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中问题的探讨

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中问题的探讨

来源:叨叨游戏网
2014年8月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Taxation College Aug.2014 Vo1.16 No.4 第16卷第4期 【税收与企业】 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中问题的探讨 马琳英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为评价主体,对其内部控制系统 的设计合理性、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旨在揭示、防范和管理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发 展战略。本文在对目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自评工作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具体建议和想法,以期对实践工作的开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自我评价;引导人员;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06(2014)04—0045—03 企业管理当局出于管理方面的需求和相关法律 法规的要求,自身对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从设计 合理性、运行有效性两方面进行全面自我评价,目的 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控制风险提供合理保证。对 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 法的新视点,充分体现出“全员评价、全员控制”的 思想理念,即:内部控制系统的自我评价工作由企业 目前为止,我国上市公司均已按2008年5月、2010 年4月五部委发布的《内部控制基础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建立起了比较系统、全面、完 的所有成员参与并负责,不应只是内部审计人员、管 理层、外部审计人员的事情。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 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如何组织对内部控制系统 进行评价方面,操作方法依然不够清晰。笔者在调 研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自评工作外包现象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有的企业因从未进 行过内部控制自评工作,不知该如何人手。如何设 置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哪些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哪 些指标可以定性评价、哪些可以定量评价?如何体 现出全员参与?企业对这些问题没有认真研究,形 自我评价,不仅可以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人 员通过参与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促进自己更熟悉 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规定,还学会了日常工作中对 内部控制的持续评价,提高了自身的控制意识。企 业管理人员或工作组其他人员也通过参与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 相应行动计划,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控制程序。 一成体系,而是将企业内部控制自评工作全权委托给 原帮助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会计师事务所做,这 样出现了设计、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同时又进 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情况。我们进行内部控制评 价是分两步:设计合理性、执行有效性。设计、建立 内部控制体系的会计师事务所当然认为自己所建立 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健全的,能防范风险,故而发现不 了内部控制设计上的缺陷。此外,内部控制自评强 、企业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6月5 Et和9月28 El,上海、深圳两地 证券交易所先后分别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 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其注册会计师分 别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同时出具各自的评价报告。 收稿日期:2014—08—09 调“自我”评价的出发点,是希望企业通过自评建立 基金项目:2013年度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实施的探讨》(2013041032) 作者简介:马琳英(1969一),女,山西太原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 45 良好的控制环境,管理层能注重内部控制,发现控制 的不到位现象,实际执行人员能更好地理解内部控 制、更好地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自评工 作外包,不能激发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意识,不能 从根本上达到自评的目的,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 的效率、效果。 (二)参与评价人员的积极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自评强调全员参与。但笔者在调研过 程中发现,有的一线内部控制执行人员在配合内部 审计、注册会计师或内部控制机构开展内部控制自 我评估工作时,由于对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不了解, 觉得只是管理层的事情,自己的作用不大,在内部控 制测试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工作时并不能将 内部控制实际存在的不适当方面如实予以反映。另 外,自身也可能对什么是理想的内部控制并不清楚, 无法对现存的内部控制设计、执行情况予以评价。 这样使得内部控制评价获取的信息就有很大的不实 和水分。如何将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认识和管理层 的认识相一致,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准备工 作中对一线人员的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显得 尤为重要。 (三)评价会议引导人员缺乏引导能力 在召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会议时,如果引导人 员没有恰当的技巧、素质、价值观以及主持会议所必 须的理解力,自我评价会议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评价会议引导人员所起的作用是:了解参与本次评 价会议一线操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为了让参会者 对评价会议有深化认识,让一线操作人员谈谈其在 实际工作中哪些方面做得较为满意?同时让一线操 作人员谈谈实际工作中的负面感受,哪些地方做得 不好?原因出在哪里?会议引导人员必须保持一个 理念:自己的角色是提问,负责提炼和收集信息,询 问关键问题,并确保这些关键问题都能得到详细的 回答。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在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会议实施中,首先,有的评价引导人员自身没有 做好功课,对被评价对象的经济业务活动、哪些存在 的风险影响企业目标实现并不了解,不知道哪些是 关键问题、关键控制点,导致在引导会议中对关键问 题不能识别,调查不彻底。其次,会议引导人员充当 了领导者、专家的角色,过于限定被评价的范围、在 提出问题和评论时掺杂了个人色彩,这样会使参与 评价人员感受到哪样的回答会被认同,哪样的回答 是不符合领导要求的,自身会退居次要位置,依赖引 导人员的意见,导致会议的冷场,在决定是否发言时 46 保持沉默。最后,由于引导人员不了解评价对象的 特征,在提问时,就不能深入追问,以激发基层员工 的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个人良好建议、新鲜想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系统、全面 有的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落脚点只是对 现有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对内部 控制设计的适当性、合理性的评价。当然,企业本身 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确实也做过对风险的评估, 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确实起到了防范现有风险 的作用,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企业的业务范围、 经营特点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新的风险会出现,现 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此是有遗漏的。所以,企业在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重新对企业所 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发现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上 的不健全。 (五)没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方法协调 应用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企业是采用 定性分析法,操作简单,但不利于对内部控制评价划 分等级,只有两个结论:有效或无效。我们知道,每 一个内部控制程序并非绝对好或完全没用,只是相 对好或相对不好,当然,本身内部控制的建立也受成 本的影响,没有绝对完美的内部控制。优、良好、合 格、合格但不足、差或极差,采用定性分析法对这几 个程度是无法划分的。国外提出的定量分析法如矩 阵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个人业绩考核分析法等,效 果虽好,但操作起来有难度,可能会加大内部控制自 我评价的成本。企业在内部控制自评中如何相对准 确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值得探讨定 量分析法的纳入。 二、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自评工作应注意的几个 方面 (一)管理层、基层员工要有重视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的意识 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持 续的循环过程,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 所不同。其包括四个环节:设计、运行、执行和改进。 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内 部控制过程。其中,内控自评工作既是对当前控制 状况的总结,又是控制体系进行未来改进的重要依 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 系统能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经济 效益,有利于企业提升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也有 利于监管部门开展企业负责人离任审计,监督 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所以,企业有必 系。以控制为基础、以程序为基础这两种倾向制度 导向审计理念,只是对现存内部控制执行进行评价。 要设立专门从事内部控制评价的机构进行内部控制 评价,初期开展工作时可以聘请有专业经验的会计 师事务所帮助,但以后的工作应当以自己为主、会计 师事务所为辅来进行。会计师事务所有一项业务是 内部控制审核业务,企业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自 己的评价工作进行鉴证,出具鉴证报告,提高企业内 部控制信息的可信度。 (二)评价会议引导人员的专业培训 以目标为基础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目标的 设立主要是为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所以,企业 可组织各部门自己评估遇到的风险,再看现有内部 控制是否能防范风险,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思想。需 要提醒的是,由于内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不同时间 段,企业风险会在既有的基础上有新变化,因而,评 价引导人员应在原有评价指标内容基础上及时增加 新指标。 (四)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评价会议引导人员的角色应突出“引导”、“协 调”四字,避免充当专家,始终采取中立的、无偏见 的态度对待会议和结果,这样才有助于自己收集到 为相对准确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情况的信息。评价会议引导人 员自身应事先熟悉企业业务特点,熟悉法律法规要 信息,笔者建议在对内部控制评价时,采用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可从两个层级来进行:公司 层面和业务层面。公司层面是对内部控制五要素中 的控制环境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业务层 求,熟悉行业内先进企业的做法,确定所讨论主题的 覆盖面,熟悉哪些是关键问题、哪些是关键控制点, 哪些问题在会议上需要进行深入讨论,提问如何解 面可参照《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划分诸如销售管理、 采购管理、预算管理等项目,各项目均从内部控制五 要素方面评价,在设定权重的基础上评定分值,采用 定量分析。这样做能更好地识别出企业内部控制的 重大、重要、一般缺陷,对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的 完成情况分等级评定。 参考文献: 决发现的问题,等等。这才是评价会议引导人员应 做的工作。此外,评价会议引导人员在组织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会议时,为了让参与评价人员视为己任、 有充分的积极性,要事先选择有责任心、懂业务的一 线操作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培训,并参与 内部控制自评工作。引导评价会议人员召开评价会 议时要把握两个基调: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双向发现 问题、共同分享问题。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稳定性与更新 [1]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 社,2012. [2]李连华.内部控制理论结构[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2007.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四条路径:以风险为基 础、以目标为基础、以控制为基础、以程序为基础。 (责任编辑(责任校对闫益国) 郭海莲) 笔者认同以风险为基础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 Discussion on Control Problems of Inner——enterprise Self——assessment MA Lin—・ying (Shanxi Finance&Taxation College,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t:Control of inner—enterprise self—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any other decision— making institution acted as the evaluation subject,evaluating the design ra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ts performance of the inner control system.The aim of the evaluation is to prevent and convert the risks of enterprises and realize its managerial goa1.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problems of inner—enterprise self—assessment,the essay rai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hoping it can help our enterprises in implementing control self—assessment. Key words:serf—assessment;guider;assessment index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