North(2006)[25]把发生首席财务官变更与没有发生首席财务官变更的公司进行对比发现,首席财务官发生变更的公司盈余操控程度显著降低,并且这种明显的变化并非同时发生首席执行官变更的原因所造成。
王化成和佟岩(2006)[26]发现:股权集中度、企业性质与盈余反映系数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盈余反映系数正相关。胡奕明,唐松莲(2008)[27]研究发现董事会中具有财务背景的外部董事所占比例与盈余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参会次数与盈余信息质量之间显著负相关,但是没有发现董事薪酬与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之间有显著关系。王跃堂,
朱林,陈世敏(2008)[28]发现,股权制衡度低不利于公司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信息,董事会性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情况下能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毛洪涛,沈鹏(2009)[29]研究发现我国盈余管理样本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薪酬激励制度中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鼓励财务负责人进行盈余管理。张龙平,王军只,
[30]发现首次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在其审计行为发生的当年会计盈余质张军(2010)
量会有所提高。毕晓方,韩传模(2012)[31]研究发现:盈余质量低的公司更有可能奖励管理者较多的股权,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盈余质量显著下降。
由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国内与盈余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相关实证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研究内容也是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与持股、管理层变更、董事、内部控制等与盈余质量关系的研究。也有少量研究财务负责人变更、性别、薪酬、专业能力以及其他背景特征变量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文献。把财务负责人背景特征与盈余信息质量二者结合研究的文献很少,实证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章更少.仅有的几篇研究财务负责人与盈余信息质量的文献,主要是围绕财务负责人变更、性别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展开探讨,并没有对财务负责人相关背景特征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财务负责人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同时也使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4]Ball, 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1968,(6):159—178。
[5]Beaver W。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Emp1rie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J]。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 (6):67—92。
[6]Dechow, Patricia, Weili Ge and Catherine Schrand. 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A review of the proxies,their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ume 2010, 50(2) :344—401。
[7]袁克利.盈余质量研究探讨(上)—对Dechow—Ge—Schrand(2010)文献综述的评介[J]。金融经济,2011:59—62。
[8]FASB。SFAC NO。2: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1980:28—34。
[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浙江会计师事务所编译,最新国际会计准则[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78—95。
[10]ASB。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ASB,1999.
[11]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第 1 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56-70.
[12]葛家澍。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J]。会计研究,2004(1):9-1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6—
122
[14]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35-40。
[15]沈俊伟。董事会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390—391。
[16]韩葱慧, 朱谊辉, 胡国柳。会计信息质量与管理层特征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琼州学
院学报,2008,(5):106—108。
[17]杨中和.公司盈利能力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8,(7):97—102.
[18]龚光明, 陈文婕.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
公司的经验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4—51。
[19]Jones 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1,29(2) :193-228.
[20]Dechow P, Sloan R, Sweeney A.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70(2):193-225.
[21]Sloan R. G。 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3):289—315。
[22]Dechow P, Dichev I. 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 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
[23]Bushman,R,Q.Chen,Engel and A. Smith。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4(37):167—201。
[24]Dowdell, T.D, and J。 Krishnan。 Former Audit Firm Personnel as CFOs: Effects on Earnings Management.Canadian Accountin Perspectives 3。2004, (1):117—142。
[25]Geiger,M.A.,and D.S。North。Does Hiring a New CFO Change Things?An investigation of Changes in Discretionary Accruals.The Accounting Review 81,2006:78l-809.
[26]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映系数的考察[J]。会计研究:20062,67-74.
[27]苏静,派驻财务总监与企业集团内控的实施—基于代理理论的视角[J].会计研究,
2006,(1):63—68.
[27]胡孪明,唐松莲.董事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J]。管理世界, 2008(9):149-160.
[28]王跃堂,朱林,陈世敏.董事会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8(1):55-63.
[29]毛洪涛,沈鹏.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5):82-93。
[30]张龙平,王军只,张 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 A 股公司的经验[J]。审计研究,2010(2):83—90.
[31]毕晓方,韩传模。股权激励报酬契约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27(6):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