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爱》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翻开了《教育中的爱》这本书。很快我就发现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的著作。读后感触 颇多。
《教育中的爱》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我毕业虽有五、六年的时间,但回顾一下,有段时间里自己有时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教学,这样工作下来,我不但很累,而且学生每次的成绩却不如人意,甚至班级秩序还很乱,学生种种差的行为习惯让人难以忍受。后来我明白,在教育教学中,要教育孩子就要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关爱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学会关爱,才能把每一个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学生的成绩,班级的纪律自然变好很多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以好心还好心;从而明白老师的教育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他们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爱孩子们吧,即使学生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她是阳光,是春雨,有了爱,就有了真正的教育。
《教育中的爱》蕴含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质教育的根基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